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7467U - 一种油泵结构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泵结构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7467U
CN218717467U CN202223038195.8U CN202223038195U CN218717467U CN 218717467 U CN218717467 U CN 218717467U CN 202223038195 U CN202223038195 U CN 202223038195U CN 218717467 U CN218717467 U CN 218717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pump
stator
end cover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81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孙彦帅
刘柱
蔺延辉
叶帅
付佳丽
吕琳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Ruiq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Rui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Ruiq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Rui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81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7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7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7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定子、油泵转子和油泵端盖,所述油泵转子设置于油泵定子内部,且油泵定子和油泵转子之间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贯通油泵端盖的端盖第一排油口连通,所述油泵端盖朝向油泵定子一侧设置有排油通道,所述排油通道与第二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油泵结构具有完全独立的多个腔室,可以更好的适应各种工况。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油泵结构的卧式涡旋压缩机,通过设置储油侧的供油通道,保障储油侧的油面处于淹没吸油口的较高位置,从而保障整体结构的供油。

Description

一种油泵结构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泵结构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受到空间限制,目前大巴、地铁、列车等空调使用的压缩机以卧式压缩机为主,车辆行驶过程中难免出现爬坡,这就会造成压缩机内部油面的倾斜,通常压缩机内部的用于给摩擦副供油的进油口位于压缩机的一端,当压缩机随着车辆发生倾斜且进油口一端处于高位时,极易造成吸油管入口完全暴露在气体当中,从而失去供油能力,导致压缩机各个摩擦副供油不足,甚至损坏的现象。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泵结构,油泵结构具有完全独立的多个泵油腔室,可以更好的使用各种工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油泵结构的卧式涡旋压缩机。
为了实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泵结构,包括油泵定子、油泵转子和油泵端盖,所述油泵转子设置于油泵定子内部,且油泵定子和油泵转子之间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与贯通油泵端盖的端盖第一排油口连通,所述油泵端盖朝向油泵定子一侧设置有排油通道,所述排油通道与第二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油泵转子位于油泵定子内部的形状为圆柱状,油泵定子内部短轴尺寸与所述油泵转子外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油泵定子靠近第一腔室处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吸油口和第一排油口;
油泵定子靠近第二腔室处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第二吸油口和第二排油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油泵滚子和设置于油泵转子的凹槽,所述油泵滚子设置于凹槽内,且可沿油泵转子径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油泵定子和油泵端盖之间的油泵垫片,所述油泵垫片设置与油泵定子对应的垫片第一吸油口、垫片第一排油口、垫片第二吸油口和垫片第二排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排油通道与设置于油泵定子的第二排油口位置对应,并与设置于油泵转子的走油通道连通,所述端盖第一排油口与第一排油口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吸油管和第二吸油管,第一吸油管与设置于油泵端盖的端盖第一吸油口连接,第二吸油管与设置于油泵端盖的端盖第二吸油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容积大于或等于第二腔室容积。
为了实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上述的油泵结构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包括第一盖体、壳体、第二盖体、高低压隔板和挡板,所述第一盖体、壳体和第二盖体形成密闭空间,所述高低压隔板和挡板设置于密闭空间两侧,将密闭空间分为高压侧、低压侧和储油侧。
进一步的,所述油泵结构的第一吸油管和第二吸油管的吸油口分别设置于低压侧和储油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油泵结构具有完全独立的多个腔室,可以更好的适应各种工况。
2、本实用新型油泵结构的第一腔室容积大于或等于第二腔室容积,保证储油侧的进油效率大于或等于排油效率,从而保证储油侧的油面维持在淹没吸油口的较高位置。
