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7064U - 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97064U
CN218697064U CN202222684723.0U CN202222684723U CN218697064U CN 218697064 U CN218697064 U CN 218697064U CN 202222684723 U CN202222684723 U CN 202222684723U CN 218697064 U CN218697064 U CN 218697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mounting
protective
rail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847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翔
章优仕
蒋晓光
姚晓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847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97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97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97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包括保护罩,第一检测装置位于修型装置上方,第二检测装置和修型装置间隔设置在打磨装置下方,集尘装置位于保护罩外部并与保护罩连通;保护罩包括保护支架和保护壳,保护壳与保护支架活动连接,保护壳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口。本实用新型的打磨装置实现对钢轨的打磨工作;第一检测装置实时拍摄及监控试验台区域整体画面,对打磨碎屑的飞溅路径以及飞溅速度等参数进行检测、收集、存储以及分析;第二检测装置对钢轨被打磨数据测量,操作方便数据可靠;设置保护罩使打磨产生的碎屑在指定范围内进行运动,减小整个测试所需要的场地面积,同时保护工作人员,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处于本测试装置所在的环境中。

Description

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打磨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是我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些年,随着我国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快速进步,钢轨作为铁路系统的核心部件,在为列车提供承载和导向作用的同时,所承受的运行负载也日益加重。滚动接触疲劳和磨损是影响钢轨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其中常见的接触疲劳包括轨头裂纹、塌陷、剥离、肥边以及钢轨擦伤,钢轨磨损有垂直磨耗、侧面磨耗、波浪形磨耗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修复,将会大大缩短钢轨的使用寿命,甚至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
现已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钢轨被动打磨方式的测试平台、公开号CN201911000576.7的中国专利,该专利结构中虽然设置了高低移动转轮、电机、电机轴罩、钢轨圆盘试样、红外测温仪、带座轴承、L型支撑钢板、被动打磨砂轮、轴承轴、三维力学传感器、底座固定台、底座台微调转轮、工作台前后移动转轮、稳压阀、调压阀、三位两通电磁换向阀、气缸、工作台左右移动转轮、高低升降台、移动导轨滑槽、电机前后移动转轮,虽然能够实现对钢轨的打磨测试,但是在测试的过程中,整个装置处于裸露的状态,而切削下来的碎屑数量较多并飞溅速度很大,需要使整个试验场地很空旷且不能有工作人员在内,不然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发生生命危险;缺少试验后钢轨柜面复原装置,致使每次试验后需要人工修型后才能进行下一次试验;无法监测获取试验过程中荷载加载装置的荷载变化情况和磨石所受水平方向力作用的情况;磨石固定,更换磨石较为麻烦,且磨石安装角度固定无法调整;缺少钢轨打磨量测量手段,依靠人工测量的方式在试验后获取打磨量数据,精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内设置有打磨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修型装置以及集尘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位于所述修型装置上方,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和所述修型装置间隔设置在所述打磨装置下方,所述集尘装置位于所述保护罩外部并与所述保护罩连通;所述保护罩包括保护支架和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保护支架活动连接,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口,所述保护支架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动态捕捉器,所述打磨装置与所述保护支架内部顶壁连接,多个所述动态捕捉器与所述保护罩连接,所述打磨装置内设置有竖向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可调固定架和用于对打磨工件进行检测的校验器,所述可调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保护支架连接,所述校验器与所述可调固定架另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安装打磨工件的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圆形安装盘、连接轴、轴承以及分体式轴承座,所述圆形安装盘上同轴设置有打磨工件,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分体式轴承座内,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圆形安装盘后两端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接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调固定架上设置有滑动槽和调节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滑动槽与所述保护支架连接,所述检验器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槽内。
