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7870U - 电气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气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7870U
CN218677870U CN202223349469.5U CN202223349469U CN218677870U CN 218677870 U CN218677870 U CN 218677870U CN 202223349469 U CN202223349469 U CN 202223349469U CN 218677870 U CN218677870 U CN 218677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astic
resistor
connection terminal
connect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94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峻
曾艮富
李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hina Investmen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hina Investme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hina Investment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hina Investment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33494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7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7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7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Abstract

一种电气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以及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电阻器、连接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连接端子设置为彼此对置的至少一对,每个连接端子均包括朝向一侧延伸的电阻器安装部,电阻器安装部的末端具有凹入的切槽部。电阻器包括从电阻器本体部向外伸出的一对导电杆,导电杆各自卡合在对应的连接端子的电阻器安装部的切槽部中。第一端子设置在电阻器的一个导电杆附近,使得第一端子与一个连接端子相接触并导通,并且第二端子设置在另一个导电杆附近,使得第二端子与另一个连接端子相接触并导通。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器能够降低各部件的组配难度,提高工厂组配的效率,从而达到了减少工时和成本的目的,且能适应更多的低成本低预算要求。

Description

电气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连接器,尤其是用于充电的电气连接器,属于机电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发展飞速,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为了使得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能够正常使用,向其进行充电以供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而言,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中预装有充电连接器,通过充电站的充电枪与该充电连接器相配合从而电气连接,实现对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的充电。
在充电连接器中,需要安装电阻。对于现有的充电连接器,电阻连接方式大多数均采取和PCB(印刷电路板)连接的方式来整合回路,或者是电阻的两端分别和CC1(充电连接确认)及接地端子的电线直接压接的方式来整合回路。
在现有的这种充电连接器中,因为需要将电阻及电线焊接在PCB板上,此焊接工艺操作难度高,工时长。而且,因为整套结构中需要PCB板材,所以对工厂生产及配套设施要求较高,导致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充电连接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连接器,其能够降低各部件的组配难度,提高工厂组配的效率,从而达到了减少工时和成本的目的,且能适应更多的低成本低预算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电阻器、连接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置为彼此对置的至少一对,每个所述连接端子均包括朝向一侧延伸的电阻器安装部,该电阻器安装部的末端具有凹入的切槽部。所述电阻器包括从电阻器本体部向外伸出的一对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各自卡合在对应的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电阻器安装部的切槽部中。所述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电阻器的一对导电杆中的一个导电杆附近,使得该第一端子与一对所述连接端子中的一个连接端子相接触并导通,并且所述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电阻器的一对导电杆中的另一个导电杆附近,使得该第二端子与一对所述连接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端子相接触并导通。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气连接器,当将电阻器向连接器壳体安装时,仅需要利用连接端子即可完成,无需传统的焊接工序,也不需要整套PCB板,操作简单且成本降低。例如,在安装时,仅需要将电阻器的两个导电杆压入在连接端子一侧的电阻器安装部的切槽部内,即完成了电阻器向连接器壳体的安装。
