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1782U - 一种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1782U
CN218721782U CN202222978019.6U CN202222978019U CN218721782U CN 218721782 U CN218721782 U CN 218721782U CN 202222978019 U CN202222978019 U CN 202222978019U CN 218721782 U CN218721782 U CN 218721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lectric heater
plate
shell
carbon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80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huo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nghuo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nghuo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nghuo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780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1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1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1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暖器,其包括导热前板、碳材料发热层和后壳;碳材料发热层设置在导热前板的后侧面,导热前板与后壳连接,在导热前板与后壳之间形成对流加热腔,后壳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对流加热腔连通的通风口。该种电暖器既有传统的热辐射式电暖器加热快的优点,又有传统的对流式电暖器对室内空气制暖均衡的特点,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电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暖器。
背景技术
在冬天里,为了使室温上升,一般会用到电暖器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提升。
目前市面上的电暖器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为热辐射式,另一种为对流式。热辐射式的典型代表是家用小太阳,其通过电阻丝发热然后借助背后的反射罩把热量以辐射的方式照射到空间,其好处是能对局部位置进行快速加热,但对室内的所有空气加热效果不好,难以使室内各处温度均衡,室内人员体感不好。而对流式的典型代表是电热油汀,电热油汀自身形成有类似于烟囱的结构,电热油汀内的油被加热后热量通过金属的侧壁传递给空气,空气被加热后沿烟囱结构上升,而冷的空气从烟囱结构的底部被吸入并被加热,其好处是能使空气流动,热空气在室内循环以使室内各处温度较为均衡,但由于油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升温,因此其需要开机一段时间后才产生制暖效果,加热速度慢。
因此,现有的电暖器存在或是体感不好或是加热速度慢的问题,有必要设计出一种电暖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暖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暖器或是体感不好或是加热速度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暖器,其包括导热前板、碳材料发热层和后壳;碳材料发热层设置在导热前板的后侧面,导热前板与后壳连接,在导热前板与后壳之间形成对流加热腔,后壳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对流加热腔连通的通风口。
进一步地,后壳的后板的前侧面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进一步地,保温隔热层的前侧面设置有热量反射层。
进一步地,在碳材料发热层与后壳的后板之间设置有金属板,该金属板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通孔,金属板与碳材料发热层间隔一定距离,金属板与后壳的后板间隔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导热前板为耐高温玻璃板。
进一步地,导热前板为微晶玻璃板或高硼硅玻璃板。
进一步地,碳材料发热层粘俯在导热前板的后侧面。
进一步地,在后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后壳内且靠近顶部的通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在后壳的后板设置有挂装结构;和/或,在后壳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
进一步地,该电暖器还包括前壳,前壳与后壳连接,前壳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开口,导热前板安装在开口。
进一步地,前壳连接有保护罩,导热前板被覆盖在保护罩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暖器,其加热源为碳材料发热层,碳材料发热层发热速度快、发热面积大,使得该种电暖器具有较佳的制暖效果。使用时,碳材料发热层所发出的热量分别往前侧和后侧发散,往前侧发散的热量借助导热前板能快速往该电暖器前侧的空间进行辐射,使用者刚打开电暖器时靠近导热前板辐射的区域即可快速取暖,满足使用者对快速取暖的要求;往后侧发散的热量对对流加热腔进行加热,对流加热腔内的空气被加热后通过后壳的顶部的通风口送出,后壳的底部的通风口吸入新的空气并加热,实现室内空气的对流加热,一段时间后室内的空气均被加热,给使用者较好的体感。因此,该种电暖器既有传统的热辐射式电暖器加热快的优点,又有传统的对流式电暖器对室内制暖均衡的特点,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的立体剖切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设置有金属板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金属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设置有支撑脚、前壳和保护罩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暖器设置有挂装结构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热前板;2、碳材料发热层;3、后壳;31、通风口;4、对流加热腔;5、保温隔热层;6、热量反射层;7、金属板;71、通孔;8、挂装结构;82、支撑脚;9、前壳、91、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当出现术语如“设置在”、“相连”、“连接”时,这些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媒介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实用新型中所出现的方向词,是为了能更好地对特征的特点及特征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是,当本实用新型的摆放方向发生改变时,特征的特点及特征间的关系的方向也对应发生改变,因此方向词不构成对特征的特点及特征间的关系在空间内的绝对限定作用,仅起到相对限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暖器,如图1至图7所示,其包括导热前板1、碳材料发热层2和后壳3;碳材料发热层2设置在导热前板1的后侧面,导热前板1与后壳3连接(该连接可以是导热前板1直接与后壳3连接,也可以是导热前板1借助其他部件与后壳3连接,上述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导热前板1与后壳3之间形成对流加热腔4,后壳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对流加热腔4连通的通风口31。
基于上述的结构设置,该种电暖器的加热源为碳材料发热层2,碳材料发热层2发热速度快、发热面积大,使得该种电暖器具有较佳的制暖效果。使用时,碳材料发热层2所发出的热量分别往前侧和后侧发散,往前侧发散的热量借助导热前板1能快速往该电暖器前侧的空间进行辐射,使用者刚打开电暖器时靠近导热前板1辐射的区域即可快速取暖,满足使用者对快速取暖的要求;往后侧发散的热量对对流加热腔4进行加热,对流加热腔4内的空气被加热后通过后壳3的顶部的通风口31送出,后壳3的底部的通风口31吸入新的空气并加热,实现室内空气的对流加热,一段时间后室内的空气均被加热,给使用者较好的体感。
