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8346U - 制动钳总成及汽车制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动钳总成及汽车制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8346U
CN218718346U CN202222487351.2U CN202222487351U CN218718346U CN 218718346 U CN218718346 U CN 218718346U CN 202222487351 U CN202222487351 U CN 202222487351U CN 218718346 U CN218718346 U CN 218718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upler
brake caliper
rotation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873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锋亮
闫光辉
宣明
朱元澄
李运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Bethel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Bethel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Bethel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Bethel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873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8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8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8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动钳总成及汽车制动系统,属于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该制动钳总成,包括钳体,钳体内设置有与执行器相连的联轴器,联轴器外与丝杆轴防转相连,联轴器和/或同轴附件上安装有用于消除其与丝杆轴之间轴向间隙的轴向弹性件,和/或联轴器上安装有用于消除其与丝杆轴之间周向间隙的周向弹性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消除联轴器与丝杆轴间的轴向、周向间隙,实现缩短响应时间,降低冲击异响,精确控制、提高寿命的功能。

Description

制动钳总成及汽车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钳总成及汽车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电动化转型,线控制动系统逐步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作为其中之一的电子机械式制动(EMB)系统,采用轮端电机直接驱动的形式,通过运动转化机构(滚珠丝杠组件)将电机的扭矩和旋转运动转化为连接件的推力和平移运动,推动制动片夹紧制动盘,从而获得刹车力,具有布置简洁、响应快、效率高等优点。
现有的电子机械式制动(EMB)系统所需更大的制动力,运动转化机构(滚珠丝杠组件)的尺寸不可避免地设计的比较大,以满足系统地承载能力要求。如果丝杆轴做成实心轴,丝杆轴的重量就会偏重,整个系统的重量就会增加。专利US636759381提出了一种运动转换机构,运动转化机构的丝杆轴为反向空心结构,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丝杆轴腔体内设置有联轴器、弹簧等,联轴器与丝杆轴连接传递扭矩,驱动丝杆轴做旋转运动。上述联轴器的设计会使联轴器与丝杆轴之间存在轴向、周向间隙,会导致系统的响应时间增加;电机启动的瞬间,会产生冲击异响;软件控制难度大;电机、丝杆轴运转圈数增加,使零件的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钳总成,可消除联轴器与丝杆轴间的轴向、周向间隙,实现缩短响应时间,降低冲击异响,精确控制、提高寿命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制动钳总成,包括钳体,所述钳体内设置有与执行器相连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丝杆轴防转相连,所述联轴器和/或同轴附件上安装有用于消除其与所述丝杆轴之间轴向间隙的轴向弹性件,和/或所述联轴器上安装有用于消除其与所述丝杆轴之间周向间隙的周向弹性件。
所述轴向弹性件设置为1个或多个,所述轴向弹性件包括波形弹簧垫圈、碟形弹簧垫圈、挡圈或之间的组合。
所述联轴器上设置有1个或多个环形槽Ⅰ,所述丝杆轴上设置有与对应环形槽Ⅰ相对的环形槽Ⅱ,所述环形槽Ⅰ和与之相对的环形槽Ⅱ围成容纳所述轴向弹性件的环形腔体,所述轴向弹性件与所述丝杆轴和所述联轴器压紧相连。
所述同轴附件同轴安装在所述联轴器上,所述同轴附件的外周与所述丝杆轴之间安装一个或多个所述轴向弹性件,和/或所述同轴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丝杆轴之间安装所述轴向弹性件。
所述周向弹性件设置为一端为压紧形变区的卷簧,所述周向弹性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周向弹性件呈顺时针或逆时针安装在所述联轴器与丝杆轴之间。
