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858680U - 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858680U
CN221858680U CN202420466884.9U CN202420466884U CN221858680U CN 221858680 U CN221858680 U CN 221858680U CN 202420466884 U CN202420466884 U CN 202420466884U CN 221858680 U CN221858680 U CN 221858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heating tube
radiation
ptc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4668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伴来
庞亚鹏
黄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chua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chua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chua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chua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4668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858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858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858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包括具有中空腔的壳体(1),且所述壳体(1)的前壳(11)上设有出风口(a)和辐射口(b),所述壳体(1)的后壳(12)上设有进风口(c),所述中空腔内设有辐射取暖器(2)和PTC取暖器(3),所述辐射取暖器(2)和PTC取暖器(3)呈上下方位设置,所述辐射取暖器(2)与所述辐射口(b)相对应,所述PTC取暖器(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的进风口(c)和出风口(a)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中空腔内设置PTC取暖器和辐射取暖器,PTC取暖器和辐射取暖器采用上下结构设置,通过调整可以实现多种取暖模式,整体结构原理及制造工艺简单,易于安装和生产,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可以实现对人的快速取暖与室内环境的升温。
背景技术
PTC取暖器是利用风机鼓动空气流经PTC电热元件强迫对流,以此为主要热交换方式,优点是强迫对流造成的热循环可实现整屋房间温度的升高,缺点是单纯对人使用时,人体不能立刻感受到温暖;辐射式取暖器是靠电热辐射元件及反射装置向空间特定方向发射红外辐射来实现传热功能,红外辐射(即红外线)传递速度快,热效应明显,优点是对人使用时,人体能立刻感受到温暖,缺点是无强迫对流造成的热循环,不可实现整屋房间温度的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可以兼顾人体取暖和室内环境升温,显著提升用户的取暖体验。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包括具有中空腔的壳体,且所述壳体的前壳上设有出风口和辐射口,所述壳体的后壳上设有进风口,所述中空腔内设有辐射取暖器和PTC取暖器,所述辐射取暖器和PTC取暖器呈上下方位设置,所述辐射取暖器与所述辐射口相对应,所述PTC取暖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辐射取暖器包括至少一根发热管,所述发热管靠近所述辐射口设置,所述发热管的后侧及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反射板I、反射板II和反射板III,用于将发热管发散出来的光反射至所述辐射口。
优选地,所述发热管呈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前壳呈平行设置,位于所述发热管后侧的反射板I截面形状呈抛物线,所述发热管位于所述反射板I的焦点附近。
优选地,所述发热管包括两根呈上下间隔设置的发热管,所述反射板I截面形状为W型抛物线,两所述发热管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反射板I的焦点附近。
