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8918U - 一种锁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8918U
CN218668918U CN202222627219.7U CN202222627219U CN218668918U CN 218668918 U CN218668918 U CN 218668918U CN 202222627219 U CN202222627219 U CN 202222627219U CN 218668918 U CN218668918 U CN 218668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am
locking
cam body
lock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72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红军
吴正男
樊俊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k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k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k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ka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72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8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8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8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锁具,包括:锁体,锁体内设有安装腔;锁定部件,锁定部件至少部分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腔内;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于安装腔内,驱动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和凸轮,凸轮包括凸轮本体和凸设于凸轮本体周侧表面的弹性部,动力单元与凸轮本体传动连接以驱动凸轮本体转动,弹性部能够跟随凸轮本体转动以推动锁定部件滑动。本申请中,在凸轮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弹性部的弹性变形以降低凸轮以锁定部件之间或者锁定部件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干涉,以使得锁体开关更顺畅。

Description

一种锁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安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具。
背景技术
锁具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安防产品,主要包括门锁、挂锁、车锁等等。相关技术中,锁具通常采用凸轮机构进行传动,以通过凸轮的转动带动相应的锁止部件运动,进而完成相应的开锁和关锁动作。但是,凸轮机构在运动的转动的过程中容易与锁具内部结构发生干涉,进而导致锁具的开关锁不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具,可以使得凸轮运动时更加顺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具,包括:
锁体,所述锁体内设有安装腔;
锁定部件,至少部分所述锁定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和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安装腔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和凸轮,所述凸轮包括凸轮本体和凸设于所述凸轮本体周侧表面的弹性部,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凸轮本体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凸轮本体转动,所述弹性部能够跟随所述凸轮本体转动以推动所述锁定部件滑动。
可选的,所述弹性部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凸轮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凸轮本体相间隔,以使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凸轮本体之间围设形成避让空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段设有朝靠近所述避让空间内凹陷的弯折部。
可选的,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凸轮本体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锁具还包括锁梁,所述锁梁包括安装于所述锁体内的第一杆部,所述第一杆部能够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锁定部件滑动的方向,所述第一杆部靠近所述凸轮本体的一侧设有锁止缺口;
当所述第一杆部滑动至所述锁止缺口正对所述锁定部件时,所述弹性部能够转动至位于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凸轮本体之间,以推动所述锁定部件插入所述锁止缺口内限制所述锁梁的运动。
可选的,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形成传动孔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杆部的第一侧壁以及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第二侧壁;
