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92983U - 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及旋轮滑枕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及旋轮滑枕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92983U
CN218692983U CN202223076461.6U CN202223076461U CN218692983U CN 218692983 U CN218692983 U CN 218692983U CN 202223076461 U CN202223076461 U CN 202223076461U CN 218692983 U CN218692983 U CN 218692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m
frame
spinning
guide rail
spinn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64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阵
吴加成
张政
谢智武
张兴龙
吴国枫
徐彬
金辉
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De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D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De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D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64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92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92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92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及旋轮滑枕机构,属于旋压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旋轮滑枕框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侧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左右两侧及后侧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侧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上下拼接在一起,能够在上下框架上加工导轨安装面和准确定位安装导轨,保证了滑枕导轨的安装便捷性和安装精度,提高了旋轮滑枕的径向滑移稳定性;并且,上下框架之间采用连接板连接,连接位置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由受力销轴承担上下剪切作用,提高了滑枕框架的拼接位置精度和结构强度。由于旋轮滑枕框架内的上下导轨安装精度高,因此滑枕的滑动更加平稳可靠,能够提高旋轮的径向进给精度,提高旋压机的旋压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及旋轮滑枕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压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及旋轮滑枕机构。
背景技术
旋压成形是利用旋压工具对旋转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连续的局部塑形变形而成形为所需空心回转零件的塑性加工方法,是制造薄壁回转体零件常用的一种工艺方法,可以完成拉深、翻边、收口等多种不同的成形工序。其作为塑性加工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产品制作精度高、轻量化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金属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旋压成形工艺所采用的设备称为旋压机或旋压设备,按床身结构形式可分为立式旋压机和卧式旋压机。立式旋压机的主轴竖直布置,便于模具和工件的装卸和操作,旋轮位于主轴侧边,对安装于主轴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旋轮总成安装在旋压机的滑枕上,滑枕径向滑动地安装于滑枕框架上,滑枕框架轴向滑动地安装于立柱框架上,使旋轮能够在立柱框架上轴向和径向运动。
滑枕在滑枕框架内通过导轨和滑块实现径向滑动,为了保证滑枕的径向滑动稳定性和安装结构可靠性,对于滑枕框架上的导轨安装精度有较高要求。对于大型的立式旋压机来说,滑枕通常需要采用上下各两组导轨滑块机构进行安装,而现有旋压机的滑枕框架大多采用一体结构设计,虽然其结构强度高,但位于框架内侧的上下导轨安装面加工难度大,上下导轨安装也较为困难,导致上下导轨的安装精度难以保证,进而容易导致滑枕径向滑动稳定性较差,影响旋压机的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旋压机旋轮滑枕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及旋轮滑枕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旋轮滑枕框架采用上下拼接结构设计,能够在上下框架上加工导轨安装面和准确定位安装导轨,保证了滑枕导轨的安装便捷性和安装精度,提高了旋轮滑枕的径向滑移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旋压机的加工精度;并且,上下框架之间采用连接板连接,连接位置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由受力销轴承担上下剪切作用,提高了滑枕框架的拼接位置精度和结构强度。