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2012U - 转向总成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向总成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2012U
CN218662012U CN202222943786.3U CN202222943786U CN218662012U CN 218662012 U CN218662012 U CN 218662012U CN 202222943786 U CN202222943786 U CN 202222943786U CN 218662012 U CN218662012 U CN 218662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haft
shell
housing
steering
driv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37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37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2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2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2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总成以及车辆,转向总成包括:方向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助力转向器包括:第二壳体、驱动电机、输入轴和第二输出轴,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二壳体上,输入轴和第二输出轴设置于第二壳体内,输入轴和第二输出轴传动配合,第二输出轴与驱动电机传动配合,且第二输出轴与第一输出轴传动配合,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构造为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第二输出轴相当于方向机的输入端,可以减少方向机和助力转向器之间的传动轴,而且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为一体注模成型,转向总成集成化程度高、制作更加简单方便,另外,这样可以减小转向总成的整体体积,使转向总成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安装于车辆上。

Description

转向总成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总成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方向机与助力转向器是分体设置。但是,这样方向机与助力转向器之间的传动结构较多,安装复杂,不便于车辆的整体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向总成,该转向总成可以简化方向机与助力转向器之间的传动结构,可以使安装更加简单方便,而且可以减小转向总成的整体体积,使转向总成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安装于车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总成,包括:方向机,所述方向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助力转向器,所述助力转向器包括:第二壳体、驱动电机、输入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且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构造为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总成,第二输出轴相当于方向机的输入端,这样可以减少方向机和助力转向器之间的传动轴,而且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可以为一体注模成型,这样在转向总成制作时更加简单方便,可以简化方向机与助力转向器之间的传动结构,从而可以使安装更加简单方便,另外,这样可以减小转向总成的整体体积,使转向总成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安装于车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二壳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上,所述第一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内,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多个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为环状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远离所述第二壳体部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部传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传动结构构造为涡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构造为为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转向助力器还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输出轴构造为所述减速器的一部分,所述减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电机集成在所述减速器上,所述减速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助力转向器还包括:扭杆和扭杆传感器,所述扭杆和所述扭杆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扭杆连接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之间,所述扭杆传感器套设于所述扭杆的周侧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转向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总成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总成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转向总成;
10、方向机;11、第一壳体;12、第一壳体部;13、第二壳体部;14、第一输出轴;15、滑动轴承;20、助力转向器;21、第二壳体;22、驱动电机;23、加强筋;24、输入轴;25、第二输出轴;26、传动部;27、输出端;28、扭杆;29、扭杆传感器;30、横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总成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总成1,包括:方向机10和助力转向器20。方向机10主要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总成1的力,以及改变力的传递方向,使车辆可以正常转向,而助力转向器20可以起到转向助力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转向盘转动时,助力转向器20可以提供辅助扭矩的动力,这样可以使转向盘在转动时更加轻松省力。
