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7158U -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7158U
CN218677158U CN202222533445.9U CN202222533445U CN218677158U CN 218677158 U CN218677158 U CN 218677158U CN 202222533445 U CN202222533445 U CN 202222533445U CN 218677158 U CN218677158 U CN 218677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grid line
line
pad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34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
童洪波
於龙
徐新星
邓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34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7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7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7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第一焊盘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靠近电池前驱体的边缘;第一端将三条相邻的第二集电栅线中的第一条集电栅线和第二条集电栅线,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相对第一部分靠近边栅,第三条集电栅线通过第一辅助栅线与第二条集电栅线的第二部分电连接,第一条集电栅线的第二部分通过第二辅助栅线与第二条集电栅线的第二部分电连接;第二端将两条相邻的第二集电栅线中的一条,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四部分相对于第三部分靠近边栅,且另一条第二集电栅线通过第三辅助栅线与第四部分电连接。上述方案,提高了PN区域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光伏产品的输出电压,一般需要将多片太阳能电池片进行串联。现有的做法是通过焊带将相邻的太阳能电池片进行电路连接,为了防止焊带与太阳能电池片进行焊接的位置出现短路,太阳能电池片至少边缘位置且位于首尾的焊盘,将不与该焊盘电连接的多根集电栅线分隔呈两部分,造成该两部分中的其中一部分不能连接到电流收集的电路中,导致该部分对应的PN区域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至少用于提高PN区域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前驱体,所述电池前驱体的其中一面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有多条汇流栅线,各所述汇流栅线均电连接有多条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集电栅线,且连接于相邻所述汇流栅线上的各所述集电栅线呈叉指状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汇流栅线称为边栅,各所述边栅设置有多条向相邻所述汇流栅线延伸的第一连接栅线,各所述第一连接栅线远离所述边栅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一焊盘;与所述边栅电连接的所述集电栅线为第一集电栅线,与所述边栅相邻的所述汇流栅线电连接的所述集电栅线为第二集电栅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电池前驱体的边缘;所述第一端将三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的第一条集电栅线和第二条集电栅线,分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相对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边栅,且第三条集电栅线通过第一辅助栅线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的所述第二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一条集电栅线的所述第二部分通过第二辅助栅线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的所述第二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将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的一条,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四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三部分靠近所述边栅,且另一条所述第二集电栅线通过第三辅助栅线与所述第四部分电连接。
作为可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除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之外的其余所述第一焊盘的两端,均分别将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的一条所述第二集电栅线,分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六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五部分靠近所述边栅,且各另一条所述第二集电栅线分别通过第四辅助栅线与对应的所述第六部分电连接。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电池前驱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倒角;倒角位置处,所述第二辅助栅线,到所述第一焊盘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辅助栅线,到所述第一焊盘中心线的距离,所述第一辅助栅线、所述第二辅助栅线以及所述中心线均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辅助栅线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三条集电栅线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栅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中部或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栅线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的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栅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条集电栅线的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三辅助栅线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四部分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三辅助栅线的另一端部,与对应所述第二集电栅线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四辅助栅线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六部分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所述第四辅助栅线的另一端部,与对应所述第二集电栅线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