优选的,所述可调固定架与所述保护支架之间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可调固定架与所述移动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修型装置包括可调安装座、第二磨石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磨石的第二夹具,所述修型装置用于对打磨后的钢轨进行形状的规范,所述第二磨石用于对钢轨进行打磨,所述第二夹具用于将所述第二磨石夹紧使其固定,所述可调安装座用于调整所述第二磨石相对于钢轨的距离以控制器打磨量,所述可调安装座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横向移动板、纵向移动板和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支撑底座连接,所述第二磨石通过所述第二夹具固定在所述纵向移动板上表面,所述横向移动板能够在所述纵向移动板上沿所述第二磨石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纵向移动板能够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沿所述第二磨石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
优选的,所述集尘装置包括脉冲集尘器和集尘管,所述集尘装置用于对打磨产生的碎屑、粉尘进行收集,所述集尘管用于将碎屑、粉尘向所述保护壳外输送,所述脉冲集尘器用于将铁粉与磨屑分离并将尾气排放至室外,所述集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保护壳和所述脉冲集尘器。
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磨石、固定器、连接器以及第一液压缸,所述固定器被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磨石进行夹紧,所述连接器被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固定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被设置用于为所述第一磨石提供动力,所述力传感器位于所述连接器内,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伸出所述保护支架,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另一端伸入所述连接器并与所述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端伸出所述保护支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器中。
优选的,所述固定器包括与第一夹具连接的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滑移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第一直线滑动模组与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二直线滑动模组与所述连接器连接;还包括沿第一安装板和\或第二安装板滑移方向成对设置的横向力传感器;所述横向力传感器工作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第二安装板侧边抵接,固定端与所述保护支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有若干呈同心圆周分布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夹具通过连接件圆周分布的若干安装件与安装孔连接,所述安装件分布圆周与任一安装孔分布圆周半径相同,且安装件数量少于安装孔。
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设置保护罩、打磨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修型装置,通过打磨装置实现对钢轨的打磨工作;通过第一检测装置能够实时拍摄及监控试验台区域整体画面,实现对打磨碎屑的飞溅路径以及飞溅速度等参数进行检测、收集、存储以及分析;通过第二检测装置实现对钢轨廓形、钢轨打磨量、圆度进行测量,操作方便且数据可靠;在长期打磨后,钢轨廓形出现偏差或者钢轨轮出现不圆的时候,通过设置的修型装置实现对钢轨的形状进行处理使其能够二次利用,有效的利用资源;通过设置保护罩,能够使打磨产生的碎屑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运动,减小整个测试所需要的场地面积,同时还能够保护工作人员,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处于本测试装置所在的环境中;通过平面横竖两个方向上的直线滑动模组的设置,使磨石在固定器上存在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进一步配合抵接的力传感器,能够准确的传递作业过程中磨石所受的水平力;通过圆周分布的安装孔和安装件,方便的调整磨石的打磨角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一;