优选地,在上面的电气连接器中,所述连接端子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该弹性部朝向与所述电阻器安装部不同的另一侧延伸,并且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弹性部处与所述第一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紧密地弹性接触。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气连接器,在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向连接器壳体内安装时,在安装期间,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逐渐与连接端子另一侧的弹性部相接触,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到达安装完成位置时,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直接与连接端子另一侧的该弹性部相接触,从而,不需要任何附加操作,即能够实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经由连接端子与电阻器相导通,操作十分简单。
优选地,在上面的电气连接器中,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电阻器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端子的上侧,且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端子的下侧,并且所述连接端子的电阻器安装部和弹性部这两者均在两侧面上设置有棘爪部,所述连接端子经由所述棘爪部而卡定于所述连接器壳体。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气连接器,所述连接端子的电阻器安装部所在的一侧与所述弹性部所在的另一侧是彼此相反的上侧和下侧,因此,连接端子整体可以具有规则的形状,有利于小型化设计。另外,由于所述连接端子的电阻器安装部和弹性部这两者均在两侧面上设置有棘爪部,所述连接端子经由所述棘爪部而卡定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连接端子能够可靠地安装至连接器壳体,抑制连接端子意外拔出。
优选地,在上面的电气连接器中,所述连接端子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电阻器安装部与所述弹性部之间并将所述电阻器安装部与所述弹性部相互连接的台阶部。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气连接器,连接端子的位于上侧的电阻器安装部和位于下侧的弹性部在上下方向上可以是错开的,并且经由台阶部而相互连接,因此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连接器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电阻器的安装位置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安装位置之间的原本无用的空间来安装连接端子,无需单独地准备用于连接端子的空间,提升了空间利用性,实现了紧凑的设计。另外,由于具有台阶部,因此,在连接端子向连接器壳体安装时,能够通过将工具等挤压在台阶部上并且向下推动该台阶部从而容易地将连接端子推入在连接器壳体中。
优选地,在上面的电气连接器中,所述连接端子整体为片状。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气连接器,由于连接端子整体呈片状,因此连接端子是薄的,有利于小型化设计。而且,由于整体为片状,在加工上是也是方便的,例如,可以直接通过冲压金属板来实现。
优选地,在上面的电气连接器中,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弹性部包括一体地设置在所述弹性部的本体的外侧的弹片部,所述弹片部具有从所述弹性部的本体的表面倾斜向下悬伸的基部以及从该基部的末端向下悬伸的弹性接触部。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气连接器,由于连接端子的弹性部具有在弹性部本体外侧设置的弹片部,因此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能够挤压该弹片部使得弹片部朝向内侧弹性变形,弹片部利用弹性恢复方向上的反作用力而可靠地抵靠于第一和第二端子,确保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与连接端子之间的可靠连接,即使在发生震动等的情况下,在保证可靠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利用弹片部的弹性变形来吸收该震动。
优选地,在上面的电气连接器中,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弹性部还具有从所述弹片部的弹性接触部的两侧面分别向所述弹性部的本体延伸从而桥接在所述弹片部的弹性接触部与所述本体之间的桥接部。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气连接器,利用连接端子的弹性部的桥接在所述弹片部的弹性接触部与所述本体之间的桥接部,能够提升弹片部的强度,抑制了弹片部被轻易的压溃,保证了弹片部能够可靠地与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弹性接触。
优选地,在上面的电气连接器中,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彼此对置的至少一对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包括从连接器壳体的上表面沿上下方向向下延伸的上部槽、从所述上部槽的底部沿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朝连接器壳体的径向外侧延伸的中间槽以及从所述中间槽的末端沿上下方向向下延伸的下部槽,并且在所述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状态下,所述连接端子的电阻器安装部以所述切槽部暴露的状态设置在所述上部槽中且所述电阻器安装部的两侧面上的棘爪部接触所述上部槽的两侧的内表面,所述连接端子的台阶部设置在所述中间槽上,并且所述连接端子的弹性部设置在所述下部槽中且所述弹性部的两侧面上的棘爪部接触所述下部槽的两侧的内表面。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气连接器,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连接器壳体内的空间可靠地安装连接端子。