作为可实现方式,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其余所述第一焊盘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焊盘为银焊盘;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包括焊盘主体以及沿第二方向,至少向所述电池前驱体边缘延伸的焊盘延长部,所述焊盘延长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焊盘主体的宽度。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焊盘延长部的宽度为0.1mm-0.4mm。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焊盘包括铝框,设置于所述铝框内并与所述铝框电连接的银主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铝框上沿第二方向,向所述电池前驱体边缘延伸的铝延长部,所述铝延长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铝框的宽度。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铝延长部的宽度为0.3mm-0.7mm。
作为可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除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汇流栅线外,其余所述汇流栅线中,一部分为银汇流栅线,另一部分为铝汇流栅线,且所述银汇流栅线与所述铝汇流栅线交替设置;所述银汇流栅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焊盘,所述铝汇流栅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焊盘,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焊盘与所述第三焊盘交替设置;位于相邻的所述银汇流栅线与所述铝汇流栅线之间,与所述第二焊盘及所述第三焊盘连接的所述集电栅线的长度,小于其余位置所述集电栅线的长度。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汇流栅线包括银汇流栅线,所述银汇流栅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焊盘,所述银汇流栅线位于相邻所述第二焊盘之间的栅线段,其宽度由所述栅线段的端部向所述栅线段的中部逐渐减小。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焊盘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焊盘连接线,所述焊盘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集电栅线连接,所述焊盘连接线的宽度大于对应的所述集电栅线的宽度,沿第二方向,各所述集电栅线的边界位于对应所述焊盘连接线的边界以内。
上述方案,分别将被第一焊盘分隔为独立部分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与相应的集电栅线进行电连接,以通过对应集电栅线连接至汇流栅线,使得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亦连接到了电流收集的电路中,即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所对应的PN区域也被利用到了,因此,提高了PN区域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部位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位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对应于图1的A部位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包括:
电池前驱体1,所述电池前驱体1的其中一面(例如但不限于背面)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有多条汇流栅线2,各所述汇流栅线2均电连接有多条沿第二方向Y并排设置的集电栅线5,且连接于相邻所述汇流栅线2上的各所述集电栅线5呈叉指状排布,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第二方向Y相交;例如但不限于,该示例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不垂直。
例如但不限于,电池前驱体1上沿第一方向X具有多个P型掺杂区和多个N型掺杂区(图中未示出),P型掺杂区包括P型中间区和与P型中间区相交的P型延伸区;N型掺杂区包括N型中间区和与N型中间区相交的N型延伸区。
作为其中一种可实现方式,P型中间区、P型延伸区、N型中间区、N型延伸区均为条状区域,并且,P型中间区与P型延伸区相互垂直,N型中间区与N型延伸区相互垂直,当然,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不垂直。
P型延伸区与N型延伸区均沿第二方向Y并排设置,且P型延伸区与N型延伸区呈叉指状排布。
相应地,P型中间区和N型中间区分别设置有汇流栅线2,P型延伸区和N型延伸区分别设置有集电栅线5,则P型延伸区和N型延伸区的集电栅线5呈叉指状排布。
当然,在其他示例中,P型掺杂区与N型掺杂区,也可以只分别设置P型延伸区与N型延伸区,而不设置P型中间区与N型中间区,相应地,汇流栅线2所在的位置是没有掺杂的位置,集电栅线5分别位于相应的掺杂位置。
其中,各集电栅线用于收集载流子;各汇流栅线用于将集电栅线上的电流汇集在一起后输出。
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汇流栅线2称为边栅211,各所述边栅211设置有多条向相邻所述汇流栅线2延伸的第一连接栅线2112,各所述第一连接栅线2112远离所述边栅211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一焊盘2111;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第一连接栅线2112的数量。
与所述边栅211电连接的所述集电栅线5为第一集电栅线,与所述边栅211相邻的所述汇流栅线2电连接的所述集电栅线5为第二集电栅线;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2111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Y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电池前驱体1的边缘;所述第一端将三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的第一条集电栅线31和第二条集电栅线32,分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第二部分312相对所述第一部分311靠近所述边栅211,且第三条集电栅线33通过第一辅助栅线34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32的所述第二部分312电连接,所述第一条集电栅线31的所述第二部分312通过第二辅助栅线35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32的所述第二部分312电连接;其中,该三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沿第二方向Y向背离第二端的一侧,依次为第一条集电栅线31、第二条集电栅线32及第三条集电栅线33。
所述第二端将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的一条,分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三部分381和第四部分382,第四部分382相对于所述第三部分381靠近所述边栅211,且另一条所述第二集电栅线通过第三辅助栅线38与所述第四部分382电连接。也即,该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靠近第一焊盘2111的那根第二集电栅线被断开。
