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48075U - 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48075U
CN218648075U CN202222985060.6U CN202222985060U CN218648075U CN 218648075 U CN218648075 U CN 218648075U CN 202222985060 U CN202222985060 U CN 202222985060U CN 218648075 U CN218648075 U CN 218648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battery
plate
heat
exchang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50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宏伟
张国炜
王勒言
薛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kdat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50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48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48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48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热管理组件、电池模组和第一导热绝缘层,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换热板;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和多个汇流排,电池单体包括极柱,多个汇流排位于多个电池单体面向第一换热板的一侧并将多个极柱电连接;第一导热绝缘层设置于汇流排和第一换热板之间;其中,至少一个汇流排开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自身的通孔,第一导热绝缘层穿过通孔并与电池单体的极柱接触。本申请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的换热系统通常采用在电池模组的表面放置换热板的方式换热,当电池模组与换热板之间形成温差后,换热板和电池模组开始换热,实现给电池模组降温或加热的作用。
如何提高电池模组的换热效率,是电池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以提高电池模组的换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热管理组件、电池模组和第一导热绝缘层,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换热板;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和多个汇流排,电池单体包括极柱,多个汇流排位于多个电池单体面向第一换热板的一侧并将多个极柱电连接;第一导热绝缘层设置于汇流排和第一换热板之间;其中,至少一个汇流排开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自身的通孔,第一导热绝缘层穿过通孔并与电池单体的极柱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与极柱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通孔包括第一通孔以及围设于第一通孔外周侧的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面积小于第一通孔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的面积为S1,极柱面向汇流排的面积为S2,其中,S1/S2≥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汇流排包括本体区以及与极柱相对设置的减薄区,减薄区的厚度小于本体区的厚度,通孔设置于减薄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二换热板,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相对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两侧;第一换热板具有供换热介质流动的第一流道,第二换热板具有供换热介质流动的第二流道,第一流道连通于第二流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第二导热绝缘层,第二导热绝缘层连接第二换热板和多个电池单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组件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连接于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并将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并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箱体和缓冲件,电池模组和热管理组件位于箱体中,缓冲件设置于第二换热板和箱体的底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绝缘隔离板,绝缘隔离板设置于多个电池单体面向第一换热板的一侧,多个汇流排安装于绝缘隔离板;第一换热板连接于绝缘隔离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在汇流排上开设通孔,并使得第一导热绝缘层穿过通孔与极柱接触,如此一来,在通孔的范围内第一换热板仅通过第一导热绝缘层就可对极柱进行换热,不用通过汇流排,进而提高了第一换热板和极柱的换热效率,即提高了热管理组件对电池模组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电池单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电池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一种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中电池模组的汇流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电池模组中绝缘隔离板和汇流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池包;
1、热管理组件;
11、第一换热板;111、第一流道;112、第一板体;113、第二板体;114、凸部;115、凹部;12、第二换热板;121、第二流道;122、第三板体;123、第四板体;124、凸出部;125、凹陷部;13、连接管;14、进水管;15、出水管;
2、电池模组;
21、电池单体;211、极柱;22、汇流排;221、通孔;222、第一通孔;223、第二通孔;224、本体区;225、减薄区;23、绝缘隔离板;
3、第一导热绝缘层;
4、第二导热绝缘层;
5、缓冲件;
