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5353U - 集成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联板、液压控制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集成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联板、液压控制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5353U
CN218625353U CN202222218715.7U CN202222218715U CN218625353U CN 218625353 U CN218625353 U CN 218625353U CN 202222218715 U CN202222218715 U CN 202222218715U CN 218625353 U CN218625353 U CN 218625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utlet
communicated
inlet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87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文君
陈瑞
王艳军
刘继伟
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187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5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5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5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有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连板,包括:中连板本体;中连板本体上布置有输入轴轴承座孔、驱动电机轴轴承座孔和中间轴轴承座孔;中连板本体上还布置有互相独立的离合器压力油道、离合器润滑油道、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电子油泵进油道、电子油泵出油道、油冷器油道和冷却油管油道;输入轴轴承座孔的内壁与离合器压力油道出油口和离合器润滑油道出油口连通,离合器压力油道进油口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的第一出口连通,和离合器润滑油道进油口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的第二出口连通;驱动电机轴轴承座孔的内壁与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出油口连通,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进油口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的第三出口连通。

Description

集成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联板、液压控制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器总体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成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连板、液压控制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受到换挡、齿轴等其他子系统布置的制约,现有的大部分混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模块大多布置在远离变速器几何中心的箱体上,然后在箱体内外侧布置油冷器、油泵和过滤器等液压元件,通过各种连接油管总成、接头连接上述部件与箱体,实现油路的连通,如专利CN213017618U《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液压模块布置在变速器箱体上,因而多个油道孔布置在箱体组件的各个部位,比较分散,这种油路的连通方式,不仅会增加混动变速器总成零部件数量,装配困难,而且从润滑冷却的角度来看,这种油液流通路径较长,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从而使混动变速器的润滑冷却效率降低,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紧凑、高效的中连板油路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有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连板、液压控制系统及汽车,用于实现多种油路在混动变速器中连板上的集成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有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连板,包括:中连板本体;
所述中连板本体上布置有输入轴轴承座孔、驱动电机轴轴承座孔和中间轴轴承座孔;所述中连板本体上还布置有互相独立的离合器压力油道、离合器润滑油道、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电子油泵进油道、电子油泵出油道、油冷器油道和冷却油管油道;
所述输入轴轴承座孔的内壁与离合器压力油道出油口和离合器润滑油道出油口连通,离合器压力油道进油口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的第一出口连通,和离合器润滑油道进油口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的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驱动电机轴轴承座孔的内壁与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出油口连通,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进油口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的第三出口连通。
优选地,电子油泵进油道进油口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的第三出口连通,电子油泵进油道出油口用于与变速器第一箱体的第一进油口连通;
电子油泵出油道进油口用于与变速器第一箱体的第一出油口连通,电子油泵出油道出油口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的第一入口连通;
油冷器油道进油口用于与第一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的出油口连通,油冷器油道出油口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的第二入口连通;
冷却油管油道进油口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的第五出口连通,冷却油管油道出油口用于与混动ISG电机冷却油管的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离合器压力油道、所述离合器润滑油道和所述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平行布置。
优选地,所述离合器压力油道、所述离合器润滑油道、所述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所述电子油泵进油道、所述电子油泵出油道、所述油冷器油道和所述冷却油管油道加工时形成的油道工艺孔通过钢球封堵。
