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3817U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03817U CN219103817U CN202223228709.6U CN202223228709U CN219103817U CN 219103817 U CN219103817 U CN 219103817U CN 202223228709 U CN202223228709 U CN 202223228709U CN 219103817 U CN219103817 U CN 219103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heat transfer
- microchannel
- heat exchanger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壳体包括传热管道组件;传热管道组件由多个传热管、翅片和加固板组成。本实用新型传热管由多个直管与多个弧形管组成,增加了传热管内的流经距离,充分换热,并且直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杆相连接,且每个支撑杆上均匀排列开设有多个通流孔,外管内壁沿环行开设有四个条形流槽,在壳体内形成强烈的湍流效果,强化传热,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通道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来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高密度电子器件的冷却和90年代出现的微电子机械系统的传热问题,1981年,Tuckerman和Pease提出了微通道散热器的概念;1985年,Swife,Migliori和Wheatley研制出了用于两流体热交换的微通道换热器。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900495A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其包括微通道换热元件-口琴管,制冷剂集管,翅片,其中微通道换热元件-口琴管由两块具有微型沟槽或波浪纹的型材叠合,在叠合面上以及各结构部件的接缝处设有钎焊料,经钎焊形成。即在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中。
该专利该换热单元中,翅片和集流管是分层设置,因此,热交换并不充分,换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包括换热器壳体,
所述换热器壳体包括传热管道组件;
所述传热管道组件由多个传热管、翅片和加固板组成;
所述传热管由多个直管与多个弧形管组成,且每两个所述直管均与弧形管相连通。
其中,所述直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与弧形管相连通,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杆相连接,且每个支撑杆上均匀排列开设有多个通流孔。
其中,所述外管内壁沿环行开设有四个条形流槽。
其中,所述内管的长度小于外管的长度。
其中,所述翅片分布在每两个传热管之间,且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加固板安装在多个传热管之间,用于限位多个传热管。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传热管由多个直管与多个弧形管组成,增加了传热管内的流经距离,充分换热,并且直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杆相连接,且每个支撑杆上均匀排列开设有多个通流孔,外管内壁沿环行开设有四个条形流槽,在壳体内形成强烈的湍流效果,强化传热,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器壳体;2、传热管;3、加固板;4、直管;401、外管;
402、内管;5、弧形管;6、支撑杆;7、通流孔;8、条形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包括换热器壳体1,
换热器壳体1包括传热管道组件;
传热管道组件由多个传热管2、翅片和加固板3组成,翅片分布在每两个传热管2之间,且紧密接触,加固板3安装在多个传热管2之间,用于限位多个传热管2;
传热管2由多个直管4与多个弧形管5组成,且每两个直管4均与弧形管5相连通。
直管4包括外管401和内管402,外管401与弧形管5相连通,外管401与内管402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杆6相连接,且每个支撑杆6上均匀排列开设有多个通流孔7,外管401内壁沿环行开设有四个条形流槽8,内管402的长度小于外管401的长度,传热管由多个直管4与多个弧形管5组成,增加了传热管内的流经距离,充分换热,并且直管4包括外管401和内管402,外管401与内管402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杆6相连接,且每个支撑杆6上均匀排列开设有多个通流孔7,外管401内壁沿环行开设有四个条形流槽8,在壳体内形成强烈的湍流效果,强化传热,进而提高换热效果,由于内管402长度小于外管401,流体经过直管4时,一部分进入到内管402,一部分通过支撑,6的通流孔7,增加了传热管内的流经距离,且改变了流体速度,在壳体内形成强烈的湍流效果,强化传热,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结构原理:微通道换热器为现有成熟技术,传热管由多个直管4与多个弧形管5组成,增加了传热管内的流经距离,充分换热,流体经过直管4时,一部分进入到内管402,一部分通过支撑,6的通流孔7,增加了传热管内的流经距离,且改变了流体速度,在壳体内形成强烈的湍流效果,强化传热,进而提高换热效果,外管401内壁沿环行开设有四个条形流槽8,在壳体内形成强烈的湍流效果,强化传热,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6)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包括换热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壳体(1)包括传热管道组件;
所述传热管道组件由多个传热管(2)、翅片和加固板(3)组成;
所述传热管(2)由多个直管(4)与多个弧形管(5)组成,且每两个所述直管(4)均与弧形管(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4)包括外管(401)和内管(402),所述外管(401)与弧形管(5)相连通,所述外管(401)与内管(402)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杆(6)相连接,且每个支撑杆(6)上均匀排列开设有多个通流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401)内壁沿环行开设有四个条形流槽(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02)的长度小于外管(401)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分布在每两个传热管(2)之间,且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3)安装在多个传热管(2)之间,用于限位多个传热管(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28709.6U CN219103817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28709.6U CN219103817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03817U true CN219103817U (zh) | 2023-05-30 |
Family
ID=86462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28709.6U Active CN219103817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03817U (zh) |
-
2022
- 2022-12-02 CN CN202223228709.6U patent/CN2191038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41023Y (zh) | 环路并行式热管及其换热器 | |
CN107976101B (zh) | 一种外翅片换热管的使用方法 | |
CN109405589B (zh) | 一种双管程独立换热的球形换热器 | |
CN101482377A (zh) | 一种组合式管翅强化换热表面结构 | |
CN219103817U (zh)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环形微通道管 | |
CN203336996U (zh) | 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液冷型换热器 | |
CN102200399A (zh) | 非金属微细管束换热器 | |
CN219178343U (zh) |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 |
CN111336841A (zh) | 一种围叠式微通道换热器 | |
CN106382836A (zh) | 分离型热管洗浴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 |
CN207797806U (zh) | 一种异形管翅换热器 | |
CN102692144B (zh) | 一种新扁平管空冷器 | |
CN214407123U (zh) | 一种高温紧凑型微通道换热器 | |
CN202119292U (zh) | 非金属微细管束换热器 | |
CN205690946U (zh) | 一种气液脉动热管换热器 | |
CN210426197U (zh) | 编织填料式超高温超高压换热器 | |
CN211651317U (zh) | 一种新型四壳程椭圆扭曲扁管自支撑换热器 | |
CN202024626U (zh) | 一种翅片式的液体换热器 | |
CN112595148A (zh) | 基于泡沫金属的s型管束交叉流式管壳换热器 | |
CN206399249U (zh) |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 |
CN205718629U (zh) | 一种多进多出环型管带式铝扁管 | |
CN205940254U (zh) | 一种高效的异型换热管 | |
CN215572294U (zh) | 一种具有不同换热形式的换热设备 | |
CN218723401U (zh) | 碳化硅换热模块 | |
CN219390601U (zh) | U型式组合冷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