图标:1、保护罩;101、保护支架;102、保护壳;103、透明观察窗口;2、支撑底座;201、驱动机构;202、分体式轴承座;203、圆形安装盘;204、连接轴;205、轴承;3、打磨装置;301、竖向力传感器;302、第一磨石;303、固定器;3031、第一夹具;3032、第一安装板;3033、第一直线滑动模组;3034、第二安装板;3035、第二直线滑动模组;3036、打磨试验台荷载加载装置;3037、横向力传感器;3038、安装孔;304、连接器;305、第一液压缸;306、第二液压缸;4、动态捕捉器;5、第二检测装置;501、可调固定架;5011、滑动槽;5012、调节槽;502、限位件;503、校验器;504、滑动块;5041、移动槽;6、修型装置;601、第二磨石;602、横向移动板;603、纵向移动板;604、固定底板;605、第二夹具;7、集尘装置;701、脉冲集尘器;702、集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模块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包括保护罩1,保护罩1内设置有打磨装置3、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5、修型装置6以及集尘装置7,第一检测装置被设置用于检测打磨碎屑飞溅的路径以及速度,第二检测装置5被设置用于检测钢轨打磨量以及圆度,修型装置6被设置用于对打磨后的钢轨进行修型,集尘装置7被设置用于对打磨产生碎屑进行收集,第一检测装置位于修型装置6上方,第二检测装置5和修型装置6间隔设置在打磨装置3下方,集尘装置7位于保护罩1外部并与保护罩1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对钢轨的打磨测试,但是在测试的过程中,整个装置处于裸露的状态,而切削下来的碎屑数量较多并飞溅速度很大,需要使整个试验场地很空旷且不能有工作人员在内,不然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发生生命危险。本申请通过设置保护罩1、打磨装置3、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5、修型装置6,通过打磨装置3实现对钢轨的打磨工作;通过第一检测装置能够实时拍摄及监控试验台区域整体画面,实现对打磨碎屑的飞溅路径以及飞溅速度等参数进行检测、收集、存储以及分析;通过第二检测装置5实现对钢轨廓形、钢轨打磨量、圆度进行测量,操作方便且数据可靠;在长期打磨后,钢轨廓形出现偏差或者钢轨轮出现不圆的时候,通过设置的修型装置6实现对钢轨的形状进行处理使其能够二次利用,有效的利用资源;通过设置的集尘装置7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灰尘、粉尘等进行收集;碎屑飞出速度等于打磨速度,具体为0-80公里/小时,通过设置保护罩1,能够使打磨产生的碎屑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运动,减小整个测试所需要的场地面积,同时还能够保护工作人员,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处于本测试装置所在的环境中,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结构需要试验场地足够大以及无法有效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具体为:保护罩1包括保护支架101和保护壳102,保护壳102与保护支架101活动连接。保护壳102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口103,保护支架101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活动连接的保护支架101和保护壳102,能够实现磨屑飞溅区域集中收集,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碎块飞溅伤人的情况发生,同时防护打磨火花,另一方面,可以让使用者通过拆卸的方式对保护罩1内的结构进行检查、维修、维护、以及更换,通过在保护壳102上设置透明观察窗口103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处于试验环境中的同时还能够观察到保护罩1内钢轨打磨的情况。详细的,使用强度满足要求的透明材质制作保护罩1,以便试验时能够更清晰的观测试验台情况,其厚度优选为两厘米。优选的,保护罩1两侧的保护壳102通过合页和安全插销与保护支架101连接,则保护壳102能够轻松打开,不仅能够进行日常的检修作业,同时在更换钢轨环的时候不会造成影响。详细的,打磨装置3中具有的第一磨石302卡槽能够通过调节尺寸、更换卡槽、调节角度布置等使其适用于更多尺寸第一磨石302,具备防冲击能力,具有一定强度可受XYZ三个方向的力,便于拆卸更换,同时在打磨中第一磨石302因磨耗导致外形尺寸减小的情况下,第一磨石302卡槽不影响继续打磨,且第一磨石302架预留不同尺寸砂轮所需提升、进给空间。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提供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具体为:第一检测装置包括动态捕捉器4,打磨装置3与保护支架101内部顶壁连接,多个动态捕捉器4与保护罩1连接,打磨装置3内设置有竖向力传感器30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动态捕捉器4能够实时拍摄第一磨石302与钢轨轮磨削处、集尘器入口处以及第一磨石302架区域,其中还包括第一磨石302状态、火花状态、粉尘状态等,并将画面实时传递到操作室屏幕上,实时存储实验录像。具体的,动态捕捉器4可安装在保护壳102或者保护支架101上,动态捕捉器4底部自带安装法兰盘,安装简单,且可根据需求增加动态捕捉器4数量或改变安装位置,动态捕捉器4的位置以及为使动态捕捉器4正常工作所需要的防尘等根据实际装置的尺寸进行考量以及安装,以避免动态捕捉器4被灰尘遮盖或者受到破坏,优选的,竖向力传感器301和动态捕捉器4能够均能够防脱落以及防尘,传感器精度不低于1.0%F.S.并保证量程满足使用要求且留有一定余量,则本申请还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极易被切削下来的碎屑损坏或者将红外线发射口堵塞的问题。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提供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具体为:支撑底座2上设置有驱动机构201以及用于安装打磨工件的安装装置,安装装置包括圆形安装盘203、连接轴204、轴承205以及分体式轴承205座202,圆形安装盘203上同轴设置有打磨工件,轴承205位于分体式轴承205座202内,连接轴204穿过圆形安装盘203后两端与轴承205连接,驱动机构201与连接轴204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圆形安装盘203、连接轴204、轴承205以及分体式轴承205座202使得整个打磨工件能够方便更换,同时通过驱动机构201驱动连接轴204使其实现转动。