优选地,所述的反射板I、反射板II和反射板III为表面光亮的铝板、不锈钢板、表面电镀金属板和工程塑料板中的一种,所述发热管为碳纤维发热管、远红外石英发热管和卤素管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辐射取暖器位于所述PTC取暖器的上方,所述辐射取暖器上方的中空腔内还设有隔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PTC取暖器包括风机组件、风机支架、发热体支架和发热体,所述风机支架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发热体支架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风机组件和发热体分别安装于所述风机支架和发热体支架所形成的空腔中,且使所述的进风口、风机组件、发热体和出风口间形成气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后壳、顶盖、底盖及两侧侧板,所述前壳的出风口外侧面设有前网,所述后壳的进风口处设有后盖,所述后盖为平面板状网格结构,其上设置有防尘布。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中空腔内设置PTC取暖器和辐射取暖器,PTC取暖器和辐射取暖器采用上下结构设置,通过调整可以实现多种取暖模式,整体结构原理及制造工艺简单,易于安装和生产,制造成本低,在单独PTC取暖时,可实现整屋升温,在单独辐射取暖时,可实现人体体感温度的迅速上升,当然,若同步开启辐射取暖和PTC取暖时,同时实现整屋升温和人体体感温度迅速升温,能较好的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场景,相较于单一取暖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正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背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I取暖器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II取暖器主视图;
图7为图6中B-B剖视图。
图中的标识含义如下:
1-壳体
11-前壳,12-后壳,13-顶盖,14-底盖,15-侧板
2-辐射取暖器
21-发热管,22-反射板I,23-反射板II,24-反射板III
3-PTC取暖器
31-风机组件,32-风机支架,33-发热体支架,34-发热体
4-隔板;5-前网;6-后盖;7-底座;8-压盖。
a-出风口,b-辐射口,c-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包括具有中空腔的壳体1,且壳体1的前壳11上设有出风口a和辐射口b,在壳体1的后壳12上设有进风口c,中空腔内设有辐射取暖器2和PTC取暖器3,辐射取暖器2和PTC取暖器3呈上下方位设置,辐射取暖器2与辐射口b相对应,PTC取暖器3的两侧分别与进风口c和出风口a相连通。在壳体的中空腔内上下方向分别设置PTC取暖器、辐射取暖器,该复合取暖器在对人使用时,温暖感提升明显,而且房间的温度也会同步上升,提升了用户的取暖体验。
其中的辐射取暖器2优选为红外辐射取暖器,包括至少一根发热管21,发热管21靠近辐射口b设置,发热管21的后侧设有反射板I22,发热管21的两侧分别设有反射板II23和反射板III24,用于将发热管21发散出来的光反射至辐射口b。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反射板I后面的压盖8,其作用是用于固定反射板I。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管21数量不限定,可以为1根、2根及以上,这里优选采用2根。发热管21呈水平设置,且与前壳11呈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管优选碳纤维发热管、远红外石英发热管、卤素管等,用于发热取暖。其中位于发热管后侧的反射板I22截面形状呈W型抛物线,两发热管21分别对应设置于反射板I22的焦点附近。其中的反射板I22、反射板II23和反射板III24为表面光亮的铝板、不锈钢板、表面电镀金属板和工程塑料板中的一种,用于将发热管发散出来的光反射出来,实现热量高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壳体顶部过热烫伤用户,如图4所示,在辐射取暖器2上方的中空腔内还设有隔板4,其为平面板状结构,材质为金属板或耐高温的工程塑料,作用是隔离辐射热量从下面向顶盖表面传播。
另外,PTC取暖器3结构参照图4和图5所示,包括风机组件31、风机支架32、发热体支架33和发热体34,风机支架32靠近进风口c设置,发热体支架33靠近出风口a设置,风机组件31和发热体34分别安装于风机支架31和发热体支架33所形成的空腔中,且使进风口c、风机组件31、发热体34和出风口a间形成气流通道。
其中的风机组件31设置在后壳12前面,为市面常见DC风机,作用是强制空气流动;风机支架32设置在风机组件31外侧,为中空腔体结构,作用是固定风机组件31;发热体支架33设置在风机支架32前面,为中空腔体结构,作用是固定发热体34;发热体34设置在发热体支架33内侧,作用是发热使空气温度升高,如图4所示。
壳体1包括前壳11、后壳12、顶盖13、底盖14及两侧侧板15,前壳11的出风口a外侧面设有前网5,后壳12的进风口c处设有后盖6,后盖6为平面板状网格结构,其上设置有防尘布。
更具体地,顶盖13为平面板装结构,材质为工程塑料或金属材料,用于装饰和保护内部零部件;前网5设置在顶盖13下面,为网状结构,由工程塑料或五金材料制成,用于防止用户直接接触到内部高温器件,引起烫伤;前壳11设置在前网5后面,为平面板状结构,其上开有辐射口b,出风口a,如图5所示。辐射口b设置在前壳11上方,作用是发热管工作时,作为辐射光线的出口;出风口a设置在前壳11下方,作用是风机组件31工作时,作为风的出口;底座7设置在前壳11下面,为平面板状结构,起支撑整机的作用;两侧板15设置在前壳的左右两侧,为平面板状结构,材质为工程塑料或金属材料,用于装饰和保护内部零部件;后壳12设置在前壳11后面,为平面板状结构,上设有进风口c,材质为工程塑料或金属材料,用于装饰和保护内部零部件;进风口c设置在后壳12上面,为栅格状或网格状开口,作用是进风;后盖6设置在后壳12后面,为平面板状网格结构,上可设置防尘布,作用是防止大量灰尘进入机体内,影响整机使用;底盖14设置在前壳11下面,为平面板装结构,材质为工程塑料或金属材料,用于装饰和保护内部零部件。
