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8878U - 可变光圈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变光圈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8878U
CN218648878U CN202223076536.0U CN202223076536U CN218648878U CN 218648878 U CN218648878 U CN 218648878U CN 202223076536 U CN202223076536 U CN 202223076536U CN 218648878 U CN218648878 U CN 218648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rrier
plate
movable plate
light
fix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65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力恒
罗昕
徐亚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g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65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8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8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8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光圈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该可变光圈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摄像头安装部;驱动组件;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板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板可移动;折叠挡光板组件,所述折叠挡光板组件可折叠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之间,所述折叠挡光板组件选择性地在所述摄像头安装部的前方折叠挡光。由此,通过设计折叠挡光板组件可折叠地位于摄像头安装部前方,可以实现光圈范围内的无级调节,从而提高可变光圈装置的经济性和结构简洁性。

Description

可变光圈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光圈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手机拍照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催生了各种致力于提高手机拍照性能的方法,使手机具备可变光圈也是其中一个方面。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手机使用的光圈都不可调节,并且被设定在了一个固定的数值。固定大小的光圈,在某种意义上简化了手机拍照的步骤,我们可以拿起手机随手拍,并不需要去调节多种参数。但是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影响到的手机拍照的画质,像是微距模式下,固定的光圈大小反而影响到了最终虚化的成片效果。
相关技术中,目前的可变光圈装置使用的是高精度环形磁场微控马达,以此达到精准控制的目的。但是高精度电子元件意味着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更容易产生故障,可靠性没有机械元件高;其次高精度电子元件意味着高的成本,不容易实现成本降低,不容易下放技术,使得更广泛的机型使用这项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变光圈装置,该可变光圈装置可以实现光圈范围内的无级调节,从而提高可变光圈装置的经济性和结构简洁性。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可变光圈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摄像头安装部;驱动组件;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板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板可移动;折叠挡光板组件,所述折叠挡光板组件可折叠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之间,所述折叠挡光板组件选择性地在所述摄像头安装部的前方折叠挡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折叠挡光板组件包括:折叠挡光板组,所述折叠挡光班组包括:第一挡光板和第二挡光板,所述第一挡光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挡光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动板上,所述第一挡光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另一端可折叠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挡光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另一端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转轴且另一个设置有轴孔,所述转轴配合在所述轴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挡光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磁性吸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折叠挡光板组为多个,多个所述折叠挡光板组围绕所述摄像头安装部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挡光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挡光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轴座,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挡光板上的所述第二转轴共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所述轴座,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挡光板上的所述第二转轴共用所述活动板上的所述轴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驱动件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背离所述活动板的一侧,所述驱动件和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活动板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丝杠,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丝杠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丝杠穿设所述第一固定板后与所述活动板螺纹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丝杠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齿轮围绕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多个所述第二齿轮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所述丝杠上,多个所述丝杠围绕所述活动板的中心设置且均与所述活动板螺纹配合。