详细的,使用手推式液压升降车,在操作液压升降车之前,需将联轴器和分体式轴承205座202先行拆开,然后将位于液压升降车上的专用叉臂穿入钢轨轮与轴承205座之间,最后将钢轨轮和轴一起从试验台座上拆下。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提供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具体为:第二检测装置5包括可调固定架501和用于对打磨工件进行检测的校验器503,可调固定架501的一端与保护支架101连接,校验器503与可调固定架501另一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可调固定架501和校验器503,校验器503固定在可调固定架501上,可调固定架501在保护支架101上,可调固定架501相对于保护支架101的位置能够改变,可选的,校验器503可以选择接触式传感器或千分表,优选测量范围为±2.0mm、测量重复性精度±0.002mm,传感器检测与电机速度编码器检测圆周角度相对应,通过轨轮转动一周获取的数据计算出钢轨打磨量、圆度数据,进而实现测量钢轨环打磨量和圆周的厚度的变化量。
在本实施例中,可调固定架501上设置有滑动槽5011和调节槽5012,滑动槽5011内设置有限位件502,限位件502穿过滑动槽5011与保护支架101连接,检验器滑动连接于调节槽5012内。需要说明的是,可调固定架501为L型,限位件502优选为螺栓,即限位件502包括头部和身部,头部的直径大于身部的直径,且身部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滑动槽5011的宽度,则可调固定架501能够通过与限位件502之间的相对滑动进而实现可调固定架501一端与限位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调节可调固定架501与保护支架101之间的安装位置,进一步实现可调固定架501上校验器503与钢轨之间的径向方向的相对距离。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校验器503在调节槽5012中的位置,进而实现调节校验器503与钢轨之间轴线方向的相对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可调固定架501与保护支架101之间设置有滑动块504,滑动块504上开设有移动槽5041,可调固定架501与移动槽5041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滑动块504设置与支撑底座2上,滑动块504的一端与保护支架101相连,可调固定架501为L型且为可拆卸结构,详细的,可调固定架501包括连接部和工作部,连接部的一端与移动槽5041滑动连接,工作部的一端滑动连接与连接部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工作部的另一端连接有校验器503,工作部与连接部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实现相对位置的固定,则通过工作部与连接部之间的滑动连接、连接部与移动槽5041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校验器503在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位置的调节。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提供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具体为:修型装置6包括可调安装座、第二磨石601和用于固定第二磨石601的第二夹具605,修型装置6用于对打磨后的钢轨进行形状的规范,第二磨石601用于对钢轨进行打磨,第二夹具605用于将第二磨石601夹紧使其固定,可调安装座用于调整第二磨石601相对于钢轨的距离以控制器打磨量,可调安装座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横向移动板602、纵向移动板603和固定底板604,固定底板604与支撑底座2连接,第二磨石601通过第二夹具605固定在纵向移动板603上表面,横向移动板602能够在纵向移动板603上沿第二磨石601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纵向移动板603能够在固定底板604上沿第二磨石601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第二夹具605将第二磨石601固定在固定底板604上方,根据测试的需要,可以更换第二夹具605,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第二磨石601的装夹。详细的,固定底板604两端固定有连接底座,连接底座之间连接有横向移动螺杆,横向移动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底座,横向移动螺杆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把手,横向移动螺杆的杆身与横向移动板602固定连接,操作旋转把手带动横向移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横向移动板602的移动,通过设置的横向移动板602实现第二磨石601相对于钢轨的轴方距离(即X方向)的调节。横向移动板602上表面两侧固定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之间连接有纵向移动螺杆,纵向移动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固定底座,纵向移动螺杆的一端连接有旋转盘,纵向移动螺杆的杆身与纵向移动板603固定连接,操作旋转盘带动纵向移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纵向移动板603的移动,通过设置的纵向移动板603实现第二磨石601相对于钢轨的径向距离(即Y方向)的调节。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提供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具体为:集尘装置7包括脉冲集尘器701和集尘管702,集尘装置7用于对打磨产生的碎屑、粉尘进行收集,集尘管702用于将碎屑、粉尘向保护壳102外输送,集尘器用于将铁粉与磨屑分离并将尾气排放至室外,集尘管702的两端分别连接保护壳102和脉冲集尘器701。保护罩1外连通有集尘装置7,能够有效集尘并收集磨屑粉尘、减少空气中的粉尘,还能够为传动系统轴承205的防尘能力,选用带防尘盖的轴承205,详细的,脉冲集尘器701通过集尘管702与保护罩1连通且连通的位置与动态捕捉器4的安装位置相错开,便于有效收集保护罩1内的切削的情况。具体的,集尘管702管口位于磨削火花与磨屑主要产生位置,第一磨石302与钢轨轮工作四周被防护钢板和钢化玻璃包围(朝向地面方向无遮挡),脉冲集尘器701开启时,通过负压将空气从试验台下部朝上被吸入集尘管702,有效的减少了传动系统轴承205处的磨屑,改善轴承205工作环境,提高寿命;集尘系统内安装磁铁,可有效将铁粉和磨屑分离,集尘系统尾气排放到室外。
