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8599U - 车辆转向架吊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转向架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08599U
CN218708599U CN202222874638.0U CN202222874638U CN218708599U CN 218708599 U CN218708599 U CN 218708599U CN 202222874638 U CN202222874638 U CN 202222874638U CN 218708599 U CN218708599 U CN 218708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arm
shaft
rod
clamp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46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冰峰
刘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di Technology Shaan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di Technology Shaan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di Technology Shaan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di Technology Shaan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746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08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08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08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辆转向架吊具,包括吊耳,所述吊耳上安装有吊轴,所述吊轴上贯穿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两端均铰接连接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上设置有第一拉臂和第二拉臂;所述第一拉臂和第二拉臂远离连接件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上设置有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连接处贯穿有连接主轴,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远离第二铰接轴的一端均设置有挂钩。本实用新型通过吊轴与吊耳之间的铰接,可以将与起重机的起重端相连接的吊耳进行位置调整,并配合第一铰接轴带动第一拉臂和第二拉臂,施力的第一拉臂和第二拉臂随着第一铰接轴形成转动相互收紧效果。

Description

车辆转向架吊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车辆转向架吊具。
背景技术
转向架是铁路车辆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吊具是针对车辆转向架专门设计的吊具,可以满足各型铁路车辆转向架吊运需求。
在车辆检修过程中,转向架的吊运使用频率极为频繁。因转向架重量重,有一定技术要求,个别部位不得承力。在吊运容易发生安全隐患,或者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引起车辆转向架非正常受力造成损坏,导致现有转向架吊具产生操作不便,无自锁机构,安全系数较低。同时,在进行不同规格的转向架的适配安装效果局限,需要通过转向架的型号调整本装置的规格,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车辆转向架吊具以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车辆转向架吊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转向架吊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车辆检修过程中,转向架的吊运使用频率极为频繁,因转向架重量重,有一定技术要求,个别部位不得承力,在吊运容易发生安全隐患,或者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引起车辆转向架非正常受力造成损坏,导致现有转向架吊具产生操作不便,无自锁机构,安全系数较低;同时在进行不同规格的转向架的适配安装效果局限,需要通过转向架的型号调整本装置的规格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车辆转向架吊具,包括吊耳,所述吊耳下端连接有安装有吊轴,所述吊轴下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下端设置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拉臂和第二拉臂;
所述第一拉臂和第二拉臂远离连接件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铰接轴,两个所述第二铰接轴上分别铰接有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中部贯穿有连接主轴铰接,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远离第二铰接轴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挂钩;
所述第二铰接轴和连接主轴的中点处所述第二钳臂上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连接有调节卡杆,所述第二铰接轴和连接主轴的中点处所述第一钳臂上安装有限位档杆;所述限位挡杆与所述调节卡杆配合限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耳与起重机的起重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拉臂和第二拉臂通过第一铰接轴与连接件构成旋转结构,所述连接件通过吊轴与吊耳构成铰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钳臂上连接有卡件,且卡件上开设有穿孔,挂钩贴近卡件处安装有对接件,且对接件内贯穿设置有安装螺杆,并且安装螺杆的两端安装有安装螺母。