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侧连接板和后连接板,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左右两侧及后侧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侧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上下拼接在一起,所述侧连接板分别与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侧面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连接,所述后连接板分别与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后侧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连接;在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形成供旋轮滑枕安装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上部设有安装在上框架上的上导轨,所述滑动腔的下部设有安装在下框架上的下导轨,所述上导轨与下导轨相互平行。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的左右两侧设有上框侧连接部,所述下框架的左右两侧设有下框侧连接部,所述侧连接板分别与上框架对应侧的上框侧连接部和下框架对应侧的下框侧连接部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对应位置设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的一侧设有楔槽,所述上导轨通过若干螺丝固定安装在上框架的对应导轨槽内,所述下导轨通过若干螺丝固定安装在下框架的对应导轨槽内,所述楔槽内沿上导轨或下导轨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楔块,所述楔块通过螺丝安装在楔槽内并对相应的上导轨和下导轨的侧向起到定位抵紧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楔块为块状或长条状结构,在楔块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楔槽远离导轨槽的一侧设有与斜面相适配的楔紧槽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包括上述的旋轮滑枕框架、安装于旋轮滑枕框架内的滑枕、安装于滑枕前端的旋轮组件、以及设于旋轮滑枕框架与滑枕之间的径向驱动油缸,所述滑枕的上部设有与上导轨相配合的上滑块,所述滑枕的下部设有与下导轨相配合的下滑块,所述滑枕在径向驱动油缸作用下能够在旋轮滑枕框架的滑动腔内沿径向滑移。
更进一步地,所述径向驱动油缸的后端安装于后连接板上,所述径向驱动油缸的前端安装于滑枕上,所述径向驱动油缸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油缸控制阀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油缸控制阀块为比例伺服阀,所述滑枕与旋轮滑枕框架之间沿径向设有光栅尺位移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和/或下框架的前部设有用于对滑枕的前端进行限位的前限位块,所述上框架和/或下框架的后部设有用于对滑枕的后端进行限位的后限位块,所述滑枕与旋轮滑枕框架之间还设有行程开关。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枕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旋轮组件的调节座板,所述调节座板与滑枕的前端采用螺栓和销轴连接,所述调节座板上设有两条沿轴向延伸的连接块滑槽,所述连接块滑槽内滑动地安装有连接块;所述旋轮组件包括旋轮座和旋轮,所述旋轮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旋轮座上,所述旋轮座的两侧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接块滑槽内的连接块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板的左右两侧还固定设有第一错距调整块,所述旋轮座的左右两侧还设有第二错距调整块,所述第二错距调整块位于对应侧的第一错距调整块的上方,所述第一错距调整块与第二错距调整块之间设有调节螺栓。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侧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左右两侧及后侧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侧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上下拼接在一起,能够在上下框架上加工导轨安装面和准确定位安装导轨,保证了滑枕导轨的安装便捷性和安装精度,提高了旋轮滑枕的径向滑移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旋压机的加工精度;并且,上下框架之间采用连接板连接,连接位置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由受力销轴承担上下剪切作用,提高了滑枕框架的拼接位置精度和结构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其上框架