也即,各条边栅211所对应的首尾两个第一焊盘2111中,每个第一焊盘2111的第一端,将两条相邻的第二集电栅线断开,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其中第一部分311直接与对应的汇流栅线2电连接,第二部分312分别通过第一辅助栅线34、第二辅助栅线35与第三条集电栅线33电连接。而,第一焊盘2111的第二端,将一条第二集电栅线断开,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三部分381和第四部分382,其中第三部分381直接与对应的汇流栅线2电连接,第四部分382通过第三辅助栅线38另外一条第二集电栅线电连接。
本文中,各辅助栅线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弧线等,这里不进行唯一性限定,其中,图1-图3的示例中,以各辅助栅线采用的是直线为例进行示意。
上述方案,分别将被第一焊盘2111分隔为独立部分的第二部分312和第四部分382,与相应的集电栅线5进行电连接,以通过对应集电栅线5连接至汇流栅线2,使得第二部分312和第四部分382,亦连接到了电流收集的电路中,即第二部分312和第四部分382所对应的PN区域也被利用到了,因此,提高了PN区域的利用率。由于焊带的长度、位置出现误差,以及焊带端部剪切存在翘曲等问题,易造成焊接短路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在第一焊盘2111靠近电池前驱体1边缘的一端,将两条相邻的第二集电栅线断开,以空出较大的空间,即使,焊带的长度、位置出现误差,以及焊带端部剪切存在翘曲等问题,在焊接时也不会存在与第二集电栅线焊接在一起的问题,因此解决了焊接短路的问题。
作为可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除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2111之外的其余所述第一焊盘2111的两端,均分别将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的一条集电栅线5,分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五部分362和第六部分361,所述第六部分361相对于所述第五部分362靠近所述边栅211,且各另一条所述第二集电栅线分别通过第四辅助栅线39与对应的所述第六部分361电连接。也即,在除首尾之外的第一焊盘2111,被其余第一焊盘2111的两端断开的两条第二集电栅线,被分隔为独立的第五部分362和第六部分361,第五部分362直接与对应汇流栅线2电连接,第六部分361分别通过第四辅助栅线39与另外一条第二集电栅线电连接。也即,第六部分361所对应的PN区域也被利用到了,进一步提高了PN区域的利用率。
作为可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所述电池前驱体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倒角11,在该示例中,该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为切片电池(由一整片硅片制备后,切分为多块的电池),其只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倒角11,当然在其他示例中,若为整片电池(由一整片硅片制备的电池),则可以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倒角11;倒角11位置处,所述第二辅助栅线35,到所述第一焊盘2111中心线4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辅助栅线34,到所述第一焊盘2111中心线4的距离,所述第一辅助栅线34、所述第二辅助栅线35以及所述中心线4均与所述第二方向Y平行。通过将第二辅助栅线35到所述第一焊盘2111中心线4的距离,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一辅助栅线34到所述第一焊盘2111中心线4的距离,可以对倒角11处的边栅211进行避让,以与边栅211具有足够的距离来避免短路,进而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辅助栅线34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三条集电栅线33靠近所述边栅21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栅线34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32的所述第二部分312的中部或靠近所述边栅211的端部连接;在该示例中,所述第一辅助栅线34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32的所述第二部分312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栅线35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32的所述第二部分312靠近所述边栅21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栅线35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条集电栅线31的所述第二部分312靠近所述边栅21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三辅助栅线38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四部分381靠近所述边栅21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三辅助栅线38的另一端部,与对应所述第二集电栅线靠近所述边栅21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四辅助栅线39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六部分361靠近所述边栅21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四辅助栅线39的另一端部,与对应所述第二集电栅线靠近所述边栅211的端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第一方向X靠近边栅211的一侧,第三条集电栅线33的端部未超出第二辅助栅线,第二条集电栅线32、第一条集电栅线31的端部未超出第一辅助栅线,第二端两相邻的第二集电栅线以及除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之外的其余所述第一焊盘的两端的两条相邻所述第二集电栅线的端部分别未超出第三辅助栅线、第四辅助栅线,以避免各第二集电栅线超出对应的辅助栅线继续向边栅延伸,存在较大短路风险的问题发生。
作为可实现方式,为了避免因焊带长度以及位置偏差造成焊接不良,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2111沿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大于其余所述第一焊盘2111沿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焊盘2111为银焊盘;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2111包括焊盘主体21112以及沿第二方向Y,至少向所述电池前驱体1边缘延伸的焊盘延长部21111,所述焊盘延长部211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W1小于所述焊盘主体21112的宽度W2。通过将焊盘设置为包括焊盘延长部21111的宽度W1小于焊盘主体21112的宽度W2的结构形式,在满足电路连接需求的情况下,降低了银浆的使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焊盘延长部21111的宽度为0.1mm-0.4mm。如,0.1mm、0.15mm、0.2mm、0.25mm、0.3mm、0.4mm等。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焊盘包括铝框2212,设置于所述铝框2212内并与所述铝框2212电连接的银主体221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211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铝框2212上沿第二方向Y,向所述电池前驱体1边缘延伸的铝延长部,所述铝延长部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小于所述铝框2212的宽度。通过将焊盘设置为包括铝延长部的宽度小于铝框2212的宽度的结构形式,在满足电路连接需求的情况下,降低了铝浆的使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铝延长部的宽度为0.3mm-0.7mm。如,0.3mm、0.35mm、0.4mm、0.45mm、0.5mm、0.6mm等。