实施例8
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提供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具体为:打磨装置3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磨石302、固定器303、连接器304以及第一液压缸305,固定器303被设置用于将第一磨石302进行夹紧,连接器304被设置用于将第一液压缸305和固定器303连接,第一液压缸305被设置用于为第一磨石302提供动力,竖向力传感器301位于连接器304内,第一液压缸305的一端伸出保护支架101,第一液压缸305的另一端伸入连接器304并与竖向力传感器301;第一液压缸305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液压缸306,第二液压缸306的一端伸出保护支架101、另一端延伸至连接器304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竖向力传感器301实现对打磨装置3中第一磨石302所受X、Y、Z方向的力和Z向位移,详细的,Z向的竖向力传感器301位于连接器304内,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的两个第二液压缸306,能够在第一液压缸305正常工作时为第一液压缸305提供辅助力量,同时,当第一液压缸305无法正常工作,还能够通过系统操作使第二液压缸306代替第一液压缸305进行主要的加载工作,进而保证能够正常的进行试验。本装置为液压驱动,第一液压缸305具备防冲击能力、易于维护保养,同时还能够保证与第一磨石302架的稳固连接,不产生脱落情况,其输出动力线性可调,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第一磨石302的加载,增加比例阀,在第一磨石302打磨尺寸减小时随动增加进给量,保证加载力恒定、持续、稳定;液压系统采用不锈钢钢管、ISO 8434-1的24度锥过渡接头,能够有效避免产生漏油现象,长时间保压;设备与管路外置,便于检修维护。工作时,打磨的加载力大小可从操作台实时调控,操作台发出指令,液压系统油缸伸出,使第一磨石302与钢轨轮接触,并对第一磨石302加载,最大加载力不小于300公斤,最小加载力不大于150公斤(含自重),方向为Z方向;第一磨石302打磨过程中外径逐渐减小,油缸应同步进给,保持加载力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整个试验装置具有防护过载、短路、过电压、欠电压、超温、缺相、漏电等保护功能,还具有紧急停车、断电功能。用于带动打磨的液压系统具备防护漏液、起火、过压等保护功能。本试验装置在正常作业时,系统启动先启动电机再加载载荷,停止时先停止加载载荷再停止电机;紧急情况下,系统停止时全部停机。打磨装置3中的第一磨石302架具备安全防护设计,避免因油缸失控第一磨石302架整体脱落。
实施例9
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如图9-1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器303的较优结构,具体包括与第一夹具3031连接的第一安装板3032以及第一安装板3032滑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板3034;所述第一安装板3032和第二安装板3034的滑移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安装板3032通过第一直线滑动模组3033与第二安装板3034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3034通过第二直线滑动模组3035与连接器304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3032上可以设置若干与第一夹具3031匹配的安装孔3038,即使第一磨石302及第一夹具3031的规格型号变化,也能在第一安装板3032上方便的设置配套安装孔3038,而不必考虑连接器304本身对安装空间的限制。
进一步的是,固定器303还为其他附属设备提供了安装位置和空间,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为了准确的获取作业过程中第一磨石302所受的水平方向的力参数,沿第一安装板3032和\或第二安装板3034滑移方向成对设置的横向力传感器3037;所述横向力传感器3037工作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3032和\或第二安装板3034侧边抵接,固定端与保护支架101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滑动模组3033和第二直线滑动模组3035使第一磨石302获得了水平方向上两个互相垂直的自由度,因此在作业过程中受到水平方向的力时会产生对应的移动趋势,由于安装板沿移动方向均安装有抵接的横向力传感器3037,此时横向力传感器3037阻止了安装板的移动并采集该方向的力。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即可以只在第一安装板3032和第二安装板3034中择一安装对应滑移方向的横向力传感器3037,用于检测该方向上所传递的力而忽略另一垂直方向上的力;也可以在第一安装板3032和第二安装板3034两者上均安装对应滑移方向的横向力传感器3037,用于同时检测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所传递的力。