的左右两侧设有上框侧连接部,下框架的左右两侧设有下框侧连接部,侧连接板分别与上框架对应侧的上框侧连接部和下框架对应侧的下框侧连接部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连接,利用上下框侧连接部能够提高上下框架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使滑枕框架整体结构强度更高,不易变形,大大提高了旋轮滑枕的径向滑移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其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对应位置设有导轨槽,导轨槽的一侧设有楔槽,导轨安装在导轨槽内并用楔块定位抵紧,保证了导轨的安装精度和安装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滑枕安装于上述的旋轮滑枕框架内,由于旋轮滑枕框架内的上下导轨安装精度高,因此滑枕的滑动更加平稳可靠,能够提高旋轮的径向进给精度,提高旋压机的旋压加工精度;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油缸控制阀块直接安装在径向驱动油缸上,无需管道连接,因此不存在因管道收缩带来的液压传递损失,提高了径向驱动油缸的控制精度;并且,上述的油缸控制阀块为比例伺服阀,滑枕与旋轮滑枕框架之间沿径向设有光栅尺位移传感器,利用比例伺服阀和光栅尺能够有效控制径向驱动油缸的速度、位移和压力,进一步方便了旋轮的径向进给控制;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上框架和/或下框架上设有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滑枕与旋轮滑枕框架之间还设有行程开关,利用前后限位块和行程开关能够控制滑枕的径向移动行程,方便旋轮的径向移动控制;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滑枕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旋轮组件的调节座板,调节座板与滑枕的前端采用螺栓和销轴连接,连接稳定可靠,便于调节座板拆装更换;旋轮座在调节座板的上下安装位置可调,便于旋轮高度的灵活调整;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调节座板的左右两侧还固定设有第一错距调整块,旋轮座的左右两侧还设有第二错距调整块,第二错距调整块位于对应侧的第一错距调整块的上方,第一错距调整块与第二错距调整块之间设有调节螺栓,利用错距调整块能够方便地对旋轮座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提高了旋轮高度调节便捷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导轨在对应的上框架或下框架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框架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框架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省略侧连接板的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省略侧连接板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中滑枕与旋轮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上框架;1-1、上导轨;1-2、上框侧连接部;2、下框架;2a、导轨槽;2b、楔槽;2c、楔紧槽面;2-1、下导轨;2-2、下框侧连接部;2-3、楔块;2-3a、斜面;2-4、前限位块;2-5、后限位块;3、侧连接板;4、后连接板;5、滑枕;5-1、上滑块;5-2、下滑块;5-3、调节座板;5-4、第一错距调整块;5-5、连接块滑槽;5-6、销轴;6、旋轮组件;6-1、旋轮座;6-2、旋轮;6-3、第二错距调整块;7、径向驱动油缸;8、油缸控制阀块;9、光栅尺位移传感器;10、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其主要用于安装旋轮滑枕,使旋轮在滑枕框架内沿旋压机的主轴径向滑移,同时旋轮滑枕框架能够在立式旋压机的立柱框架上沿旋压机的主轴轴向升降运动。该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包括上框架1、下框架2、侧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4,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左右两侧及后侧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侧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4上下拼接在一起,即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左右两侧各通过一块侧连接板3上下拼接,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后侧通过一块后连接板4上下拼接,形成一个前端敞口的框架结构。侧连接板3分别与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侧面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连接,后连接板4分别与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后侧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连接;具体地,在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分别设有螺栓孔和销轴孔,在侧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4的对应位置上也设有螺栓孔和销轴孔,拼装时,上框架1和下框架2上下相对,分别在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左右两侧和后侧装上侧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4,先在对应的销轴孔内装入受力销轴来定位,然后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即可。