3、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涡旋压缩机通过设置储油侧的供油通道,保障储油侧的油面处于淹没吸油口的较高位置,从而保障整体结构的供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泵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泵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泵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油泵端盖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卧式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说明:1、第一盖体;2、密封圈;3、高低压隔板;4、定涡旋;5、动涡旋;6、十字环;7、主轴承支撑;8、壳体;9、驱动主轴;10、电机定子;11、副轴承支撑;12、第二盖体;13、油泵结构;14、第一吸油管;15、油泵转子;16、油泵定子;17、油泵垫片;18、油泵端盖;19、第二吸油管;20、油泵滚子;21、第二排油口;22、第二吸油口;23、第一排油口;24、第一吸油口;25、垫片第一排油口;26、垫片第二吸油口;27、垫片第二排油口;28、垫片第一吸油口;29、端盖第一排油口;30、端盖第一吸油口;31、排油通道;32、端盖第二吸油口;33、挡板;34、第一腔室;35、第二腔室。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泵结构,包括油泵定子16、油泵转子15、和油泵端盖18,油泵转子15设置于油泵定子16内部,且油泵定子16和油泵转子15之间形成第一腔室34和第二腔室35。
第一腔室34与贯通油泵端盖18的端盖第一排油口29连通,油泵端盖18朝向油泵定子16一侧设置有排油通道31,排油通道31与第二腔室35连通。
油泵结构还包括第一吸油管14和第二吸油管19,第一吸油管14与设置于油泵端盖18的端盖第一吸油口30连接,第二吸油管19与设置于油泵端盖18的端盖第二吸油口29连接。
优选的,油泵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油泵定子16和油泵端盖18之间的油泵垫片17,油泵定子16的另一侧也设置有油泵垫片17,油泵垫片17可以对油泵定子16起到防护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油泵定子16和油泵端盖18之间设置有油泵垫片17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后续采用此项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此项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油泵转子15位于油泵定子16内部的形状为圆柱状,且中空设置用于走油,油泵定子16内部近似为椭圆形,其短轴尺寸与油泵转子15的外径相同,则油泵转子15和油泵定子16内壁存在两处接触,从而在油泵定子16内部形成月牙形的第一腔室34和第二腔室35。
进一步的,油泵结构还包括油泵滚子20和设置于油泵转子15的凹槽,凹槽个数至少为两个,油泵滚子20设置于凹槽内,且油泵滚子20可沿油泵转子15的径向进行位移。
则油泵结构工作时,随油泵转子15的转动,设置于凹槽内的油泵滚子20也会随油泵转子15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此时的油泵滚子20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与油泵定子16的内部保持接触,从而将第一腔室34或第二腔室35内部的润滑油从吸油口推至排油口处,实现泵油的功能。
优选的,为保证第一腔室34和第二腔室35相对独立,即保证第一腔室34和第二腔室35均可独立的完成泵油功能,在油泵定子15靠近第一腔室34处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吸油口24和第一排油口23;在油泵定子15靠近第二腔室35处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第二吸油口22和第二排油口21。
上述的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以油泵转子15的转动方向为主,例如油泵转子15为顺时针转动时,吸油口和排油口则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则油泵转子15转动时,油泵滚子20将吸油口处的润滑油推至排油口处,实现泵油的功能。
油泵垫片17设置有与油泵定子16对应的垫片第一吸油口28、垫片第一排油口25、垫片第二吸油口26、垫片第二排油口27。
如图4所示,油泵端盖18的排油通道31与设置于油泵定子16的第二排油口21的位置对应,且与设置于油泵转子15的走油通道连通;油泵端盖18的端盖第一排油口29与油泵定子16的第一排油口23的位置对应。
在油泵转子15的转动过程中,由于油泵滚子20将部分润滑油推至排油口排出,此时空余的第一腔室34和第二腔室35的空间压强变小,外部的压强较大,则会将润滑油压入吸油管中,并输送至第一腔室34或第二腔室35内,再次进行泵油。
实际工作过程中,一侧的润滑油沿第一吸油管14输送至端盖第一吸油口30处,而后经垫片第一吸油口28、第一吸油口24进入第一腔室34,经油泵滚子20推至第一排油口23,而后经垫片第一排油口25、端盖第一排油口29输送至油池中,从而保证第二吸油管19的吸油口淹没在油池的液面之下,保证第二吸油管19的泵油效率。
第二吸油管19将油池中的润滑油输送至端盖第二吸油口29处,而后经垫片第二吸油口26、第二吸油口22进入第二腔室35,经油泵滚子20推至第二排油口21,而后经垫片第二排油口26汇集至排油通道31,并经与排油通道31连通的油泵转子15的走油通道输送至各个结构。
优选的,第一腔室34的容积大于或等于第二腔室35的容积。由于第一腔室34和第二腔室35均通过油泵滚子20进行泵油,因此第一腔室34的泵油效率大于或等于第二腔室35的泵油效率,从而可以保证油池的进油效率大于或等于排油效率,保证第二吸油管19的吸油口淹没在液面之下,从而保障整体结构的供油。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油泵结构13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包括第一盖体1、壳体8、第二盖体12、定涡旋4、动涡旋5、主轴承支撑7、驱动曲轴9、副轴承支撑11和油泵结构13。第一盖体1、壳体8和第二盖体12构成密闭空间,驱动曲轴9通过主轴承支撑7和副轴承支撑11设置于密闭空间内,油泵结构13设置于副轴承支撑11一侧。
工作时,设置于密闭空间内的电机定子10和电机转子相互作用产生旋转磁场,电机转子在电磁力作用下产生旋转运动,此时电机转子的旋转带动驱动曲轴9旋转,驱动曲轴9则带动动涡旋5进行运动,动涡旋5和定涡旋4配合对气体进行加压,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十字环6防止动涡旋5自转。
优选的,密闭空间两侧通过设置高低压隔板3和挡板33分成高压区、低压区和储油区,高压区和低压区通过密封圈2防止连通。经动涡旋5和定涡旋4加压后的高压气体排至高压区,并经排气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吸油管14和第二吸油管19的吸油口分别设置于密闭空间的低压区和储油区,油泵结构工作时,将低压区中的润滑油泵送至储油区的油池中,第二吸油管则将油池中的润滑油泵送至各个结构。