优选的,所述对接件与卡件为卡合连接,且安装螺杆分别与对接件和穿孔为贯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分别与连接主轴构成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板通过定位轴与安装块构成旋转结构,所述卡板设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板与调节卡杆为嵌套滑动连接,所述卡板靠近调节卡杆的一端上下侧分别安装有定位螺母,且定位螺母内设置有定位螺杆,使所述定位螺杆锁紧所述调节卡杆。
优选的,所述调节卡杆靠近卡板处固定连接有嵌装杆;
调节卡杆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侧边设置有定位扣片,所述定位槽的另一侧和定位扣片之间连接有弹簧,使所述弹簧压紧定位扣片扣合在所述限位档杆外壁。
优选的,所述定位扣片通过弹簧与调节卡杆构成弹性旋转结构,且调节卡杆和嵌装杆的下端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限位档杆为嵌套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转向架吊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吊轴与吊耳之间的铰接,可以将与起重机的起重端相连接的吊耳进行位置调整,并配合第一铰接轴带动第一拉臂和第二拉臂,施力的第一拉臂和第二拉臂随着第一铰接轴形成转动相互收紧效果,同时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一拉臂和第二拉臂构成旋转结构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配合其设置的挂钩抱紧车辆转向架两轮对车轴进行夹持处理。
2、通过随着定位轴与安装块构成旋转结构的卡板可以实现卡板的翻转,弧形结构卡板翻转时能够实现其上开设的调节卡杆与限位档杆进行对接滑动,铁路车辆转向架处于夹持状态中,铁路车辆转向架即可安全进行吊运,增加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度。
3、通过起重机将吊耳落下转向架随着吊耳下落接触轨道后,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逐步张开,带动第一拉臂和第二拉臂同步旋转张开,同时带动卡板跟随进行滑动,卡板滑动于限位档杆处停止滑动,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张开距离大于转向架两轮对车轴距离,便于设备的整体吊装。
4.对接件与卡件的嵌套安装,可以调整与对接件连接的挂钩进行替换安装处理,增加本装置的安装适配性,进而能够实现整个装置的高效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卡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钳臂与挂钩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卡杆张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卡杆与限位档杆卡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嵌装杆延伸状态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吊耳;2、吊轴;3、连接件;4、第一铰接轴;5、第一拉臂;51、第二拉臂;6、第二铰接轴;7、连接主轴;
8、第一钳臂;81、挂钩;811、对接件;812、安装螺杆;813、安装螺母;82、卡件;821、穿孔;83、第二钳臂;
9、安装块;10、定位轴;11、限位档杆;
12、卡板;121、定位螺母;122、定位螺杆;
13、调节卡杆;131、定位槽;132、定位扣片;133、弹簧;134、嵌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转向架吊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车辆转向架吊具,包括吊耳1,吊耳1下端连接有安装有吊轴2,吊轴2下端连接有连接件3,连接件3下端设置有第一铰接轴4,第一铰接轴4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拉臂5和第二拉臂51;
本例中的第一拉臂5和第二拉臂51远离连接件3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铰接轴6,两个第二铰接轴6上分别铰接有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均设置有两个,同时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上安装的相关组件也同样设置有两组,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中部贯穿有连接主轴7铰接(连接主轴7穿过两组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同样的第二铰接轴6和第一铰接轴4穿过两组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第一钳臂8 和第二钳臂83远离第二铰接轴6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挂钩81;
本例中的第二铰接轴6和连接主轴7的中点处安所述第二钳臂(83)上装有安装块9,安装块9上设置有定位轴10,定位轴10上连接有卡板12,卡板12上连接有调节卡杆13,第二铰接轴6和连接主轴7的中点处所述第一钳臂8上安装有限位档杆11;所述限位挡杆11与所述调节卡杆13配合限位连接。
本例中的吊耳1与起重机的起重端相连接,第一拉臂5和第二拉臂51 通过第一铰接轴4与连接件3构成旋转结构,连接件3通过吊轴2与吊耳1 构成铰接连接,可以将与起重机的起重端相连接的吊耳1进行位置调整,并配合第一铰接轴4带动第一拉臂5和第二拉臂51,施力的第一拉臂5和第二拉臂51随着第一铰接轴4形成转动收紧效果。
本例中的第一钳臂8上连接有卡件82,且卡件82上开设有穿孔821,挂钩81贴近卡件82处安装有对接件811,且对接件811内贯穿设置有安装螺杆812,并且安装螺杆812的两端安装有安装螺母813,对接件811与卡件82为卡合连接,且安装螺杆812分别与对接件811和穿孔821为贯穿连接,对接件811与卡件82的卡合安装,可以调整与对接件811连接的挂钩81进行替换安装处理,增加本装置的安装适配性,进而能够实现整个装置的高效使用。
本例中的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结构相同,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 83分别与连接主轴7构成旋转连接,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配合其设置的挂钩81抱紧车辆转向架两轮对车轴进行夹持处理。