作为可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除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汇流栅线2外,其余所述汇流栅线2中,一部分为银汇流栅线21,另一部分为铝汇流栅线22,且所述银汇流栅线21与所述铝汇流栅线22交替设置;所述银汇流栅线2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焊盘212,所述铝汇流栅线22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焊盘221,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二焊盘212与所述第三焊盘221交替设置;位于相邻的所述银汇流栅线21与所述铝汇流栅线22之间,与所述第二焊盘212及所述第三焊盘221连接的所述集电栅线5的长度,小于其余位置所述集电栅线5的长度。
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集电栅线5,可以充分利用各集电栅线5位置对应的PN区域,进一步提高了PN区域的利用率。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汇流栅线2包括银汇流栅线21,所述银汇流栅线2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焊盘212,所述银汇流栅线21位于相邻所述第二焊盘212之间的栅线段,其宽度由所述栅线段的端部向所述栅线段的中部逐渐减小。采用此种结构,降低了银浆的使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焊盘212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焊盘连接线2121,所述焊盘连接线2121与对应的所述集电栅线5连接,所述焊盘连接线2121的宽度W3大于对应的所述集电栅线5的宽度W4,沿第二方向Y,各所述集电栅线5的边界位于对应所述焊盘连接线2121的边界以内。通过在第二焊盘212上设置宽度W3大于对应的所述集电栅线5的宽度W4的焊盘连接线2121,可以防止在进行焊带焊接时,将与对应第二焊盘212连接的集电栅线5焊断。
下面以其中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对本使用新型提供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予以示例性说明,请不应理解为对该实用新型的唯一性限定。
示例1
如图1-图3所示,该示例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前驱体1,电池前驱体1的背面沿第一方向X具有多个P型掺杂区和多个N型掺杂区(图中未示出),P型掺杂区包括P型中间区和与P型中间区相交的P型延伸区;N型掺杂区包括N型中间区和与N型中间区相交的N型延伸区。
作为其中一种可实现方式,P型中间区、P型延伸区、N型中间区、N型延伸区均为条状区域,并且,P型中间区与P型延伸区相互垂直,N型中间区与N型延伸区相互垂直,当然,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不垂直。
P型延伸区与N型延伸区均沿第二方向Y并排设置,且P型延伸区与N型延伸区呈叉指状排布。
相应地,P型中间区和N型中间区分别设置有汇流栅线2,P型延伸区和N型延伸区分别设置有集电栅线5,则P型延伸区和N型延伸区的集电栅线5呈叉指状排布。
其中,汇流栅线2分为银汇流栅线21与铝汇流栅线22,银汇流栅线21与铝汇流栅线22交替设置,与银汇流栅线21连接的集电栅线5为银集电栅线,与铝汇流栅线22连接的集电栅线5为铝集电栅线。
在一些示例中,分别采用丝网印刷银浆料或铝浆料,来形成对应的汇流栅线2和集电栅线5。
该示例中,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最外侧的汇流栅线2称为边栅211,该边栅211都采用的是银汇流栅线21,当然,在其他示例中可以是边栅211都是铝汇流栅线22,或者,一侧边栅211是银汇流栅线21,另一侧边栅211为铝汇流栅线22;各所述边栅211设置有多条向相邻所述汇流栅线2延伸的第一连接栅线2112,各所述第一连接栅线2112远离所述边栅211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一焊盘2111;第一焊盘2111为银焊盘;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2111包括焊盘主体21112以及沿第二方向Y,至少向所述电池前驱体1边缘延伸的焊盘延长部21111,所述焊盘延长部21111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W1小于所述焊盘主体21112的宽度W2。焊盘延长部21111的宽度W1为0.2mm。
两边栅211之间的各银汇流栅线2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焊盘212,各铝汇流栅线22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焊盘221,第二焊盘212与第三焊盘221一一对应,且于第一方向X的同一直线上,第二焊盘212与第三焊盘221交替设置;相邻的银汇流栅线21与铝汇流栅线22之间,与第二焊盘212及第三焊盘221连接的集电栅线5的长度W5,小于其余位置集电栅线5的长度W6。其中,第二焊盘212为银焊盘,第三焊盘221包括铝框2212,以及设置于铝框2212内并与铝框2212电连接的银主体2211。
并且,至少位于边栅211之间的各银汇流栅线21位于相邻第二焊盘212之间的栅线段213,其宽度由栅线段213的端部向栅线段213的中部逐渐减小。
另外,第二焊盘212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焊盘连接线2121,焊盘连接线2121与对应的集电栅线5连接,焊盘连接线2121的宽度W3大于对应的集电栅线5的宽度W4,沿第二方向Y,各所述集电栅线5的边界位于对应所述焊盘连接线2121的边界以内。