6、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相关技术中,换热板一般通过导热层连接于电池模组的汇流排上,汇流排电连接于电池单体的极柱,换热板需要依次通过导热层和汇流排方可对电池单体进行换热,换热效率较低。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通过在汇流排上开设通孔,使得导热层穿过通孔与电池单体的极柱接触,从而进行换热,在通孔的范围内换热板仅通过导热层即可对极柱换热,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换热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电池单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电池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一种剖视图,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100,包括热管理组件1、电池模组2和第一导热绝缘层3。热管理组件1包括第一换热板11。电池模组2包括多个电池单体21和多个汇流排22,电池单体21包括极柱211,多个汇流排22位于多个电池单体21面向第一换热板11的一侧并将多个极柱211电连接。第一导热绝缘层3设置于汇流排22和第一换热板11之间。至少一个汇流排22开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自身的通孔221,第一导热绝缘层3穿过通孔221并与电池单体21的极柱211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换热板11可以冷却电池单体21或者加热电池单体21,实现对电池单体21的换热。
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个汇流排22位于多个电池单体21和第一换热板11之间,用于将电池模组2中的多个极柱211串联和/或并联。本申请实施例对每个汇流排22所连接的极柱211的数量不做限制,每个汇流排22至少电连接两个相邻电池单体21的极柱211。
可选的,汇流排22的材质为铝或铜。
可选的,汇流排22焊接于电池单体21的极柱211。
可选的,电池模组2为长方形模组,电池单体21为长方形电池单体21。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导热绝缘层3与汇流排22以及第一换热板11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示例性的,第一导热绝缘层3与汇流排22可以抵接或粘接;第一导热绝缘层3与第一换热板11可以抵接或粘接。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导热绝缘层3与汇流排22和第一换热板均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导热绝缘层3的材质不做限制,示例性的,其可以为导热硅片或导热绝缘胶。
可选的,第一导热绝缘层3设置于汇流排22面向第一换热板11的整个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导热绝缘层3可在几乎不影响汇流排22和第一换热板11热量交换的前提下,对第一换热板11和多个汇流排22起到绝缘作用,避免采用金属材料的第一换热板11电连接多个汇流排22造成短路的情况发生,提高电池包100使用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汇流排22的厚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换热板11和电池单体21的排列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孔221与极柱211相对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通孔221的形状不做限制,示例性的,通孔22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
当电池单体21充放电产生热量时,热量从电池单体21的内部传递到电池单体21的极柱211,又从极柱211传递到汇流排22,第一换热板11与汇流排22产生温差,第一换热板11通过第一导热绝缘层3对汇流排22进行换热,从而间接对电池单体21换热。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100通过在汇流排22上开设通孔221,并使得第一导热绝缘层3穿过通孔221与极柱211连接,如此一来,在通孔221的范围内第一换热板11仅通过第一导热绝缘层3就可对极柱211进行换热,不用通过汇流排22,进而提高了第一换热板11和极柱211的换热效率,提高了热管理组件1对电池模组2的换热效果,降低了电池包100发生热失控的风险,增加了电池包100的使用寿命,并且提升了电池单体21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热绝缘层3包括导热绝缘胶。
本申请实施例对导热绝缘胶的种类不做限制,示例性的,其可以为导热硅胶或黄胶等。
第一导热绝缘层3采用导热绝缘胶,可在起到导热绝缘作用的同时还起到连接作用,即,将第一换热板11固定于多个汇流排22,提高第一换热板11和多个汇流排22的连接紧固性,减少二者的相对位移,提高第一换热板11对汇流排22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第一换热板11对电池单体21的换热效果。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中电池模组的汇流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221与极柱211相对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通孔221与一个极柱211相对,即在一个汇流排22中,一个极柱211沿极柱211和汇流排22的排列方向在汇流排22的投影覆盖多个通孔221。
将通孔22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从而在保证汇流排22结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增大通孔221的总面积,进而提高电池单体21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通孔221包括第一通孔222以及围设于第一通孔222外周侧的多个第二通孔223,第二通孔223的面积小于第一通孔222的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个第二通孔223的数量至少为二个。
将通孔221分为第一通孔222以及围设于第一通孔222外周的第二通孔223,如此一来,多个通孔221分布的较为均匀,位于通孔221中的第一导热绝缘层3能够较为均匀地对极柱211表面的各个区域进行换热,进而提高换热效率。并且,第一通孔222的面积大于第二通孔223的面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导热绝缘层3容纳于通孔221的体积,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221的面积为S1,极柱211面向汇流排22的面积为S2,其中,S1/S2≥1/5。
本实施例中通孔221的面积指的是在与一个极柱211相对的通孔221的总面积,通孔2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为多个。
