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5402U - 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5402U
CN218625402U CN202222767063.2U CN202222767063U CN218625402U CN 218625402 U CN218625402 U CN 218625402U CN 202222767063 U CN202222767063 U CN 202222767063U CN 218625402 U CN218625402 U CN 218625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seat
pipe
sealing
venti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670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省宪
徐勇
沈凌峰
沈春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uny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uny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uny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unyo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670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5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5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5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涉及管口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相连接的液压座以及高压气座,液压座包括设于其内的至少两个液压腔、连通各个液压腔的液压通道以及连接于液压通道一端的液压接口,高压气座包括高压气输入口、与高压输入口相连通并设于其内的高压气联通通道以及与高压气通道相连通的至少两个通气支路,每个液压腔对应连通一通气支路,每个液压腔内设密封橡胶管,密封橡胶管内嵌衬芯,衬芯内部开孔,衬芯一端伸入并连接于通气支路上,另一端延伸进密封橡胶管并与液压座端口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适应高压打压、且一次性同步检测多支管材是否泄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口密封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
背景技术
在管材生产领域,尤其是流体输送管和压力管道,对管材的密封性要求很严,绝对不允许出现泄漏,因此每支管材出厂前都需要经过水下气密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对于小口径(25mm以下)通常采用挤压橡胶套,使其发生径向膨胀来密封,该方法虽然可用很高的压力检测,一般能达到30公斤/平方厘米,但其实还不够高空调行业测试压力所要求的70公斤/平方厘米,并且该方法操作麻烦,一次只能测试一支;另一种方法是在管口盖上橡胶板,然后用气缸压住,该方法优点是操作方便,工装合适可一次测试多支,但测试压力较低,只能达到10公斤/平方厘米,且测试的最大管径不超过60mm。因此,现有技术中尚没有一种设备针对小口径薄壁管进行批量的高压测试,但是目前针对空调行业的现状又需要这么一种测试设备。
目前在针对小口径薄壁管进行批量高压测试的难点在于:1、管壁太薄,易变形,难以使用较大的挤压力进行密封;2、检测压力太高,常规的密封手段难以完全密封;3、密封操作复杂,传统高压密封是轴向挤压密封圈使其发生径向膨胀,因为挤压力较大,通常会用到杠杆、螺纹等机械结构,单支操作都很繁琐,一次多支的设备基本没有。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包括相连接的液压座以及高压气座,所述液压座包括设于其内的至少两个液压腔、连通各个液压腔的液压通道以及连接于液压通道一端的液压接口,所述高压气座包括高压气输入口、与高压气输入口相连通并设于其内的高压气联通通道以及与高压气联通通道相连通的至少两个通气支路,其中;
每个液压腔对应连通一通气支路,每个所述液压腔内设密封橡胶管,密封橡胶管内嵌衬芯,衬芯内部开孔,所述衬芯一端伸入并连接于通气支路上,另一端延伸进密封橡胶管并与液压座端口间隔设置,所述衬芯另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薄壁小口径管材。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气座座体本身由联通板和通气支板组成,所述联通板通过通气支板连接液压座。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支板与液压座之间设有硅胶密封层。
进一步的,所述衬芯与高压气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橡胶管的两端靠近端口内部均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用于将密封橡胶管两端和液压腔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衬芯上连接管材的一端设有定位台阶;
所述衬芯上位于定位台阶前部的外径与管材的内径大小相等;
所述衬芯上位于定位台阶尾部的直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气输入口设置于联通板上,高压气联通通道沿着联通板的长度方向开设;
至少两个所述通气支路沿通气支板的长度的方向等距开设,每个所述通气支路的气路方向沿着通气支板的宽度方向开设。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所述液压腔的腔体方向沿着液压座的宽度方向开设;
至少两个所述液压腔沿液压座的长度方向等距开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液压座,并结合液压座上设置的液压、液压通道、橡胶管等结构,采用液压的方式从外侧壁径向挤压橡胶软管,使其发生径向收缩,从而对待检测的管材进行管口密封,因为是液压挤压,无需机械结构,加工和组装、操作都很方便,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过程采用机械方式挤压密封圈的繁琐操作;