所述联轴器周向设置有多个卡槽Ⅰ,每个卡槽Ⅰ内卡接所述周向弹性件,所述周向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卡槽Ⅰ底部抵触相连,所述周向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杆轴内壁压紧相连。
所述周向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为优弧卷起段,所述周向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为劣弧卷起段,所述优弧卷起段和劣弧卷起段的卷绕方向相反,所述优弧卷起段与所述卡槽Ⅰ的底部抵触相连,所述劣弧卷起段卷边后与所述丝杆轴内壁压紧相连。
所述联轴器的底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凸台,所述丝杆轴底部设置有与对应定位凸台间隙配合的卡槽Ⅱ,所述卡槽Ⅱ与所述定位凸台之间安装所述周向弹性件。
所述周向弹性件包括U形段,所述U形段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形变段,所述U形段卡接在所述卡槽Ⅱ内,所述折弯形变段与所述定位凸台或所述卡槽Ⅱ弹性抵触相连。
所述丝杆轴沿其轴向设置有柱形腔,所述柱形腔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防转槽,所述联轴器伸入所述柱形腔内的下部设置有扭矩传递结构,所述扭矩传递结构与所述防转槽防转相连。
所述防转槽包括花键槽、多边形槽或星型槽,所述防转槽底部中心设置有球形槽,所述扭矩传递结构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防转槽卡接配合的防转定位面,所述扭矩传递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球形槽相配合的球形定位段。
所述扭矩传递结构包括所述联轴器底部设置的与之一体的防转柱形段,所述防转柱形段与所述防转槽卡接配合。
所述扭矩传递结构包括防转安装在所述联轴器底部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防转槽卡接配合。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包括所述的制动钳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制动钳总成具有如下优势:
1、响应速度快: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联轴器和丝杆轴之间安装包括轴向弹性件和周向弹性件的弹性件,在轴向方向,轴向弹性件被压缩,轴向弹性件恢复正常状态产生使联轴器向内侧平移的弹性力,消除了联轴器与丝杆轴之间的轴向间隙;在周向方向,周向弹性件的变形拉/推动联轴器或丝杆轴产生旋转方向的位移,消除联轴器与丝杆轴的周向间隙,消除了联轴器和丝杆轴间的轴向间隙和周向间隙,在同样的条件下,响应速度更快。
2、噪音低:由于联轴器、丝杆轴和调节件之间处于零间隙状态,电机在启动时,联轴器和丝杆轴之间不会产生冲击异响。
3、精确控制:由于联轴器、丝杆轴和调节件之间处于零间隙状态,减少了尺寸偏差影响,使控制更加精确。
4、使用寿命长:消除联轴器、丝杆轴和调节件间的轴向间隙和周向间隙后,同一个夹紧/释放的循环动作,电机、丝杆轴的转动圈数减少,降低了零件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一中制动钳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二中制动钳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二中滚珠丝杠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二中消除轴向间隙的轴向弹性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二中周向弹性件由正常状态→压缩后变化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三中制动钳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四中制动钳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五中滚珠丝杠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五滚珠丝杠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A-A向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五中周向弹性件压缩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六中滚珠丝杠组件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B-B向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六中周向弹性件压缩后的状态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钳体,1-1.缸孔,2.执行器,3.联轴器,3-1.环形槽Ⅰ,3-2.卡槽Ⅰ,3-3.定位凸台,3-4.防转柱形段,4.丝杆轴,4-1.环形槽Ⅱ,4-2.卡槽Ⅱ,4-3.柱形腔,4-4.防转槽,4-5.球形槽,5.丝杆螺母,5-1.竖直条形槽,6.制动片Ⅰ,7.轴向弹性件,8.周向弹性件,8-1.优弧卷起段,8-2.劣弧卷起段,8-3.U形段,8-4.折弯形变段,9.调节件,10.同轴附件,11.防转螺钉,12.弹性圈,13.防尘罩,14.勾爪结构,15.制动片Ⅱ,16.制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实施例对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制动钳总成,包括钳体1,钳体1内设置有与执行器2相连的联轴器3,其中的执行器2为现有的结构,包括电机和减速增扭机构,联轴器3与丝杆轴4防转相连用于传递扭矩,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安装有消除之间周向和轴向间隙的弹性件,丝杆轴4外安装丝杆螺母5,丝杆螺母5与制动片Ⅰ6相对,钳体1上设置有勾爪结构14,勾爪结构14上安装制动片Ⅱ15,制动片Ⅰ6和制动片Ⅱ15相对布置,制动片Ⅰ6和制动片Ⅱ15之间设置制动盘16。执行器2动作带动联轴器3转动,同时带动丝杆轴4同步转动,使丝杆螺母5沿着丝杆轴4的轴向移动,从而带动制动片Ⅰ6靠近制动盘16,使制动片Ⅰ6和制动片Ⅱ15将制动盘16夹紧实现制动。