优选地,所述离合器压力油道、所述离合器润滑油道、所述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所述电子油泵进油道、所述电子油泵出油道、所述油冷器油道和所述冷却油管油道的油口外围均形成有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的集成有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连板,还包括:液压控制模块、变速器第一箱体、变速器第二箱体、电子油泵、吸油过滤器、油冷器、第一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第二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混动ISG电机冷却油管;
所述液压控制模块固定在所述中连板本体上;
所述油冷器和所述变速器第二箱体固定连接;
吸油过滤器固定在液压控制模块上;
所述电子油泵固定在所述变速器第一箱体上,所述变速器第一箱体固定在所述中连板本体上;
所述变速器第二箱体内布置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的进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油道的出油口和所述油冷器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的进油口和所述油冷器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的出油口和所述第一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液压控制模块的第六出口和所述第二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的进油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变速器第一箱体的第一进油口和电子油泵进油道出油口连通,所述变速器第一箱体的第二出油口和电子油泵出油道进油口连通,所述变速器第一箱体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均同电子油泵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混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可以将液压控制模块布置在中连板本体上,而中连板本体又处在靠近变速器几何中心的位置上,并且再将离合器、齿轴等系统冷却润滑油路集成在中连板本体上,如此一来,就可以将液压控制模块流出的油液,直接进入中连板本体上的各个油路,从而分配供给各子系统,这种中连板可以使混动变速器内部更加紧凑,装配便利,并且缩短了油液在变速器内部的流通路径,提高冷却润滑效率。
由于中连板本体上布置有离合器压力油道、离合器润滑油道和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三条油路各自独立,这种结构缩短了油液从液压控制模块到达离合器及驱动电机轴之间的油路;中连板本体上还布置有电子油泵进油道、电子油泵出油道、油冷器油道和冷却油管油道,这些分别与变速器箱体上对应油路相连接,缩短了混动变速器内电子油泵及油冷器的循环油路,使得混动变速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另外,这七条油路各自独立,可以避免厚大部分出现铸造缺陷,从而引起油道间相互渗漏,而且为保证良好的加工工艺,在中连板本体侧壁上形成有油道工艺孔,以保证油道加工质量,并且均采用钢球封堵保证中连板具有良好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中连板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中连板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中连板与液压模块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中连板与电子油泵及相关接口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的中连板与油冷器及相关接口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中连板与混动ISG冷却油管及相关接口装配示意图;
图中,1-中连板本体,2-液压控制模块,3-电子油泵,4-吸油过滤器,5-油冷器,601-第一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602-第二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7-混动ISG冷却油管,801-变速器第一箱体,802-变速器第二箱体,101-输入轴轴承座孔,102-驱动电机轴承座孔,103-中间轴轴承座孔,104-离合器压力油道进油口,105-离合器润滑油道进油口,106-离合器压力油道,107-离合器润滑油道,108-离合器压力油道出油口,109-离合器润滑油道出油口,110-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进油口,111-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112-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出油口,113-电子油泵进油道进油口,114-电子油泵出油道出油口,115-电子油泵进油道出油口,116-电子油泵出油道进油口,117-电子油泵进油道,118-电子油泵出油道,119-油冷器油道进油口,120-油冷器油道出油口,121-油冷器油道,122-冷却油管油道进油口,123冷却油管油道出油口2,124-冷却油管油道,125-第一油道密封槽,126-第二油道密封槽,127-第三油道密封槽,128-第四油道密封槽,129-离合器压力油道工艺孔,130-电子油泵进油道工艺孔,131-电子油泵出油道工艺孔,132-油冷器油道工艺孔,133-离合器润滑油道工艺孔,134-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工艺孔,135-冷却油管油道工艺孔,136-第一进油口,137-第二出油口,138-第一出油口,139-第二进油口,140-第一油道,141-第二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与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连板,包括:中连板本体1,该中连板本体1上集成有离合器压力油道106、离合器润滑油道107、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111、电子油泵进油道117、电子油泵出油道118、油冷器油道121和冷却油管油道124共7种油道。
中连板本体1由输入轴轴承座孔101、驱动电机轴轴承座孔102和中间轴轴承座孔103构成主体结构,为各个轴的轴承提供支撑。
进一步地,中连板本体1包括离合器压力油道进油口104、离合器润滑油道进油口105、离合器压力油道106、离合器润滑油道107。其中离合器压力油道进油口104、离合器润滑油道进油口105分别与液压控制模块2上对应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密封连接,中连板输入轴轴承座孔101内周壁上形成离合器压力油道出油口108、离合器润滑油道出油口109。从液压控制模块2流出的油液,直接进入所述中连板本体1上的离合器压力油道进油口104和离合器润滑油道进油口105,再流经离合器压力油道106和离合器润滑油道107,最后从输入轴轴承座孔101上不同出口流出,以供给离合器。
