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1491U - 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1491U
CN218661491U CN202223192131.3U CN202223192131U CN218661491U CN 218661491 U CN218661491 U CN 218661491U CN 202223192131 U CN202223192131 U CN 202223192131U CN 218661491 U CN218661491 U CN 218661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handrail
connecting rod
rod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21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克强
孙明旭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Hyundai Transys Cangzhou Automotiv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Dymos Cangzhou Automotiv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Dymos Cangzhou Automotiv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Dymos Cangzhou Automotiv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21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1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1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1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汽车靠背外侧呈L形的支座,所述支座的顶端设有三角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经转轴连接有调节撑板,所述支座的内部设有驱动调节撑板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调节撑板的顶端外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部进轴承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上与连接杆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限制扶手转动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人们的舒适程度对扶手与调节撑板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利用限位机构对扶手进行限位,便于对扶手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将扶手折叠收起来或者转动起来使用,也便于将扶手经连接杆安装到调节撑板上。

Description

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座椅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大多数座椅依靠座椅骨架进行支撑,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座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二排靠背座椅在客车上广泛应运,二排靠背座椅的外侧都装有扶手。
扶手大多是可以转动收纳下去,使用时转动调节出来,就需要用到转轴连接结构,目前的转轴连接结构不便于对扶手调节,只能将扶手调节到一个位置,影响了扶手转轴连接结构的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汽车靠背外侧呈L形的支座,所述支座的顶端设有三角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经转轴连接有调节撑板,所述支座的内部设有驱动调节撑板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调节撑板的顶端外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部进轴承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上与连接杆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限制扶手转动的限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连接杆外端部的插接槽和开设在扶手端部与连接杆相对应的安装槽,插接槽的内壁开设有花键槽,安装槽内活动设有伸入到插接槽内的插接杆,插接杆的外壁设有与花键槽相匹配的花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与插接杆相连接的限位板,限位板上远离插接杆的一端设有拉杆,拉杆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拉杆的外端部设有拉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扶手上设有用于收纳拉盖的收纳槽,所述拉盖的外壁开设有对称的两个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调节撑板底端经转轴相连接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经转轴连接有水平运动的第二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部设有第二复位弹簧,连接槽的外端部设有顶起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起杆的顶端设有限位推板,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供限位推板运动的限位滑槽,支座上开设有与限位滑槽的两端端部相连接并供限位推板伸出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在使用扶手时,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带动调节撑板绕安装板上的转轴进行转动,使得调节撑板转动到处于竖直状态,再转动扶手,扶手经轴承与连接杆进行转动,使得扶手转动到与调节撑板相垂直的位置,也可以根据人们的舒适程度对扶手与调节撑板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利用限位机构对扶手进行限位,便于对扶手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将扶手折叠收起来或者转动起来使用,也便于将扶手经连接杆安装到调节撑板上。
2.该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在对扶手转动时,向外侧拉动拉盖,拉盖带动拉杆进行运动,拉杆带动限位板进行运动,限位板带动插接杆运动,第一复位弹簧压缩,插接杆与插接槽相分离,花键与花键槽相分离,就可以对扶手与调节撑板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调节好后,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弹性势能作用下插接杆插入到插接槽的内部,花键与花键槽相匹配,就可以对扶手进行限位,便于对扶手和调节撑板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提高了扶手连接结构的适用性。
3.该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在对调节撑板进行调节时,手动带动限位推板向下运动,限位推杆推动顶起杆向下运动使得第二复位弹簧压缩,限位推板与定位槽相分离,使得限位推板沿着限位滑槽的方向运动,限位推板带动第二连杆运动,第二连杆经转轴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经转轴带动调节撑板进行转动,直到限位推板运动到限位滑槽的另一端后,在第二复位弹簧弹性势能的作用下推动顶起杆向上运动,顶起杆推动限位推板进入另一个定位槽内,定位槽对限位推板限位。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的限位机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的插接杆和连接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的限位推板和第二连杆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中:1、支座;2、安装板;3、调节撑板;4、驱动机构;5、连接杆;6、扶手;7、限位机构;8、插接槽;9、安装槽;10、花键槽;11、插接杆;12、花键;13、限位板;14、拉杆;15、第一复位弹簧;16、拉盖;17、收纳槽;18、凹槽;19、第一连杆;20、第二连杆;21、连接槽;22、第二复位弹簧;23、顶起杆;24、限位推板;25、限位滑槽;26、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汽车靠背外侧呈L形的支座1,所述支座1的顶端设有三角形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顶端经转轴连接有调节撑板3,所述支座1的内部设有驱动调节撑板3转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调节撑板3的顶端外侧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端部进轴承连接有扶手6,所述扶手6上与连接杆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限制扶手6转动的限位机构7。