具体地,其中的弹性件设置1个或多个,该弹性件设置为轴向弹性件7与周向弹性件8的组合,通过轴向弹性件7可消除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的轴向间隙,通过周向弹性件8时可消除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的周向间隙,可使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零间隙配合。
其中的轴向弹性件7设置为一个,当然也可设置多个,轴向弹性件7包括波形弹簧垫圈、碟形弹簧垫圈、挡圈或之间的组合,之间的组合包括波形弹簧垫圈和碟形弹簧垫圈的组合、波形弹簧垫圈和挡圈的组合、碟形弹簧垫圈和挡圈的组合或波形弹簧垫圈、碟形弹簧垫圈、挡圈的组合。由于波形弹簧垫圈、碟形弹簧垫圈和挡圈在轴向均有弹力,压缩后沿轴向有作用力,可消除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的轴向间隙。当然该轴向弹性件7也不限于上述弹性件,只要有轴向力的弹性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联轴器3上设置有1个或多个环形槽Ⅰ3-1,丝杆轴4内壁上设置有与对应环形槽Ⅰ3-1相对的环形槽Ⅱ4-1,环形槽Ⅰ3-1和与之相对的环形槽Ⅱ4-1围成容纳轴向弹性件7的环形腔体,在圆周方向横跨丝杆轴4和联轴器3,轴向弹性件7沿轴向与丝杆轴4和联轴器3压紧相连,轴向弹性件7安装到环形腔体内后呈轴向压缩状态,压缩后的轴向弹性件7会产生弹性力,弹性力施加在联轴器3上使其沿着轴向平移,消除了与丝杆轴4之间的轴向间隙。
其中的周向弹性件8设置为一端为压紧形变区的卷簧,该周向弹性件8设置多个,且等间隔布置,多个周向弹性件8呈顺时针或逆时针安装在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保证了消除周向间隙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具体地,联轴器3的外周设置有多个卡槽Ⅰ3-2,卡槽Ⅰ3-2的开口朝外,每个卡槽Ⅰ3-2内卡接有一个周向弹性件8,该周向弹性件8的具体结构为:周向弹性件8的一端设置为优弧卷起段8-1,周向弹性件8的另一端设置为劣弧卷起段8-2,优弧卷起段8-1和劣弧卷起段8-2的卷绕方向相反,优弧卷起段8-1与卡槽Ⅰ3-2底部抵触相连,劣弧卷起段8-2卷边后与丝杆轴4内壁压紧相连。
当将对应的周向弹性件8放入对应卡槽Ⅰ3-2内时,劣弧卷起段8-2需卷边后压入并与丝杆轴4内壁相抵触,劣弧卷起段8-2卷边后因压缩变形会产生恢复初始状态的弹性力,由于卷簧呈顺时针或逆时针安装在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弹性力推动丝杆轴4沿回复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丝杆轴4对周向弹性件8产生反作用力后传递至联轴器3,使联轴器3沿着旋转的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可消除丝杆轴4与联轴器3之间的周向间隙。
具体地,其中的丝杆轴4沿其轴向设置有柱形腔4-3,柱形腔4-3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防转槽4-4,联轴器3伸入柱形腔4-3内的下部设置有扭矩传递结构,该扭矩传递结构与防转槽防转相连。其中的防转槽4-4包括花键槽、多边形槽或星型槽,防转槽4-4底部中心设置有球形槽4-5,该扭矩传递结构包括联轴器底部设置的与之一体的防转柱形段3-4,该防转柱形段3-4的外周设置有与防转槽4-4卡接配合的防转定位面,扭矩传递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与球形槽相配合的球形定位段,使防转柱形段3-4与防转槽4-4卡接配合,起到了稳定传递扭矩的作用。
另外,其中的联轴器3伸入柱形腔4-3内的上部通过同轴附件10与丝杆轴4相连,该同轴附件10设置为推力滚针同轴附件10,其中的同轴附件10布置在柱形腔4-3内,除起到支撑的作用外,可降低联轴器3与丝杆轴4配合的轴向尺寸,保证了扭矩传递的稳定性。
另外,其中的钳体1内设置有缸孔1-1,缸孔1-1内容纳丝杆轴4和与之配合的丝杆螺母5,缸孔1-1内壁与丝杆螺母5之间安装有弹性圈12和防尘罩13,对钳体1和丝杆螺母5之间的安装间隙进行密封,而且弹性圈12和防尘罩13的内圈均与丝杆螺母5的外壁过盈配合,相当于对丝杆螺母5提供了两个支撑点,使丝杆螺母5在往复移动时与缸孔1-1可保证同轴状态;
其中的钳体1外还安装有防转螺钉11,丝杆螺母5外侧沿其轴向设置有与防转螺钉11间隙配合的竖直条形槽5-1,防止了丝杆轴4和联轴器3同步转动时丝杆螺母5跟着转动的情况;