如图1和图2所述,方向机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一输出轴14,第一输出轴14设置于第一壳体11内。第一壳体11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将第一输出轴14设置于第一壳体11内,这样可以避免第一输入轴和第一输出轴14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第一输出轴14可以动力输入,主要与转向盘和助力转向器20连接,也可以输出动力,与横拉杆30连接,这样可以拉动横拉杆30,使车辆可以正常转向。
如图1和图2所示,助力转向器20包括:第二壳体21、驱动电机22、输入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驱动电机22设置于第二壳体21上,输入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设置于第二壳体21内,输入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传动配合,第二输出轴25与驱动电机22传动配合,而且第二输出轴25与第一输出轴14传动配合。同样,第二壳体21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将输入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设置于第一壳体11内,这样可以避免输入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输入轴24主要与转向盘连接,传递转向盘的转动扭矩,输入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传动配合,这样输入轴24可以将扭矩传递给第二输出轴25,而驱动电机22设置于第二壳体21上,这样可以固定驱动电机22,使驱动电机22可以稳定地工作,另外,第二输出轴25与驱动电机22传动配合,第二输出轴25与第一输出轴14传动配合,通过驱动电机22的驱动传递动力到第二输出轴25,然后再传递到第一输出轴14,从而将动力输入到方向机10,提供辅助扭矩的动力,使转向盘在转动时更加轻松省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输出轴25与第一输出轴14传动配合,第二输出轴25相当于方向机10的输入端,这样可以减少方向机10和助力转向器20之间的传动轴,从而可以使方向机10与助力转向器20之间的传动更加简单方便,而且可以降低成本,减小转向总成1的整体设置空间。
如图1所示,第二壳体21与第一壳体11构造为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也就是说,第二壳体21与第一壳体11可以为一体注模成型,这样在转向总成1制作时更加简单方便,而且可以简化方向机10与助力转向器20之间的传动结构,从而可以使安装更加简单方便,另外,这样可以减小转向总成1的整体体积,使转向总成1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安装于车辆上。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壳体部12和第二壳体部13,第二壳体部13设置于第一壳体部12上,第一输出轴14设置于第一壳体部12和第二壳体部13内,第二壳体21设置于第二壳体部13上。将第二壳体部13设置于第一壳体部12上,这样可以使第一壳体部12和第二壳体部13形成一个整体,便于方向机10的安装于设置,将第一输出轴14设置于第一壳体部12和第二壳体部13内,而第二壳体21设置于第二壳体部13上,这样第二壳体21内的第二输出轴25更加便于与第二壳体部13内的第一输出轴14传动连接,而且第一输出轴14位于第一壳体11的中间位置,这样第一壳体部12内的第一输出轴14与横拉杆30触动连接后,可以增加车辆的悬挂行程,改善车辆对地面的适应性,以及车轮的抓地力。
此外,如图3所示,第一输出轴14与第一壳体11之间设置有多个滑动轴承15,滑动轴承15为环状结构,其设置在第一壳体部12远离第二壳体部13一端。滑动轴承15可以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在第一输出轴14与第一壳体11之间设置有多个滑动轴承15,而且滑动轴承15为环状结构,这样可以全方位地避免第一输出轴14与第一壳体11接触,减小第一输出轴14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摩擦阻力,使第一输出轴14的运动更加轻松方便。当然,滑动轴承15设置在第一壳体部12远离第二壳体部13一端,这样便于设置,而且可以避免滑动轴承15与第一输出轴14与第二输出轴25之间的传动产生干涉。
当然,如图2所示,第二输出轴25上设置有传动部26,驱动电机22与传动部26传动配合。传动部26可以起到中间传动的作用,也就是说,驱动电机22的动力可以先传递到传动部26,通过传动部26的传动带动第二输出轴25运动,这样设置,驱动电机22可以驱动第二输出轴25转动,从而可以产生扭矩,从而传递到第一输出轴14,提供辅助扭矩的动力,使转向盘在转动时更加轻松省力。
具体地,传动部26构造为蜗轮,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27构造为为蜗杆,蜗轮与蜗杆相啮合。将传动部26构造为蜗轮,而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27构造为为蜗杆,蜗轮可以与蜗杆相啮合,这样蜗杆的转动可以带动涡轮转动,从而可以产生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14,提供辅助扭矩的动力,使转向盘在转动时更加轻松省力,而且蜗轮和蜗杆的结构简单,传动配合更加方便和可靠,便于使用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转向助力器还包括:减速器,减速器与驱动电机22传动配合,第二输出轴25构造为减速器的一部分,减速器设置于第二壳体21上。减速器可以起到减速的作用,减速器与驱动电机22传动配合,而且第二输出轴25构造为减速器的一部分,减速器可以减小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转速,从而使第二输出轴25按照一定的转速输出,这样可以使动力的传输更加平稳。进而使车辆的转向更加平稳。减速器设置于第二壳体21上,这样可以固定减速器,使减速器可以更加稳定地工作。