在另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调整第一磨石302作业角度的结构示例,所述第一安装板3032设置有若干呈同心圆周分布的安装孔3038,所述第一夹具3031通过连接件圆周分布的若干安装件与安装孔3038连接,所述安装件分布圆周与任一安装孔3038分布圆周半径相同,且安装件数量少于安装孔3038。其中,所示安装孔3038可以是在分布圆周上均布,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需调整的作业角度设计在圆周上间隔不等分布,并且所述同心圆的数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述第一安装板3032的大小及第一夹具3031安装要求确定。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安装件在第一夹具3031的分布位置固定,一般为圆周内接矩形四角处分布。此时,通过旋转调整安装件与不同的安装孔3038连接,即可调整第一磨石302的作业角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1),所述保护罩(1)内设置有打磨装置(3)、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5)、修型装置(6)以及集尘装置(7),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位于所述修型装置(6)上方,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和所述修型装置(6)间隔设置在所述打磨装置(3)下方,所述集尘装置(7)位于所述保护罩(1)外部并与所述保护罩(1)连通;所述保护罩(1)包括保护支架(101)和保护壳(102),所述保护壳(102)与所述保护支架(101)活动连接,所述保护壳(102)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口(103),所述保护支架(101)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动态捕捉器(4),所述打磨装置(3)与所述保护支架(101)内部顶壁连接,多个所述动态捕捉器(4)与所述保护罩(1)连接,所述打磨装置(3)内设置有竖向力传感器(301);所述第二检测装置(5)包括可调固定架(501)和用于对打磨工件进行检测的校验器(503),所述可调固定架(501)的一端与所述保护支架(101)连接,所述校验器(503)与所述可调固定架(501)另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上设置有驱动机构(201)以及用于安装打磨工件的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圆形安装盘(203)、连接轴(204)、轴承(205)以及分体式轴承(205)座(202),所述圆形安装盘(203)上同轴设置有打磨工件,所述轴承(205)位于所述分体式轴承(205)座(202)内,所述连接轴(204)穿过所述圆形安装盘(203)后两端与所述轴承(205)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01)与所述连接轴(20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固定架(501)上设置有滑动槽(5011)和调节槽(5012),所述滑动槽(5011)内设置有限位件(502),所述限位件(502)穿过所述滑动槽(5011)与所述保护支架(101)连接,所述校验器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槽(50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固定架(501)与所述保护支架(101)之间设置有滑动块(504),所述滑动块(504)上开设有移动槽(5041),所述可调固定架(501)与所述移动槽(504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型装置(6)包括可调安装座、第二磨石(601)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磨石(601)的第二夹具(605),所述修型装置(6)用于对打磨后的钢轨进行形状的规范,所述第二磨石(601)用于对钢轨进行打磨,所述第二夹具(605)用于将所述第二磨石(601)夹紧使其固定,所述可调安装座用于调整所述第二磨石(601)相对于钢轨的距离以控制器打磨量,所述可调安装座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横向移动板(602)、纵向移动板(603)和固定底板(604),所述固定底板(604)与所述支撑底座(2)连接,所述第二磨石(601)通过所述第二夹具(605)固定在所述纵向移动板(603)上表面,所述横向移动板(602)能够在所述纵向移动板(603)上沿所述第二磨石(601)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纵向移动板(603)能够在所述固定底板(604)上沿所述第二磨石(601)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装置(7)包括脉冲集尘器(701)和集尘管(702),所述集尘装置(7)用于对打磨产生的碎屑、粉尘进行收集,所述集尘管(702)用于将碎屑、粉尘向所述保护壳(102)外输送,所述脉冲集尘器(701)用于将铁粉与磨屑分离并将尾气排放至室外,所述集尘管(70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保护壳(102)和所述脉冲集尘器(70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3)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磨石(302)、固定器(303)、连接器(304)以及第一液压缸(305),所述固定器(303)被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磨石(302)进行夹紧,所述连接器(304)被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液压缸(305)和所述固定器(303)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305)被设置用于为所述第一磨石(302)提供动力,所述力传感器位于所述连接器(304)内,所述第一液压缸(305)的一端伸出所述保护支架(101),所述第一液压缸(305)的另一端伸入所述连