若通孔221相对极柱211的表面的面积较小,则第一导热绝缘层3通过通孔221对极柱211换热的效果相对通过汇流排22对极柱211换热的效果改善的不明显。鉴于此,将通孔221的面积与单个极柱211面向汇流排22的面积的比例设置为大于或等于1/5,以有效提高第一换热板11对电池模组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汇流排22包括本体区224以及与极柱211相对设置的减薄区225,减薄区225的厚度小于本体区224的厚度,通孔221设置于减薄区225。
将汇流排22中与极柱211相对的区域减薄,可提高极柱211与汇流排22的焊接可靠性。
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组件1还包括第二换热板12,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相对设置于电池模组2的两侧;第一换热板11具有供换热介质流动的第一流道111,第二换热板12具有供换热介质流动的第二流道121,第一流道111连通于第二流道121。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的形状不做限制,二者可为规则形状,也可是不规则形状。当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为规则形状时,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相对设置并不指代二者相互平行,也可以是一者相对另一者倾斜。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21的形状不做限制,第一流道111、第二流道121的形状可以为直型段、曲型段或者为直型段和曲型段相结合的流道形状。
可选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21可均包括多条子流道,多条子流道采用并联连通或者并联连通与串联连通结合的方式设置,且相互并联连通的多个子流道间隔设置,即具有间隙。如此一来,可减少第一流道111和/或第二流道121的流道面积,进而减少换热介质的体积,减少热管理组件1的重量,提高电池包100的能量密度。同时,多个间隔设置的子流道还可保证对电池单体21的换热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21可以采用并联的方式连通,也可采用串联的方式连通。
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对电池单体21的相对两侧均可进行换热,即对电池模组2的相对两侧进行换热,大大提高了电池模组2的换热效率。并且,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21连通,如此一来,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可以共用一个进液管路和一个出液管路,可简化管路的布局,减少热管理组件1的重量。
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100还包括第二导热绝缘层4,第二导热绝缘层4连接第二换热板12和多个电池单体21。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导热绝缘层4的材质不做限制,示例性的,其可以为导热硅片或导热绝缘胶。
可选的,第二导热绝缘层4设置于电池单体21面向第二换热板12的整个表面。
通过在第二换热板12和电池单体21之间设置第二导热绝缘层4,可在几乎不影响第二换热板12和电池单体21热交换的前提下,对第二换热板12和电池单体21起到绝缘作用,增大第二换热板12和电池单体21之间的爬电距离,降低电池单体21对第二换热板12放电的风险,提高电池包100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热绝缘层4包括导热绝缘胶。
本申请实施例对导热绝缘胶的种类不做限制,示例性的,其可以为导热硅胶或黄胶等。
第二导热绝缘层4采用导热绝缘胶,可在起到导热绝缘作用的同时还起到连接作用,即,将第二换热板12固定于电池单体21,提高第二换热板12和电池单体21的连接紧固性,减少二者的相对位移,进而提高第二换热板12对电池单体21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组件1还包括连接管13,连接管13连接于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并将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21并联。
本申请实施例对连接管13的材质不做限制,示例性的,连接管13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材质或者尼龙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管13可以为多段管连接形成,以使得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21并联连通。
当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21采用串联的连通方式时,换热介质首先给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的其中一者换热,然后再给另一者换热,因此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中的其中一者的换热效果必定弱于另一者,造成电池模组2的两侧换热不均匀,影响电池单体21的循环性能。
鉴于此,将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21采用并联的方式连通,相比于串联的连通方式来说,电池模组2两侧采用的是不同的换热介质进行换热,电池模组2两侧的换热效果能够相对均匀,电池单体21的循环性能较好。并且,采用串联的方式对电池模组2进行换热时,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21中换热介质的流量需较大,会造成电池包100的重量较大,而采用并联的连通方式可以减少第一流道111和第二流道121中的换热介质的体积,进而减少电池包100的重量,提高电池包100的能量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板11包括第一板体112和设置于第一板体112背离电池模组2一侧的第二板体113;第二板体113具有向背离电池单体21一侧凸出的凸部114以及与凸部114对应的凹部115,第一流道111包括凹部115。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板体112和第二板体113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二者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或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可选的,第一板体112和第二板体113的外周边缘对齐。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板体112与汇流排22连接。可选的,第一板体112与汇流排22通过上述的第一导热绝缘层3连接。可选的,第一板体112面向汇流排22的表面涂覆有绝缘层。
本申请实施例的凹部115指的是凹陷空间。本申请实施例对凸部114的形状不做限制,其形状可根据第一流道111的形状设计。
凸部114用于形成第一流道111,故第二板体113是凹凸不平的,因此将第一板体112邻近电池模组2设置,可减少第一换热板11与电池模组2的连接难度,便于加工制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2背离第二板体113的表面为平面。
