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5133U - 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及高空作业车 - Google Patents

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及高空作业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5133U
CN218665133U CN202222874910.5U CN202222874910U CN218665133U CN 218665133 U CN218665133 U CN 218665133U CN 202222874910 U CN202222874910 U CN 202222874910U CN 218665133 U CN218665133 U CN 218665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counter weight
boom
guide
boom rai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49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韦盛
徐运海
田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oomlion Intelligent Aerial Work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oomlion Intelligent Aerial Work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oomlion Intelligent Aerial Work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oomlion Intelligent Aerial Work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749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5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5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5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及高空作业车,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包括转台座、变幅臂架、后配重和前配重,转台座用于可转动地安装于车架上,变幅臂架铰接安装于转台座上,后配重设置在转台座背离变幅臂架的起臂侧设置的一侧,前配重设置在转台座上并位于变幅臂架的起臂侧,则可以在转台座上采用前后双配重的设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尾部单配重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降低在极限工况下以及上坡时发生整车倾翻的风险,此外,由于前配重的存在,整车重心更靠前设置从而使得变幅臂架的变幅角度更大,举升高度更高,工作范围加大,使用更高效。

Description

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及高空作业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空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及高空作业车。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车是将人及器材运送至高空进行安装、维护、焊接、清洗等操作的专用特种车辆。与脚手架、梯子等传统方式相比具有效率高、作业安全等特点。随着高空作业车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作业高度及幅度越来越大,使用工况越来越复杂,对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高空作业车主要是通过增加车身自重和/或尾部配重来平衡作业平台所产生的力矩来实现提升稳定性,但是过重的尾部配重会导致在极限工况下以及上坡时存在整车倾翻风险,使得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无法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及高空作业车,旨在解决由于过重的尾部配重会导致在极限工况下以及上坡时存在整车倾翻风险而导致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无法进一步提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其中,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包括转台座、变幅臂架、后配重和前配重;转台座用于可转动地安装于车架上;变幅臂架铰接安装于转台座上;后配重设置在转台座背离变幅臂架的起臂侧设置的一侧;前配重设置在转台座上并位于变幅臂架的起臂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还包括安装于转台座上的伸缩驱动件,伸缩驱动件与前配重驱动连接,以驱动前配重朝向远离或靠近后配重的方向进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台座上形成有供前配重进行可移动安装的导向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转台座上并沿伸缩驱动件的伸缩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滑块,前配重开设有可移动安装于导向滑块上的导向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滑块设置在转台座的底板上,导向滑槽开设于前配重的底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滑块和导向滑槽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导向滑块相对间隔设置在底板上,两个导向滑槽一一对应于两个导向滑块开设于前配重的底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台座的底板朝向背离后配重的方向伸出于转台座设置,前配重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配重部和第二配重部,第一配重部形成有具有侧向开口的滑移空间,底板的伸出端自侧向开口伸入滑移空间内,并且底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形成滑移空间的相对设置的两内壁一一对应贴合设置,第二配重部置于底板的伸出端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设置在作业平台和/或变幅臂架上的检测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检测传感器和伸缩驱动件通讯连接,并用于根据检测传感器的实时检测数据对伸缩驱动件的伸缩长度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传感器包括安装于变幅臂架上的变幅角度传感器、安装于变幅臂架上的伸出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安装于作业平台上的称重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变幅角度传感器、伸出长度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通讯连接,并用于根据变幅角度传感器、伸出长度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的实时检测数据对伸缩驱动件的伸缩长度进行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其中,高空作业车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当高空作业车使用上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时,由于包括转台座、变幅臂架、后配重和前配重,后配重设置在转台座背离变幅臂架的起臂侧设置的一侧,前配重设置在转台座上并位于变幅臂架的起臂侧,即可以在转台座上采用前后双配重的设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尾部单配重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降低在极限工况下以及上坡时发生整车倾翻的风险。此外,由于前配重的存在,整车重心更靠前设置从而使得变幅臂架的变幅角度更大,举升高度更高,工作范围加大,使用更高效。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的另一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高空作业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转台座 11 座本体