本例中的卡板12通过定位轴10与安装块9构成旋转结构,卡板12设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卡板12翻转时能够实现设置的调节卡杆13上开设的定位槽131与限位档杆11进行对接嵌套,便于卡板12进行对接处理,实现卡板12的便捷使用。
本例中的卡板12与调节卡杆13为嵌套滑动连接,卡板12贴近调节卡杆13的一端上下端分别安装有定位螺母121,且定位螺母121内设置有定位螺杆122,使所述定位螺杆122锁紧所述调节卡杆13,进行稳定的对接锁紧,定位螺杆122贯穿定位螺母121与嵌装杆134构成嵌套连接,便于进行对接安装处理,调节卡杆13贴近卡板12处安装有嵌装杆134,且调节卡杆13 上开设有定位槽131,定位槽131的侧边设置有定位扣片132,且定位扣片 132上连接有弹簧133,定位扣片132通过弹簧133与调节卡杆13构成弹性旋转结构,且调节卡杆13和嵌装杆134的下端均开设有定位槽131,定位槽 131与限位档杆11为嵌套连接结构,旋转定位螺杆122将其与嵌装杆134 分离,此时拉动嵌装杆134调整适合长度后再次将定位螺杆122在定位螺母 121内进行旋转,转动后的定位螺杆122贯穿进嵌装杆134内对其进行定位处理,完成嵌装杆134长度的调整;
本例中的调节卡杆13与限位档杆11为卡合嵌套连接,通过起重机将吊耳1落下转向架随着吊耳1下落接触轨道后,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逐步张开,带动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旋转张开,同步带动卡板12跟随进行滑动,卡板12滑动于限位档杆11处停止滑动,带动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停止张开,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张开距离大于转向架两轮对车轴距离,吊具自动复位结束转向架吊运。
工作原理:根据图1和2所示,起重机起升前,将卡板12从限位档杆 11处扶起,起重机上的吊耳1随着起重机起升,带动吊轴2上的连接件3 随着连接件3实现第一拉臂5和第二拉臂51的起升向内收紧,连接主轴7 带动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作交叉状起升并配合挂钩81对车辆转向架两轮对车轴夹紧,随着第二钳臂83带动卡板12移动,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 83逐渐向内收紧,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上的挂钩81抱紧车辆转向架两轮对车轴后,卡板12停止移动,此时铁路车辆转向架处于夹持状态,铁路车辆转向架即可安全吊运;
根据图3所示,更换挂钩81时,将安装螺母813在安装螺杆812内取出,此时对接件811与卡件82分离,将适配的挂钩81取出,并将适配挂钩 81上的对接件811与卡件82进行对接,随后将安装螺杆812贯穿进穿孔821 内对挂钩81与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进行定位安装处理,此时拧装安装螺母813即可完成固定安装处理;
根据图4和5所示,起重机将吊耳1落下转向架随着吊耳1下落接触轨道后,铁路车辆转向架随着吊耳1落下接触轨道后,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 83逐步张开,第一拉臂5和第二拉臂51在第一铰接轴4上旋转张开,同步带动卡板12跟随进行滑动,卡板12带动调节卡杆13同步在第二铰接轴6 上进行旋转,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间距缩短时限位档杆11向第二铰接轴6处滑动,此时定位扣片132旋转将限位档杆11收进定位槽131处,并在挂钩81夹持到转向架两轮对车轴时停止张开,此时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停止张开,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张开距离大于转向架两轮对车轴距离,回拉时弹簧133推动定位扣片132扣住转向架两轮对车轴,增加夹持的紧固度,并启动起重机将吊耳1上拉移出,本装置完成自动复位并结束铁路车辆转向架的吊运;
根据图6所示,调整嵌装杆134的长度时,旋转定位螺杆122将其与嵌装杆134分离,此时拉动嵌装杆134调整适合长度后再次将定位螺杆122在定位螺母121内进行旋转,转动后的定位螺杆122贯穿进嵌装杆134内对其进行定位处理,在使用后时掀起调节卡杆13和卡板12进行制动拆除,便于重复进行吊装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车辆转向架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耳(1),所述吊耳(1)下端连接有吊轴(2),所述吊轴(2)下端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下端设置有第一铰接轴(4),所述第一铰接轴(4)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拉臂(5)和第二拉臂(51);
所述第一拉臂(5)和第二拉臂(51)远离连接件(3)一端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二铰接轴(6),两个所述第二铰接轴(6)上分别铰接有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所述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中部贯穿有连接主轴(7)铰接,所述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远离第二铰接轴(6)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挂钩(81);
所述第二铰接轴(6)和连接主轴(7)的中点处所述第二钳臂(83)上安装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上设置有定位轴(10),所述定位轴(10)上连接有卡板(12),所述卡板(12)上连接有调节卡杆(13),所述第二铰接轴(6)和连接主轴(7)的中点处所述第一钳臂(8)上安装有限位档杆(11);所述限位档杆(11)与所述调节卡杆(13)配合限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架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1)与起重机的起重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拉臂(5)和第二拉臂(51)通过第一铰接轴(4)与连接件(3)构成旋转结构,所述连接件(3)通过吊轴(2)与吊耳(1)构成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架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臂(8)上连接有卡件(82),且卡件(82)上开设有穿孔(821),挂钩(81)贴近卡件(82)处安装有对接件(811