接器(304)并与所述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305)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液压缸(306),所述第二液压缸(306)的一端伸出所述保护支架(101)、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器(304)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303)包括与第一夹具(3031)连接的第一安装板(3032)以及第一安装板(3032)滑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板(3034);所述第一安装板(3032)和第二安装板(3034)的滑移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安装板(3032)通过第一直线滑动模组(3033)与第二安装板(3034)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3034)通过第二直线滑动模组(3035)与所述连接器(304)连接;还包括沿第一安装板(3032)和\或第二安装板(3034)滑移方向成对设置的横向力传感器(3037);所述横向力传感器(3037)工作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3032)和\或第二安装板(3034)侧边抵接,固定端与所述保护支架(101)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032)设置有若干呈同心圆周分布的安装孔(3038),所述第一夹具(3031)通过连接件圆周分布的若干安装件与安装孔(3038)连接,所述安装件分布圆周与任一安装孔(3038)分布圆周半径相同,且安装件数量少于安装孔(3038)。
CN202222684723.0U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 Active CN218697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4723.0U CN218697064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4723.0U CN218697064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97064U true CN218697064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2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84723.0U Active CN218697064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970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7020A (zh) * 2023-04-03 2023-05-0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钢轨表层损伤在线修复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7943939A (zh) * 2024-03-27 2024-04-30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被动式削峰打磨的试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7020A (zh) * 2023-04-03 2023-05-0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钢轨表层损伤在线修复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7943939A (zh) * 2024-03-27 2024-04-30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被动式削峰打磨的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97064U (zh) 一种钢轨被动打磨试验装置
CN106694405B (zh) 小型回转体工件旋转式高精度内螺纹检测自动分选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自动分选方法
CN210155545U (zh) 一种用于道岔制造过程自动化在线检测设备
CN201974390U (zh) 三维万向c臂x射线检验机
CN106881648A (zh) 一种调距桨桨叶表面打磨装置和打磨方法
CN108356614A (zh) 一种工件外圆磨非接触式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12206966U (zh) 一种导轨耐磨检测装置
CN111922444A (zh) 一种便携可三维调节式齿轮修型用打磨装置
CN111644944A (zh) 一种管道双磨头全焊缝磨削设备及方法
CN102435157B (zh) 高速液压动力卡盘综合检验台
CN107009214B (zh) 一种自动倒角机
CN112872626A (zh) 一种新型金属导轨激光切割机
CN115502830A (zh) 钢轨非动力打磨试验装置
CN217236974U (zh) 刀具异常振动静态检测试验装置
CN218658929U (zh) 移动式飞机轮毂涡流智能检测平台
CN112059826B (zh) 一种表面修补打磨装置及表面修补打磨方法
CN102139377B (zh) 可移动自旋式异型车床
CN210731879U (zh) 一种零件光学平面度检测机
CN211728633U (zh) 一种人防门除焊点装置
CN213301097U (zh) 一种螺纹检测机
CN111122311A (zh) 一种树脂砂轮片检测系统
CN102513834A (zh) 立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高精度回转工作台的装配方法
CN113199258A (zh) 一种变速器壳体自动打磨装置及工艺
CN220074344U (zh) 轴承内圈抛光机
CN117086631B (zh) 一种水轮机顶盖增减材修复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