12 底板 2 变幅臂架
3 后配重 4 前配重
41 第一配重部 42 第二配重部
43 滑移空间 5 伸缩驱动件
6 导向滑块 7 作业平台
8 机罩 9 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及高空作业车。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其中,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包括:
转台座1,用于可转动地安装于车架9上;
变幅臂架2,铰接安装于转台座1上;
后配重3,设置在转台座1背离变幅臂架2的起臂侧设置的一侧;
前配重4,设置在转台座1上并位于变幅臂架2的起臂侧。
当高空作业车使用上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时,由于包括转台座1、变幅臂架2、后配重3和前配重4,后配重3设置在转台座1背离变幅臂架2的起臂侧设置的一侧,前配重4设置在转台座1上并位于变幅臂架2的起臂侧,即可以在转台座1上采用前后双配重的设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尾部单配重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降低在极限工况下以及上坡时发生整车倾翻的风险。此外,由于前配重4的存在,整车重心更靠前设置从而使得变幅臂架2的变幅角度更大,举升高度更高,工作范围加大,使用更高效。
具体地,转台座1上可以设置有供变幅臂架2铰接安装的铰接部,后配重3可以设置在转台座1的后端并位于铰接部的后下侧,前配重4可以设置在转台座1上并位于铰接部的前下侧。
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还包括安装于转台座1上的伸缩驱动件5,伸缩驱动件5与前配重4驱动连接,以驱动前配重4朝向远离或靠近后配重3的方向进行移动。即通过控制伸缩驱动件5进行伸缩运动,可以调整前配重4的位置,以保证整车在不同的作业工况下保持前后轮50:50的重量分配比例,进一步保证不同作业工况下的稳定性。具体地,伸缩驱动件5可以优选为驱动油缸,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电动推杆、齿轮齿条也是可以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台座1上形成有供前配重4进行可移动安装的导向结构。即导向结构可以对前配重4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以保证前配重4在转台座1上移动的稳定性。当然,导向结构的延伸方向应与伸缩驱动件5的伸缩方向保持一致。
参见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转台座1上并沿伸缩驱动件5的伸缩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滑块6,前配重4开设有可移动安装于导向滑块6上的导向滑槽。即可以将导向结构设置为导向滑块6与导向滑槽的配合,相较于其他的导向结构更便于进行拆装。同时,将导向滑槽开设于转台座1上,将导向滑块6设置在前配重4上也是可以的,当然导向结构还可以是导轨和导轮的配合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滑块6设置在转台座1的底板12上,导向滑槽开设于前配重4的底面上。即转台座1的底板12既可以对前配重4起到支撑作用,还可以通过导向滑块6的增设对前配重4起到导向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导向滑块6还可以设置在转台座1的侧板上,导向滑槽对应开设于前配重4的侧面上,以使得转台座1可以从侧向对前配重4起到导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滑块6和导向滑槽的数量均可以为两个,两个导向滑块6相对间隔设置在底板12上,两个导向滑槽一一对应于两个导向滑块6开设于前配重4的底面上。通过将导向滑块6和导向滑槽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可以进一步提升前配重4移动的稳定性。
请再次参见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台座1的底板12朝向背离后配重3的方向伸出于转台座1设置,具体地,转台座1包括底板12以及设置在底板12上的座本体11,铰接部设置在座本体11的上端,后配重3安装于座本体11的后端,底板12朝前继续伸出于座本体11的前端,同时,前配重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配重部41和第二配重部42,第一配重部41形成有具有侧向开口的滑移空间43,底板12的伸出端(即底板12的前端)自侧向开口伸入滑移空间43内,并且底板12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形成滑移空间43的相对设置的两内壁一一对应贴合设置,第二配重部42置于底板12的伸出端上。则通过第一配重部41的滑移空间43与底板12的伸出端的配合也可以形成对前配重4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同时底板12的伸出端的上侧还可以设置有导向滑块6,第二配重部42的底板12开设有导向滑槽,以使得第二配重部42可移动地安装于底板12的伸出端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在作业平台7和/或变幅臂架2上的检测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检测传感器和伸缩驱动件5通讯连接,并用于根据检测传感器的实时检测数据对伸缩驱动件5的伸缩长度进行控制。具体地,检测传感器可以对作业平台7和/或变幅臂架2的作业工况进行实时监测,在监测到作业工况发生变化时,可以反馈给控制器,以便于控制器根据相应变化控制伸缩驱动件5进行适应调整,从而可以根据作业工况自动对前配重4的位置进行反馈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传感器包括安装于变幅臂架2上的变幅角度传感器、安装于变幅臂架2上的伸出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安装于作业平台7上的称重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变幅角度传感器、伸出长度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通讯连接,并用于根据变幅角度传感器、伸出长度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的实时检测数据对伸缩驱动件5的伸缩长度进行控制。变幅角度传感器可以对变幅臂架2的变幅角度进行检测,伸出长度传感器可以对变幅臂架2的伸出长度进行检测,称重传感器可以对作业平台7的承载重量进行检测,这些检测数据都是影响整车稳定性的因素,则综合上述传感器的实时检测数据对伸缩驱动件5的伸缩长度进行控制,能够提升前配重4的位置调整的精确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其中,高空作业车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由于高空作业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地,参见图1,车架9上还设置有将转台座1和前配重4进行罩设的机罩8,以起到保护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包括:
