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6393U - 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6393U
CN218716393U CN202221680819.3U CN202221680819U CN218716393U CN 218716393 U CN218716393 U CN 218716393U CN 202221680819 U CN202221680819 U CN 202221680819U CN 218716393 U CN218716393 U CN 218716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cavity
sound insulation
sound
insul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808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英朴
张纪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6808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6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6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6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它为一方形的盒体,盒体中部通过一隔板将盒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位于通风方向上的前后两面,对应开有一组通风窗口。所述第二腔体为一封闭腔,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该通风隔声单元是基于亥姆霍兹共振损耗的共振器和通风孔并行排列,当声波频率于共振器频率吻合时,声能被损耗,声波透射率减小,而空气流通未受阻,通风面积可达50%,可以根据减噪环境的频率范围,仅改变狭缝的宽度就可以调节隔声频率。采用该通风隔声单元组成的窗体具有良好的通风隔声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声降噪领域,具体是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主要用于通风隔声场合。
背景技术
通风和隔声是一对矛盾。隔声要求材料密度大,结构密实无缝,对于低频隔声,更是要求结构厚重,而通风散热又会导致噪声几乎全部泄露。传统的通风隔声窗通常由曲折的通风管道中铺设吸声材料或微穿孔板来组成,虽然降低了噪声,但空气流通受阻。有源通风隔声是通过检测噪声频率,反馈给信号调理和发生装置驱动喇叭产生降噪声音,与声源噪声抵消。但其装置体积庞大,操作方法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风隔声结构单元结构,以用于通风减噪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它为一方形的盒体,盒体中部通过一隔板将盒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位于通风方向上的前后两面,对应开有一组通风窗口。
所述第二腔体为一封闭腔,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
所述隔板上,开有一条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狭缝。
优选地,所述盒体的壁厚为3mm~10mm。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厚度与盒体壁厚相等,为3mm~10mm。
作为选择地,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狭缝沿着隔板中部纵向开设。
作为另一种选择地,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狭缝沿着隔板中部横向开设。
优选地,所述狭缝的开设宽度为1mm~20mm。
具体地,所述的吸音材料包括但不限定为吸音棉、毛毡、木丝、硅藻泥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盒体的外壁材质包括但不限定为金属或硬质塑料。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要求保护一种通风隔声窗,它由多个上述的通风隔声单元结构依次排列组合而成。
具体地,多个通风隔声单元结构之间采用包括但不限定为相互卡接、契合、焊接方式进行固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风隔声单元,是基于亥姆霍兹共振损耗的共振器和通风孔并行排列,当声波频率于共振器频率吻合时,声能被损耗,声波透射率减小,而空气流通未受阻,通风面积可达50%。该通风隔声单元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根据减噪环境的频率范围,仅改变狭缝的宽度就可以调节隔声频率。采用该通风隔声单元组成的窗体具有良好的通风隔声效果,可以用建筑声学、工业生产以及电子电气设备等需要同时进行噪声屏蔽及热/气流交换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风隔声单元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风隔声单元的局部剖面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风隔声单元的局部剖面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风隔声单元构成的通风隔声窗。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通风隔声单元构成的通风隔声窗的传声损失测试。
其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1第一腔体;11通风窗口;2第二腔体;3隔板;31狭缝;4吸音材料;5通风隔声单元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该通风隔声单元结构为一方形的盒体,盒体中部通过一隔板3将盒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
其中,第一腔体1位于通风方向上的前后两面,对应开有一组通风窗口11。
第二腔体2为一封闭腔,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4。
隔板3上,开有一条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和所述第二腔体2的狭缝31。
空气和声波通过狭缝31流入第二腔体2内;当声波频率与第二腔体2的共振频率吻合时,声波被局限在第二腔体2的空腔内,在第二腔体2的空腔内填充吸音棉等吸音材料4,声波被吸音材料4吸收耗散。气流或者热流可以沿第一腔体1的通风窗口11流通,通风面积可达5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每个通风隔声单元结构盒体的壁厚为5mm。隔板3的厚度与盒体壁厚相等,为5mm。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狭缝31沿着隔板3中部纵向开设。在一些情况下,狭缝31也可以沿着隔板3中部横向开设。为了隔离200Hz~1000Hz的交通噪声,狭缝31的开设宽度为1mm~20mm。
