CN218724817U - 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 - Google Patents

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4817U
CN218724817U CN202222929467.7U CN202222929467U CN218724817U CN 218724817 U CN218724817 U CN 218724817U CN 202222929467 U CN202222929467 U CN 202222929467U CN 218724817 U CN218724817 U CN 218724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necting end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measur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94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奕
程宇云
管文骁
周斌
张裕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ns Automotive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tens Automotiv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ns Automotive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tens Automotiv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294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4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4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4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测温室,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管道,所述测温室位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接头内设置有贯通的流体通道,在所述测温室内设置有贯通的、与流体通道相交的测温通道,所述测温通道内可插入热电偶进行测温;通过以上所述结构,采用可与管道直接相连的接头,避免了打孔的繁琐,可直接利用原密封件进行密封,保证了管道的密封性,同时,热电偶可直接插入测温通道进行测温,方便快捷,灵活性好,准确度高。

Description

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
背景技术
在工程应用与测试中常常需要用到各种管道设备,例如如空调、热泵、冷水机、热管理系统等,为了精确调节产品的参数,往往需要监控管内流体的温度。
常见的测量方式一般是在管道的金属壁面钻微小的螺纹孔,插入带保护套的温度测量仪器进行测温,如铠式热敏电阻、热电偶等,在配合面放置密封垫片防止泄露。但这样的测量方式会破坏管道的完整性,引入金属屑,导致清洁度不佳,需要二次钻孔加工,较为繁琐,此外,测量结束后,微小的螺纹孔难以保证其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测温室,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管道,所述测温室位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接头内设置有贯通的流体通道,在所述测温室内设置有贯通的、与流体通道相交的测温通道,所述测温通道内可插入热电偶进行测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测温通道为金属薄细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测温通道与流体通道相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测温通道的截面为椭圆形且椭圆形的长轴平行于流体通道的延伸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流体通道的壁厚小于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椭圆形的长轴长度为a,a=2mm,所述椭圆形的短轴长度为b,b=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测温室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固定热电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件包括两端固定在测温室的外侧面上的可变形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中部与测温室的外侧面之间存在可供热电偶通过的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丝的中部与测温室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测温室为正六棱柱,所述正六棱柱的侧棱与流体通道同向。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以上所述结构,采用可与管道直接相连的接头,避免了打孔的繁琐,可直接利用原密封件进行密封,保证了管道的密封性,同时,热电偶可直接插入测温通道进行测温,方便快捷,灵活性好,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接头的轴向视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测温室,4-流体通道,5-测温通道,6-外螺纹,7-内螺纹,8-金属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果本实用新型在表述的时候涉及方位(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外、内等),则需要对涉及到的方位进行定义,例如“为清楚地表达本实用新型内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以器械操作者作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或者以纸面作为参照等进行定义。当然,如果在后续描述时,是通过相互参照来定义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则可不在此定义。
一种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如图1~3所示,包括第一连接端1、第二连接端2和测温室3,所述第一连接端1与第二连接端2用于连接管道,所述测温室3位于第一连接端1与第二连接端2之间,所述接头内设置有贯通的流体通道4,所述流体通道4流经第一连接端1、测温室3和第二连接端2,在所述测温室3内设置有贯通的、与流体通道4相交的测温通道5。测温时,将热电偶插入所述测温通道5即可间接测量得到管道内的问题。贯通的所述流体通道4在面对复杂的检测环境时,例如多零件的阻挡,可以双向进行测温,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端1上设置有与管道内壁配合的外螺纹6,所述第二连接端2上设置有与管道外壁配合的内螺纹7,与管道配合连接,不影响管道的后续连接,且可以用管道内原版密封垫片进行密封,不增加额外泄露风险,保证密封性。此外,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第一连接端1、第二连接端2也可以是与管道同规格的法兰接头、宝塔接头等。
所述测温通道5为金属薄细管。所述金属薄细管与测温室3通过焊接连接,确保测温流体不会从配合处泄露。
所述测温通道5与流体通道4相垂直,检测得到的温度为对应管道处的直接温度。