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2111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Y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电池前驱体1边缘;所述第一端将三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的第一条集电栅线31和第二条集电栅线32,分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第二部分312相对所述第一部分311靠近所述边栅211,第三条集电栅线33通过第一辅助栅线34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32的所述第二部分312电连接,且第一辅助栅线34的一端部与第三条集电栅线33靠近边栅21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条集电栅线31的所述第二部分312通过第二辅助栅线35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32的所述第二部分312电连接,且第二辅助栅线35的各端部分别连接在各第二部分312靠近边栅211的端部;所述第二端将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的一条,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三部分381和第四部分382,第四部分382相对所述第三部分381靠近所述边栅211,且另一条与所述第四部分382通过第三辅助栅线38电连接,且,第三辅助栅线38的两端,分别与另一条第二集电栅线以及所述第四部分382靠近边栅211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除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2111之外的其余所述第一焊盘2111的两端,均分别将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的一条集电栅线5,分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五部分362和第六部分361,所述第六部分361相对于所述第五部分362靠近所述边栅211,且各另一条所述第二集电栅线分别通过第四辅助栅线39与对应的所述第六部分361电连接,且,第四辅助栅线39的两端分别与另一条所述第二集电栅线及所述第六部分361靠近边栅211的端部连接。
在第二方向Y上,电池前驱体1的上端设置有倒角11;倒角11位置处,第二辅助栅线35,到所述第一焊盘2111中心线4的距离,大于第一辅助栅线34,到所述第一焊盘2111中心线4的距离,所述第一辅助栅线34、所述第二辅助栅线35以及所述中心线4均与所述第二方向Y平行。
示例2
如图4所示,该示例与示例1的主要区别为,铝汇流栅线22与银汇流栅线21的排布顺序发生的变化,该示例中,自电池前驱体1的第一方向X的边缘以铝汇流栅线22开始进行排布,即边栅211采用铝汇流栅线22,,并且,边栅211都是铝汇流栅线22,相应地,此示例中第一焊盘2111包括铝框2212,以及设置于铝框2212内并与铝框2212电连接的银主体2211。铝框2212外连接的铝延长部的宽度W2为0.5mm。
示例3
该示例与示例1或示例2的主要区别为,在第一方向X上,一侧边栅211是银汇流栅线21,另一侧边栅211为铝汇流栅线22。
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3)

1.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前驱体,所述电池前驱体的其中一面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有多条汇流栅线,各所述汇流栅线均电连接有多条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集电栅线,且连接于相邻所述汇流栅线上的各所述集电栅线呈叉指状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汇流栅线称为边栅,各所述边栅设置有多条向相邻所述汇流栅线延伸的第一连接栅线,各所述第一连接栅线远离所述边栅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一焊盘;
与所述边栅电连接的所述集电栅线为第一集电栅线,与所述边栅相邻的所述汇流栅线电连接的所述集电栅线为第二集电栅线;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电池前驱体的边缘;所述第一端将三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的第一条集电栅线和第二条集电栅线,分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相对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边栅,且第三条集电栅线通过第一辅助栅线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的所述第二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一条集电栅线的所述第二部分通过第二辅助栅线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的所述第二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二端将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的一条,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四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三部分靠近所述边栅,且另一条所述第二集电栅线通过第三辅助栅线与所述第四部分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除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之外的其余所述第一焊盘的两端,均分别将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集电栅线中的一条所述第二集电栅线,分别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六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五部分靠近所述边栅,且各另一条所述第二集电栅线分别通过第四辅助栅线与对应的所述第六部分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前驱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倒角;倒角位置处,所述第二辅助栅线,到所述第一焊盘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辅助栅线,到所述第一焊盘中心线的距离,所述第一辅助栅线、所述第二辅助栅线以及所述中心线均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栅线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三条集电栅线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栅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中部或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
所述第二辅助栅线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条集电栅线的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栅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条集电栅线的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