所述凸轮容置于所述传动孔内,所述凸轮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凸轮本体周侧表面的刚性部;
其中,所述凸轮能够转动至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以及所述刚性部与所述第二侧壁分离,以推动所述锁定部件插入所述锁止缺口内;
其中,所述凸轮能够转动至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侧壁分离以及所述刚性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相抵,以推动所述锁定部件脱离所述锁止缺口。
可选的,所述锁具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锁体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杆部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锁具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锁体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部相抵,以驱动所述第一杆部沿朝所述锁体外部移动。
可选的,所述锁具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锁体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至所述锁定部件背向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以驱动所述锁定部件朝所述第一杆部移动。
可选的,所述锁具还包括:
控制电路板,与动力单元电连接;
储能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和
线圈,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线圈用于与无线设备近场通讯,以接受所述无线设备传输的能量以及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凸轮在推动锁定部件时,若凸轮与锁定部件之间或者锁定部件与其他部件之间发生干涉时,弹性部可以发生一定的适应性形变,以降低相应零件的干涉,进而使得凸轮转动时更加顺畅,最终使得锁具的开关锁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锁具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锁具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锁具的驱动装置和锁定部件在开锁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锁具的驱动装置和锁定部件在关锁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锁具的爆炸图。
图7为图3所示锁具的X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
1、锁具;
100、锁体;
11、安装腔;111、第一子腔体;112、第二子腔体;12、第一壳体;121、第一通孔;122、第一环壁;13、第二壳体;14、第三壳体;141、第一容置槽;142、限位销钉;143、第二容置槽;
200、锁定部件;
21、传动孔;22、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24、凸柱;
300、驱动装置;
31、动力单元;32、凸轮;321、凸轮本体;322、弹性部;3221、第一段;3222、第二段;3223、折弯部;323、刚性部;
400、锁梁;
41、第一杆部;42、锁止缺口;43、磁性件;44、限位槽;45、防水套;451、第一环形部;452、第二环壁;46、密封圈;461、第二环形部;462、第三环形部;463、第三环壁;
500、传感器;
600、第一弹簧;
700、第二弹簧;
800、控制电路板;81、储能模块;82、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具1,锁具1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是门锁、车锁、挂锁、地锁等等,锁具1根据开关方式的不同还可以是机械锁或者电子锁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考图2至图4,图2为图1所示锁具的俯视图,图3为图2所示锁具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2所示锁具的驱动装置和锁定部件在开锁状态下结构示意图。锁具1可以包括锁体100、锁定部件200和驱动装置300。锁体100内设有安装腔11。至少部分锁定部件200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腔11内。驱动装置300设置于安装腔11内,驱动装置300包括动力单元31和凸轮32,凸轮32包括凸轮本体321和凸设于凸轮本体321周侧表面的弹性部322。动力单元31与凸轮本体321传动连接以驱动凸轮本体321转动。弹性部322能够跟随凸轮本体321转动以推动锁定部件200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弹性部322被替换为硬质的材质时,由于制造公差、装配公差或者凸轮32转动角度的误差等因素,凸轮32可能会无法驱动锁定部件200滑动正确的距离,进而导致凸轮32与锁定部件200之间或者锁定部件200与锁体100内的其他部件之间发生干涉,最终无法正常完成开关锁动作,甚至导致锁具1的损坏。相较之下,本申请实施例中,凸轮32在推动锁定部件200时,若凸轮32与锁定部件200之间或者锁定部件200与锁体100内的其他部件之间发生干涉时,弹性部322可以发生一定的适应性形变,以降低相应零件的干涉,进而使得锁具1开关锁更加顺畅。诸如,当凸轮32转动导致锁定部件200的滑动行程过大时,弹性部322可以被压缩变形,以避免锁定部件200与其他零件碰撞或者挤压而损坏。
当然,在锁定部件200和弹性部322发生一定磨损后,还可以通过弹性部322的适应性变形,以对锁定部件200和弹性部322之间磨损形成的间隙进行动态补偿,以使得锁具1开关锁更加顺畅和稳定。