所述测温通道5的垂直于流体通道4方向的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椭圆形的长轴平行于流体通道4的延伸方向,以此降低所述测温通道5所带来的流动阻力,减少对管道内流体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流体通道4的壁厚小于1mm,通过降低所述流体通道4的壁厚,在保证其刚度的同时,可以使得流体通道4内的温度近可能的接近流体的温度,保证测量得到的温度误差在1℃以内。
所述椭圆形的长轴长度为a,a=2mm,所述椭圆形的短轴长度为b,b=1mm。可以所述流体通道4内插入规格较细的热电偶,热电偶的规格包含且不限于K型、T型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在所述测温室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固定热电偶,为了便于使用,所述夹持件邻近测温通道5的一端设置。
所述夹持件包括两端固定在测温室3的外侧面上的可变形的金属丝8,所述金属丝8的中部与测温室3的外侧面之间存在可供热电偶通过的空隙,所述金属丝8的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测温室3的外侧面,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所述金属丝8的中部与测温室3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2mm,适配所述流体通道4的尺寸,在保证热电偶可以穿过的同时,减小整体尺寸。测温时,将热电偶的电偶丝穿过所述金属丝8与测温室3的外侧面之间空隙,再插入所述流体通道4,此时热电偶的电偶丝呈90度弯折,按压所述金属丝8的中部,所述金属丝8发生形变产生夹紧力压紧热电偶的电偶丝,防止电偶丝从测温通道5滑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测温室3为正六棱柱,所述正六棱柱的侧棱与流体通道4同向,正六棱柱的结构便于在安装过程中使用扳手施加拧紧力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的各部件均采用不锈钢制成,使得各部件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硬度。所述测温室3、第一连接端1、第二连接端2通过机加工一体成型,以确保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上所述结构,采用可与管道直接相连的接头,避免了打孔的繁琐,不损坏原管道,可直接利用原密封件进行密封,保证了管道的密封性,同时,热电偶可直接插入测温通道5进行测温,方便快捷,准确度高,成本低廉。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是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连接端(1)、第二连接端(2)和测温室(3),所述第一连接端(1)与第二连接端(2)用于连接管道,所述测温室(3)位于第一连接端(1)与第二连接端(2)之间,所述接头内设置有贯通的流体通道(4),在所述测温室(3)内设置有贯通的、与流体通道(4)相交的测温通道(5),所述测温通道(5)内可插入热电偶进行测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温通道(5)为金属薄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温通道(5)与流体通道(4)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温通道(5)的截面为椭圆形且椭圆形的长轴平行于流体通道(4)的延伸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通道(4)的壁厚小于1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椭圆形的长轴长度为a,a=2mm,所述椭圆形的短轴长度为b,b=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测温室(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用于固定热电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包括两端固定在测温室(3)的外侧面上的可变形的金属丝(8),所述金属丝(8)的中部与测温室(3)的外侧面之间存在可供热电偶通过的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丝(8)的中部与测温室(3)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温室(3)为正六棱柱,所述正六棱柱的侧棱与流体通道(4)同向。
CN202222929467.7U 2022-11-01 2022-11-01 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 Active CN218724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9467.7U CN218724817U (zh) 2022-11-01 2022-11-01 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9467.7U CN218724817U (zh) 2022-11-01 2022-11-01 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4817U true CN218724817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5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9467.7U Active CN218724817U (zh) 2022-11-01 2022-11-01 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4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03677A2 (en) A connector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plurality of hoses and a plurality of pipes
KR101518377B1 (ko) 배관 연결용 커넥터
US11872366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medical use
ES2550498T3 (es) Adaptador para conectar tuberías, en particular tuberías flexibles
US20160146387A1 (en) Quick connector assembly
US11774015B2 (en) Pipe joint
US20130154260A1 (en) Coupling And Joint For Fixedly And Sealingly Securing Components To One Another
US20060273582A1 (en) Flexible Hose Assembly for Fuel Cell Applications
US20200182383A1 (en) Conduit fitting with stroke resisting features
CN218724817U (zh) 便于测量管道内温度的接头
WO2018168614A1 (ja) ロックリング及び管継手
JP2014145397A (ja) 管接続装置
CN213236423U (zh) 一种压配式管接头
KR102692655B1 (ko) 유로 이음매 구조
GB2048474A (en) Thermometer mounting
JP2019015407A (ja) 外クランプ式高圧シール治具
KR101452357B1 (ko) 관이음 장치
US11906086B2 (en) Flange belt
CN205207957U (zh) 提高检测安全性的燃气波纹管
KR20210063283A (ko) 파이프 배관용 유니온 연결구조
KR200434236Y1 (ko) 이경관 연결구
JP2011220611A (ja) 温度センサ取付具
CN214277051U (zh) 一种可快速拆接的便携式热风量测量装置
CN216643433U (zh) 一种无o型环的管道接头
AU2019100400B4 (en) Plumbing Fit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