其中的丝杆轴4与丝杆螺母5之间还设置有相互匹配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为在丝杆轴4底部设置定位块(或限位槽),在丝杆螺母5内侧底部设置与定位块(或限位槽)卡接配合的限位槽(或定位块),其中的限位槽可设置弧形槽或环形槽,防止了丝杆轴4旋入过多而与丝杆螺母5产生卡滞、异响的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2~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的扭矩传递结构不同,该扭矩传递结构包括防转安装在联轴器3底部的调节件9,该调节件9与防转槽4-4卡接配合,使调节件9与联轴器3可拆卸活动连接。
该调节件9的具体结构为,该调节件9设置为卵形结构,两端为球面,安装在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调节件9通过两端的球面分别与联轴器3和丝杆轴4组成双球面副机构,该调节件9上设置有两段防转定位段,防转定位段可设置为截面为多面体、花键、扁方等的柱状结构,联轴器3底部设置与其中一段防转定位段卡接配合的定位槽Ⅰ,定位槽Ⅰ底部设置与对应球面相配合的球形卡槽,丝杆轴4内侧底部设置与另一个防转定位段相配合的防转槽4-4和与另一个球面相配合的球形槽4-5。
该调节件9、联轴器3、丝杆轴4之间的轴向间隙通过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的轴向弹性件7来消除。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轴向弹性件7的安装位置。具体地,在联轴器3上同轴安装有同轴附件10,该同轴附件10可设置为轴承、限位块等结构。在同轴附件10外周设置1个或多个环形槽Ⅲ,在丝杆轴4上设置与对应环形槽Ⅲ相对的环形槽Ⅳ,在相对的环形槽Ⅲ和环形槽Ⅳ内安装该轴向弹性件7,轴向弹性件7的结构同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轴向弹性件7在轴向有弹力,轴向弹性件7安装在同轴附件10与丝杆轴4之间后被压缩,沿轴向有作用力,可消除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的轴向间隙。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二、三的不同之处在于轴向弹性件7的安装位置。具体地,在同轴附件10的上表面设置1个环形槽Ⅴ,在丝杆轴4上设置与环形槽Ⅴ相对的环形槽Ⅵ,在相对的环形槽Ⅴ和环形槽Ⅵ内安装轴向弹性件7,轴向弹性件7的结构同实施例一、二和三,轴向弹性件7在轴向有弹力,轴向弹性件7安装在同轴附件10与丝杆轴4之间后被压缩,沿轴向有作用力,使同轴附件10压紧联轴器3,使联轴器3相对于丝杆轴4沿轴向移动,可消除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的轴向间隙。
当然,本实用新型也保护一种制动钳总成,其包括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中所有的轴向弹性件7,或以上任意两种轴向弹性件7的组合。
实施例五
如图8~图11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周向弹性件8的结构和安装位置,具体地,在联轴器3的底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凸台3-3,且多个定位凸台3-3等间隔布置,丝杆轴4底部设置有与对应定位凸台3-3间隙配合的卡槽Ⅱ4-2,该卡槽Ⅱ4-2开口朝上,每组卡槽Ⅱ4-2与定位凸台3-3之间安装该周向弹性件8,该周向弹性件8为卷簧,该卷簧的截面设置为“6形”,该卷簧包括U形段8-3,U形段8-3的一端向内侧折弯形成折弯形变段8-4,该折弯形变段8-4的截面为V形,U形段8-3卡接在卡槽Ⅱ4-2内,折弯形变段8-4与定位凸台3-3抵触相连。
多个卷簧先安装在对应的卡槽Ⅱ4-2内,联轴器3垂直装入丝杆轴4内,联轴器3下端的多个定位凸台3-3挤压对应的卷簧压紧形变区域(折弯形变段8-4)产生弹性力,由于多个卷簧呈顺时针或逆时针安装在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弹性力推动联轴器3产生旋转方向的位移,消除了联轴器3与调节件9之间的周向间隙;由于定位凸台3-3与卡槽Ⅱ4-2之间在与折弯形变段8-4相对的一侧存在间隙,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联轴器3对卷簧会产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通过卷簧传递至丝杆轴4的卡槽Ⅱ4-2,推动丝杆轴4产生反方向的位移,消除调节件9与丝杆轴4的周向间隙,使联轴器3、丝杆轴4与调节件9间的周向间隙被消除,处于理论上的零间隙状态。
实施例六
如图12~图14所示,与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周向弹性件8的结构不同,该周向弹性件8为卷簧,该卷簧的截面设置为“S形”,该卷簧包括U形段8-3,U形段8-3的一端向外侧折弯形成折弯形变段8-4,该折弯形变段8-4的结构如实施例五,U形段8-3卡接在卡槽Ⅱ4-2内,折弯形变段8-4与卡槽Ⅱ4-2的内壁抵触相连。
多个卷簧先卡接安装在对应的定位凸台3-3上,安装有卷簧的联轴器3垂直装入丝杆轴4内,定位凸台3-3上的卷簧与对应的卡槽Ⅱ4-2相接触,卡槽Ⅱ4-2挤压卷簧压紧形变区域(折弯形变段8-4)产生形变,多个卷簧会产生弹性力,由于多个卷簧呈顺时针或逆时针安装在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弹性力施加到丝杆轴4上使丝杆轴4产生旋转方向的位移,消除丝杆轴4与调节件9间的周向间隙;由于定位凸台3-3与卡槽Ⅱ4-2之间在与折弯形变段8-4相对的一侧存在间隙,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丝杆轴4对卷簧会产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通过卷簧传递至联轴器3的定位凸台3-3上,推动联轴器3产生反方向的位移,消除调节件9与联轴器3之间的周向间隙,联轴器3、丝杆轴4与调节件9间的周向间隙被消除,处于理论上的零间隙状态。