连接后,上下框架与对应的连接板之间的剪切力由受力销轴承担,使螺栓不受剪切作用,提高了连接稳定性和结构强度。上框架1和下框架2上下拼接后,在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形成供旋轮滑枕安装的滑动腔,滑动腔的上部设有安装在上框架1上的上导轨1-1,滑动腔的下部设有安装在下框架2上的下导轨2-1,上导轨1-1与下导轨2-1相互平行,用于在滑动腔内安装滑枕组件。采用上述滑枕框架设计,能够在上下框架上加工导轨安装面和准确定位安装导轨,保证了滑枕导轨的安装便捷性和安装精度,提高了旋轮滑枕的径向滑移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旋压机的加工精度;并且,上下框架之间采用连接板连接,连接位置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由受力销轴承担上下剪切作用,提高了滑枕框架的拼接位置精度和结构强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旋轮滑枕框架的结构稳定性,如图2、图4和图5所示,上框架1的左右两侧设有上框侧连接部1-2,下框架2的左右两侧设有下框侧连接部2-2,上框侧连接部1-2和下框侧连接部2-2均采用加厚强化设计,并且上框侧连接部1-2在上框架1的两侧向下延伸,下框侧连接部2-2在下框架2的两侧向上延伸,使上框架1和下框架2整体呈“凵”形,能够增加侧连接板3与上下框架之间的连接面积。侧连接板3分别与上框架1对应侧的上框侧连接部1-2和下框架2对应侧的下框侧连接部2-2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连接。利用上下框侧连接部能够提高上下框架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使滑枕框架整体结构强度更高,不易变形,大大提高了旋轮滑枕的径向滑移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导轨1-1在上框架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下导轨2-1在下框架2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具体参照图3所示,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对应位置设有导轨槽2a,导轨槽2a的一侧设有楔槽2b,导轨槽2a和楔槽2b相通,分别在上下框架上单独加工而成,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且加工也更加方便。上导轨1-1通过若干螺丝固定安装在上框架1的对应导轨槽2a内,下导轨2-1通过若干螺丝固定安装在下框架2的对应导轨槽2a内,对应的楔槽2b内沿上导轨1-1或下导轨2-1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楔块2-3,楔块2-3通过螺丝安装在楔槽2b内并对相应的上导轨1-1和下导轨2-1的侧向起到定位抵紧作用,使导轨的一侧紧贴导轨槽2a外侧的定位凸台,从而保证上下导轨的安装精度和安装稳定性。上述的楔块2-3可采用块状或长条状结构,在楔块2-3的一侧设有斜面2-3a,楔槽2b远离导轨槽2a的一侧设有与斜面2-3a相适配的楔紧槽面2c。上述的楔块2-3结构简单,利用斜面楔紧作用,能够对导轨起到侧向挤压作用,防止导轨侧向移动而影响旋压精度。楔块2-3沿导轨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或若干条,能够对导轨整体进行楔紧,保证导轨装配精度。
结合图6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包括上述的旋轮滑枕框架、安装于旋轮滑枕框架内的滑枕5、安装于滑枕5前端的旋轮组件6、以及设于旋轮滑枕框架与滑枕5之间的径向驱动油缸7,滑枕5的上部设有与上导轨1-1相配合的上滑块5-1,滑枕5的下部设有与下导轨2-1相配合的下滑块5-2,滑枕5在径向驱动油缸7作用下能够在旋轮滑枕框架的滑动腔内沿径向滑移。由于旋轮滑枕框架内的上下导轨安装精度高,因此滑枕5的滑动更加平稳可靠,能够提高旋轮的径向进给精度,提高旋压机的旋压加工精度。
参照图7所示,上述的滑枕5整体为矩形框体结构,径向驱动油缸7的后端安装于后连接板4上,径向驱动油缸7的前端安装于滑枕5上。为了增加径向驱动油缸7的伸缩行程,滑枕5的后端敞口,径向驱动油缸7的前端伸入滑枕5内与其前端的挡板连接。径向驱动油缸7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油缸控制阀块8。具体地,后连接板4的中部具有通孔,油缸控制阀块8位于该通孔内,并直接固定在径向驱动油缸7的后部,油缸控制阀块8与径向驱动油缸7之间无需管道连接,因此不存在因管道收缩带来的液压传递损失,提高了径向驱动油缸7的控制精度。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油缸控制阀块8为比例伺服阀,滑枕5与旋轮滑枕框架之间沿径向设有光栅尺位移传感器9,其中,主尺部分安装在滑枕5的一侧,随着滑枕5一起径向移动,读数头固定在下框架2的一侧,并位于主尺的下方。光栅尺位移传感器9能够检测滑枕5的位移,配合比例伺服阀能够有效控制径向驱动油缸7的速度、位移和压力,进一步方便了旋轮的径向进给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上框架1和/或下框架2的前部设有用于对滑枕5的前端进行限位的前限位块2-4,上框架1和/或下框架2的后部设有用于对滑枕5的后端进行限位的后限位块2-5,例如在图7中,上述的前限位块2-4和后限位块2-5均安装在下框架2上,能够对滑枕5的前后位置进行限位。另外,在滑枕5与旋轮滑枕框架之间还设有行程开关10(如图9所示),其中,行程开关10的主体部分可以固定在下框架2的一侧,在滑枕5的对应侧前后分别设有行程开关挡板。利用前后限位块和行程开关10能够控制滑枕5的径向移动行程,方便旋轮的径向移动控制。