在本实施例中,后壳3的后板的前侧面设置有保温隔热层5。通过设置保温隔热层5能够避免热量传递到后壳3的后板,例如在把该电暖器挂装时,不会因板温度升高而损坏墙体,同时,当热量不能通过板散失时,更多的热量保留在对流加热腔4内,对空气的加热效果更好。优选地,保温隔热层5可采用如石棉板等常见的保温隔热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保温隔热层5的前侧面设置有热量反射层6。通过设置热量反射层6来使更多的热量保留在对流加热腔4内,对空气的加热效果更好。优选地,保温隔热层5可采用如铝箔反射膜等常见的能反射热辐射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在碳材料发热层2与后壳3的后板之间设置有金属板7,该金属板7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通孔71,金属板7与碳材料发热层2间隔一定距离,金属板7与后壳3的后板间隔一定距离。通过设置金属板7,金属板7能够吸收碳材料发热层2所辐射来的热量并被加热,当空气流过金属板7时金属板7对空气进行加热,能对加热的温度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而且金属板7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提高加热速度;同时,设置一定的通孔71使得热量和热空气都能穿过通孔71,避免仅有金属板7前侧的空气被加热而后侧的空气加热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前板1需要能传导热量或透过热辐射,导热前板1优选为耐高温玻璃板。进一步优选地,导热前板1为微晶玻璃板或高硼硅玻璃板等高分子玻璃板。采用上述玻璃板作为导热前板1具有较佳的导热性能,且这些玻璃面板耐高温,使用寿命长。优选地,碳材料发热层2粘俯在导热前板1的后侧面,使用碳材料采用印刷、吸附的方式把碳材料发热层2粘俯在导热前板1,可以使热量更高效地传递给导热前板1。
在本实施例中,在后壳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后壳3内且靠近顶部的通风口31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基于上述的结构设置,由于该电暖气是底部的通风口31进风且顶部的通风口31出风,因此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起到测定室温的作用,而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测定被加热后的空气的温度的作用,上述温度均可供该电暖气的控制器参考以作为控制加热量的参考数值。在后壳3的后板设置有挂装结构8;和/或,在后壳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82。基于上述的结构,能够采用挂装或正常立放的方式摆放该电暖器,摆放方式灵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电暖器还包括前壳9,前壳9与后壳3连接,前壳9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开口,导热前板1安装在开口。当然,除了借助前壳9使导热前板1安装到后壳3的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如在后壳3设置支架,支架夹持导热前板1的两侧或支架与导热前板1的两侧连接的方式使导热前板1安装到后壳3。上述的安装方式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优选地,在设置有前壳9的方案中,前壳9连接有保护罩91,导热前板1被覆盖在保护罩91内。
综上,该种电暖器既有传统的热辐射式电暖器加热快的优点,又有传统的对流式电暖器对室内空气制暖均衡的特点,使用效果好。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前板、碳材料发热层和后壳;
碳材料发热层设置在导热前板的后侧面,导热前板与后壳连接,在导热前板与后壳之间形成对流加热腔,后壳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对流加热腔连通的通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后壳的后板的前侧面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保温隔热层的前侧面设置有热量反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在碳材料发热层与后壳的后板之间设置有金属板,该金属板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通孔,金属板与碳材料发热层间隔一定距离,金属板与后壳的后板间隔一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导热前板为耐高温玻璃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导热前板为微晶玻璃板或高硼硅玻璃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碳材料发热层粘俯在导热前板的后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在后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后壳内且靠近顶部的通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在后壳的后板设置有挂装结构;和/或,在后壳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暖器还包括前壳,前壳与后壳连接,前壳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开口,导热前板安装在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前壳连接有保护罩,导热前板被覆盖在保护罩内。
CN202222978019.6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电暖器 Active CN218721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8019.6U CN218721782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电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8019.6U CN218721782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电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1782U true CN218721782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1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8019.6U Active CN218721782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电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17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63297U (zh) 一种立体加热多功能烹调锅
WO2010012142A1 (zh) 一种能使室内空气循环的辐射型电暖器
CN218721782U (zh) 一种电暖器
CN102713454B (zh) 双烟道平板对流空气空间加热器
CN104654429B (zh) 电暖器
CN204534777U (zh) 电暖器
CN210540791U (zh) 具有双热风对流功能的蒸汽烹饪器
CN208011844U (zh) 墙暖供热装置
JP3931821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200456553Y1 (ko) 패널형 전기 복사 난방 장치
CN201359308Y (zh) 一种可拆式电气两用炉
CN220608162U (zh) 一种具有取暖功能的暖菜板
CN21064375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烤箱
CN209840243U (zh) 一种新型浴室取暖装置
CN107339738B (zh) 一种壁挂式电暖器
CN204693572U (zh) 复合型欧式快热取暖器
CN21398400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壁挂炉
CN210425257U (zh) 一种高温合金薄层加热器
CN215637545U (zh) 辐射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04853646U (zh) 有远红外辐射的复合型欧式快热取暖器
CN219264377U (zh) 烹调器
RU151507U1 (ru) Электрообогреватель конвективно-инфракрас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CN212727476U (zh) 一体式岩板加热器具及组合一体式岩板加热器具
CN209459032U (zh) 一种室内加热器
CN220366445U (zh) 一种具有新型散热装置的商用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