实施例七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的弹性件仅包括轴向弹性件7,轴向弹性件7的结构和安装位置与实施例一相同,轴向弹性件7压缩后沿轴向有作用力,可消除联轴器3与丝杆轴4之间的轴向间隙。
实施例八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的弹性件仅包括多个周向弹性件8,该周向弹性件8的结构和安装位置与实施例一相同,当将多个周向弹性件8安装到位时,其劣弧卷起段8-2需卷边后压入并与丝杆轴4内壁相抵触,劣弧卷起段8-2卷边后因压缩变形会产生恢复初始状态的弹性力,弹性力推动丝杆轴4沿回复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丝杆轴4对周向弹性件8产生反作用力后传递至联轴器3,使联轴器3沿着旋转的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可消除丝杆轴4与联轴器3之间的周向间隙。
实施例九
与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的弹性件仅包括多个周向弹性件8,该周向弹性件8为卷簧,截面为“6形”或“S形”,多个卷簧顺时针或逆时针安装在联轴器3底部的定位凸台3-3与卡槽Ⅱ4-2之间,使联轴器3、丝杆轴4与调节件9间的周向间隙被消除。
实施例十
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联轴器3的底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凸台3-3,且多个定位凸台3-3等间隔布置,丝杆轴4底部设置有与对应定位凸台3-3间隙配合的卡槽Ⅱ4-2,该卡槽Ⅱ4-2开口朝上,每组卡槽Ⅱ4-2与定位凸台3-3之间安装如实施例五或实施例六的截面为“6形”或“S形”的卷簧。
上述卷簧与联轴器3上部外周的多个卷簧的布置方式相匹配,即当每组卡槽Ⅱ4-2与定位凸台3-3之间安装如实施例三的截面为“6形”的卷簧时,多个“6形”的卷簧呈逆时针(或顺时针)布置时,联轴器3上部外周的多个卷簧呈顺时针(或逆时针)布置;即当每组卡槽Ⅱ4-2与定位凸台3-3之间安装如实施例四的截面为“S形”的卷簧时,多个“S形”的卷簧呈逆时针(或顺时针)布置时,联轴器3上部外周的多个卷簧呈逆时针(或顺时针)布置。上述布置方式可使联轴器3相对于丝杆轴4同向转动,可使联轴器3、丝杆轴4与调节件9间的周向间隙进一步可靠消除。
综上,本实用新型可消除联轴器与丝杆轴间的轴向、周向间隙,实现缩短响应时间,降低冲击异响,精确控制、提高寿命的功能。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所述钳体内设置有与执行器相连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丝杆轴防转相连,所述联轴器和/或同轴附件上安装有用于消除其与所述丝杆轴之间轴向间隙的轴向弹性件,和/或所述联轴器上安装有用于消除其与所述丝杆轴之间周向间隙的周向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弹性件设置为1个或多个,所述轴向弹性件包括波形弹簧垫圈、碟形弹簧垫圈、挡圈或之间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上设置有1个或多个环形槽Ⅰ,所述丝杆轴上设置有与对应环形槽Ⅰ相对的环形槽Ⅱ,所述环形槽Ⅰ和与之相对的环形槽Ⅱ围成容纳所述轴向弹性件的环形腔体,所述轴向弹性件与所述丝杆轴和所述联轴器压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附件同轴安装在所述联轴器上,所述同轴附件的外周与所述丝杆轴之间安装一个或多个所述轴向弹性件,和/或所述同轴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丝杆轴之间安装所述轴向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弹性件设置为一端为压紧形变区的卷簧,所述周向弹性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周向弹性件呈顺时针或逆时针安装在所述联轴器与丝杆轴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周向设置有多个卡槽Ⅰ,每个卡槽Ⅰ内卡接所述周向弹性件,所述周向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卡槽Ⅰ底部抵触相连,所述周向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杆轴内壁压紧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为优弧卷起段,所述周向弹性件的另一端设置为劣弧卷起段,所述优弧卷起段和劣弧卷起段的卷绕方向相反,所述优弧卷起段与所述卡槽Ⅰ的底部抵触相连,所述劣弧卷起段卷边后与所述丝杆轴内壁压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的底部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凸台,所述丝杆轴底部设置有与对应定位凸台间隙配合的卡槽Ⅱ,所述卡槽Ⅱ与所述定位凸台之间安装所述周向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弹性件包括U形段,所述U形段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形变段,所述U形段卡接在所述卡槽Ⅱ内,所述折弯形变段与所述定位凸台或所述卡槽Ⅱ弹性抵触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轴沿其轴向设置有柱形腔,所述柱形腔