弹性部322的结构可以是多样的。诸如,弹性部322可以是实心的,弹性部322也可以是中空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弹性部322可以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段3221和第二段3222。第一段3221与凸轮本体321连接。第二段3222与凸轮本体321相间隔,以使第一段3221、第二段3222和凸轮本体321之间围设形成避让空间。进而,当弹性部322受到挤压时,第一段3221和第二段3222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避让空间被压缩;以及,当锁定部件200或者凸轮32磨损时,弹性部322能够舒张,以使得避让空间变大而消弭锁定部件200或者凸轮32磨损形成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段3222设有朝靠近避让空间凹陷的弯折部3223。进而,通过设置弯折部3223可以提高第二段3222的弹性,进而提高整个弹性部322的弹性。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段3222可以设有朝远离凸轮本体321方向凸起的弯折部3223。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第二段3222设置为平整的薄板状,弯折部3223可以有效提高第二段3222的弹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部322与凸轮本体321一体成型。诸如,弹性部322和凸轮本体321可以是通过注塑、冲压、压铸等方式一体成型的,以提高整个凸轮32的强度。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弹性部322可以是通过卡接、螺接、粘接、焊接、套接等方式固定在凸轮本体321上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下面,以锁具1是挂锁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举例说明。
请继续参考图5,图5为图2所示锁具的驱动装置和锁定部件在关锁状态下结构示意图。锁具1还可以包括锁梁400,锁梁400包括安装于锁体100内的第一杆部41。第一杆部41能够沿第一方向滑动,第一方向垂直于锁定部件200滑动的方向,第一杆部41靠近凸轮本体321的一侧设有锁止缺口42。当第一杆部41滑动至锁止缺口42正对锁定部件200时,弹性部322能够转动至位于第一杆部41和凸轮本体321之间,以推动锁定部件200插入锁止缺口42内限制锁梁400的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锁梁400可以整体为U形,锁梁400插入锁体100的一端形成第一杆部41。随着第一杆部41朝锁体100外部方向滑动,锁梁400的另一端能够和锁体100分离,以使得锁具1处于解锁状态;以及,随着第一杆部41朝锁体100内部方向滑动,锁梁400的另一端能够插入或者抵接至锁体100,以使得锁具1处于关锁状态。当然,第一杆部41可以是圆轴状的,以使得在锁具1处于解锁状态下,锁梁400可以绕第一杆部41的轴线旋转。
进一步的,当锁具1处于关锁状态时,第一杆部41滑动至锁止缺口42正对锁定部件200,锁定部件200滑动能够插入锁止缺口42内,以使限制锁梁400切换至开锁状态;或者是,锁定部件200能够滑动至脱离锁止缺口42,以使锁梁400能够滑动至开锁状态。
示例性的,锁定部件200可以包括形成传动孔21的第一内壁,第一内壁包括靠近第一杆部41的第一侧壁22以及远离第一杆部41的第二侧壁23。凸轮32容置于传动孔21内,凸轮32还包括凸设于凸轮本体321周侧表面的刚性部323。
此时,凸轮32能够转动至弹性部322与第一侧壁22抵接以及刚性部323与第二侧壁23分离,以推动锁定部件200插入锁止缺口42内,进而实现锁定部件200对锁梁400的锁定。凸轮32能够转动至弹性部322与第一侧壁22分离以及刚性部323与第二侧壁23相抵,以使刚性部323推动锁定部件200朝远离第一杆部41的方向运动。
请继续参考图6,图6为图1所示锁具的爆炸图。为了方便检测锁具1的开关锁状态或者是开关锁次数,锁具1还可以包括固定设置于锁体100的传感器500,传感器500用于检测第一杆部41的位置,以判断锁具1的开关锁状态或者时开关锁次数。
具体而言,传感器500可以包括霍尔传感器500。相应的,第一杆部41设置有磁性件43。当第一杆部41滑动时,磁性件43与霍尔传感器500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使得霍尔传感器500检测到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
可替换的,传感器500可以是微动开关、接近光传感器500、距离传感器500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具1还可以包括第一弹簧600,第一弹簧600设于锁体100内,第一弹簧600的一端与第一杆部41相抵,以驱动第一杆部41沿朝锁体100外部移动。
示例性的,锁体10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供第一杆部41滑动的第一容置槽141,第一弹簧600可以压缩放置在第一容置槽141的底壁以及第一杆部41的自由端之间。进而,当锁定部件200脱离第一杆部41的锁止缺口42以后,第一杆部41可以在第一弹簧600的驱动下朝锁体100外部运动,以使锁梁400弹开至开锁状态。
为了防止第一杆部41弹出到锁体100的外部,锁具1还包括限位销钉142,限位销钉142与锁体100连接,第一杆部41设有与限位销钉142滑动配合的限位槽44,以使限位销钉142能够限制第一杆部41的滑动行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具1还可以包括第二弹簧700。第二弹簧700设于锁体100内,第二弹簧700的一端抵接至锁定部件200背向第一杆部41的一端,以施加一个推动锁定部件200朝第一杆部41运动的力。进而,在锁定部件200插入锁止缺口42的过程中,通过弹性部322和第二弹簧700的双重缓冲,可以避免锁体100遭受敲击时,锁定部件200从锁止缺口42脱离。
具体而言,锁体100设有供锁定部件200滑动的第二容置槽143;第二弹簧700压缩放置在第二容置槽143远离第一杆部41的一端和锁定部件200之间。锁定部件200远离第一杆部41的一端可以凸设有凸柱24,第二弹簧700套设于凸柱24上,以对第二弹簧700起到一个较好的固定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7,图7为图3所示锁具的X处局部放大图。锁体100可以设有与安装腔11连通的第一通孔121,锁梁400穿设于第一通孔121。锁梁400设有防水套45以封闭锁梁400与第一通孔121的间隙。