当然还可以采用如图6和图7所示方案结构,即将PTC取暖器设置在壳体的上部,而辐射取暖器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辐射取暖器和PTC取暖器设置在壳体的中空腔内,可以单独采用PTC取暖模式实现整屋升温,还可以单独辐射取暖模式,可以实现人体体感温度迅速上升;当然还可以将PTC取暖和辐射取暖同步开启,同时实现整屋升温和人体体感温度迅速上升,整机结构原理及制造工艺简单,易于安装和生产,制造成本低,该复合取暖器可以根据不同用户选用相应的运行模式。在对人使用时,温暖感提升明显,而且房间的温度也会同步上升,相比较单一类型取暖器更好,提升了用户的取暖体验。
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均适用于现有技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包括具有中空腔的壳体(1),且所述壳体(1)的前壳(11)上设有出风口(a)和辐射口(b),所述壳体(1)的后壳(12)上设有进风口(c),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内设有辐射取暖器(2)和PTC取暖器(3),所述辐射取暖器(2)和PTC取暖器(3)呈上下方位设置,所述辐射取暖器(2)与所述辐射口(b)相对应,所述PTC取暖器(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的进风口(c)和出风口(a)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取暖器(2)包括至少一根发热管(21),所述发热管(21)靠近所述辐射口(b)设置,所述发热管(21)的后侧及两侧位置分别设有反射板I(22)、反射板II(23)和反射板III(24),用于将发热管(21)发散出来的光反射至所述辐射口(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1)呈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前壳(11)呈平行设置,位于所述发热管(21)后侧的反射板I(22)截面形状呈抛物线,所述发热管(21)位于所述反射板I(22)的焦点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1)包括两根呈上下间隔设置的发热管,所述反射板I(22)截面形状为W型抛物线,两所述发热管(21)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反射板I(22)的焦点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板I(22)、反射板II(23)和反射板III(24)为表面光亮的铝板、不锈钢板、表面电镀金属板和工程塑料板中的一种,所述发热管(21)为碳纤维发热管、远红外石英发热管和卤素管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取暖器(2)位于所述PTC取暖器(3)的上方,所述辐射取暖器(2)上方的中空腔内还设有隔板(4)。
CN202420466884.9U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 Active CN221858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466884.9U CN221858680U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466884.9U CN221858680U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858680U true CN221858680U (zh) 2024-10-18

Family

ID=93038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466884.9U Active CN221858680U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858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858680U (zh) 一种方形ptc红外辐射加热管复合取暖器
CN114504254A (zh) 一种野外用披萨炉
CN202581448U (zh) 一种简易热风对流微波炉
CN2479402Y (zh) 一种电暖器
CN203421919U (zh) 一种热风和热波发生装置及消毒柜、烤箱和取暖器
CN210861319U (zh) 一种辐射出风组合式电暖器
CN212155219U (zh) 多功能循环扇
CN102721095B (zh) 一种取暖器
CN218065074U (zh) 一种复合光波取暖器
CN2205953Y (zh) 带强化散热槽的板状取暖器
CN219389869U (zh) 一种对流式电暖器
CN212319834U (zh) 一种复合加热取暖器
CN2747492Y (zh) 一种双面辐射式电暖风机
CN204786697U (zh) 双驱动取暖器
CN103277997B (zh) 一种旋风热波发生装置
CN222103689U (zh) 一种电热围炉
CN1979000A (zh) 热风对流加热装置的微波炉
CN221666140U (zh) 一种带有双灯结构的ptc取暖器
CN201429149Y (zh) 电加热取暖器
CN215112854U (zh) 一种加热组件及踢脚线电暖器
JP3112818U (ja) アップライト式の反射送風型電気暖房装置
CN220750224U (zh) 一种带灯光显示火焰效果的取暖器
CN110145793A (zh) 电暖器
CN219036777U (zh) 一种具有新型热交换器的电取暖器
CN211451120U (zh) 一种电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