当环境噪声频率变化时,只要改变狭缝31的宽度,就可以达到相应的隔声效果。该通风隔声单元结构可用于建筑墙体、隔声窗和隔声屏障,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也要避免声固耦合,盒体的壁厚为3mm~10mm。
如图4所示,将多个上述的通风隔声单元结构5依次排列组合,并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固定,砌成隔声窗,各单元盒体尺寸相同,长0.2m,宽0.2m,沿通风方向的厚度为0.15m,盒体的壁厚5mm,隔板3所隔的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体积相同,通风窗的通风面积50%,隔板纵向狭缝31的开设宽度为2mm。在混响室内测得其传声损失如图5所示,可见在300Hz,传声损失达45dB。对于开有狭缝31的第二腔体2,可以等效为质量弹簧系统,第二腔体2内的空气相当于弹簧,狭缝31内的空气为质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腔体2的共振频率为300Hz,当入射声波频率为300Hz时,第二腔体2发生共振,此时消耗能量最大,入射声能吸收也最大,所以在此频率下声波无法通过第一腔体1,从而实现隔声的效果。该通风隔声结构是基于共振耗能的,使用时,可根据降噪频率定制具体尺寸。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它为一方形的盒体,盒体中部通过一隔板(3)将盒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
所述第一腔体(1)位于通风方向上的前后两面,对应开有一组通风窗口(11);
所述第二腔体(2)为一封闭腔,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4);
所述隔板(3)上,开有一条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和所述第二腔体(2)的狭缝(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声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壁厚为3mm~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声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厚度与盒体壁厚相等,为3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声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31)沿着隔板(3)中部纵向开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声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31)沿着隔板(3)中部横向开设。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通风隔声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31)的开设宽度为1mm~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声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材料(4)为吸音棉、毛毡、木丝、硅藻泥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声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外壁材质为金属或硬质塑料。
9.一种通风隔声窗,其特征在于,它由多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声单元结构依次排列组合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隔声窗,其特征在于,多个通风隔声单元结构之间采用相互卡接、契合、焊接方式进行固定。
CN202221680819.3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 Active CN218716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0819.3U CN218716393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0819.3U CN218716393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6393U true CN218716393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07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80819.3U Active CN218716393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6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3515B (zh) 宽频带吸声通风装置
CN203134364U (zh) 一种门窗有源主动降噪装置
JP5683044B2 (ja) 音響透過性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01881119A (zh) 一种有源降噪通风隔声推拉窗
CN109690669B (zh) 防音结构及防音系统
CN218716393U (zh) 一种通风隔声单元结构
CN202835696U (zh) 宽带吸声风管及风口
CN209874113U (zh) 一种消音砖生产线隔音装置
CN105986746A (zh) 一种主被动结合吸声的门窗通风装置
CN104047447A (zh) 干冰清洗模具房
CN201045218Y (zh) 可调型建筑吸声结构
JP2007078322A (ja) 減音機能を有するダクトおよび建物用ダクト型換気装置
CN104790839A (zh) 微孔式消声隔声窗
CN216667962U (zh) 一种立体空间降噪系统
CN208205320U (zh) 一种通风箱
Nishimura et al. Basic research on active sound Insulation unit
CN207846718U (zh) 一种系列装配式吸隔声复合防火板墙模块板
FI110896B (fi) Ääntä aktiivisesti vaimentava rakenne
CN111549922A (zh) 一种内插折角导声通廊式超结构及其制成的低频吸声装置
CN219491369U (zh) 一种透气消音硅酸钙板
CN217926079U (zh) 一种集装箱式发电机组的静音型集装箱体
CN104157283A (zh) 一种变压器房低频通风复合消声器
CN220065172U (zh) 一种低频有调噪声吸声装置
CN219012088U (zh) 一种海上平台睡眠舱
CN218265686U (zh) 一种主动隔音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