优选地,在上面的电气连接器中,所述第一端子是筒状的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被压入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第一安装孔内,使得所述接地端子的外表面挤压被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个所述安装槽内的一个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弹性部的弹片部的弹性接触部。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气连接器,能够合理地布局安装槽和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可靠地实现安装在安装槽内的连接端子与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的接地端子之间的弹性接触。
优选地,在上面的电气连接器中,所述第二端子是筒状的CC1端子,所述CC1端子被压入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第二安装孔内,使得所述CC1端子的外表面挤压被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另一个所述安装槽内的另一个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弹性部的弹片部的弹性接触部。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气连接器,能够合理地布局安装槽和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可靠地实现安装在安装槽内的连接端子与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的CC1端子之间的弹性接触。
以上,已经大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器。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器的优选实施方式,从而更加清楚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主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中的接地端子的主视图、侧视图和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中的CC1端子的主视图、侧视图和C-C剖视图;
图5A是准备将连接端子安装至连接器壳体的安装槽时的示意图;图5B是准备利用工具将连接端子压入至连接器壳体的安装槽时的示意图;图5C工具将连接端子完全压入至连接器壳体的安装槽内时的示意图;
图6A是准备将电阻器安装至已被压入到连接器壳体的安装槽内的连接端子的切槽部中时的示意图;图6B是准备利用工具将电阻器压入至连接端子的切槽部中时的示意图;图6C工具将电阻器完全压入至连接端子的切槽部中时的示意图;
图7A是准备将接地端子安装至连接器壳体的第一安装孔内时的示意图;图7B是接地端子已经安装至连接器壳体的第一安装孔内时的示意图;图7C是准备将CC1端子安装至连接器壳体的第二安装孔内时的示意图;
图8是在连接端子、电阻器、接地端子和CC1端子均已经被完全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时的图1所示的状态下的A-A剖面图;
图9是图8中的X部分的放大图。
符号说明
10连接器壳体
11安装槽
12第一安装孔
13第二安装孔
20电阻器
21导电杆
30连接端子
31电阻器安装部
310切槽部
32弹性部
33弹片部
331基部
332弹性接触部
333桥接部
34台阶部
35棘爪部
40接地端子(第一端子)
41凸缘部
50CC1端子(第二端子)
51凸缘部
60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来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附图仅仅是为了清楚地示出与本发明的方案相关部分而简单示出的示意图,并未示出可能存在的一些非必要部位,因此这些附图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其可能与使用时的真实结构不同。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在下面的描述中可能出现的表示方位或位置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均是出于方便说明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的示意性立体图。根据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10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10中的电阻器20、连接端子30、接地端子(第一端子)40和CC1端子(第二端子)50。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中的电阻器20包括从电阻器本体部向外伸出的一对导电杆21(见图9)。导电杆21例如由金属形成,并且具有预定的强度和刚性。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30的主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端子30整体为片状,由导电材料形成,包括位于上侧的电阻器安装部31、从电阻器安装部31的下端缘沿着垂直于该电阻器安装部31的表面的方向弯折的台阶部34以及从台阶部34的末端沿着与电阻器安装部31平行的方向向下延伸的弹性部32。在连接端子的电阻器安装部31中,在大致中央的位置形成有凹入的切槽部310。切槽部310的开口端可以是越朝向下侧越相互接近的倾斜面,或者说越朝向下侧越细的锥面。在连接端子的弹性部32中,在大致中央的部分形成有弹片部33。弹片部33一体地设置在弹性部32的本体的外侧,具有从弹性部32的本体的表面倾斜向下悬伸的基部331以及从该基部331的末端向下悬伸的弹性接触部332。除了基部331和弹性接触部332之外,本实施例的弹片部33还可以设置有从弹片部33的弹性接触部332的两侧面分别向弹性部32的本体延伸从而桥接在弹性接触部332与弹性部32的本体之间的桥接部333。
