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35914U - 蒸汽发生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蒸汽发生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35914U
CN218635914U CN202222153310.XU CN202222153310U CN218635914U CN 218635914 U CN218635914 U CN 218635914U CN 202222153310 U CN202222153310 U CN 202222153310U CN 218635914 U CN218635914 U CN 218635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eam generator
liquid supply
heating device
suppl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33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曹力
谢明健
唐成
段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33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35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35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35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其包括:加热装置以及液体供应部,所述液体供应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内部形成有液体流通通道,其中,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一端用于接收清洁液体,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另一端封闭;所述液体供应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部分的外周面设置多个进水喷头,多个所述进水喷头沿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且各个所述进水喷头均与液体流通通道连通,其中,所述进水喷头用于将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内的液体至少部分喷射至容纳空间的内壁。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Description

蒸汽发生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家用清洁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用清洁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的根据市场的需求一步步提升,例如从简单的只能吸取灰尘的吸尘器,发展到吸、拖一体的蒸汽洗地机等设备。
作为最近几年特别受市场欢迎的蒸汽洗地机,其核心零部件蒸汽锅炉的设计对蒸汽洗地机清洁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针对直流蒸汽洗地机由于电池容量的限制,在满足用户一次使用的续航时间的前提下,蒸汽锅炉的功率受到严格的限制,导致蒸汽锅炉的功率不能很大,在这种条件下蒸汽锅炉热量的利用率直接影响着产生蒸汽量的多少。
影响蒸汽锅炉热量利用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锅炉内部加热管道的设计和/或对水垢的处理。目前市面上锅炉的管道的设计主要是圆形,由于直流蒸汽洗地机的泵的流量不是很大,水进入锅炉内部时只能与锅炉上半部分接触,热量不能充分利用。由于水中钙、镁等种金属离子的存在,水在加热时会形成水垢吸附在锅炉加热管内壁上,阻碍热量的传递,严重时甚至会堵塞加热管。
针对水垢的处理,目前市面上的蒸汽洗地机主要在水里面增加一些除垢剂,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完全清除水垢。当使用时间较长时,锅炉加热管内壁还是会产生水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其包括: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进口和出口;以及
液体供应部,所述液体供应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内部形成有液体流通通道,其中,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一端用于接收清洁液体,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另一端封闭;所述液体供应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部分的外周面设置多个进水喷头,多个所述进水喷头沿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且各个所述进水喷头均与液体流通通道连通,其中,所述进水喷头用于将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内的液体的至少部分喷射至容纳空间的内壁。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进水喷头为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用于将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内的液体雾化后提供至容纳空间的内壁。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多个所述进水喷头沿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进水喷头包括沿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分支喷嘴,各个所述分支喷嘴分别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连接。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陷部。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进水喷头位于所述凹陷部中。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液体供应部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具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并通过所述螺旋叶片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凹陷部。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螺旋叶片沿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外周面螺旋设置。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螺旋叶片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内壁面接触。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液体供应部能够被驱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加热装置转动。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研磨件,当所述液体供应部转动时,所述研磨件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内壁摩擦接触。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容纳空间形成为管状,所述液体供应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容纳空间的中心轴线重合。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处及附近不设置进水喷头。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液体被加热以生成蒸汽后,从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排出。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加热装置连接于出口部,其中,所述出口部内部具有气体流通通道,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气体流通通道连通。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气体流通通道具有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轴线不再同一直线上。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加热装置和出口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气体流通通道内设置有吸水部件。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还包括:
入口部,所述入口部形成有通孔,所述液体供应部的一端穿过所述入口部,位于所述入口部的外部,从而通过所述液体供应部的一端向液体供应部的内部提供液体。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入口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入口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部件。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还包括:
供液管,所述供液管用于提供液体,其中所述供液管与所述液体供应部之间设置有水封轴承。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还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固定于入口部和出口部,并使得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其包括上述的蒸汽发生器。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供应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具体为:
100 蒸汽发生器
110 加热装置
120 液体供应部
121 液体流通通道
122 进水喷头
123 螺旋叶片
124 凹陷部
130 入口部
140 驱动装置
150 研磨件
160 出口部
161 气体流通通道
161A 第一部分
161B 第二部分
162 吸水部件
170 第一密封部件
180 供液管
190 第二密封部件
200 第三密封部件
210 上壳体
220 下壳体
230 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
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本公开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部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部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以及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蒸汽发生器100在使用时,能够被安装于表面清洁设备,并接收表面清洁设备的液体存储部所提供的液体,将该液体生成为蒸汽后,向外输出蒸汽。
优选地,为降低蒸汽发生器100所消耗的能量,所述液体存储部的内部可以存储有热水,例如温度在80℃左右的热水。从而当将该热水输入至蒸汽发生器100时,能够容易地生成蒸汽,并且使得蒸汽发生器100所消耗的能量较少。此时,所述液体存储部应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制备,以防止液体存储部的损坏。
当表面清洁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是,能够通过蒸汽发生器100所提供的蒸汽对待清洁表面进行蒸汽清洁,从而提高了待清洁表面的清洁效果。
本公开中,所述蒸汽发生器100可以包括加热装置110和液体供应部120。
所述加热装置110用于提供热量,并由此将液体加热为蒸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液体供应部120的至少部分能够通过所述进口插入至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内部,并由此使得液体供应部120的至少部分能够位于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内部。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供应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液体供应部1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容纳空间内,从而通过所述液体供应部120向加热装置110提供液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供应部120的内部沿其轴向形成有液体流通通道121,其中,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21的一端用于接收清洁液体,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21的另一端封闭;优选地,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21的一端(开口的一端)靠近所述加热装置的进口设置,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21的另一端(封闭的一端)靠近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出口设置。
本公开中,如图4所示,所述液体供应部12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部分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进水喷头122,其中,多个进水喷头122沿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2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且各个所述进水喷头122均与液体流通通道121连通,所述进水喷头122用于将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21内的液体的至少部分喷射至容纳空间的内壁,以使液体充分与加热管内壁接触,提高蒸汽生成效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喷头122为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用于将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21内的液体雾化后提供至容纳空间的内壁,由此,雾化后的液体能够被所述加热装置110更快地加热,并形成为蒸汽状态。
更优选地,多个所述进水喷头122沿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本公开中,如图4所示,所述进水喷头122包括沿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2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分支喷嘴,各个所述分支喷嘴分别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21连接,由此通过分支喷嘴的设置,能够对液体更均匀地雾化和分散。
再参考图4,更具体地,所述液体供应部120的外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陷部124,所述凹陷部124中的至少一个通过进水喷头122与液体流通通道121连通,从而通过进水喷头122将液体流通通道121内的液体贯穿所述凹陷部,被提供至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内壁面,换句话说,所述凹陷部124的开口朝向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内壁面,从而使得液体能够与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内壁面接触,由此该加热装置110能够加热该凹陷部124的液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进水喷头122用于将液体流通通道121内的液体雾化后提供至所述凹陷部124,以使得液体能够与加热装置110的内壁面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加热装置110的热效率;作为一个实现形式,所述进水喷头122可以通过通孔形成,所述通孔的直径被设置为能够将液体雾化,也就是说,所述通孔的直径被相对较小地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液体供应部120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具有螺旋叶片123,所述螺旋叶片123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并通过螺旋叶片123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凹陷部124;也就是说,此时所述凹陷部124形成为一个,即形成为连续的螺旋形状,从而产生的蒸汽能够通过所述凹陷部124被输送至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出口处。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螺旋叶片123沿所述液体供应部120的外周面螺旋设置,相邻的螺旋叶片123之间的空间即形成上述的凹陷部124;更优选地,所述螺旋叶片123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内壁面接触,例如,所述螺旋叶片123的外缘端面可以与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内壁面接触或者紧密接触,在螺旋叶片123转动时,通过螺旋叶片123的外缘端面摩擦去除加热装置110的内壁面上的水垢,相应地,可以通过加热装置110的内壁面封闭所述凹陷部124的敞口,从而蒸汽只能通过凹陷部124进行传输。