具体而言,锁体100的外表面凸设有第一环壁122,第一环壁122围设形成上述的第一通孔121。锁梁400穿设于第一通孔121。防水套45则包括环绕锁梁400设置的第一环形部451以及环绕第一环形部451设置的第二环壁452,第二环壁452套设于第一环壁122外周侧,并于第一环壁122间隙配合以形成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100还可以包括密封圈46。密封圈46套设于锁梁400,并且密封圈46压缩放置于第一通孔121的孔口端面和第一环形部451之间,以提高防水套45和第一环壁122之间的密封效果。
密封圈46可以包括沿第一杆部41轴线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环形部461和第三环形部462,以及密封圈46还包括环绕连接在第二环形部461和第三环形部462之间的第三环壁463。第二环形部461与第一环形部451相抵接,第三环形部462与第一通孔121的孔口端面相抵接,第三环壁463的中间部分朝靠近锁梁400的方向凹陷以抵接至锁梁400。
进而,第二环形部461与第一环形部451之间形成第一处密封,第三环形部462与第一通孔121的孔口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处密封,第三环壁463的中间部分与锁梁400之间形成第三处密封,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密封圈46的密封效果和可靠性。
此外,当锁定部件200从锁梁400的锁止缺口42退出后,密封圈46也可以发生弹性复原,以驱动锁梁400弹起而打开锁具1。
下面继续以锁具1是电子锁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锁具1还可以包括控制电路板800、储能模块81和线圈82。控制电路板800与动力单元31电连接,通过控制电路板800可以驱动动力单元31。储能模块81与控制电路板800电连接,进而通过储能模块81可以为动力单元31以及控制电路板800提供电源。线圈82与控制电路板800电连接,以及线圈82用于与无线设备近场通讯,以接受无线设备传输的能量以及信息。那么,线圈82就可以将无线设备传输的能量储存到储能模块81中为整个电子锁供电,以及线圈82能够获取无线设备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以确定是否需要开锁或者关锁。
储能模块81可以是电容或者其他任意一种可以储能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动力单元31可以是马达或者电机。以动力单元31是电机为例,电机的输出轴与凸轮本体321连接固定以实现传动。
在工作的过程中,凸轮32的初始角度可以是弹性部322朝向第一杆部41的。下面,以锁具1的一种开关锁流程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首先,电机驱动凸轮32正转90°,以使得弹性部322与第一侧壁22分离以及刚性部323与第二侧壁23相抵,进而刚性部323推动锁定部件200朝远离第一杆部41的方向运动,直至锁定部件200与第一杆部41分离。然后,第一弹簧600将锁梁400弹出至开锁状态,以使得凸轮32和锁止缺口42在第一杆部41的轴向上相互错位,进而完成锁具1的开锁动作。接着,电机驱动凸轮32反转90°复位,以使得弹性部322朝向第一杆部41,此时由于锁定部件200无法插入锁止缺口42内使得弹性部322被压缩变形。最后,锁梁400复位至关锁位置时,此时弹性部322发生弹性复原,以使得锁定部件200插入锁止缺口42内。
锁体100可以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诸如,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之间通过卡接、螺接等方式形成可拆卸连接,并由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围设形成安装腔11。锁体100还可以包括第三壳体14,第三壳体14设置于安装腔11内,并且由第三壳体14将安装腔11分隔形成相对独立的第一子腔体111和第二子腔体112。控制电路板800、储能模块81、线圈82和动力单元31可以是设置在第一子腔体111内。锁止部件、凸轮32、锁梁400、第一弹簧600和第二弹簧700可以设置在第二子腔体112内,进而避免锁止部件、凸轮32、锁梁400、第一弹簧600和第二弹簧700等机械传动部件在工作过程中对控制电路板800、储能模块81、线圈82和动力单元31等电气单元造成干扰和损坏。
控制电路板800可以与第二壳体13或者第三壳体14连接固定,储能模块81、线圈82和动力单元31可以设置在控制电路板800上。
锁定部件200、凸轮32、锁梁400、第一弹簧600、第二弹簧700和限位销钉142可以安装固定在第三壳体14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锁具1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所述锁体内设有安装腔;
锁定部件,至少部分所述锁定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和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安装腔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和凸轮,所述凸轮包括凸轮本体和凸设于所述凸轮本体周侧表面的弹性部,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凸轮本体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凸轮本体转动,所述弹性部能够跟随所述凸轮本体转动以推动所述锁定部件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凸轮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凸轮本体相间隔,以使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和所述凸轮本体之间围设形成避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设有朝靠近所述避让空间内凹陷的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凸轮本体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还包括锁梁,所述锁梁包括安装于所述锁体内的第一杆部,所述第一杆部能够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锁定部件滑动的方向,所述第一杆部靠近所述凸轮本体的一侧设有锁止缺口;