此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电阻器安装部31和弹性部32这两者均在两侧面上设置有棘爪部35,连接端子30能够经由所述棘爪部35而卡定于连接器壳体10的安装槽11。棘爪部35的设置数量不限于图中所示,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另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阻器安装部31上以及弹性部32上分别设置的多个棘爪部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位于最上侧的一个可以具有最大的尺寸。棘爪部的形状可以如图设置,即,包括倾斜面以及垂直面,倾斜面有助于连接端子的前期插入以及后期的卡定,垂直面有助于连接端子的卡定。
图3和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接地端子40和CC1端子50。如图所示,接地端子40和CC1端子50均为大致筒状,分别包括在整周上突出设置的凸缘部41和凸缘部51。
本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10可以包括:彼此对置的至少一对安装槽11,每个安装槽11可以具有从连接器壳体的上表面沿上下方向向下延伸的上部槽、从所述上部槽的底部沿与上下方向交叉(本实施例中为垂直)的方向朝连接器壳体的径向外侧延伸的中间槽以及从所述中间槽的末端沿上下方向向下延伸的下部槽;位于一个安装槽11的径向外侧的第一安装孔12,用于安装接地端子40;以及位于另一个安装槽11的径向外侧的第二安装孔13,用于安装CC1端子50。在连接端子30安装在连接器壳体10中的状态下,连接端子30的电阻器安装部31以切槽部310暴露的状态设置在安装槽11的上部槽中且电阻器安装部31的两侧面上的棘爪部35接触所述上部槽的两侧的内表面,连接端子30的台阶部34设置在安装槽11的中间槽上,并且连接端子30的弹性部32设置在安装槽11的下部槽中且弹性部32的两侧面上的棘爪部35接触安装槽11的下部槽的两侧的内表面。
下面,将参考图5A-图9描述本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的组装和使用。
首先,如图5A所示,将一对连接端子30以电阻器安装部31位于上侧的姿势分别初步安装至连接器壳体10的安装槽11上。然后,如图5B,借用工具60将连接端子30向连接器壳体10的安装槽11压入,其中,工具60可以抵靠于连接端子30的台阶部34,向台阶部34施加推力,从而整个连接端子30被压向安装槽11。当随着工具60向下推压连接端子30,台阶部34抵靠在安装槽11的中间槽上,连接端子30被推压到位,并且被完全压入至连接器壳体10中,如图5C所示。
在工具60朝着连接器壳体10推压连接端子30期间,尽管在连接端子两侧存在棘爪部,但是,由于棘爪部在推压方向上游侧具有沿着推压方向向前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能够引导连接端子30向连接器壳体的安装槽11中的压入。当连接端子30被压入到位时,由于棘爪部的插入方向下游侧的表面是垂直面,因此,连同插入方向上游侧的倾斜面一起,在连接端子30的拔出方向上提供了很大的阻力,连接端子30难以从安装槽11脱出,被非常稳定可靠地保持在安装槽11中。
此后,如图6A所示,将电阻器20的两侧的导电杆21分别初步安装在一对连接端子30的电阻器安装部31的切槽部310中。此时,由于切槽部310的开口端较宽,向下逐渐变细,能够利用切槽部310的开口端的倾斜面将电阻器20的导电杆21引导至切槽部310中的初步位置。之后,如图6B所示,借用工具60将电阻器20的导电杆21向连接端子30的电阻器安装部31的切槽部310压入。当随着工具60向下推压导电杆21,导电杆21抵靠在切槽部的底部,电阻器20的导电杆21被推压到位,并且被完全压入至连接端子30的电阻器安装部31的切槽部310中,如图6C所示。
为了使得电阻器20能够更加稳定地卡合在连接端子30的电阻器安装部31的切槽部310中,电阻器20的导电杆21的外径可以略微大于切槽部310的宽度。
在连接端子30、电阻器20都已经安装至连接器壳体10中之后,如图7A-7C所示,将接地端子40压入安装至连接器壳体10的第一安装孔12中,且将CC1端子50压入安装至连接器壳体10的第二安装孔13中。接地端子和CC1端子向连接器壳体的压入先后顺序不受限制。
如图8和9所示,在连接端子30、电阻器20、接地端子40和CC1端子50均已经被完全压入安装至连接器壳体10中的状态下,接地端子40的凸缘部41挤压一个连接端子30的弹性部32的弹片部33的弹性接触部332,与该弹性接触部332紧密地弹性接触并且导通;CC1端子50的凸缘部51挤压另一个连接端子30的弹性部32的弹片部33的弹性接触部332,与该弹性接触部332紧密地弹性接触并且导通。
据此,利用本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器,经由连接端子30将电阻器、CC1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回路连接在一起。
在实施例中,连接端子设置为一对,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器,当将电阻器向连接器壳体安装时,仅需要利用连接端子即可完成,无需传统的焊接工序,也不需要整套PCB板,操作简单且成本降低。例如,在安装时,仅需要将电阻器的两个导电杆压入在连接端子一侧的电阻器安装部的切槽内,即完成了电阻器向连接器壳体的安装。
在实施例中,连接端子的弹性部以弹片部执行弹性变形且与接地端子或CC1端子弹性接触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弹性部执行弹性变形且与接地端子或CC1端子弹性接触的结构不限于实例中的弹片部,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仅设置桥接部而不设置弹片部、从弹性部底部向上折返而形成的折返部等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器,利用连接端子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连接端子能够在所述弹性部处与所述第一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紧密接触,确实导通。在将接地端子和CC1端子向连接器壳体内安装时,在安装期间,接地端子和CC1端子逐渐与连接端子的弹性部相接触,在接地端子和CC1端子到达安装完成位置时,该接地端子和CC1端子直接与连接端子的弹性部相接触,从而,不需要任何附加操作,即能够实现接地端子和CC1端子经由连接端子与电阻器相导通,操作十分简单。