(2)通过在橡胶管内设置衬芯,由衬芯支撑待检测的薄壁小内径管材,在液压密封挤压时,在衬芯的支撑作用下,可以有效防止管材发生塑形形变,保证管材的管口形状,解决了密封挤压力造成薄壁小口径管材管口变形的问题;
(3)由于采用液压挤压方式替代传统的机械挤压方式,省略了机械结构,整体体积缩小,结构简化,各个管材对应的一个密封结构之间也可以密集排布,这样就实现了多支管材一起检测的功能,提高检测效率、减少设备体积、降低设备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B剖视图。
附图标记:11、液压座;12、液压腔;13、液压通道;14、液压接口;15、橡胶管;16、衬芯;17、密封环;21、高压气座;211、联通板;212、通气支板;22、高压气输入口;23、高压气联通通道; 24、通气支路;25、硅胶密封层;31、待检测薄壁小口径管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按照70公斤压力,一次打压10支(或以上)针对小口径(25mm以下口径)薄壁管(易变形)的管材所设计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管口密封通气结构包括相连接的液压座11以及高压气座 21,高压气座21座体本身由联通板211和通气支板212组成,联通板211通过通气支板212连接液压座11。优选的,液压座11与高压气座21的长度一致。
结合图1-图3所示,高压气座21上设有高压气输入口22,高压气输入口22用于连接高压气注入设备。液压座11侧部设有液压接口 14,液压接口14用于连接液压注入设备。待检测薄壁小口径管材31 插入该管口密封通气结构,以待通气检测是否漏气。
需要说明的是,高压气注入设备和液压注入设备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设备,二者的结构并未本申请所要改进、保护的内容,因此,对二者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液压座11包括设于其内的至少两个液压腔12、连通各个液压腔12的液压通道13 以及连接于液压通道13一端的液压接口14。
其中,每个液压腔12的腔体方向沿着液压座11的宽度方向开设;至少两个液压腔12沿液压座11的长度方向等距开设。优选的,液压腔12设有10个。即10个液压腔12沿液压座11的长度方向等距开设。
高压气座21包括高压气输入口22、与高压气输入口22相连通并设于其内的高压气联通通道23以及与高压气联通通道23相连通的至少两个通气支路24。
其中,高压气输入口22设置于联通板211上,高压气联通通道 23沿着联通板211的长度方向开设;至少两个通气支路24沿通气支板212的长度的方向等距开设,每个通气支路24的气路方向沿着通气支板212的宽度方向开设。对应的,通气支路24也设有10个。即个通气支路24沿通气支板212的长度的方向等距开设。
每个液压腔12对应连通一通气支路24,每个液压腔12内设密封橡胶管15,密封橡胶管15内嵌衬芯16,衬芯16内径略小于密封橡胶管15,以使得衬芯16嵌入密封橡胶管15之后其外壁与密封橡胶管15紧密贴合,衬芯16内部开孔,衬芯16一端伸入并连接于通气支路24上,并通过螺纹连接于高压气座21上的通气支路24内,衬芯16另一端延伸进密封橡胶管15并与液压座11端口间隔设置,衬芯16另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薄壁小口径管材31。
使用时,取出10个待检测的管材,将10个管材分别插进液压腔 12内,并通过衬芯16导向,将管材传入密封橡胶管15内,直至管材与衬芯16紧密连接;之后,液压注入设备导入液压,液压开始从液压接口14经由液压通道13分散到各个液压腔12,通过液压挤压硅胶管外壁,密封橡胶管15受挤压向内收缩,与管壁贴合,对管材的管口产生密封效果;接着,高压气注入设备注入高压空气,高压空气经由高压输入口,通过联通通道分散到各个通气支路24并通过衬芯16的内孔通入到管材内,检查管材是否泄漏(此时管材是置于水中的状态,如果管材泄漏,则管材冒泡,如果未出现冒泡,则管材未出现泄漏情况);最后,检测管材是否泄漏完成后,泄去高压气,然后泄去液压压力,密封橡胶管15回缩,解除密封状态,抽出管材,结束检测。
采用液压胀紧密封橡胶管15以实现对管材管口密封的结构,只需采用一台液压注入设备即可对应多个结构单元,再配合伺服液压泵,可实现整个打压过程的全自动操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在此过程中,衬芯16的设置,可以解决密封挤压力造成薄壁小口径管材管口变形的问题;采用液压实现管材管口密封,无需机械结构,加工、组装和操作都十分方便,使得密封过程变得简单,整个结构的体积也大大缩小;由于机械结构的省略,在一台设备上可以同时排布多个管材检测的管口密封结构,以满足多个(本申请优选为10 个)管材的同步检测,且由于体积缩小,管材排布更加密集,相应的使用该结构的设备体积和造价也能大大缩小。
此外,经检测(以12mm、0.3mm的壁厚外径比为标准),本申请的液压密封结构,测试完成后管材不变形,可以适应各70公斤的压缩空气打压而不泄漏,实现了高压且一次同步打压10支管材的技术方案。
再有,本申请管口密封结构可一次性检测10个管材是否漏气只是给出的一个实施例,根据实际需求,可更改对应液压腔12和通气支路24的数量,以满足一次性同时检测不同数量(至少两个,可以是10个以上)的管材的需求。
再具体地,衬芯16与高压气座21螺纹连接的方式为:通气支路 24内壁设有内螺纹,衬芯16伸入通气支路24内的一端外壁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相配合工作,实现衬芯16与高压气座21上通气支路24的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操作。
另外,在插入管材进行检漏时,能够很容易的分辨是否已置于正确的位置,在衬芯16上连接管材的一端设有定位台阶;衬芯16上位于定位台阶前部的外径与管材的内径大小相等,这样,当管材到达衬芯16的定位台阶后,由于衬芯16的直径与管材内径相匹配,此时管材插入衬芯16并固定后即完成管材的安装。
且衬芯16上位于定位台阶尾部的直径逐渐减小。这样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管材的导入,无遮挡,无阻力。
由于衬芯16在本申请的作用是为了对薄壁管材起到支撑的作用,以避免管材管口发生变形,在同一个管口密封结构中,衬芯16的直径与管材内径相匹配,因此导致不同壁厚的管材需要更换不同直径的衬芯16,比较繁琐,所以当管材壁厚(例如当管材的管壁大于12mm 时)能够抵消挤压力而不变形可以取消该结构。
通气支板212与液压座11之间设有硅胶密封层25。优选的,硅胶密封层25的长度与液压座11相同。硅胶密封层25的设置可以保证通气支板212与液压座1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液压腔12与通气支路24之间的密封性,避免高压气检漏时,在此处发生泄漏的情况。