所述第三辅助栅线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四部分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三辅助栅线的另一端部,与对应所述第二集电栅线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辅助栅线的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第六部分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所述第四辅助栅线的另一端部,与对应所述第二集电栅线靠近所述边栅的端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其余所述第一焊盘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为银焊盘;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包括焊盘主体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至少向所述电池前驱体边缘延伸的焊盘延长部,所述焊盘延长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焊盘主体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延长部的宽度为0.1mm-0.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包括铝框,设置于所述铝框内并与所述铝框电连接的银主体;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第一焊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铝框上沿第二方向,向所述电池前驱体边缘延伸的铝延长部,所述铝延长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铝框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延长部的宽度为0.3mm-0.7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除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汇流栅线外,其余所述汇流栅线中,一部分为银汇流栅线,另一部分为铝汇流栅线,且所述银汇流栅线与所述铝汇流栅线交替设置;
所述银汇流栅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焊盘,所述铝汇流栅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焊盘,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焊盘与所述第三焊盘交替设置;
位于相邻的所述银汇流栅线与所述铝汇流栅线之间,与所述第二焊盘及所述第三焊盘连接的所述集电栅线的长度,小于其余位置所述集电栅线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栅线包括银汇流栅线,所述银汇流栅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焊盘,所述银汇流栅线位于相邻所述第二焊盘之间的栅线段,其宽度由所述栅线段的端部向所述栅线段的中部逐渐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盘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焊盘连接线,所述焊盘连接线与对应的所述集电栅线连接,所述焊盘连接线的宽度大于对应的所述集电栅线的宽度,沿第二方向,各所述集电栅线的边界位于对应所述焊盘连接线的边界以内。
CN202222533445.9U 2022-09-23 2022-09-23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Active CN218677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3445.9U CN218677158U (zh) 2022-09-23 2022-09-23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3445.9U CN218677158U (zh) 2022-09-23 2022-09-23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7158U true CN218677158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0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3445.9U Active CN218677158U (zh) 2022-09-23 2022-09-23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71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19687A (zh) * 2023-11-06 2023-12-12 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CN117253930A (zh) * 2023-11-20 2023-12-19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和电极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19687A (zh) * 2023-11-06 2023-12-12 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CN117219687B (zh) * 2023-11-06 2024-03-12 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CN117253930A (zh) * 2023-11-20 2023-12-19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和电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77158U (zh)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
CN210443569U (zh) 条形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21867716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串和光伏组件
CN214505504U (zh) 电池片和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CN21345975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栅线结构、光伏组件
CN113690333B (zh) 太阳能电池、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113097316A (zh) 一种叠瓦电池片、电池小片和叠瓦光伏组件
CN210123741U (zh) 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组件
CN21833381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
CN21598878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CN216450655U (zh) 光伏组件
CN21598878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CN210837777U (zh) 一种光伏电池串和光伏组件
CN210897297U (zh) 太阳能电池
CN220873586U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和电池串
CN210897299U (zh) 条形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109509797B (zh) 条形电池片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组件
CN210443577U (zh) 光伏组件
CN113659024A (zh) 一种电连接结构、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34980A (zh) 一种高性能晶硅电池组件及太阳能电池板
CN220692034U (zh) 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
CN111403499A (zh) 条形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649112A (zh) 一种优化晶硅电池组件及太阳能电池板
CN219163409U (zh) 一种背接触电池、光伏电池结构和光伏组件
CN215418201U (zh) 高双面率的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