在实施例中,连接端子的电阻器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端子的上侧,且连接端子的弹性部设置于连接端子的下侧,并且台阶部位于所述电阻器安装部与所述弹性部之间并将所述电阻器安装部与所述弹性部相互连接。
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根据端子的形状等,连接端子也可以是上下延伸的直线状、在同一平面内弯折的形状(例如直角弯折的两条边分别为电阻器安装部和弹性部)等等,此时,台阶部不是必要的。然而,本实施例的具有台阶部的形状是更加优选的,因为连接端子的形状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连接器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电阻器安装位置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安装位置之间的原本无用的空间来安装连接端子,无需单独地准备用于连接端子的空间,从而能够提升了空间利用性,实现了紧凑的设计。另外,由于具有台阶部,因此,在连接端子向连接器壳体安装时,能够通过将工具等挤压在台阶部上并且向下推动该台阶部从而容易地将连接端子推入在连接器壳体中。
在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的电阻器安装部和弹性部这两者均在两侧面上设置有棘爪部,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也可以不设置棘爪部,而是通过其他结构实现连接端子与安装槽之间的稳固固定。
在实施例中,连接端子整体为片状,因此连接端子是薄的,有利于小型化设计。而且,由于连接端子整体成片状,在加工是也是方便的,例如,可以直接通过冲压金属板来实现。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只要包括具有切槽部的电阻器安装部以及能够实现弹性接触的弹性部即可。
在实施例中,连接端子的弹性部还具有从弹片部的弹性接触部的两侧面分别向弹性部的本体延伸从而桥接在所述弹片部的弹性接触部与所述本体之间的桥接部。因此,能够提升弹片部的强度,抑制了弹片部被轻易的压溃,保证了弹片部能够可靠地与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弹性接触。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根据弹性部的实现弹性接触的结构的不同,可以不设置这种桥接部。
在实施例中,以筒状的接地端子作为第一端子,且以筒状的CC1端子(充电连接确认)作为第二端子,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也可以是其他端子,且形状也不限于筒状,只要能够实现与连接端子弹性接触即可。
在实施例中,电阻器的一对导电杆从相反的两个方向伸出,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可以根据需要从导电杆的任意两个位置向外伸出。
在实施例中,连接端子的台阶部垂直于电阻器安装部和弹性部并且安装槽的中间槽垂直于上部槽和下部槽,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可以是除了垂直之外的其他交叉角度,此时,只需要适当地改变工具的按压面的倾斜度,即可以实现实施例中同样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器不限于充电连接器,可以是其他用途的电气连接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气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电阻器、连接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子设置为彼此对置的至少一对,每个所述连接端子均包括朝向一侧延伸的电阻器安装部,该电阻器安装部的末端具有凹入的切槽部,
所述电阻器包括从电阻器本体部向外伸出的一对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各自卡合在对应的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电阻器安装部的切槽部中,
所述第一端子设置在所述电阻器的一对导电杆中的一个导电杆附近,使得该第一端子与一对所述连接端子中的一个连接端子相接触并导通,并且
所述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电阻器的一对导电杆中的另一个导电杆附近,使得该第二端子与一对所述连接端子中的另一个连接端子相接触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子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该弹性部朝向与所述电阻器安装部不同的另一侧延伸,并且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弹性部处与所述第一端子或所述第二端子紧密地弹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电阻器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端子的上侧,且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端子的下侧,
所述连接端子的电阻器安装部和弹性部这两者均在两侧面上设置有棘爪部,所述连接端子经由所述棘爪部而卡定于所述连接器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子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电阻器安装部与所述弹性部之间并将所述电阻器安装部与所述弹性部相互连接的台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子整体为片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弹性部包括一体地设置在所述弹性部的本体的外侧的弹片部,