),且对接件(811)内贯穿设置有安装螺杆(812),并且安装螺杆(812)的两端安装有安装螺母(8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转向架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件(811)与卡件(82)为卡合连接,且安装螺杆(812)分别与对接件(811)和穿孔(821)为贯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架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钳臂(8)和第二钳臂(83)分别与连接主轴(7)构成旋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架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2)通过定位轴(10)与安装块(9)构成旋转结构,所述卡板(12)设为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架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2)与调节卡杆(13)为嵌套滑动连接,所述卡板(12)靠近调节卡杆(13)的一端上下侧分别安装有定位螺母(121),且定位螺母(121)内设置有定位螺杆(122),使所述定位螺杆(122)锁紧所述调节卡杆(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转向架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卡杆(13)靠近卡板(12)处固定连接有嵌装杆(134);
调节卡杆(13)上开设有定位槽(131),所述定位槽(131)的侧边设置有定位扣片(132),所述定位槽(131)的另一侧和定位扣片(132)之间连接有弹簧(133),使所述弹簧(133)压紧定位扣片(132)扣合在所述限位档杆(11)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转向架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扣片(132)通过弹簧(133)与调节卡杆(13)构成弹性旋转结构,且调节卡杆(13)和嵌装杆(134)的下端均开设有定位槽(131),所述定位槽(131)与限位档杆(11)为嵌套连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转向架吊具,其特征在于:嵌装杆(134) 的上下端表面开设有等距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螺杆(122)螺纹穿进定位螺母(121)并与嵌装杆(134)内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构成贯穿连接结构。
CN202222874638.0U 2022-12-26 2022-12-26 车辆转向架吊具 Active CN218708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4638.0U CN218708599U (zh) 2022-12-26 2022-12-26 车辆转向架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4638.0U CN218708599U (zh) 2022-12-26 2022-12-26 车辆转向架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08599U true CN218708599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4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4638.0U Active CN218708599U (zh) 2022-12-26 2022-12-26 车辆转向架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085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19370A (zh) * 2024-03-06 2024-04-05 徐州冠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铸件吊装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19370A (zh) * 2024-03-06 2024-04-05 徐州冠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铸件吊装装置
CN117819370B (zh) * 2024-03-06 2024-05-17 徐州冠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铸件吊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08599U (zh) 车辆转向架吊具
CN211414896U (zh) 一种用于气瓶夹紧的装置
US20040084916A1 (en) Lift tool
CN105905802A (zh) 一种电磁式夹轨器
EP0772564B1 (en) Wheel assembly capable of maintaining engagement with a rail having an uneven portion therein
CN209890088U (zh) 一种用于工程施工中板材吊装用夹持爪
CN109936073A (zh) 一种配电柜安装用辅助设备
CN116789005A (zh) 输送带下托辊便捷拆装装置、拆卸方法和安装方法
CN112573360B (zh) 吊装系统及敞车中门吊装机构
CN215160306U (zh) 一种夹持稳定的多功能夹钳天车
CN212980568U (zh) 一种用于滑撬式直升机的拖机轮
JPH0742586Y2 (ja) 重量ナットの脱着装置
CN210240942U (zh) 一种力矩控制器快速安装机构
JP2619821B2 (ja) 墓石据付け用ハンガー
CN214124528U (zh) 配电柜用搬运支架
CN217883159U (zh) 一种电机转子翻转辅助装置
CN220863902U (zh) 一种用于电池箱体中空吊装螺栓拆卸的装置
CN210822240U (zh) 一种轨道交通底部无障碍检修车
CN220570297U (zh) 一种用于角钢塔的线缆连接装置
CN110371848B (zh) 一种新能源电驱动减速器快速吊装装置
CN111152165A (zh) 一种动车组门系统安装工装
CN220481480U (zh) 一种新型滚筒用的轴承夹持工具
CN114407965B (zh) 一种抓轨器
CA2354745A1 (en) Wheel lifting device
CN210757780U (zh) 一种宽度可调的抓箱手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