同样是为了提高密封性,密封橡胶管15的两端靠近端口内部均设有密封环17,密封环17用于将密封橡胶管15两端和液压腔12密封。以避免高压起注入时,高压气从密封橡胶管15两端与液压腔12 的连接处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原理为:将薄壁小口径管材经衬芯16导入密封橡胶管15内,通过液压方式径向挤压密封橡胶管15,使其发生径向收缩,从而实现管口密封,再向内导入高压气检测管材是否泄漏,可以一次性检测多支管材。
通过本申请技术方案给出的管口密封结构,达到了:可以保证管内70公斤压力下接口不崩脱,不漏气;可快速安装、拆卸管材,操作方便快速;一次可进行多支(10支以上)管材的测试;测试完成,管口不变形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液压座(11)以及高压气座(21),所述液压座(11)包括设于其内的至少两个液压腔(12)、连通各个液压腔(12)的液压通道(13)以及连接于液压通道(13)一端的液压接口(14),所述高压气座(21)包括高压气输入口(22)、与高压气输入口(22)相连通并设于其内的高压气联通通道(23)以及与高压气联通通道(23)相连通的至少两个通气支路(24),其中;
每个液压腔(12)对应连通一通气支路(24),每个所述液压腔(12)内设密封橡胶管(15),密封橡胶管(15)内嵌衬芯(16),衬芯(16)内部开孔,所述衬芯(16)一端伸入并连接于通气支路(24)上,另一端延伸进密封橡胶管(15)并与液压座(11)端口间隔设置,所述衬芯(16)另一端用于连接待检测薄壁小口径管材(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座(21)座体本身由联通板(211)和通气支板(212)组成,所述联通板(211)通过通气支板(212)连接液压座(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支板(212)与液压座(11)之间设有硅胶密封层(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芯(16)与高压气座(2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橡胶管(15)的两端靠近端口内部均设有密封环(17),所述密封环(17)用于将密封橡胶管(15)两端和液压腔(12)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芯(16)上连接管材的一端设有定位台阶;
所述衬芯(16)上位于定位台阶前部的外径与管材的内径大小相等;
所述衬芯(16)上位于定位台阶尾部的直径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输入口(22)设置于联通板(211)上,高压气联通通道(23)沿着联通板(211)的长度方向开设;
至少两个所述通气支路(24)沿通气支板(212)的长度的方向等距开设,每个所述通气支路(24)的气路方向沿着通气支板(212)的宽度方向开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所述液压腔(12)的腔体方向沿着液压座(11)的宽度方向开设;
至少两个所述液压腔(12)沿液压座(11)的长度方向等距开设。
CN202222767063.2U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 Active CN218625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7063.2U CN218625402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7063.2U CN218625402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5402U true CN218625402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1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67063.2U Active CN218625402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54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25402U (zh) 一种薄壁小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
CN104122145B (zh) 一种塑料管材静压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3390586B (zh) 一种压力表用气密检测设备
CN218625995U (zh) 一种薄壁大口径管材的水下气密检测管口密封通气结构
CN213874838U (zh) 一种水龙头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7845556U (zh) 一种暖通配件生产用空气泄漏检验测试装置
CN215635628U (zh) 一种快速接头pvc塑料水管
CN210487184U (zh) U型换热管气压检测装置
CN210893582U (zh) 一种空冷器单管查漏装置
CN112923161B (zh) 排气阀
CN110346094B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的三通阀
CN108679295B (zh) 一种用于检测燃气表阀门泄露的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5574170U (zh) 一种管材打压试验快速安装装置
CN108709692B (zh) 一种用于管路气密性检测的充气装置
CN111595533A (zh) 一种注塑模具防漏水检测仪
CN217451841U (zh) 一种异型管件的扩张模具
CN111795781B (zh) 一种汽车冷却水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17355948U (zh) 外包式管道端部密封连接装置
CN111220331A (zh) 一种橡胶管密封性检测用的快速夹具及使用方法
CN215931181U (zh) 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软管气密工装
CN219104288U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快速夹具
CN211504562U (zh) 全自动氦检机构
CN218845259U (zh) 一种一体化三阀组的密封结构
CN214011237U (zh) 露头模型试验系统
CN114112210B (zh) 一种多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