进一步的,由于油泵结构13的第一腔室34容积大于或等于第二腔室35容积,因此第一腔室34的泵油效率大于或等于第二腔室35的泵油效率,从而可以保证油池的进油效率大于或等于排油效率,保证第二吸油管19的吸油口淹没在液面之下,即使在发生较大倾斜时,也可保证整体结构的正常供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定子、油泵转子和油泵端盖,所述油泵转子设置于油泵定子内部,且油泵定子和油泵转子之间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与贯通油泵端盖的端盖第一排油口连通,所述油泵端盖朝向油泵定子一侧设置有排油通道,所述排油通道与第二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转子位于油泵定子内部的形状为圆柱状,油泵定子内部短轴尺寸与所述油泵转子外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定子靠近第一腔室处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吸油口和第一排油口;
油泵定子靠近第二腔室处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第二吸油口和第二排油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泵滚子和设置于油泵转子的凹槽,所述油泵滚子设置于凹槽内,且可沿油泵转子径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至少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油泵定子和油泵端盖之间的油泵垫片,所述油泵垫片设置与油泵定子对应的垫片第一吸油口、垫片第一排油口、垫片第二吸油口和垫片第二排油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通道与设置于油泵定子的第二排油口位置对应,并与设置于油泵转子的走油通道连通,所述端盖第一排油口与第一排油口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吸油管和第二吸油管,第一吸油管与设置于油泵端盖的端盖第一吸油口连接,第二吸油管与设置于油泵端盖的端盖第二吸油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容积大于或等于第二腔室容积。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油泵结构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壳体、第二盖体、高低压隔板和挡板,所述第一盖体、壳体和第二盖体形成密闭空间,所述高低压隔板和挡板设置于密闭空间两侧,将密闭空间分为高压侧、低压侧和储油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卧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结构的第一吸油管和第二吸油管的吸油口分别设置于低压侧和储油侧。
CN202223038195.8U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油泵结构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218717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8195.8U CN218717467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油泵结构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8195.8U CN218717467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油泵结构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7467U true CN218717467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1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8195.8U Active CN218717467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油泵结构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74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8471B2 (en) Scroll compressor
CN103459851B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1081754C (zh) 压缩机
CN101603536B (zh) 汽车用电动真空泵
CN202510366U (zh) 涡旋压缩机
CN211116592U (zh) 单缸压缩机
CN218717467U (zh) 一种油泵结构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CN100385117C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入机构
CN218669795U (zh) 一种油泵结构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CN210033835U (zh) 回转式压缩机
JP4289975B2 (ja) 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圧縮機
CN105937496A (zh) 压缩机
CN101290013A (zh) 船用立式自吸离心泵
CN118030512A (zh) 一种油泵结构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JP2005105986A (ja) 縦型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CN118066112A (zh) 一种油泵结构及卧式涡旋压缩机
WO2007114020A1 (ja) 圧縮機
JP2008008263A (ja) 電動圧縮機
CN215256770U (zh) 一种自吸式微型滑片泵
CN218207071U (zh) 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
JP4225793B2 (ja) 横置き型圧縮機
JP2004293332A (ja)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CN214998222U (zh) 一种主轴承机构和压缩机
EP4170128A1 (en) Rotary compressor
CN107762896A (zh) 一种真空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