由此,通过设计折叠挡光板组件可折叠地位于摄像头安装部前方,可以实现光圈范围内的无级调节,从而提高可变光圈装置的经济性和结构简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可变光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变光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变光圈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变光圈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变光圈装置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可变光圈装置的正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可变光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可变光圈装置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0、可变光圈装置;
9、折叠挡光板组件;10、第一固定板;11、摄像头安装部;
20、驱动组件;21、第二固定板;22、传动机构;221、第一齿轮;
222、第二齿轮;223、丝杠;30、活动板;41、折叠挡光板组;
411、第一挡光板;412、第二挡光板;413、第一台阶部;
414、第二台阶部;415、第一转轴;50、轴座;51、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变光圈装置100,该可变光圈装置100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中,其可以实现可变光圈的无级调节。
结合图1、图3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可变光圈装置100主要包括第一固定板10、驱动组件20、活动板30和折叠挡光板组件9,第一固定板10上设置有摄像头安装部11,活动板30与第一固定板10间隔设置,活动板30与驱动组件20传动连接,以在驱动组件20的驱动作用下相对第一固定板10可移动,折叠挡光板组件9可以折叠地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0和活动板30之间,折叠挡光板组件选择性地在摄像头安装部11的前方折叠挡光。
具体地,第一固定板10上设置有摄像头安装部11,摄像头可以安装在摄像头安装部11处,摄像头安装部11可以对应的构造为通孔。第一固定板10前方设置有活动板30,驱动组件20从第一固定板10的后方穿设至活动板30,而且驱动组件20与活动板30传动连接,活动板30在受到驱动组件20驱动力的传导后,活动板30可以相对于第一固定板10进行轴向平移,第一固定板10与活动板30之间连接设置有可折叠的折叠挡光板组件9,折叠挡光板组件9随着活动板30的平移而进行朝向摄像头安装部11的中心的折叠运动,减小摄像头的光圈范围,可以使得可变光圈装置100实现无级调节光圈范围的效果,相较于高精度电子元件调节光圈范围的装置,其主要通过可折叠地机械元件来调节光圈的范围大小,从而可以降低其工作环境的要求、制造成本和故障率,以及可以提高可变光圈装置100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由此,通过设计折叠挡光板组件9可折叠地位于摄像头安装部11前方,可以实现光圈范围内的无级调节,从而提高可变光圈装置100的经济性和结构简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结合图1、图4和图7所示,折叠挡光板组件9包括折叠挡光板组41,折叠挡光板组包括第一挡光板411和第二挡光板412,第一挡光板411的一端可以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0上,而且第二挡光板412的一端可以转动地设置于活动板30上,第一挡光板411的另一端和第二挡光板412的另一端可折叠地连接。具体地,第一挡光板411的后端和第二挡光板412的前端分别可以转动地对应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0与活动板30上,第一挡光板411的前端与第二挡光板412的后端可折叠地连接,第一挡光板411与第二挡光板412的接触处可以朝向摄像头中心翻折,多个第一挡光板411与第二挡光板412的连接处会向摄像头安装部11的中心处进行折叠围拢逐渐缩小摄像头的光圈范围,可以实现光圈范围的无级调节,而且相较于电子元件调节光圈范围的装置,其可以降低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和成本,机械元件还可以降低故障率,从而提高可变光圈装置100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1、图4和图7所示,第一挡光板411与第一固定板10接触的端面,第一挡光板411背离第一固定板10中心方向的一侧是直角,第一挡光板411朝向第一固定板10中心方向的一侧是圆角,直角侧可以使得第一挡光板411在达到极限位置后卡住不再运动,圆角侧可以使得第一挡光板411在向摄像头中心处旋转运动的过程中更加顺滑;第二挡光板412与活动板30接触的端面,第二挡光板412背离活动板30中心方向的一侧是直角,第二挡光板412朝向第一固定板10中心方向的一侧是圆角,直角侧可以使得第二挡光板412在达到极限位置后卡住不再运动,圆角侧可以使得第二挡光板412在向摄像头中心处旋转运动的过程中更加顺滑;从而提高可变光圈装置100的运行流畅性和稳定性。
