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9490U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69490U CN218669490U CN202223610354.7U CN202223610354U CN218669490U CN 218669490 U CN218669490 U CN 218669490U CN 202223610354 U CN202223610354 U CN 202223610354U CN 218669490 U CN218669490 U CN 2186694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oil circuit
- circuit
- branch
- pa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属于摩托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发动机油路行程长的问题。本发动机包括箱体、固连在箱体底部的油底壳、固连在箱体顶部后端的后缸头和固连在箱体顶部前端的前缸头,油路结构包括位于后缸头缸壁中的后油路、位于前缸头缸壁中的前油路以及位于箱体箱壁中的主油路和分油路,主油路沿竖直方向布置,分油路位于箱体的顶部,主油路的进油端通过机油泵与油底壳内的空腔相连通,出油端与分油路相连通,后油路和前油路均与分油路相连通。本油路结构具有油路行程短且不外露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摩托车发动机作为摩托车行驶时的动力装置,发动机在工作时,需要通过润滑油沿着油路流动到发动机内部的各个零部件处,然后通过润滑油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润滑。
现有的发动机内部的油路布置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摩托车发动机润滑油冷却系统[申请号:201020211793.9;授权公告号:CN201696138U],机油泵第一腔室的进油口与一次机油过滤器的出油口相通,机油泵第一腔室的出油口与外置油箱的进油口相通;外置油箱的第一出油口与机油泵第二腔室的进油口相通,外置油箱的第二出油口与气缸头的外接进油口相通;机油泵第二腔室的出油口与机油滤清器的进油孔相通,与机油滤清器出油口连通的曲轴箱盖油道分为两路,一路与曲轴滚针的进油道相通,另一路与三通外油管的进油口相接,三通外油管的第一出油口与主、副轴的油孔相通,三通外油管的第二出油口与凸轮轴油道连通。
该种结构的润滑油冷却系统,润滑油在机油泵的作用下通过曲轴组件进入到三通外油管,然后再进入到气缸体油道、气缸头油道与气缸头上的凸轮轴油道连通,需要通过外界油管,且只进入到一个气缸头中,该种结构的润滑油路结构复杂,行程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油路结构的油路行程短,且不外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发动机包括箱体、固连在箱体底部的油底壳、固连在箱体顶部后端的后缸头和固连在箱体顶部前端的前缸头,其特征在于,油路结构包括位于后缸头缸壁中的后油路、位于前缸头缸壁中的前油路以及位于箱体箱壁中的主油路和分油路,所述主油路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分油路位于箱体的顶部,所述主油路的进油端通过机油泵与油底壳内的空腔相连通,出油端与分油路相连通,所述后油路和前油路均与分油路相连通。
工作时,机油泵工作,将油底壳内润滑油抽到主油路中并流动到分油路中,部分润滑油通过后油路进入到后缸头的内腔中,对后缸头中的零部件进行润滑,其余部分的润滑油通过前油路进入到前缸头的内腔中,对前缸头中的零部件进行润滑。分油路位于箱体的顶部,后油路位于后缸头缸壁中,后油路是斜向后设置,前油路位于前缸头缸壁中,前油路是斜向前设置,主油路沿竖直方向布置,使油路结构整体呈Y形布置,油底壳到分油路的距离最短,分油路到缸头的平均距离最短,从而使油路结构的油路行程短。主油路和分油路均位于箱体箱壁中,后油路位于后缸头缸壁中,前油路位于前缸头缸壁中,本油路结构的管路不外露。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中,发动机包括曲轴组件,所述主油路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主油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主油路和第三主油路,所述第一主油路的进油端通过机油泵与油底壳内的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主油路的一端与第一主油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曲轴组件中的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三主油路的一端与曲轴组件中的油路相连通,另一端与分油路相连通。该种结构,使主油路将润滑油往缸体输送的过程中即对曲轴组件进行润滑,可以节省一条油路,从而使油路结构的油路总行程短;而且第二主油路和第三主油路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可以缩短第一主油路与分油路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油路结构的油路总行程短。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中,油路结构还包括位于箱体箱壁中的第一支油路和第二支油路,所述第一支油路和第二支油路均位于箱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油路和第二支油路的进油端均与分油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支油路和第二支油路的进油端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支油路的出油端与后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支油路的出油端与前油路相连通。第一支油路相当于后油路的延长,第二支油路相当于前油路的延长,第一支油路和第二支油路的进油端错开设置,保证分油路里的润滑油平稳且等量的输送到第一支油路和第二支油路中。