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3195U - 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3195U
CN218673195U CN202222278149.9U CN202222278149U CN218673195U CN 218673195 U CN218673195 U CN 218673195U CN 202222278149 U CN202222278149 U CN 202222278149U CN 218673195 U CN218673195 U CN 218673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ixing
condensing device
auxiliary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781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贵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us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us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us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us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781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3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3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3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涉及冷凝装置技术领域。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器本体和辅助冷凝组件。冷凝器本体包括固定座、具有第二腔室的内壳体和热交换盘管,内壳体设置于固定座自身围合形成的第一腔室内,且固定座和内壳体之间具有容置间隙,热交换盘管设置于容置间隙内,且绕设于内壳体;辅助冷凝组件包括辅助主体和热交换板管,热交换板管设置于辅助主体内,且辅助主体开设有和第二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三腔室。该多管路冷凝装置能够通过设置辅助冷凝组件,将气体在辅助冷凝组件中进行初步换热后,再进入到冷凝器本体中,从而实现对气体的二次换热,达到提高最终的冷凝换热效果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冷凝器(Condenser),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
现有的冷凝器大都是将气体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通常盘成螺线管),让热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铜之类的金属导热性能强,常用于输送蒸气。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经常在管道上附加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散热片,加大散热面积,以加速散热,并通过风机加快空气对流,把热量带走。然而,现有的冷气大都不具备多级冷凝功能,其没有辅助冷凝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对气体的冷凝很多都是单次的一级冷凝,最终会存在冷凝效果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其能够通过设置辅助冷凝组件,将气体在辅助冷凝组件中进行初步换热后,再进入到冷凝器本体中,从而实现对气体的二次换热,达到提高最终的冷凝换热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包括:
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包括固定座、具有第二腔室的内壳体和热交换盘管,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固定座自身围合形成的第一腔室内,且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具有容置间隙,所述热交换盘管设置于所述容置间隙内,且绕设于所述内壳体;
辅助冷凝组件,所述辅助冷凝组件包括辅助主体和热交换板管,所述热交换板管设置于所述辅助主体内,且所述辅助主体开设有和所述第二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三腔室。
该多管路冷凝装置能够通过设置辅助冷凝组件,将气体在辅助冷凝组件中进行初步换热后,再进入到冷凝器本体中,从而实现对气体的二次换热,达到提高最终的冷凝换热效果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本体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外壳体的内轮廓和所述固定座的部分外轮廓相互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套筒部和固定单元,所述套筒部自身围合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固定单元和所述套筒部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单元用于锁紧所述套筒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螺栓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与所述套筒部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固定螺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套筒部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本体还包括翅片组件,所述翅片组件和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翅片组件包括热交换板和翅片主体,所述翅片主体和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翅片主体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翅片主体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翅片主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本体还包括第一堵塞,所述第一堵塞可选择地嵌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冷凝组件还包括第二堵塞,所述第二堵塞可选择地嵌设于所述第三腔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盘管为不锈钢管或铜管,所述换热板管的外表面采用热浸锌处理或者增加石墨烯涂层或者增加纳米涂层。
换热板管的外表面处理,可以解决外表面喷水以及水蒸发带来的腐蚀问题,以及改善水结垢问题。在外表面上采用热浸锌处理或者增加石墨烯涂层或者增加纳米涂层等。另外,换热盘管可以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可以解决或改善内部流通水的腐蚀和洁净问题。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器本体和辅助冷凝组件。所述冷凝器本体包括固定座、具有第二腔室的内壳体和热交换盘管,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固定座自身围合形成的第一腔室内,且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具有容置间隙,所述热交换盘管设置于所述容置间隙内,且绕设于所述内壳体;所述辅助冷凝组件包括辅助主体和热交换板管,所述热交换板管设置于所述辅助主体内,且所述辅助主体开设有和所述第二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三腔室。该多管路冷凝装置能够通过设置辅助冷凝组件,将气体在辅助冷凝组件中进行初步换热后,再进入到冷凝器本体中,从而实现对气体的二次换热,达到提高最终的冷凝换热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管路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管路冷凝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管路冷凝装置的剖视图。
图标:100-多管路冷凝装置;101-固定座;1011-套筒部;1012-第一固定板;1013-第二固定板;1014-固定螺栓;102-内壳体;103-热交换盘管;104-外壳体;111-辅助主体;112-热交换板管;121-翅片主体;122-热交换板;131-第一堵塞;132-第二堵塞;201-第一腔室;202-第二腔室;203-第三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若出现“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管路冷凝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管路冷凝装置100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管路冷凝装置100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100,包括冷凝器本体和辅助冷凝组件。冷凝器本体包括固定座101、具有第二腔室202的内壳体102和热交换盘管103,内壳体102设置于固定座101自身围合形成的第一腔室201内,且固定座101和内壳体102之间具有容置间隙,热交换盘管103设置于容置间隙内,且绕设于内壳体102。辅助冷凝组件包括辅助主体111和热交换板管112,热交换板管112设置于辅助主体111内,且辅助主体111开设有和第二腔室202流体连通的第三腔室203。
