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1374U - 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及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及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1374U
CN218661374U CN202223011757.XU CN202223011757U CN218661374U CN 218661374 U CN218661374 U CN 218661374U CN 202223011757 U CN202223011757 U CN 202223011757U CN 218661374 U CN218661374 U CN 218661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battery
negative pole
main board
main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117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亢策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117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1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1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1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及电池包和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与电池包主板的正极及负极电连接的正极线束及负极线束,且正极线束及负极线束分别与设置在汽车上的供电电源的正极及负极电连接,汽车的车身与供电电源的负极电连接,电池包主板的负极与车身之间形成有与负极线束并联的冗余通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通过使车身与供电电源的负极电连接,并在电池包主板的负极与车身之间形成有与负极线束并联的冗余通路,有利于提升电池包主板与供电电源的负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及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池包,以及一种设有该电池包的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新能源车型的安全性、可靠性是大家一直所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的同时也显现许多安全问题,安全事故频发。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若汽车上的供电电源至电池包主板的电源回路异常,会造成汽车异常下电,或控制失效,若整车正在高速行驶,会造成动力突然丢失,严重影响驾驶安全。
现有技术中,在将电池包主板与汽车供电电源进行连接时,大多在电池包壳体上设置有插接口,并分别从电池包主板及供电电源上引出接线束至插接口处进行连接。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插拔不到位,或汽车行驶时的颠簸等原因,电池包主板与供电电源之间,尤其是电池包主板的负极与供电电源的负极之间,存在连接失效的风险,而如果电池包主板与供电电源之间的电源回路异常,将影响电池包内部的电池管理系统正常工作,同时影响与整车之间的通讯交互。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以利于提升电池包主板与供电电源的负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与电池包主板的正极及负极电连接的正极线束及负极线束,且所述正极线束及所述负极线束分别与设置在汽车上的供电电源的正极及负极电连接,所述车身与所述供电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电池包主板的负极与所述车身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负极线束并联的冗余通路。
进一步的,所述冗余通路包括串接在所述电池包主板的负极与电池包壳体之间的冗余线束,所述电池包壳体与所述车身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支架,两个所述连接支架分设在所述电池包主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电池包主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连接支架连接,所述冗余线束远离所述负极线束的一端与其一所述连接支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冗余线束的远离所述负极线束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支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包壳体及所述连接支架采用金属材质制作,所述电池包壳体上设有与车身电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壳体上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车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而构成所述电池包壳体与所述车身之间的电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通过使车身与供电电源的负极电连接,并在电池包主板的负极与车身之间形成有与负极线束并联的冗余通路,有利于提升电池包主板与供电电源的负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升的汽车安全性能。
此外,通过于冗余线束上设有接线端子,并使接线端子与连接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有利于提升冗余线束与连接支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另外,通过使电池包壳体及连接支架均采用金属制作,则在将连接支架连接至电池包上的同时,即可实现二者之间的电连接,而无需设置另外的连接线束,便于布置的同时,连接强度也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设置在电池包壳体上并分别与电池模组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电池包输出正极和电池包输出负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包主板通过如上所述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与设置在汽车上的供电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与所述电池包输出正极之间串联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将感应到的电流大小传输至所述电池包主板。