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7518U - 一种注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7518U
CN218677518U CN202223204345.8U CN202223204345U CN218677518U CN 218677518 U CN218677518 U CN 218677518U CN 202223204345 U CN202223204345 U CN 202223204345U CN 218677518 U CN218677518 U CN 218677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eakage
induction line
state information
detect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43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宏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43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7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7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7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液系统,包括注液线路、漏液检测组件、控制装置以及警报装置;其中,注液线路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储液罐以及储液柜;漏液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管道、储液罐及储液柜中至少部分部件的漏液状态信息;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漏液检测组件的漏液状态信息,将接收到的漏液检测组件的漏液状态信息与控制装置设定的漏液状态信息阈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控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信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漏液检测组件、控制装置以及警报装置三者引入注液线路中,在具有漏液风险部位发生漏液现象后,漏液检测组件能够及时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警报装置发生警报信息,方便及时发现和清理泄露的电解液。

Description

一种注液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注液系统。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注液是一道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即通过电芯预留的注液孔,把电解液按照需要的量注入电芯内。在注液过程中,电解液容易泄露。因电解液具有无色透明、腐蚀强、刺激性气味大等特征,一旦不及时清理泄露的电解液,就会导致设备被腐蚀以及工作环境被污染。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传统方式是对有漏液风险区域下方安装接液盘。其中,接液盘处开有排液孔。当泄露的电解液积累到一定的量时,手动开启排液孔对积累的电解液进行清理。但在漏液现象发生后,该传统方式无法及时发现漏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液系统,用以解决目前漏液现象发生后,无法及时发现泄露的电解液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液系统,包括注液线路、漏液检测组件、控制装置以及警报装置;其中,
所述注液线路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储液罐以及储液柜;
所述漏液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管道、所述储液罐及所述储液柜中至少部分部件的漏液状态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漏液检测组件的所述漏液状态信息,将接收到的所述漏液检测组件的所述漏液状态信息与所述控制装置设定的漏液状态信息阈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控制所述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漏液检测组件、控制装置以及警报装置三者引入注液线路中,在具有漏液风险部位发生漏液现象后,漏液检测组件能够及时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警报装置发生警报信息,方便及时发现和清理泄露的电解液,避免泄露的电解液对设备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感应线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感应线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感应线盘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感应线与接液盘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申请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为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系统,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目前通常使用接液盘接取注液工序中泄露的电解液。接液盘布置在注液线路中至少部分部件的下方进行接液,待接液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手动开启排液孔对残液清理。上述技术内容存在缺陷,接液盘内的电解液只有积累到一定的量时才能被相关人员发现并确定存在漏液情况,若小面积漏液,相关人员则会无法及时注意到漏液情况。一旦小面积的漏液没有及时发现和清理,电解液会出现结晶,对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液系统,以方便及时发现和清理泄露的电解液,避免泄露的电解液对设备造成污染。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系统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系统包括注液线路10、漏液检测组件30、控制装置40以及警报装置50。其中,注液线路10包括通过管道13连接的储液罐11以及储液柜12,电解液经过注液线路10进行流通。储液罐11与储液柜12中存在接口,这使得注液线路10中存在着很多具有漏液风险部位,一旦漏液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设备被腐蚀和工作环境被污染,对电解液的注液过程管控增加了难度。