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第一挡光板411的另一端和第二挡光板412的另一端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转轴415,而且第一挡光板411的另一端和第二挡光板412的另一端中的另一个设置有轴孔,第一转轴415配合在轴孔内。例如,第二挡光板41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转轴415,第一挡光板411的后端设置有配合第一转轴415的轴孔,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挡光板411与第二挡光板412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第一挡光板411与第二挡光板的连接转动处向摄像头中心翻转,可以使得摄像头的光圈范围逐渐减小,从而实现无级调节摄像头光圈范围的效果,进而提高可变光圈装置100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第一挡光板4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部413,第二挡光板4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台阶部414,第一台阶部413与第二台阶部414磁性吸合。其中,第一挡光板411前端与第二挡光板412的后端分别设置有磁性配合的第一台阶部413与第二台阶部414,如此设置,在大光圈状态下,第一挡光板411与第二挡光板412处于同一平面,第一台阶部413与第二台阶部414契合搭接,第一台阶部413与第二台阶部414的接触面利用磁性吸合连接在一起,可以避免第一挡光板411与第二挡光板412的接触处产生晃动,在小光圈状态下,在通过轴孔连接的第一挡光板411与第二挡光板412的顶出作用下,可以使得通过磁吸连接的第一挡光板411与第二挡光板412分离,分离的第一挡光板411与第二挡光板412朝向摄像头中心处伸出,可以实现缩小光圈的效果。
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7所示,折叠挡光板组41为多个,多个折叠挡光板组41围绕摄像头安装部11设置。其中,在第一固定板10与活动板30之间的多个折叠挡光板组41围绕摄像头安装部11设置,可以使得可变光圈装置100在围拢光圈的方向上均设置有折叠挡光板组41,从而使摄像头的光圈范围实现均匀稳定地无级变化,从而提高可变光圈装置1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7所示,第一挡光板411的一端和第二挡光板412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转轴51,第一固定板10和活动板30上设置有轴座50,相邻的两个第一挡光板411上的第二转轴51共用第一固定板10上的轴座50,相邻的两个第二挡光板412上的第二转轴51共用活动板30上的轴座50。其中,第一挡光板411连接第一固定板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51,第二挡光板412连接活动板3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51,第一固定板10与活动板30上设置有连接第二转轴51的轴座50,轴座50设置在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挡光板411和第二挡光板412之间,轴座50可以依据围拢摄像头的需求改变相邻的第一挡光板411与相邻的第二挡光板412的方向,从而使折叠挡光板组41围拢成一个类似于多边形的结构,如此设置,可以从围拢摄像头的不同方向更均匀地调节光圈的范围,从而提高可变光圈装置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6所示,驱动组件20包括第二固定板21、驱动件(图未示出)和传动机构22,第二固定板21位于第一固定板10背离活动板30的一侧,驱动件和传动机构22设置于第二固定板21上,驱动件与传动机构22传动连接,传动机构22与活动板30传动连接。具体地,驱动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0后方的第二固定板21处,驱动件提供驱动力传递至传动机构22,传动机构22与活动板30传动连接,当摄像头处于大光圈状态时,受到驱动力的传动机构22控制活动板30朝背离摄像头安装部11的方向移动,折叠挡光板组41处于不弯折的同一平面,此时的光圈范围达到最大;当摄像头处于小光圈状态时,受到驱动力的传动机构22控制活动板30朝向摄像头安装部11的方向移动,折叠挡光板组41的第一挡光板411与第二挡光板412也随之处于逐渐翻折地折叠状态,此时实现光圈范围由大变小的无级变化,从而提高可变光圈装置100实现无级调节光圈范围功能的完整性。
具体地,结合图1、图6和图7所示,传动机构22包括第一齿轮221、第二齿轮222和丝杠223,第一齿轮221设置于驱动件上,第二齿轮222设置于丝杠223的一端,第一齿轮221和第二齿轮222啮合,丝杠223穿设第一固定板10后与活动板30螺纹配合。其中,第一齿轮221受到驱动件的驱动力矩后,第一齿轮221将驱动力矩传递至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222上,第二齿轮222沿轴向的一端与丝杠223沿轴向的一端连接,丝杠223与第二齿轮222同步转动,丝杠223从后向前穿设第一固定板10至活动板30,丝杠223与活动板30通过螺纹配合,如此设置,在光圈变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丝杠223走过的螺距实现活动板30的轴向位移,从而将丝杠223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活动板30的直线平移运动,进而达到控制与活动板30连接的可折叠挡光板组41开合的效果来实现光圈范围的调节。螺纹配合的丝杠223与活动板30还具有自锁性,可以使活动板30根据所需要的光圈大小稳定地停留在某处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可变光圈装置100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1、图6和图7所示,第二齿轮222和丝杠223均为多个,多个第二齿轮222围绕第一齿轮221设置,而且均与第一齿轮221啮合,多个第二齿轮222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丝杠223上,多个丝杠223围绕活动板30的中心设置,而且均与活动板30螺纹配合。其中,多个丝杠223沿轴向的一端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二齿轮222上沿轴向的一端,多个丝杠223围绕活动板30的中心间隔设置,多个丝杠223均与活动板30螺纹配合,如此设置,其可以在多个方向控制活动板30的移动,避免集中受力的问题,还可以增大活动板30所收到的驱动力,从而提高可变光圈装置100的运行平稳性与可靠性。
具体地,结合图1、图6和图7所示,摄像头位于第二固定板21中心,摄像头可通过胶水与第二固定板21紧固连接,丝杠223与穿设第二固定板21的丝杠223孔间隙配合,但间隙不宜过大,可以减少对丝杠223传动时的精准度的影响,第一固定板10的大孔可使用胶水与摄像头紧固连接,丝杠223与穿设第一固定板10的丝杠223孔间隙配合,但间隙不宜过大,可以减少对丝杠223传动时的精准度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可变光圈装置100,如此设置,该可变光圈装置100可以降低电子设备在实现光圈无级调节功能的制造成本和结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经济性与结构简洁性。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可变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摄像头安装部;
驱动组件;
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板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板可移动;