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与所述电池包输出正极之间串联有主正接触器;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与所述电池包输出负极之间串联有主负接触器;所述主正接触器及所述主负接触器由所述电池包主板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主正接触器的两端并联有预充回路,所述预充回路上依次串联有预充电阻及预充接触器,所述预充接触器由所述电池包主板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通过使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包主板通过上述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与汽车上的供电电源连接,有利于保证电池管理系统的正常工作,提升其工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上设有如上所述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通过设置有如上所述电池包,有利于提升动力装置的安全性能及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包主板;2、电池包壳体;201、第一连接孔;3、正极线束;4、负极线束;5、冗余线束;501、接线端子;6、连接支架;7、电池模组;8、电流传感器;9、熔断器;10、主正接触器;11、电池包输出正极;12、电池包输出负极;13、主负接触器;14、预充电阻;15、预充接触器;16、电池管理系统从控板;17、整车通讯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与电池包主板1的正极及负极电连接的正极线束3及负极线束4,且正极线束3及负极线束4分别与设置在汽车上的供电电源的正极及负极电连接,汽车的车身与供电电源的负极电连接,电池包主板1的负极与车身之间形成有与负极线束4并联的冗余通路。如此,有利于提升电池包主板1与供电电源的负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基于上述的整体介绍,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冗余通路包括串接在电池包主板1的负极与电池包壳体2之间的冗余线束5,电池包壳体2与车身电连接。
如图1及图3中所示,为方便电池包主板1于电池包内的安装,以及冗余线束5与电池包壳体2之间的连接,在电池包内还设置有连接支架6,电池包主板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支架6连接,冗余线束5远离负极线束4的一端与连接支架6电连接。具体实施时,连接支架6整体呈几字形,其两端的底部与电池包壳体2连接,电池包主板1设置在连接支架6的顶部,且电池包主板1与连接支架6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冗余线束5自负极线束4靠近电池包主板1的一端分出后与连接支架6连接。
如图3中所示,冗余线束5的远离负极线束4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501,接线端子501通过螺栓与连接支架6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接线端子501的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501的结构进行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壳体2及连接支架6采用金属材质制作,电池包壳体2上设有与车身电连接的连接部。具体实施时,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电池包壳体2上的第一连接孔201,车身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201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201及第二连接孔,而构成电池包壳体2与车身之间的电连接。
通过使连接支架6及电池包壳体2均采用金属材质制作,则在连接的过程中无需设置另外的连接线束,在连接支架6与电池包壳体2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即可实现二者之间的电连接,同理,电池包壳体2与车身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的过程中也可实现二者之间的电连接,使得连接结构较为简单的同时,连接强度也较好。
此外,为方便电池包壳体2与车身之间的电连接,可将车身上第二连接孔的位置处进行除漆等操作。另外,上述的连接件可为现有技术中常用到螺栓等,能够实现第一连接孔201与第二连接孔之间的连接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供电电源,可为现有技术中设置在汽车上的汽车12V电源。另外,本实施例所述及的电池包主板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板。
本实施例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通过使车身与供电电源的负极电连接,并在电池包主板1的负极与车身之间形成有与负极线束4并联的冗余通路,有利于提升电池包主板1与供电电源的负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7、电池管理系统,以及设置在电池包壳体2上并分别与电池模组7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电池包输出正极11和电池包输出负极12。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包主板1通过实施例一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与设置在汽车上的供电电源连接。
基于上述的整体介绍,如图2中所示,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包主板1连接有正极线束3和负极线束4,以和设置在汽车的上的供电电源连接,并在电池包主板1连接有冗余线束5。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并所示出的仅为电池包内部的示意图,冗余线束5的一端与电池包主板1的负极连接,另一端可参照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方式进行连接。
仍如图2中所示,电池包管理系统还包括与电池包主板1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从控板16,且本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串接的两个电池模组7,两个电池管理系统从控板16和两个电池模组7分别连接,以分别对两个电池模组7的单体电压和温度进行检测。此外,本实施例的电池包主板1还与整车通讯接口17相连,以便于电池包和整车之间的通讯交互。
电池模组7的正极与电池包输出正极11之间串联有电流传感器8,电流传感器8将感应到的电流大小传输至电池包主板1。并且电池模组7的正极与电池包输出正极11之间串联有主正接触器10;电池模组7的负极与电池包输出负极12之间串联有主负接触器13,主正接触器10及主负接触器13由电池包主板1控制。通过设置有主正接触器10及主负接触器13便于对其所在回路的通断进行控制,且主正接触器10及主负接触器13分别与电池包主板1连接,以方便电池包主板1对其通断进行控制。
主正接触器10的两端并联有预充回路,预充回路上依次串联有预充电阻14及预充接触器15,预充接触器15由电池包主板1控制。通过设置有预充回路便于对电池包向外输出的电路进行保护。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及的主正接触器10、主负接触器13以及预充接触器15均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现有技术中的不同型号的接触器。
另外,仍如图2中所示,在电池模组7的正极与电池输出正极之间还串联有熔断器9,熔断器9连接在电流传感器8与主正接触器10之间。通过设置有熔断器9,以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使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包主板1通过实施例一中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与汽车上的供电电源连接,有利于保证电池管理系统的正常工作,提升其工作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上设有实施例二中的电池包。