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防转槽,所述联轴器伸入所述柱形腔内的下部设置有扭矩传递结构,所述扭矩传递结构与所述防转槽防转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槽包括花键槽、多边形槽或星型槽,所述防转槽底部中心设置有球形槽,所述扭矩传递结构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防转槽卡接配合的防转定位面,所述扭矩传递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球形槽相配合的球形定位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递结构包括所述联轴器底部设置的与之一体的防转柱形段,所述防转柱形段与所述防转槽卡接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动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递结构包括防转安装在所述联轴器底部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防转槽卡接配合。
14.一种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钳总成。
CN202222487351.2U 2022-09-20 2022-09-20 制动钳总成及汽车制动系统 Active CN218718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7351.2U CN218718346U (zh) 2022-09-20 2022-09-20 制动钳总成及汽车制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7351.2U CN218718346U (zh) 2022-09-20 2022-09-20 制动钳总成及汽车制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8346U true CN218718346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35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87351.2U Active CN218718346U (zh) 2022-09-20 2022-09-20 制动钳总成及汽车制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83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04205A (zh) * 2023-09-18 2023-11-24 苏州坐标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mb制动器总成及其制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04205A (zh) * 2023-09-18 2023-11-24 苏州坐标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mb制动器总成及其制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39020B1 (en) Telescopic actuator
EP2431628B1 (en) Electrically operated disc brake device
CN218718346U (zh) 制动钳总成及汽车制动系统
US6971484B2 (en) Electric disc brake
JP4310347B2 (ja) 送りねじ機構
EP2813724B1 (en) Rotation transmitting member, coupling directly connected to shafts, and shaft connecting mechanism
JPS6030855B2 (ja) デイスクブレ−キ
US7685670B2 (en) Motor apparatus and wiper motor apparatus
CN110285189B (zh) 用于混合动力模块和驱动系的混合动力减振器对中解决方案
JPH0331001A (ja) 自動車の車輪用軸受装置
CN108859748B (zh) 一种轮式机器人的转轮系统及安装方法
JP3693834B2 (ja) 防振装置
CN117780823A (zh) 一种制动钳总成及汽车制动系统
CN109869424B (zh) 盘式制动器驻车制动机构
CN110194027B (zh) 车轮组件及车辆
GB2054099A (en) Torsion damping assembly for a friction clutch
EP1529701B1 (en) Output shaft assembly, motor apparatus and wiper motor apparatus
CN115056262B (zh) 关节模组的驱动总成、机器人关节模组及机器人
CN111287944A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218598679U (zh) 驻车制动锁止装置
CN217109082U (zh) 机油泵及具有机油泵的车辆
JP4051650B2 (ja) 電動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WO2024080295A1 (ja) 電動制動装置
JP2604992Y2 (ja) スプリング組立て体
CN112810691B (zh) 电动转向管柱涡轮蜗杆机构、电动转向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