折叠挡光板组件,所述折叠挡光板组件可折叠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之间,所述折叠挡光板组件选择性地在所述摄像头安装部的前方折叠挡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挡光板组件包括:折叠挡光板组,所述折叠挡光板组包括:第一挡光板和第二挡光板,所述第一挡光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二挡光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动板上,所述第一挡光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另一端可折叠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另一端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一转轴且另一个设置有轴孔,所述第一转轴配合在所述轴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二挡光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部磁性吸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挡光板组为多个,多个所述折叠挡光板组围绕所述摄像头安装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挡光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轴座,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挡光板上的所述第二转轴共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所述轴座,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挡光板上的所述第二转轴共用所述活动板上的所述轴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驱动件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背离所述活动板的一侧,所述驱动件和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活动板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丝杠,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丝杠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丝杠穿设所述第一固定板后与所述活动板螺纹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光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丝杠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齿轮围绕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多个所述第二齿轮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所述丝杠上,多个所述丝杠围绕所述活动板的中心设置且均与所述活动板螺纹配合。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装置。
CN202223076536.0U 2022-11-18 2022-11-18 可变光圈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648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6536.0U CN218648878U (zh) 2022-11-18 2022-11-18 可变光圈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6536.0U CN218648878U (zh) 2022-11-18 2022-11-18 可变光圈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8878U true CN218648878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9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6536.0U Active CN218648878U (zh) 2022-11-18 2022-11-18 可变光圈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8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8607B (zh) 一种压电驱动的一体式光阑
DE602005003390T2 (de) Verbesserte einstellbare Konvergenzvorrichtung für Projektor und Projektor mit einer Konvergenzvorrichtung
CN206440869U (zh) 镜头调整模组及投影设备
CN201845118U (zh) 一种实现光学变焦及自动对焦的光学调节结构
US11067769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N218648878U (zh) 可变光圈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1072823A1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101688587A (zh) 摄像机装置及驱动机构
CN104076478B (zh) 空间目标探测镜头调焦系统
JP3124899B2 (ja) 撮影装置
CN114594644B (zh) 一种镜头焦距和光圈电动调整装置
US11586003B2 (en)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3328036B2 (ja) 鏡枠移動機構
CN112987312B (zh) 瞳距调节结构及电子设备
JP2002296481A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胴
CN204065532U (zh) 空间目标探测镜头调焦系统
US10634828B2 (en) Diaphragm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3086229B2 (ja) ブレ補正鏡胴
CN110187491B (zh) 一种精度调节机构及用于空间光学望远镜的调焦装置
CN107121876B (zh) 一种可定位的折轴镜系统
JP4284480B2 (ja) レンズ鏡胴
CN219177349U (zh) 一种双驱模组
CN216895331U (zh) 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6112017U (zh) 能够控制最小中心距且轴向方向可调的双轴动力输出组件
JPS60112009A (ja) ズ−ムレンズのズ−ム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