漏液检测组件30用于检测管道13、储液罐11及储液柜12中至少部分部件的漏液状态信息。待具有漏液风险部位漏液后,泄露的电解液会在重力作用下滴落,或者是存留在风险部位表面,或者在压力的作用下朝上溅射。相应的,漏液检测组件30可布置在具有漏液风险部位的下方,或者布置在具有漏液风险部位表面,或者布置在具有漏液风险部位上方,用于输出漏液检测组件30的漏液状态信息。应理解的,漏液检测组件3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布置位置。
控制装置40用于接收漏液检测组件30的漏液状态信息,将接收到的漏液检测组件30的漏液状态信息与控制装置40已设定的漏液状态信息阈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控制警报装置50发出警报信号。其中,若控制装置40的对比结果为未漏液,警报装置50不发出警报信号;若控制装置40的对比结果为漏液,警报装置50发出警报信号,以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发现和清理泄露的电解液,避免泄露的电解液对设备造成污染。应理解的,警报装置50包括但不限于声光报警装置、震动报警器等。
控制装置40接收信号后根据信号对警报装置50进行警报控制,是一种常规的控制逻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展开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仅用于通过漏液检测组件30、控制装置40以及警报装置50来实现自动化监控。控制装置可为PLC、单片机或者包含比较电路的一些常规的控制器件。漏液状态信息可为漏液检测组件30的电参数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参数信息可为实时电阻值或实时电流值。为方便描述,设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组件30的漏液状态信息为实时电流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系统通过将漏液检测组件、控制装置以及警报装置三者引入注液线路中,在具有漏液风险部位发生漏液现象后,漏液检测组件能够及时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警报装置发生警报信息,方便及时发现和清理泄露的电解液,避免泄露的电解液对设备造成污染。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感应线原理示意图。漏液检测组件30至少包括漏液感应线。漏液感应线为漏水感应线或漏水检测线或漏水传感器或漏水感应绳等线缆式漏液检测器。为方面理解,下面结合图2对漏液感应线的原理进行解释。漏液感应线基于液体导电原理,用于检测漏液是否发生。
漏液感应线至少包括第一感应线70以及第二感应电80,第一感应线70与第二感应线80两者之间具有间隙,且第一感应线70与第二感应线80由导电聚合物加工而成。电解液没有泄漏时,第一感应线70与第二感应线80之间的实时电流值为正常值。当电解液泄露,电解液滴90滴在漏液感应线上时,第一感应线70和第二感应线80因电解液滴90的存而被短接,引起漏液感应线实时电流值发生变化。漏液感应线将发生变化的实时电流值输出给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控制警报装置50发出警报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漏液感应线为线缆式漏液检测器,但在一些实施例中,漏液检测组件30也可包括点式漏液传感器等,只需满足能对漏液现象进行检测并将漏液状态信息输出给控制装置40即可。
一并参考图1、图3以及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感应线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感应线盘另一结构示意图。在具体设置漏液感应线结构时,漏液感应线可为螺旋线圈状的漏液感应线盘。注液线路10中具有漏液风险区域发生漏液的位置是随机的,当电解液发生泄露后,可以朝着任意位置进行滴落或溅射。将漏液感应线盘绕成螺旋线圈状的漏液感应线盘可增大电解液滴90落在漏液感应线上的概率,提高漏液检测的及时性以及漏液结果的准确性。图3中,漏液感应线绕成螺旋线圈状的圆形漏液感应线盘。图4中漏液感应线绕成螺旋线圈状的方形漏液感应线盘。应理解的,漏液感应线盘形状不限于上述圆形或方形。
一并参考图1以及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感应线与接液盘安装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系统还包括接液盘20,接液盘20设置在管道13、储液罐11及储液柜12中至少部分部件下方。其中,接液盘20具有排液孔,漏液感应线设置在接液盘20的内部底面,且漏液感应线与排液孔错开设置。在接液盘20接取漏液的过程中,排液孔处于闭合状态。泄露的电解液从接液盘20内部底面开始慢慢累积。将漏液感应线设置在接液盘20的内部底面,即使接液盘20内的漏液只有薄薄一层,只要漏液感应线上有泄露电解液,便可对具有风险设部位进行检测,无需等到接液盘20内的漏液积累到一定高度再进行检测,有利于漏液感应线检测的及时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液盘20呈长方体状,且漏液感应线沿着接液盘20长度方向设置在接液盘20的内部底面。为方面描述漏液感应线的设置方向,如图5所示,构建XYZ坐标系,其中,X方向平行于接液盘20长度方向,Y方向平行接液盘20的宽度方向,Z方向平行于接液盘20的高度方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漏液感应线沿着X方向设置在接液盘20的内部底面。在漏液感应线之间不重叠或接触情况下,接液盘20内部底面的漏液感应线铺设面积越多,漏液感应线漏液检测的及时性以及漏液结果的准确性越高。但为了成本考虑,通常只会在接液盘20内铺设一根或者是数根,无法覆盖整个接液盘20内部底面。将漏液感应线沿着接液盘20长度方向铺设,可以满足目前漏液检测的需求。
继续参考图1,漏液感应线包括第一漏液感应线31、第二漏液感应线32以及第三漏液感应线33。其中,第一漏液感应线31布置在储液罐11的下方。第二漏液感应线32布置在储液柜12的下方。第三漏液感应线33布置在接液盘20的内部底面。