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中,所述第一支油路和后油路均沿分油路朝向后缸头的方向斜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后油路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支油路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根据箱体箱壁和左缸体缸壁的位置关系,第一支油路和后油路该种布置方式,使油路行程短。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中,所述第一支油路的流通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后油路的流通横截面积。该种结构,使后油路中的润滑油具有足够的油压,具有足够的流速,使润滑油可以更好的进入到后缸头的内腔中。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中,所述第二支油路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前油路沿分油路朝向前缸头的方向斜向上倾斜设置。根据箱体箱壁和右缸体缸壁的位置关系,第二支油路和前油路该种布置方式,使油路行程短。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中,所述第二支油路的流通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前油路的流通横截面积。该种结构,使前油路中的润滑油具有足够的油压,具有足够的流速,使润滑油可以更好的进入到前缸头的内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油路结构的主油路、分油路、第一支油路和第二支油路均位于箱体箱壁中,后油路位于后缸头缸壁中,前油路位于前缸头缸壁中,本油路结构的管路不外露。
2、本油路结构的分油路、第一支油路和第二支油路均位于箱体的顶部,配合第一支油路、第二支油路、后油路和前油路的角度,使油路结构的行程短;而且主油路直接穿过曲轴组件,可以节省一条对曲轴组件进行润滑的油路,从而使油路结构的油路总行程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油路结构主油路、分油路、第一支油路和后油路的位置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油路结构分油路、第二支油路和前油路的位置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油路结构的油路布置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油路结构的油路布置主视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油底壳;3、后缸头;4、前缸头;5、后油路;6、前油路;7、主油路;71、第一主油路;72、第二主油路;73、第三主油路;8、分油路;9、第一支油路;10、第二支油路;11、机油泵;12、曲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发动机包括箱体1、固连在箱体1底部的油底壳2、固连在箱体1顶部后端的后缸头3、固连在箱体1顶部前端的前缸头4、机油泵11、曲轴组件12和润滑系统,润滑系统包括油路结构,油路结构包括后油路5、前油路6、主油路7、分油路8、第一支油路9和第二支油路10。
后油路5位于后缸头3缸壁中,前油路6位于前缸头4缸壁中,主油路7、分油路8、第一支油路9和第二支油路10均位于箱体1箱壁中,分油路8、第一支油路9和第二支油路10均位于箱体1的顶部。
如图3、图4所示,第一支油路9和第二支油路10的进油端均与分油路8相连通,且第一支油路9和第二支油路10的进油端错开设置,第一支油路9的出油端与后油路5相连通,第二支油路10的出油端与前油路6相连通。第一支油路9和后油路5均沿分油路8朝向后缸头3的方向斜向上倾斜设置,后油路5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一支油路9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第一支油路9的流通横截面积大于后油路5的流通横截面积。第二支油路10沿水平方向设置,前油路6沿分油路8朝向前缸头4的方向斜向上倾斜设置,第二支油路10的流通横截面积大于前油路6的流通横截面积。
主油路7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主油路71、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主油路72和第三主油路73,第一主油路71的进油端通过机油泵11与油底壳2内的空腔相连通,第二主油路72的一端与第一主油路71相连通,另一端与曲轴组件12中的油路相连通,第三主油路73的一端与曲轴组件12中的油路相连通,另一端与分油路8相连通。
工作时,机油泵11工作,将油底壳2内润滑油抽到第一主油路71中,然后通过第二主油路72进入到曲轴组件12中,对曲轴组件12进行润滑,随后通过第三主油路73进入到分油路8中,部分润滑油通过第一支油路9和后油路5进入到后缸头3的内腔中,对后缸头3中的零部件进行润滑,其余部分的润滑油通过第二支油路10和前油路6进入到前缸头4的内腔中,对前缸头4中的零部件进行润滑。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箱体1、油底壳2、后缸头3、前缸头4、后油路5、前油路6、主油路7、第一主油路71、第二主油路72、第三主油路73、分油路8、第一支油路9、第二支油路10、机油泵11、曲轴组件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发动机包括箱体(1)、固连在箱体(1)底部的油底壳(2)、固连在箱体(1)顶部后端的后缸头(3)和固连在箱体(1)顶部前端的前缸头(4),其特征在于,油路结构包括位于后缸头(3)缸壁中的后油路(5)、位于前缸头(4)缸壁中的前油路(6)以及位于箱体(1)箱壁中的主油路(7)和分油路(8),所述主油路(7)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分油路(8)位于箱体(1)的顶部,所述主油路(7)的进油端通过机油泵(11)与油底壳(2)内的空腔相连通,出油端与分油路(8)相连通,所述后油路(5)和前油路(6)均与分油路(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