本实施例的动力装置,通过设置有实施例二中的电池包,有利于提升动力装置的安全性能及工作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与电池包主板(1)的正极及负极电连接的正极线束(3)及负极线束(4),且所述正极线束(3)及所述负极线束(4)分别与设置在汽车上的供电电源的正极及负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的车身与所述供电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电池包主板(1)的负极与所述车身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负极线束(4)并联的冗余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冗余通路包括串接在所述电池包主板(1)的负极与电池包壳体(2)之间的冗余线束(5),所述电池包壳体(2)与所述车身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支架(6),所述电池包主板(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支架(6)连接,所述冗余线束(5)远离所述负极线束(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支架(6)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冗余线束(5)的远离所述负极线束(4)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501),所述接线端子(501)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支架(6)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包壳体(2)及所述连接支架(6)采用金属材质制作,所述电池包壳体(2)上设有与车身电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壳体(2)上的第一连接孔(201),所述车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201)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201)及所述第二连接孔,而构成所述电池包壳体(2)与所述车身之间的电连接。
6.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7)、电池管理系统,以及设置在电池包壳体(2)上并分别与电池模组(7)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电池包输出正极(11)和电池包输出负极(12),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包主板(1)通过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与设置在汽车上的供电电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组(7)的正极与所述电池包输出正极(11)之间串联有电流传感器(8);
所述电流传感器(8)将感应到的电流大小传输至所述电池包主板(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组(7)的正极与所述电池包输出正极(11)之间串联有主正接触器(10);
所述电池模组(7)的负极与所述电池包输出负极(12)之间串联有主负接触器(13);
所述主正接触器(10)及所述主负接触器(13)由所述电池包主板(1)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正接触器(10)的两端并联有预充回路,所述预充回路上依次串联有预充电阻(14)及预充接触器(15),所述预充接触器(15)由所述电池包主板(1)控制。
10.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上设有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CN202223011757.XU 2022-11-11 2022-11-11 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及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Active CN218661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1757.XU CN218661374U (zh) 2022-11-11 2022-11-11 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及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1757.XU CN218661374U (zh) 2022-11-11 2022-11-11 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及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1374U true CN218661374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5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11757.XU Active CN218661374U (zh) 2022-11-11 2022-11-11 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及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1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1727B (zh) 一种电动汽车配电盒
CN102804447A (zh) 包括结构新颖的感测构件的电池模块
CN105742730A (zh) 电池模块
CN210337590U (zh) 一种电池切断单元bdu及汽车
CN110466387A (zh) 一种集成化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CN216231692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高压配电盒
CN105556318B (zh) 电压感测组件和包括该电压感测组件的电池模块
CN218661374U (zh) 电池包主板连接结构及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CN117293477A (zh) 一种配电盒及电池包
CN210133011U (zh) 一种智能高压配电盒和车辆
CN217294267U (zh) 车辆集成式电源控制系统及车辆电源集成装置
CN205417197U (zh) 一种纯电动轿车用智能化高压配电装置
CN111890940A (zh) Bdu、电池包、供电装置和电动汽车
CN220720821U (zh) 一种bdu模组结构
CN112659925A (zh) 分箱换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2042933U (zh) 电动汽车用电池模块
CN220865353U (zh) 外置dc/dc模块的电池包及代步工具
CN219321290U (zh) 一种通用型高压分断模块
CN217741364U (zh) 一种bdu模块和应用该bdu模块的电池包
CN214565100U (zh) 一种车载冗余电源正极保险盒及车载配电系统
CN21555266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断电控制装置
CN211844112U (zh) 多功能电动汽车充电连接线
CN216101562U (zh) 一种氢能自动车电气系统
CN221067792U (zh) 充电系统及车辆
CN220422178U (zh) 电子设备、电源模块及充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