所述弹片部具有从所述弹性部的本体的表面倾斜向下悬伸的基部以及从该基部的末端向下悬伸的弹性接触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弹性部还具有从所述弹片部的弹性接触部的两侧面分别向所述弹性部的本体延伸从而桥接在所述弹片部的弹性接触部与所述弹性部的本体之间的桥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5-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彼此对置的至少一对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包括从连接器壳体的上表面沿上下方向向下延伸的上部槽、从所述上部槽的底部沿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朝连接器壳体的径向外侧延伸的中间槽以及从所述中间槽的末端沿上下方向向下延伸的下部槽,并且
在所述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状态下,所述连接端子的电阻器安装部以所述切槽部暴露的状态设置在所述上部槽中且所述电阻器安装部的两侧面上的棘爪部接触所述上部槽的两侧的内表面,所述连接端子的台阶部设置在所述中间槽上,并且所述连接端子的弹性部设置在所述下部槽中且所述弹性部的两侧面上的棘爪部接触所述下部槽的两侧的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是筒状的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被压入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第一安装孔内,使得所述接地端子的外表面挤压被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一个所述安装槽内的一个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弹性部的弹片部的弹性接触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子是筒状的CC1端子,所述CC1端子被压入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第二安装孔内,使得所述CC1端子的外表面挤压被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另一个所述安装槽内的另一个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弹性部的弹片部的弹性接触部。
CN202223349469.5U 2022-12-13 2022-12-13 电气连接器 Active CN218677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9469.5U CN218677870U (zh) 2022-12-13 2022-12-13 电气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9469.5U CN218677870U (zh) 2022-12-13 2022-12-13 电气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7870U true CN218677870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0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9469.5U Active CN218677870U (zh) 2022-12-13 2022-12-13 电气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7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528824A (ja) 電気コネクタ接点
CN210489984U (zh) 高速背板连接器
CN109962367B (zh) 一种具有自回位功能浮动式母座以及包括它的同轴连接器
US5135417A (en) Dual usage electrical/electronic pin terminal system
JP2014514723A (ja) ハーネスコネクタ
US1174992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for vehicle
EP2162958B1 (en) Low profile shorting ba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8677870U (zh) 电气连接器
US6186833B1 (en) Hybrid connector with audio jack
CN214957448U (zh) 一种插座连接器
CN114914749A (zh)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及连接器组件
US6116956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power supply
CN211404810U (zh) 用于高压连接器的高压互锁机构
US20020127896A1 (en) Subminiature electrical connector multi-pin grounding/discrete circuit bussing module and integral connector backshell
CN113497382A (zh) 表面安装式电连接器
CN215343091U (zh) 一种连接端子及插座连接器
CN216214266U (zh) 一种多触点端子组件
CN219643161U (zh) 接插组件、压缩机、空调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940049U (zh) 导电端子
CN218070237U (zh) 线对板连接器结构
CN216903419U (zh) 插接件及插座
CN217589561U (zh) 电源连接器
CN216698805U (zh) 充电器
CN219677706U (zh) 一种高频通信rj-45连接器
CN215816514U (zh) 板端弹片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