包括曲轴组件(12),所述主油路(7)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主油路(71)、均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主油路(72)和第三主油路(73),所述第一主油路(71)的进油端通过机油泵(11)与油底壳(2)内的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主油路(72)的一端与第一主油路(71)相连通,另一端与曲轴组件(12)中的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三主油路(73)的一端与曲轴组件(12)中的油路相连通,另一端与分油路(8)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油路结构还包括位于箱体(1)箱壁中的第一支油路(9)和第二支油路(10),所述第一支油路(9)和第二支油路(10)均位于箱体(1)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油路(9)和第二支油路(10)的进油端均与分油路(8)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支油路(9)和第二支油路(10)的进油端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支油路(9)的出油端与后油路(5)相连通,所述第二支油路(10)的出油端与前油路(6)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油路(9)和后油路(5)均沿分油路(8)朝向后缸头(3)的方向斜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后油路(5)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一支油路(9)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油路(9)的流通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后油路(5)的流通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油路(10)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前油路(6)沿分油路(8)朝向前缸头(4)的方向斜向上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油路(10)的流通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前油路(6)的流通横截面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610354.7U CN218669490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610354.7U CN218669490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69490U true CN218669490U (zh) | 2023-03-21 |
Family
ID=85551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610354.7U Active CN218669490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69490U (zh) |
-
2022
- 2022-12-29 CN CN202223610354.7U patent/CN2186694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69428A (zh) | 废气回流装置 | |
CN108397255B (zh) | 航空用水平对置活塞式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 |
RU140662U1 (ru) | Узел (варианты) | |
CN221277834U (zh) | 带有润滑油道的凸轮轴 | |
CN218669490U (zh)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结构 | |
CN201953505U (zh) | 发动机右曲轴箱润滑油路 | |
CN109098875A (zh) | 一种新型柴油机前端箱体 | |
CN208918616U (zh) | 发动机冷却及润滑系统 | |
CN201794754U (zh) | 无独立动力油泵注油器 | |
CN108331664A (zh) | V型气缸体 | |
CN201198790Y (zh) | 新一代卧式单双缸柴油机机体 | |
CN101255827A (zh) | 新一代卧式单双缸柴油机机体 | |
CN209780993U (zh) | 发动机强制润滑油路系统 | |
CN210714804U (zh) | 用于发动机的机油油路系统以及发动机和车辆 | |
CN211950623U (zh) | 一种缸体组合式油孔结构 | |
CN202055891U (zh) | 通用汽油机油气分离用呼吸器循环系统结构 | |
CN201858034U (zh) | 一种直列水冷发动机机体 | |
CN115288826B (zh) |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 |
CN101956622A (zh) | 一种直列水冷发动机机体 | |
CN110439648A (zh) | 一种新型干式油底壳 | |
CN215057786U (zh) | 内燃机钢活塞 | |
CN204921091U (zh) |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结构 | |
CN103511113B (zh) | 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 | |
CN220539706U (zh) | 一种润滑系统 | |
CN201025155Y (zh) | 一种水冷内燃机曲轴箱的边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