参考图1与图3,中连板本体1包括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进油口110和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111。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进油口110与液压控制模块2上的第三出口密封连接,中连板驱动电机轴轴承座孔102内周壁上形成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出油口112。从液压控制模块2流出的油液,直接进入中连板本体1上的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进油口110,再流经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111,最后从驱动电机轴轴承座孔102内周壁上的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出油口112流出,以供给驱动电机轴,从而实现对混动变速器驱动电机轴各轴承的润滑。
上述的离合器压力油道106、离合器润滑油道107和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111这三条油路各自独立,缩短了变速器油液从液压控制模块一侧到达离合器、驱动电机轴的流通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混动变速器内部油路布局,使得变速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并且三条油路平行布置,优化了中连板本体1的压铸工艺以及油道加工工艺。
参考图1、图2和图4,中连板本体1一端还形成电子油泵进油道进油口113、电子油泵出油道出油口114,分别与液压控制模块2上的第四出口和第一入口密封连接,中连板本体1另一端形成电子油泵进油道出油口115、电子油泵出油道出油口116,分半与所述中连板本体1螺栓连接的变速器第一箱体801上的第一进油口136、第二出油口137密封连接。混动变速器油底壳内的油液经过吸油过滤器4过滤后,流向液压控制模块2,再从所述中连板本体1上的电子油泵进油道进油口113进入电子油泵进油道117,从所述中连板本体1上的电子油泵进油道出油口115流出,进入变速器第一箱体801上的进第一进油口136,从变速器第一箱体801上的第一出油口138流出,直至流向变速器第一箱体801一侧的电子油泵3,在电子油泵3作用下,油液回流进入变速器第一箱体801上的第二进油口139,从变速器第一箱体801上的第二出油口137流出,进入所述中连板本体1的电子油泵出油道进油口116,流经电子油泵出油道118,最后从所述中连板本体1的上电子油泵出油道出油口114流出,回到液压控制模块2,再分配供给各个油路,以形成完整的电子油泵循环油路。
参考图1和图5,所述中连板本体1一端还形成油冷器油道出油口119、油冷器油道进油口120和油冷器油道121。其中,中连板本体1上的油冷器油道出油口119与液压控制模块2上的第二入口密封连接,所述中连板本体1上的油冷器油道进油口120与第一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601密封连接。变速器油液从液压控制模块2通过第二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602,流经变速器第二箱体802上的第一油道140,流向油冷器5,在油冷器5作用下,将冷却循环得到的油液,进入变速器第二箱体802上的第二油道141,通过第一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601,流向所述中连板本体1上的油冷器油道进油口120,流经所述中连板本体1上的油冷器油道121,最后通过油冷器油道出油口119流回液压控制模块2,以形成一个完整油冷器冷却循环油路。
参考图1和图6,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中连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采用冷却油管7对电机喷油冷却,因此在中连板本体1上还形成有冷却油管油道进油口122、冷却油管油道出油口123,以及冷却油管油道124。其中,中连板本体1上的冷却油管油道进油口122,与液压控制模块2上的第五出口连接,中连板本体冷却油管油道出油口123,与混动ISG电机冷却油管7密封连接。油冷器5冷却循环得到的油液从液压控制模块2上的第六出口流出,进入冷却油管油道进油口122,流经冷却油管油道124,从冷却油管油道出油口123流出,最后流向混动ISG冷却油管7,从而通过混动ISG冷却油管7喷油给齿轴系统和电机定子,以保证变速器内部的冷却。
参考图1和图2,所述中连板本体1上设计的油道结构还包括油道工艺孔,即沿上述各油道的流通方向,至贯通所述中连板本体1的侧壁,形成油道工艺孔(具体包括如离合器压力油道工艺孔129、电子油泵进油道工艺孔130、电子油泵出油道工艺孔131、油冷器油道工艺孔132、离合器润滑油道工艺孔133、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工艺孔134、冷却油管油道工艺孔135),以保证油道加工质量。7个油道工艺孔均采用钢球封堵,使各个油道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另外,所述中连板本体1上还形成多个密封槽(如第一油道密封槽125、第二油道密封槽126、第三油道密封槽127、第四油道密封槽128),它们是一个呈环绕油道入口向周沿延伸的沉孔,O型密封圈安装在各个密封槽上,如此一来,液压控制模块2通过螺栓固定在中连板本体1后,可以依靠这些密封圈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Claims (8)

1.一种集成有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连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连板本体(1);
所述中连板本体(1)上布置有输入轴轴承座孔(101)、驱动电机轴轴承座孔(102)和中间轴轴承座孔(103);所述中连板本体(1)上还布置有互相独立的离合器压力油道(106)、离合器润滑油道(107)、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111)、电子油泵进油道(117)、电子油泵出油道(118)、油冷器油道(121)和冷却油管油道(124);
所述输入轴轴承座孔(101)的内壁与离合器压力油道出油口(108)和离合器润滑油道出油口(109)连通,离合器压力油道进油口(104)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2)的第一出口连通,和离合器润滑油道进油口(105)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2)的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驱动电机轴轴承座孔(102)的内壁与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出油口(112)连通,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进油口(110)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2)的第三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连板,其特征在于,
电子油泵进油道进油口(113)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2)的第三出口连通,电子油泵进油道出油口(115)用于与变速器第一箱体(801)的第一进油口(136)连通;
电子油泵出油道进油口(116)用于与变速器第一箱体(801)的第一出油口(138)连通,电子油泵出油道出油口(114)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2)的第一入口连通;
油冷器油道进油口(120)用于与第一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601)的出油口连通,油冷器油道出油口(119)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2)的第二入口连通;