将第一板体112背离第二板体113的表面设置为平面,则便于第一板体112与汇流排22的连接,降低加工难度。进一步的,当第一板体112与汇流排22采用第一导热绝缘层3连接时,具有平面的第一板体112较易确定与第一导热绝缘层3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布置第一导热绝缘层3,增加第一板体112与汇流排22连接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板12包括第三板体122和设置于第三板体122背离电池模组2一侧的第四板体123;第四板体123具有向背离电池单体21一侧凸出的凸出部124以及与凸出部124对应的凹陷部125,第二流道121包括凹陷部125。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板体122和第四板体123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二者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或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可选的,第三板体122和第四板体123的外周边缘对齐。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板体122与电池单体21连接。可选的,第三板体122与电池单体21通过上述的第二导热绝缘层4连接。可选的,第三板体122面向电池单体21的表面涂覆有绝缘层。
本申请实施例的凹陷部125指的是凹陷空间。本申请实施例对凸出部124的形状不做限制,其形状可根据第二流道121的形状设计。
凸出部124用于形成第二流道121,故第四板体123是凹凸不平的,因此将第三板体122邻近电池模组2设置,可减少第二换热板12与电池模组2的连接难度,便于加工制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板体123背离第三板体122的表面为平面。
将第三板体122背离第四板体123的表面设置为平面,则便于第三板体122与电池单体21的连接,降低加工难度。进一步的,当第三板体122与电池单体21采用第二导热绝缘层4连接时,具有平面的第三板体122较易确定与第二导热绝缘层4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布置第二导热绝缘层4,增加第三板体122与电池单体21连接的结构强度。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另一种剖视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电池模组中绝缘隔离板和汇流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2还包括绝缘隔离板23,绝缘隔离板23设置于多个电池单体21面向第一换热板11的一侧,多个汇流排22安装于绝缘隔离板23;第一换热板11连接于绝缘隔离板23。
本申请实施例对绝缘隔离板23的形状不做限制,示例性的,绝缘隔离板23与电池模组2的形状相匹配,例如当电池模组2的形状为长方体时,绝缘隔离板23为与电池模组2面向第一换热板11的一侧相匹配的长方形。
可选的,绝缘隔离板23上设置有采样线束,采样线束可采集电池单体的工作状态,例如电池单体的电压、温度、电流等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换热板11与绝缘隔离板23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示例性的,第一换热板11与绝缘隔离板23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者卡接的方式连接。
将第一换热板11连接于绝缘隔离板23,可增加第一换热板11连接于电池模组2的结构强度,进而减少二者的相对位移甚至避免第一换热板11相对电池模组2移动,使得第一换热板11与汇流排22能够进行良好的热交换,提高电池模组2的换热效果,降低电池包100发生热失控的风险,并且提高电池单体21的循环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100还包括箱体6和缓冲件5,电池模组2和热管理组件1位于箱体6中,缓冲件5设置于第二换热板12和箱体6的底壁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对缓冲件5的材质不做限制,示例性的,缓冲件5的材质为泡棉或硅胶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缓冲件5的形状不做限制,示例性的,缓冲件5为板状、块状或其他形状。
可选的,箱体6包括上盖和底座,上盖扣合于底座且二者形成用于容纳电池模组2和热管理组件1的容纳空间。
可选的,缓冲件5被压缩于第二换热板12和箱体6的底壁之间。即,缓冲件5在安装于箱体6中后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通过在第二换热板12和箱体6的底壁之间设置缓冲件5,缓冲件5可在电池包100发生晃动和震动时对第二换热板12起到缓冲作用,减少第二换热板12与箱体6底壁之间的磕碰,保护第二换热板12。并且,当缓冲件5处于压缩状态时,能够对第二换热板12产生挤压作用,即对第二换热板12施加朝向电池单体21的作用力,减少第二换热板12在重力作用下的下坠幅度,提高第二换热板12与电池单体21连接的紧密度,进而增加第二换热板12与电池单体21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之间设有多个电池模组2。
本申请实施例对设置于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之间的多个电池模组2的数量不做限制,其至少为两个。示例性的,设置于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之间的电池模组2的数量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或八个。
在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之间设置多个电池模组2,即多个电池模组2共用一个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相比于每个电池模组2均设置一个第一换热板11和一个第二换热板12的方案来说,本申请实施例的这种设置方式可简化热管理组件1的结构,便于制作和布局,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板11和第二换热板12的数量均为多个,热管理组件1包括进水管14和出水管15,进水管14和出水管15均与多个第一换热板11和多个第二换热板12连通。
热管理组件1通过进水管14和出水管15与外部温度调节设备连通,以调节换热介质的温度,从而实现对电池模组2的换热。
可选的,进水管14和出水管15的数量分别为一个。如此设置,热管理组件1与一个外部温度调节设备连通即可,可降低成本。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换热板;
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和多个汇流排,所述电池单体包括极柱,所述多个汇流排位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面向所述第一换热板的一侧并将多个所述极柱电连接;