本公开中,如图4所示,所述液体供应部120能够被驱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加热装置110转动。此时,所述容纳空间可以形成为管状,并且所述液体供应部12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容纳空间的中心轴线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100还可以包括:入口部130,所述入口部130形成有通孔,所述液体供应部120的一端穿过所述入口部130,位于所述入口部130的外部,从而通过所述液体供应部120的一端向液体供应部120的内部提供液体。
相应地,如图4所示,位于所述入口部130外部的液体供应部120可以设置有从动齿轮,驱动装置140设置有主动齿轮,以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使得所述驱动装置140能够驱动所述液体供应部120转动。本公开中,所述驱动装置140可以选择为电机,而且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形成的齿轮传动结构也可以被其他的传动结构,例如带轮传动结构或者链轮传动结构等所替换。
如图4所示,所述凹陷部124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研磨件150,当所述液体供应部120转动时,所述研磨件150与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内壁摩擦接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研磨件150可以为研磨石,所述摩擦接触即通过所述研磨石与所述加热装置11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加热装置110的内壁面上所产生水垢被研磨成粉末状后被去除,并且随蒸汽排出,从而提高了加热装置110的热效率;另一方面,所述研磨件150也能够去除所述凹陷部124表面的水垢,使得凹陷部124在输送蒸汽时,摩擦力更小。
本公开中,如图4所示,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出口处及附近不设置进水喷头132,由此进水喷头122所喷射的液体能够具有充分加热以转化成蒸汽的时间,能够防止雾化后的液体在未有效形成蒸汽的情况下,被直接排出,从而提高了蒸汽发生器100的使用效果。其中,所述附近可以理解为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出口端部的一定距离,例如加热装置110的总长度的三十分之一左右,最大不超过加热装置110的总长度的十分之一。
本公开中,如图4所示,所述液体被加热以生成蒸汽后,从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出口排出。
相应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蒸汽发生器100还可以包括出口部160,所述加热装置110连接于出口部160,其中,所述出口部160内部具有气体流通通道161,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出口与所述气体流通通道161连通,由此,在使用时,所述出口部160作为蒸汽发生器100的蒸汽出口。
如图2所示,所述气体流通通道161具有第一部分161A和与第一部分161A连接的第二部分161B,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61A与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部分161A和第二部分161B的中心轴线不再同一直线上;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161A和第二部分161B的中心轴线之间垂直或者大致垂直,以此当蒸汽发生器在使用时,其液体供应部120被水平设置,相应地,第一部分161A也被水平设置,此时,所述第二部分161B可以竖直向上设置,此时能够减少通过气体流通通道161所排出的液体。
更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气体流通通道161内设置有吸水部件162,从而通过所述吸水部件162对液体的吸附,减少通过气体流通通道161所排出的液体,即阻止未来得及加工成蒸汽的热水随蒸汽喷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水部件162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61A和第二部分161B的连接处,例如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61A靠近所述第二部分161B的端部。更优选地,所述吸水部件162可以为耐高温海绵,从而能够防止吸水部件162被轻易地损坏。
所述加热装置110和出口部16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170,所述第一密封部件170能够使得通过所述加热装置110所排出的蒸汽只能够通过所述出口部160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供应部120的另一端(即靠近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出口处的一端)可以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一部分161A,从而使得液体供应部120的转动能够更稳定。
本公开中,所述的蒸汽发生器100还包括:供液管180,所述供液管180用于提供液体,其中所述供液管180与所述液体供应部120之间设置有水封轴承,由此,当所述液体供应部120转动时,所述供液管180不会发生转动,而且所述供液管180和液体供应部120之间的位置也不会产生漏液等问题。
本公开的入口部130与所述液体供应部12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190,并通过第二密封部件190防止气体从加热装置110的进口流出,并通过入口部130和液体供应部120之间的间隙排出至外部。
更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110与所述入口部130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部件200,并通过第三密封部件200防止气体从加热装置110的进口流出后,并通过加热装置110和入口部130之间的间隙排出至外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蒸汽发生器100还包括上壳体210和下壳体220,其中,所述上壳体210和下壳体220均固定于入口部130和出口部160,并使得所述上壳体210和下壳体22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加热装置110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本公开中,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外壁面可以设置有隔热层,从而防止加热装置110所产生的热量被传导至所述上壳体210和下壳体220;更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周向的表面与所述上壳体210和下壳体220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从而降低加热装置110传导至上壳体210和下壳体220的热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蒸汽发生器100还包括:温控器230,所述温控器230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功率;本公开中,所述加热装置110的功率可以根据蒸汽的产生量而被调节,例如,当需要的蒸汽的量比较多时,可以相应地增加加热装置110的功率;相反地,当需要的蒸汽的量比较少时,可以相应地降低加热装置110的功率。
本公开中,液体供应部120所供应的水雾能够被直接施加到加热装置110的内壁,从而能够充分地利用加热装置110所产生的热量,将更多的水加热成蒸汽,提高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效果。
尤其是,本公开中,通过将加热装置110和液体供应部120的水垢去除,将水雾化后喷到加热装置110的内壁,以及阻止未来得及加工成蒸汽的热水随蒸汽喷出,都能够实现对加热装置110所产生的热量的充分利用,使得直流蒸汽表面清洁设备形成更多的蒸汽,提高清洁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其包括上述的蒸汽发生器1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进口和出口;以及