参照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滑枕5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旋轮组件6的调节座板5-3,调节座板5-3与滑枕5的前端采用螺栓和销轴5-6连接,利用销轴5-6承担剪切力,使调节座板5-3与滑枕5连接牢固稳定,便于调节座板5-3拆装更换。在调节座板5-3上设有两条沿轴向延伸的连接块滑槽5-5,该连接块滑槽5-5可以为燕尾槽或T形槽等,连接块滑槽5-5内滑动地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具有螺纹孔。旋轮组件6包括旋轮座6-1和旋轮6-2,旋轮6-2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旋轮座6-1上,旋轮6-2能够相对旋轮座6-1自由转动,旋轮座6-1的两侧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接块滑槽5-5内的连接块上。在旋松螺栓时,旋轮座6-1能够在调节座板5-3上升降调节,调节到位后拧紧螺栓即可。旋轮座6-1在调节座板5-3的上下安装位置可调,便于旋轮高度的灵活调整。为了便于旋轮座6-1的上下调节,在调节座板5-3的左右两侧还固定设有第一错距调整块5-4,旋轮座6-1的左右两侧还设有第二错距调整块6-3,第二错距调整块6-3位于对应侧的第一错距调整块5-4的上方,第一错距调整块5-4与第二错距调整块6-3之间设有调节螺栓。本实施例中将调节螺栓设于第一错距调整块5-4上,该调节螺栓可由第一错距调整块5-4的下部向上旋拧在第一错距调整块5-4上,调节螺栓的上端能够抵在第二错距调整块6-3上,在调整旋轮座6-1高度时,可以在松掉旋轮座6-1螺栓时,利用调节螺栓调节旋轮座6-1的上下位置,能够方便地对旋轮座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提高了旋轮高度调节便捷性和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及旋轮滑枕机构,其旋轮滑枕框架采用上下拼接结构设计,能够在上下框架上加工导轨安装面和准确定位安装导轨,保证了滑枕导轨的安装便捷性和安装精度,提高了旋轮滑枕的径向滑移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旋压机的加工精度;并且,上下框架之间采用连接板连接,连接位置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由受力销轴承担上下剪切作用,提高了滑枕框架的拼接位置精度和结构强度。由于旋轮滑枕框架内的上下导轨安装精度高,因此滑枕的滑动更加平稳可靠,能够提高旋轮的径向进给精度,提高旋压机的旋压加工精度。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1)、下框架(2)、侧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4),所述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左右两侧及后侧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侧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4)上下拼接在一起,所述侧连接板(3)分别与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侧面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连接,所述后连接板(4)分别与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后侧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连接;在所述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形成供旋轮滑枕安装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上部设有安装在上框架(1)上的上导轨(1-1),所述滑动腔的下部设有安装在下框架(2)上的下导轨(2-1),所述上导轨(1-1)与下导轨(2-1)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1)的左右两侧设有上框侧连接部(1-2),所述下框架(2)的左右两侧设有下框侧连接部(2-2),所述侧连接板(3)分别与上框架(1)对应侧的上框侧连接部(1-2)和下框架(2)对应侧的下框侧连接部(2-2)采用螺栓和受力销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1)和下框架(2)的对应位置设有导轨槽(2a),所述导轨槽(2a)的一侧设有楔槽(2b),所述上导轨(1-1)通过若干螺丝固定安装在上框架(1)的对应导轨槽(2a)内,所述下导轨(2-1)通过若干螺丝固定安装在下框架(2)的对应导轨槽(2a)内,所述楔槽(2b)内沿上导轨(1-1)或下导轨(2-1)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楔块(2-3),所述楔块(2-3)通过螺丝安装在楔槽(2b)内并对相应的上导轨(1-1)和下导轨(2-1)的侧向起到定位抵紧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2-3)为块状或长条状结构,在楔块(2-3)的一侧设有斜面(2-3a),所述楔槽(2b)远离导轨槽(2a)的一侧设有与斜面(2-3a)相适配的楔紧槽面(2c)。