其中,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开设在连接杆5外端部的插接槽8和开设在扶手6端部与连接杆5相对应的安装槽9,插接槽8的内壁开设有花键槽10,安装槽9内活动设有伸入到插接槽8内的插接杆11,插接杆11的外壁设有与花键槽10相匹配的花键12,所述安装槽9的内部设有与插接杆11相连接的限位板13,限位板13上远离插接杆11的一端设有拉杆14,拉杆13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5,所述拉杆14的外端部设有拉盖16,所述扶手6上设有用于收纳拉盖16的收纳槽17,所述拉盖16的外壁开设有对称的两个凹槽18,在对扶手6转动时,向外侧拉动拉盖16,拉盖16带动拉杆14进行运动,拉杆14带动限位板13进行运动,限位板13带动插接杆11运动,第一复位弹簧15压缩,插接杆11与插接槽8相分离,花键12与花键12槽10相分离,就可以对扶手6与调节撑板3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调节好后,在第一复位弹簧15的弹性势能作用下插接杆11插入到插接槽8的内部,花键12与花键12槽10相匹配,就可以对扶手6进行限位,便于对扶手6和调节撑板3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与调节撑板3底端经转轴相连接的第一连杆19,所述第一连杆19的一端经转轴连接有水平运动的第二连杆20,所述第二连杆20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21,连接槽21的内部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2,连接槽21的外端部设有顶起杆23,所述顶起杆23的顶端设有限位推板24,所述支座1上开设有供限位推板24运动的限位滑槽25,支座1上开设有与限位滑槽25的两端端部相连接并供限位推板24伸出的定位槽26,在对调节撑板3进行调节时,手动带动限位推板24向下运动,限位推杆推动顶起杆23向下运动使得第二复位弹簧22压缩,限位推板24与定位槽26相分离,使得限位推板24沿着限位滑槽25的方向运动,限位推板24带动第二连杆20运动,第二连杆20经转轴带动第一连杆19运动,第一连杆19经转轴带动调节撑板3进行转动,直到限位推板24运动到限位滑槽25的另一端后,在第二复位弹簧22弹性势能的作用下推动顶起杆23向上运动,顶起杆23推动限位推板24进入另一个定位槽26内,定位槽26对限位推板24限位。
工作时,该种二排靠背侧扶手6转轴连接结构,在使用扶手6时,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带动调节撑板3绕安装板2上的转轴进行转动,使得调节撑板3转动到处于竖直状态,再转动扶手6,扶手6经轴承与连接杆5进行转动,使得扶手6转动到与调节撑板3相垂直的位置,也可以根据人们的舒适程度对扶手6与调节撑板3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利用限位机构7对扶手6进行限位,便于对扶手6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将扶手6折叠收起来或者转动起来使用,也便于将扶手6经连接杆5安装到调节撑板3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汽车靠背外侧呈L形的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顶端设有三角形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顶端经转轴连接有调节撑板(3),所述支座(1)的内部设有驱动调节撑板(3)转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调节撑板(3)的顶端外侧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端部经轴承连接有扶手(6),所述扶手(6)上与连接杆(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限制扶手(6)转动的限位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开设在连接杆(5)外端部的插接槽(8)和开设在扶手(6)端部与连接杆(5)相对应的安装槽(9),插接槽(8)的内壁开设有花键槽(10),安装槽(9)内活动设有伸入到插接槽(8)内的插接杆(11),插接杆(11)的外壁设有与花键槽(10)相匹配的花键(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9)的内部设有与插接杆(11)相连接的限位板(13),限位板(13)上远离插接杆(11)的一端设有拉杆(14),拉杆(14)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5),所述拉杆(14)的外端部设有拉盖(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6)上设有用于收纳拉盖(16)的收纳槽(17),所述拉盖(16)的外壁开设有对称的两个凹槽(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与调节撑板(3)底端经转轴相连接的第一连杆(19),所述第一连杆(19)的一端经转轴连接有水平运动的第二连杆(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0)的顶端开设有连接槽(21),连接槽(21)的内部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2),连接槽(21)的外端部设有顶起杆(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杆(23)的顶端设有限位推板(24),所述支座(1)上开设有供限位推板(24)运动的限位滑槽(25),支座(1)上开设有与限位滑槽(25)的两端端部相连接并供限位推板(24)伸出的定位槽(26)。
CN202223192131.3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 Active CN218661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2131.3U CN21866149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2131.3U CN21866149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1491U true CN218661491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42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2131.3U Active CN21866149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14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59586U (zh) 座椅及其腿托调节装置
CN210748190U (zh) 一种手动座椅调节连杆系机构及座椅伸展调节装置
CN214564817U (zh) 一种座椅靠背骨架
CN204105342U (zh) 一种脚垫可调节座椅
CN210748189U (zh) 一种电动座椅调节连杆系机构及座椅伸展调节装置
CN112537329A (zh) 一种轨道车辆商务区可调节坐卧姿状态的座椅
CN218661491U (zh) 一种二排靠背侧扶手转轴连接结构
CN114403633A (zh) 一种座椅支架
CN215484957U (zh) 一种遮阳角度自调节的候车亭
CN110525298A (zh) 座椅骨架结构
CN215284492U (zh) 座椅零重力调节限位结构
CN111098763B (zh) 滑轨隐藏式躺平座椅
CN211731143U (zh) 一种带腿托的新型座椅
CN214240799U (zh) 一种轨道车辆商务区可调节坐卧姿状态的座椅
CN113335153A (zh) 一种基于调角器的座椅零重力调节机构
CN211468229U (zh) 座椅靠背
WO2021248703A1 (zh) 机械伸展单元及电动机械伸展装置
CN221893011U (zh) 具有座垫支撑提升功能的汽车座椅
CN221893010U (zh) 座垫支撑板后端可提升的汽车座椅
CN221250753U (zh) 一种单电机汽车座椅调节联动机构
CN213676463U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升降式腰托
CN221457447U (zh) 一种汽车座椅用可调式腿托
CN220675599U (zh) 一种椅背弯曲弧度调节系统及椅子
CN215284491U (zh) 基于调角器的座椅零重力调节机构
CN109109707A (zh) 一种扶手自动伸长的汽车座椅结构及含有该座椅结构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