液体供应部,所述液体供应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内部形成有液体流通通道,其中,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一端用于接收清洁液体,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另一端封闭;所述液体供应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部分的外周面设置多个进水喷头,多个所述进水喷头沿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且各个所述进水喷头均与液体流通通道连通,其中,所述进水喷头用于将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内的液体的至少部分喷射至容纳空间的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喷头为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用于将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内的液体雾化后提供至容纳空间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水喷头沿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喷头包括沿所述液体流通通道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分支喷嘴,各个所述分支喷嘴分别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陷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喷头位于所述凹陷部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应部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具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并通过所述螺旋叶片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凹陷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沿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外周面螺旋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内壁面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应部能够被驱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加热装置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应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研磨件,当所述液体供应部转动时,所述研磨件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内壁摩擦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形成为管状,所述液体供应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容纳空间的中心轴线重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处及附近不设置进水喷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被加热以生成蒸汽后,从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排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于出口部,其中,所述出口部内部具有气体流通通道,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气体流通通道连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通道具有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轴线不再同一直线上。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和出口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部件。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通道内设置有吸水部件。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入口部,所述入口部形成有通孔,所述液体供应部的一端穿过所述入口部,位于所述入口部的外部,从而通过所述液体供应部的一端向液体供应部的内部提供液体。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部件。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入口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部件。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液管,所述供液管用于提供液体,其中所述供液管与所述液体供应部之间设置有水封轴承。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固定于入口部和出口部,并使得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
25.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4之一所述的蒸汽发生器。
CN202222153310.XU 2022-08-16 2022-08-16 蒸汽发生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Active CN218635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3310.XU CN218635914U (zh) 2022-08-16 2022-08-16 蒸汽发生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3310.XU CN218635914U (zh) 2022-08-16 2022-08-16 蒸汽发生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35914U true CN218635914U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91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3310.XU Active CN218635914U (zh) 2022-08-16 2022-08-16 蒸汽发生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35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7769B (zh) 空调器室内机
WO2023197971A1 (zh) 清洁头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8635914U (zh) 蒸汽发生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7952245U (zh) 加热组件、蒸汽发生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0385755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9042840U (zh) 一种冷却装置
CN108469049B (zh) 油烟机及其清洁方法
CN115120150A (zh) 清洁设备、清洁组件及清洁方法
CN116236121A (zh) 蒸汽发生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7013888U (zh) 无线表面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4022420U (zh) 一种管路清洗装置
CN112620259B (zh) 一种管路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CN108709215B (zh) 清洗装置和具有该清洗装置的抽油烟机
CN212548525U (zh) 一种工业生产污水过滤用具有清洁功能的滤芯
CN218009612U (zh) 清洁设备及清洁组件
CN217310131U (zh) 清洁设备、地刷和蒸汽发生器
CN207006493U (zh) 一种可杀菌消毒且可挡风的空调内机壳
CN217271051U (zh) 一种风机清洗装置及应用有该风机清洗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16628414U (zh) 表面清洁设备
KR200445659Y1 (ko) 스팀발생기
CN114010115A (zh) 清洁设备、地刷、蒸汽发生器及蒸汽产生方法
CN213656999U (zh) 一种新型加湿器
CN211316131U (zh) 电磁加热蒸汽锅炉
CN211633078U (zh) 地刷及吸尘器
CN218943221U (zh) 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