5.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轮滑枕框架、安装于旋轮滑枕框架内的滑枕(5)、安装于滑枕(5)前端的旋轮组件(6)、以及设于旋轮滑枕框架与滑枕(5)之间的径向驱动油缸(7),所述滑枕(5)的上部设有与上导轨(1-1)相配合的上滑块(5-1),所述滑枕(5)的下部设有与下导轨(2-1)相配合的下滑块(5-2),所述滑枕(5)在径向驱动油缸(7)作用下能够在旋轮滑枕框架的滑动腔内沿径向滑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驱动油缸(7)的后端安装于后连接板(4)上,所述径向驱动油缸(7)的前端安装于滑枕(5)上,所述径向驱动油缸(7)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油缸控制阀块(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控制阀块(8)为比例伺服阀,所述滑枕(5)与旋轮滑枕框架之间沿径向设有光栅尺位移传感器(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1)和/或下框架(2)的前部设有用于对滑枕(5)的前端进行限位的前限位块(2-4),所述上框架(1)和/或下框架(2)的后部设有用于对滑枕(5)的后端进行限位的后限位块(2-5),所述滑枕(5)与旋轮滑枕框架之间还设有行程开关(10)。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枕(5)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旋轮组件(6)的调节座板(5-3),所述调节座板(5-3)与滑枕(5)的前端采用螺栓和销轴(5-6)连接,所述调节座板(5-3)上设有两条沿轴向延伸的连接块滑槽(5-5),所述连接块滑槽(5-5)内滑动地安装有连接块;所述旋轮组件(6)包括旋轮座(6-1)和旋轮(6-2),所述旋轮(6-2)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旋轮座(6-1)上,所述旋轮座(6-1)的两侧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接块滑槽(5-5)内的连接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板(5-3)的左右两侧还固定设有第一错距调整块(5-4),所述旋轮座(6-1)的左右两侧还设有第二错距调整块(6-3),所述第二错距调整块(6-3)位于对应侧的第一错距调整块(5-4)的上方,所述第一错距调整块(5-4)与第二错距调整块(6-3)之间设有调节螺栓。
CN202223076461.6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及旋轮滑枕机构 Active CN218692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6461.6U CN218692983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及旋轮滑枕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6461.6U CN218692983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及旋轮滑枕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92983U true CN218692983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622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6461.6U Active CN218692983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及旋轮滑枕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92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1138U (zh) 大型风力发电机主轴与齿轮箱对中装置
CN109703776B (zh) 中小型无人机机翼装配工装的接头定位器
CN106216611B (zh) 一种用于薄壁叶片轴端加工的低熔点合金浇注夹具
CN202144027U (zh) 一种主轴箱平衡装置
CN218692983U (zh) 一种立式旋压机旋轮滑枕框架及旋轮滑枕机构
CN111037313A (zh) 一种五轴动梁式龙门架及安装方法
CN202317872U (zh) 一种数控落地镗铣床滑枕移动倾斜的双重补偿装置
CN110228317A (zh) 一种立式雕刻机
CN210387065U (zh) 一种箱体式大型数控折弯机
CN210451787U (zh) 一种精密高速机床
CN2700049Y (zh) 一种球封头在立式车床上加工使用的仿形装置
CN110842093B (zh) 一种管端机的冲压装置
CN211489749U (zh) 活塞销孔加工用车床
CN2764551Y (zh) 滚动直线导轨副直线导轨钻铣孔加工机床
KR100825331B1 (ko) 쌍롤식 박판주조공정의 주조롤 신속정렬장치
CN105563122A (zh) 一种型材加工中心
CN112692628A (zh) 一种动梁式龙门加工中心机刀库
CN219378750U (zh) 一种滑轮旋压成型机
CN216324505U (zh) 一种冲孔机床用盘型金属部件定位组件
CN214110042U (zh) 一种新型大倾斜面横梁结构
CN217223619U (zh) 精雕加工中心圆腔主轴箱装置
CN215941523U (zh) 倒置立式车床的工件自动测量机构
CN218395504U (zh) 一种立式四旋轮旋压机轴向升降导轨机构
CN219852080U (zh) 一种辅助增加锁模力机构
CN216607317U (zh) 一种用于加工多台阶精密孔的镗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