转台座(1),用于可转动地安装于车架(9)上;
变幅臂架(2),铰接安装于所述转台座(1)上;
后配重(3),设置在所述转台座(1)背离所述变幅臂架(2)的起臂侧设置的一侧;
前配重(4),设置在所述转台座(1)上并位于所述变幅臂架(2)的起臂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转台座(1)上的伸缩驱动件(5),所述伸缩驱动件(5)与所述前配重(4)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前配重(4)朝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后配重(3)的方向进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座(1)上形成有供所述前配重(4)进行可移动安装的导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台座(1)上并沿所述伸缩驱动件(5)的伸缩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滑块(6),所述前配重(4)开设有可移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滑块(6)上的导向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块(6)设置在所述转台座(1)的底板(12)上,所述导向滑槽开设于所述前配重(4)的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块(6)和所述导向滑槽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滑块(6)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12)上,两个所述导向滑槽一一对应于两个所述导向滑块(6)开设于所述前配重(4)的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座(1)的底板(12)朝向背离所述后配重(3)的方向伸出于所述转台座(1)设置,所述前配重(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配重部(41)和第二配重部(42),所述第一配重部(41)形成有具有侧向开口的滑移空间(43),所述底板(12)的伸出端自所述侧向开口伸入所述滑移空间(43)内,并且所述底板(12)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形成所述滑移空间(43)的相对设置的两内壁一一对应贴合设置,所述第二配重部(42)置于所述底板(12)的伸出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设置在作业平台(7)和/或所述变幅臂架(2)上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传感器和所述伸缩驱动件(5)通讯连接,并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的实时检测数据对所述伸缩驱动件(5)的伸缩长度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安装于所述变幅臂架(2)上的变幅角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变幅臂架(2)上的伸出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安装于作业平台(7)上的称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变幅角度传感器、所述伸出长度传感器和所述称重传感器通讯连接,并用于根据所述变幅角度传感器、所述伸出长度传感器和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实时检测数据对所述伸缩驱动件(5)的伸缩长度进行控制。
10.一种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作业车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
CN202222874910.5U 2022-10-28 2022-10-28 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及高空作业车 Active CN218665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4910.5U CN218665133U (zh) 2022-10-28 2022-10-28 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及高空作业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4910.5U CN218665133U (zh) 2022-10-28 2022-10-28 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及高空作业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5133U true CN218665133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4910.5U Active CN218665133U (zh) 2022-10-28 2022-10-28 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及高空作业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5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43098A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配重位置的曲臂式高空作业车
CN113148864A (zh) 起重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10242A (zh) 一种直臂式高空作业车
CN106429904B (zh) 自动平衡吊机
CN206915705U (zh) 一种包含伸缩臂架的高空车
CN218665133U (zh) 带前后配重的起臂装置及高空作业车
CN113200446B (zh) 一种方便对货物进行夹持的起重机
CN218560944U (zh) 一种适用于动臂塔吊的可变配重结构
CN211554267U (zh) 一种大功率电源检修平台
CN117246905A (zh) 变幅小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57968B (zh) 一种防止钢绳脱落可伸缩的起重机
CN216126504U (zh) 锻造操作机升降机构
CN113148863A (zh) 起重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66276A (zh) 一种小型多功能起重机
CN216997387U (zh) 具有可移动配重块机构的起重机
CN220364335U (zh) 一种万向自动调节的高空作业吊篮
CN220245501U (zh) 一种臂头自动调平系统
CN110919862A (zh) 卸料装置和搅拌车卸料作业系统
CN216764260U (zh) 臂架移动式配重结构及具有其的高空作业平台
CN212334537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配重位置的曲臂式高空作业车
CN114737763B (zh) 臂架系统、控制方法及工程机械
CN218988623U (zh) 一种起重机的升降结构
CN220432150U (zh) 一种运输起吊机
CN212465848U (zh) 一种擦窗机用伸缩式三吊点吊架
CN218192450U (zh) 一种连铸出坯用升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