当所述第一杆部滑动至所述锁止缺口正对所述锁定部件时,所述弹性部能够转动至位于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凸轮本体之间,以推动所述锁定部件插入所述锁止缺口内限制所述锁梁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形成传动孔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杆部的第一侧壁以及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第二侧壁;
所述凸轮容置于所述传动孔内,所述凸轮还包括凸设于所述凸轮本体周侧表面的刚性部;
其中,所述凸轮能够转动至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以及所述刚性部与所述第二侧壁分离,以推动所述锁定部件插入所述锁止缺口内;
其中,所述凸轮能够转动至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侧壁分离以及所述刚性部与所述第二侧壁相抵,以推动所述锁定部件脱离所述锁止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锁体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杆部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锁体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部相抵,以驱动所述第一杆部沿朝所述锁体外部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锁体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至所述锁定部件背向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以驱动所述锁定部件朝所述第一杆部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还包括:
控制电路板,与动力单元电连接;
储能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和
线圈,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线圈用于与无线设备近场通讯,以接受所述无线设备传输的能量以及信息。
CN202222627219.7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锁具 Active CN218668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7219.7U CN218668918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7219.7U CN218668918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8918U true CN218668918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1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7219.7U Active CN218668918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8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05141B1 (en) Combined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key, in particular for the locks of motor vehicles
EP1904704B1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 device
CN110359775B (zh) 锁芯和解锁钥匙
CN218668918U (zh) 一种锁具
KR101823942B1 (ko) 키홀더를 구비한 사물함용 전자식 잠금장치
CN218668919U (zh) 一种锁具
EP2716843B1 (en) Lever-type handle and lock member for the lever-type handle
CN114183022B (zh) 一种锁具及具有其的箱包
CN218668920U (zh) 一种锁具
CN109184353B (zh) 智能锁
RU2441968C2 (ru) Электронный замок с пассивным средством блокировки
CN211929362U (zh) 档位转子组件、一体式点火开关总成以及分体式点火开关总成
CN218092560U (zh) 门锁装置以及致动器
CN212359407U (zh) 一种多功能转动件、电子解闭锁机构及防误电控锁
KR100441850B1 (ko) 인출 회전조작형 문용 로크핸들장치
CN212802873U (zh) 一种新型锁体及采用该锁体的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锁
CN219327426U (zh) 一种锁具
CN113002981A (zh) 一种rfid智能防水安全箱
CN111197431A (zh) 一种新型电子锁结构
CN113006611A (zh) 一种扣锁
CN108027195B (zh) 把手及冷冻器
CN219316673U (zh) 一种锁具
CN220203647U (zh) 新型无源锁具
CN109555373B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微小型机械锁
CN111425076A (zh) 一种多功能转动件、电子解闭锁机构及防误电控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