另外,驱动电机22集成在减速器上,减速器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壳体21上。将驱动电机22集成在减速器上,这样可以提升助力转向器20的集成度,而且可以减小驱动电机22与减速器的占用空间,使转向总成1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安装于车辆上。而减速器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壳体21上,当减速器出现故障时,这样便于将减速器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助力转向器20还包括:扭杆28和扭杆传感器29,扭杆28和扭杆传感器29均设置于第二壳体21内,扭杆28连接于输入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之间,扭杆传感器29套设于扭杆28的周侧,而且扭杆传感器29与驱动电机22电连接。也就是说,驾驶员在操纵转向盘进行转向时,可以带动输入轴24转动,从而产生扭矩位移,而扭杆28可以将输入轴24的扭矩位移传递到扭矩传感器29和第二输出轴25,当驱动电机22不工作时,可以直接将扭矩位移传递到第二输出轴25,当驱动电机22工作时,扭矩传感器29将检测到的信息输送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扭杆传感器29检测到的转距电压信号、转动方向和车速信号等,向驱动电机22发出指令,使驱动电机22输出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转向助力转矩,从而产生辅助动力,在车辆不转向时,不向驱动电机22发出指令,驱动电机22不工作。而扭杆28和扭杆传感器29均设置于第二壳体21内,第二壳体21可以保护扭杆28和扭杆传感器29,避免扭杆28和扭杆传感器29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壳体2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23。在第二壳体2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23,加强筋23可以加强第二壳体21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二壳体21在受力过大时而受到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转向总成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转向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方向机,所述方向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助力转向器,所述助力转向器包括:第二壳体、驱动电机、输入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且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构造为一体成型的壳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二壳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上,所述第一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内,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多个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为环状结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远离所述第二壳体部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部传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构造为蜗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构造为为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转向器还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输出轴构造为所述减速器的一部分,所述减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集成在所述减速器上,所述减速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转向器还包括:扭杆和扭杆传感器,所述扭杆和所述扭杆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扭杆连接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之间,所述扭杆传感器套设于所述扭杆的周侧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总成。
CN202222943786.3U 2022-11-04 2022-11-04 转向总成以及车辆 Active CN218662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3786.3U CN218662012U (zh) 2022-11-04 2022-11-04 转向总成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3786.3U CN218662012U (zh) 2022-11-04 2022-11-04 转向总成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2012U true CN218662012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8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3786.3U Active CN218662012U (zh) 2022-11-04 2022-11-04 转向总成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2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9161B (zh) 车辆线控转向方向盘装置
CN201670260U (zh) 独立转向装置及独立悬架系统
CN106627740B (zh) 一种适用于线控转向的离合器装置
CN109050660A (zh) 一种汽车转向轮的转向节、转向装置及汽车
CN102673637A (zh) 一种用于商用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211001539U (zh) 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的双电机减速机构装置
CN218662012U (zh) 转向总成以及车辆
CN205675100U (zh) 一种具有主动转向功能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KR101042401B1 (ko) 차량의 독립형 sbw 조향 장치
CN203345019U (zh) 车辆线控转向方向盘装置
CN218287856U (zh) 智能助力手推车
CN216102359U (zh) 一种汽车电动助力系统传动装置
CN105667575A (zh) 一种电动牵引车转向系统
CN216033694U (zh) 车辆
CN208881899U (zh) 一种汽车转向轮的转向节、转向装置及汽车
CN207860252U (zh) 一种液压助力的吸震汽车转向系统
EP3575180B1 (en) Power-assisted steering mechanism for an electric pallet truck
CN207064598U (zh) 一种直线舵机装置
CN205273599U (zh) 电动牵引车转向系统
CN213771215U (zh) 电动平衡重式叉车及其电助力转向系统
CN216734460U (zh) 一种电动转向助力装置
CN202827728U (zh) 方向盘式手扶拖拉机
JP4178320B2 (ja) 車両用操舵装置
CN213974164U (zh) 一种电转向系统及电动叉车
CN210912586U (zh) 一种搬运车及其助力转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