第一导热绝缘层,设置于所述汇流排和所述第一换热板之间;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汇流排开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自身的通孔,所述第一导热绝缘层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极柱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与所述极柱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以及围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外周侧的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面积为S1,所述极柱面向所述汇流排的面积为S2,其中,S1/S2≥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包括本体区以及与极柱相对设置的减薄区,所述减薄区的厚度小于所述本体区的厚度,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减薄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热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两侧;
所述第一换热板具有供换热介质流动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换热板具有供换热介质流动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二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热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热绝缘层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多个电池单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并将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并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和缓冲件,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热管理组件位于所述箱体中,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板和所述箱体的底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绝缘隔离板,所述绝缘隔离板设置于所述多个电池单体面向所述第一换热板的一侧,所述多个汇流排安装于所述绝缘隔离板;
所述第一换热板连接于所述绝缘隔离板。
CN202222985060.6U 2022-11-09 2022-11-09 电池包 Active CN218648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5060.6U CN218648075U (zh) 2022-11-09 2022-11-09 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5060.6U CN218648075U (zh) 2022-11-09 2022-11-09 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48075U true CN218648075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6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5060.6U Active CN218648075U (zh) 2022-11-09 2022-11-09 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48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30526B2 (ja) クラッシュビーム構造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JP6750117B2 (ja) クラッシュビーム及び排水構造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KR101326086B1 (ko) 콤팩트한 구조와 우수한 방열 특성의 전지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JP4960373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用の熱放散装置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バッテリパック
EP1753070B1 (en) Battery module
KR20110080537A (ko) 냉각 효율성이 향상된 중대형 전지팩
CN215771333U (zh)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JP7318102B2 (ja) 上部冷却方式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218648075U (zh) 电池包
CN216624395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20106746U (zh) 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CN217655954U (zh) 电池组件和电池包
CN218039395U (zh) 电池装置
CN218896759U (zh) 电池组及电池包
CN218241974U (zh)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CN219610552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CN219843044U (zh) 换热组件及电池装置
CN218448185U (zh) 电池装置
CN212874588U (zh) 一种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21987374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4505599U (zh) 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219267752U (zh) 液冷板及具有该液冷板的液冷散热pack结构
CN220963488U (zh) 冷却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CN216980732U (zh) 电池包
CN219892287U (zh)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attery pack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317

Pledgee: Yuandong New Energy Co.,Ltd.

Pledgor: LIANDONG TIANYI NEW ENER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