值得说明的是,该多管路冷凝装置100能够通过设置辅助冷凝组件,将气体在辅助冷凝组件中进行初步换热后,再进入到冷凝器本体中,从而实现对气体的二次换热,达到提高最终的冷凝换热效果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本体还包括外壳体104,外壳体104可拆卸连接于固定座101上,且外壳体104的内轮廓和固定座101的部分外轮廓相互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101包括套筒部1011和固定单元,套筒部1011自身围合形成第一腔室201,固定单元和套筒部1011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且固定单元用于锁紧套筒部1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螺栓1014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1012和第二固定板1013,第一固定板1012和第二固定板1013均与套筒部1011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固定螺栓1014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012和第二固定板1013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板分别设置于套筒部1011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本体还包括翅片组件,翅片组件和固定座101远离外壳体104的一侧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翅片组件包括热交换板122和翅片主体121,翅片主体121和固定座101远离外壳体104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翅片主体12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翅片主体121均匀间隔设置于翅片主体12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本体还包括第一堵塞131,第一堵塞131可选择地嵌设于第二腔室20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辅助冷凝组件还包括第二堵塞132,第二堵塞132可选择地嵌设于第三腔室20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盘管为不锈钢管或铜管,换热板管的外表面采用热浸锌处理或者增加石墨烯涂层或者增加纳米涂层。
换热板管的外表面处理,可以解决外表面喷水以及水蒸发带来的腐蚀问题,以及改善水结垢问题。在外表面上采用热浸锌处理或者增加石墨烯涂层或者增加纳米涂层等。另外,换热盘管可以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可以解决或改善内部流通水的腐蚀和洁净问题。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100,包括冷凝器本体和辅助冷凝组件。冷凝器本体包括固定座101、具有第二腔室202的内壳体102和热交换盘管103,内壳体102设置于固定座101自身围合形成的第一腔室201内,且固定座101和内壳体102之间具有容置间隙,热交换盘管103设置于容置间隙内,且绕设于内壳体102;辅助冷凝组件包括辅助主体111和热交换板管112,热交换板管112设置于辅助主体111内,且辅助主体111开设有和第二腔室202流体连通的第三腔室203。该多管路冷凝装置100能够通过设置辅助冷凝组件,将气体在辅助冷凝组件中进行初步换热后,再进入到冷凝器本体中,从而实现对气体的二次换热,达到提高最终的冷凝换热效果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包括固定座、具有第二腔室的内壳体和热交换盘管,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固定座自身围合形成的第一腔室内,且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内壳体之间具有容置间隙,所述热交换盘管设置于所述容置间隙内,且绕设于所述内壳体;
辅助冷凝组件,所述辅助冷凝组件包括辅助主体和热交换板管,所述热交换板管设置于所述辅助主体内,且所述辅助主体开设有和所述第二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三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本体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外壳体的内轮廓和所述固定座的部分外轮廓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套筒部和固定单元,所述套筒部自身围合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固定单元和所述套筒部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单元用于锁紧所述套筒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螺栓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与所述套筒部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固定螺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套筒部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本体还包括翅片组件,所述翅片组件和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组件包括热交换板和翅片主体,所述翅片主体和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翅片主体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翅片主体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翅片主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路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本体还包括第一堵塞,所述第一堵塞嵌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路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冷凝组件还包括第二堵塞,所述第二堵塞嵌设于所述第三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路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盘管为不锈钢管或铜管。
CN202222278149.9U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 Active CN218673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8149.9U CN218673195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78149.9U CN218673195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3195U true CN218673195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5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78149.9U Active CN218673195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3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83911B (zh) 一种复合液冷式热管散热器
US6856510B2 (en) Efficient cooler
CN111457763A (zh) 用于变物性流体冷却的毛细管换热器
CN218673195U (zh) 一种多管路冷凝装置
CN211146974U (zh) 蒸发器的热交换器
CN21106045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冷凝器的冷凝管结构
WO2013003375A1 (en) Micro-port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CN211651311U (zh) 一种新型风冷装置
CN211953778U (zh) 换热装置
CN115773681A (zh) 基于环路热管的散热装置
WO2002061361A1 (fr) Échangeur de chaleur
JP3689761B2 (ja) 冷却装置
CN216014194U (zh) 一种冷却设备用可拆卸散热翅片
CN103959006A (zh) 热交换器
CN216745630U (zh) 一种金属真空热管的连接结构
CN110864574A (zh) 一种新型无补偿腔环路热管及其使用方法
CN220602292U (zh) 冷凝器不锈钢弯管
CN213208705U (zh) 一种闭式玻璃钢冷却水塔
CN216925200U (zh) 一种碳化硅冷凝器的冷却系统
CN220541424U (zh) 一种用于冷凝器的散热器
CN217608151U (zh) 风冷液冷两用导热管
CN209783054U (zh) 一种碳化硅冷凝器
JP2010050209A (ja) 冷却装置
CN215863702U (zh) 一种热泵供热装置
CN219103817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