若储液罐11发生漏液现象,控制装置40接收第一漏液感应线31的第一漏液状态信息。若储液柜12发生漏液现象,控制装置40接收第二漏液感应线32的第二漏液状态信息。若接液盘20发生漏液现象,控制装置40接收第三漏液感应线33的第三漏液状态信息。通过上述方式,不但可以确定注液线路中发生漏液现象,还可进一步确定发生漏液现象的具体部件种类,提示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漏液感应线为定位式漏液感应线,即第一感应线70与第二感应线80的单位长度电阻被精密加工成定值。当第一感应线70与第二感应线80之间被短接,漏液检测组件30的实时电流值发生变化,控制装置40根据欧姆定律进行测算,能够得到发生故障泄露点的具体位置,使相关人员能够准确确定发生漏液的位置,便于及时对漏液现象进行处理。
继续参考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漏液报警装置还包括显示装置60,显示装置60与控制装置40连接,用于接收并显示漏液状态信息以及故障泄露点的位置。显示装置为人机互动显示装置。具体的,显示装置可为触摸屏或智能终端屏幕等。
应理解的,具有漏液风险部位不止储液罐11、接液盘20以及储液柜12,还可包括管道接口等部位。当注液系统其他位置存在漏液时,可在相应的位置设置漏液感应线,以对漏液情况进行及时检测,避免了泄露的电解液污染设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还能够改善环境,避免漏气对人员身体的危害。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申请工作状态下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线路、漏液检测组件、控制装置以及警报装置;其中,
所述注液线路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储液罐以及储液柜;
所述漏液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管道、所述储液罐及所述储液柜中至少部分部件的漏液状态信息;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漏液检测组件的所述漏液状态信息,将接收到的所述漏液检测组件的所述漏液状态信息与所述控制装置设定的漏液状态信息阈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控制所述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检测组件至少包括漏液感应线,所述漏液感应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感应线为螺旋线圈状的漏液感应线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液盘,所述接液盘用于接取所述管道、所述储液罐以及所述储液柜中至少部分部件的漏液;其中,
所述接液盘具有排液孔,所述漏液感应线设置在所述接液盘的内部底面,且漏液感应线与所述排液孔错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盘呈长方体状,且所述漏液感应线沿着所述接液盘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接液盘的内部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感应线包括第一漏液感应线、第二漏液感应线以及第三漏液感应线,其中:
所述第一漏液感应线布置在所述储液罐的下方;
所述第二漏液感应线布置在所述储液柜的下方;
所述第三漏液感应线布置在所述接液盘的内部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感应线为定位式漏液感应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漏液检测组件的所述漏液状态信息以及故障泄漏点位置信息。
CN202223204345.8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注液系统 Active CN218677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4345.8U CN218677518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注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4345.8U CN218677518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注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7518U true CN218677518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43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4345.8U Active CN218677518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注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7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5196A (zh) 一种加油机渗漏检测及回气故障检测系统
CN218677518U (zh) 一种注液系统
CN208856235U (zh) 一种双层油罐测漏传感器
CN110763405A (zh) 一种漏水检测装置
CN207628858U (zh) 一种cip清洗储罐的防错装置
CN208847287U (zh) 电容式自适应通用液位测量装置
CN109443491A (zh) 一种液位检测系统、电蒸箱及液位检测方法
WO2018201089A1 (en) Precision depth sensor
CN214407667U (zh) 一种检测电路、水箱及设备
CN111366307B (zh) 漏液检测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213812761U (zh) 一种蓄电池漏液检测告警装置
CN108584200A (zh) 一种加油机底盘测漏传感器
CN108759976A (zh) 一种水位传感器
CN214632065U (zh) 储液装置及洗碗机
CN207991640U (zh) 一种水位监测装置
CN108584201B (zh) 一种双层油罐测漏传感器
CN220208385U (zh) 水箱溢流报警装置
CN109199122A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8333608U (zh) 一种储罐液位测量装置
CN201555636U (zh) 总线制自动水位探测器
CN111481057A (zh) 一种全自动水满自停夹臂式取水终端
CN217637567U (zh) 一种变压器油位智能监测装置
CN217543125U (zh) 一种采样针清洗站及免疫分析仪
CN216645511U (zh) 液位监测装置
CN215865556U (zh) 一种杉木油提取用自动测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