冷却油管油道进油口(122)用于与液压控制模块(2)的第五出口连通,冷却油管油道出油口(123)用于与混动ISG电机冷却油管(7)的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压力油道(106)、所述离合器润滑油道(107)和所述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111)平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压力油道(106)、所述离合器润滑油道(107)、所述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111)、所述电子油泵进油道(117)、所述电子油泵出油道(118)、所述油冷器油道(121)和所述冷却油管油道(124)加工时形成的油道工艺孔通过钢球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压力油道(106)、所述离合器润滑油道(107)、所述驱动电机轴润滑油道(111)、所述电子油泵进油道(117)、所述电子油泵出油道(118)、所述油冷器油道(121)和所述冷却油管油道(124)的油口外围均形成有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
6.一种混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有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连板,还包括:液压控制模块(2)、变速器第一箱体(801)、变速器第二箱体(802)、电子油泵(3)、吸油过滤器(4)、油冷器(5)、第一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601)、第二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602)、混动ISG电机冷却油管(7);
所述液压控制模块(2)固定在所述中连板本体(1)上;
所述油冷器(5)和所述变速器第二箱体(802)固定连接;
吸油过滤器(4)固定在液压控制模块(2)上;
所述电子油泵(3)固定在所述变速器第一箱体(801)上,所述变速器第一箱体(801)固定在所述中连板本体(1)上;
所述变速器第二箱体(802)内布置有第一油道(140)和第二油道(141),所述第一油道(140)的进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602)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油道(140)的出油口和所述油冷器(5)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道(141)的进油口和所述油冷器(5)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道(141)的出油口和所述第一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601)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液压控制模块(2)的第六出口和所述第二油冷器连接油管总成(602)的进油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第一箱体(801)的第一进油口(136)和电子油泵进油道出油口(115)连通,所述变速器第一箱体(801)的第二出油口(137)和电子油泵出油道进油口(116)连通,所述变速器第一箱体(801)的第一出油口(138)和第二进油口(139)均同电子油泵(3)连通。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CN202222218715.7U 2022-08-23 2022-08-23 集成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联板、液压控制系统及汽车 Active CN218625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8715.7U CN218625353U (zh) 2022-08-23 2022-08-23 集成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联板、液压控制系统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8715.7U CN218625353U (zh) 2022-08-23 2022-08-23 集成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联板、液压控制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5353U true CN218625353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6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8715.7U Active CN218625353U (zh) 2022-08-23 2022-08-23 集成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联板、液压控制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5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03572A1 (en) Electric drive unit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7276006B2 (en) Transmission case for lube return and method
CN113007332B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冷却系统
US10151380B2 (en) Transmiss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7257179B (zh) 齿轮箱电机一体式结构及小齿轮箱电机一体式驱动油路结构
CN115750752A (zh) 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CN111313616A (zh) 一种电机壳内循环集成冷却系统
CN218625353U (zh) 集成多种油路的混动变速器中联板、液压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07100991B (zh) 一种变速箱
CN111750080B (zh) 一种混动变速器箱体离合器油路结构
EP1643162A2 (e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oil cooler of vehicular transmission
JP2023071548A (ja) 車両の潤滑構造
CN213270963U (zh) 电动力总成强制润滑系统
CN213017618U (zh) 混动变速器的中联板和具有其的混动变速器
CN215861676U (zh) 一种减速器润滑系统
CN216382513U (zh) 无油泵行星齿轮机构润滑系统
CN115681461A (zh) 减速器壳体、减速器和电动车辆
CN107143644B (zh) 一种变速箱润滑油路
CN216306666U (zh) 一种换挡变速箱及工程机械换挡系统
CN220286358U (zh) 一种变速器支撑壳体总成
CN117967769B (zh) 一种防松动强散热的齿轮箱壳体及其散热方法
CN221170685U (zh) 油冷动力总成及车辆
CN220980235U (zh) 一种变速器组件
CN219549559U (zh) 一种变速箱侧盖及变速箱
CN117394600A (zh) 一种车辆动力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