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3759U - 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 Google Patents

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3759U
CN218623759U CN202222411583.XU CN202222411583U CN218623759U CN 218623759 U CN218623759 U CN 218623759U CN 202222411583 U CN202222411583 U CN 202222411583U CN 218623759 U CN218623759 U CN 218623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handle
base
connecting rod
hand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115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文杰
薛逸
邬晓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st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st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st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st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115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3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3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3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基座、前摆臂、后摆臂、连杆、转接块和驱动轴;前摆臂的外端与把手本体的前端转接,其里端与基座转接,后摆臂的外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把手本体的后端转接,其里端与基座转接,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前摆臂转接,其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后摆臂转接,转接块的两端分别与连杆和驱动轴转接,驱动轴由执行器驱动转动;第一转轴转动且滑动设在把手本体的第一回形槽内,第二转轴转动且滑动设在连杆的第二回形槽内,第三转轴转动且滑动设在连杆的第三回形槽内;基座内设有自动门锁开关,把手本体向外平出后,继续向外拉动把手本体,此时后摆臂或者前摆臂触发自动门锁开关。

Description

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外门把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背景技术
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具有降低风阻、降低风噪和美观等优势,更符合汽车工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用户喜爱。如现有专利 CN201710919563.4中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把手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设置在基座内,第一连杆的一端旋转固定在把手一端,另一端通过旋转轴旋转固定在基座上,第二连杆的一端旋转固定在把手的另一端,另一端旋转固定在基座上,由凸轮驱动第二连杆运动,实现把手的平出,把手的平出过程:凸轮顶起第二连杆,第二连杆撑起把手,把手拉动第一连杆,致使把手打开。现有的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存在以下缺陷:1、凸轮只驱动第二连杆运动,导致力传动效率低,输出扭矩小,把手的平出力小,易卡顿,特别是在结冰天气,把手无法破冰打开;2、凸轮只驱动第二连杆运动,导致力传动不平稳,把手的前后两端无法平稳伸出,前后两端极易产生跳动,甚至整个把手易晃动,极易出现前后两端高度不一致现象; 3、若汽车出现撞击,尤其是汽车侧方出现高速撞击时,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易打开,导致车门易打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的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基座、执行器、前摆臂、后摆臂、连杆、转接块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转动设置在基座上,所述执行器的输出端与驱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前摆臂的外端与把手本体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前摆臂的里端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后摆臂的外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把手本体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摆臂的里端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前摆臂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后摆臂转动连接,所述转接块的两端分别与连杆和驱动轴转动连接;
所述把手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回形槽,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且滑动设在第一回形槽内,所述连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回形槽,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且滑动设在第二回形槽内,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回形槽,所述第三转轴转动且滑动设在第三回形槽内;
所述基座内设置有自动门锁开关,所述把手本体向外平出后,继续向外拉动把手本体,此时后摆臂或者前摆臂触发自动门锁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内还设置有保险机构,所述保险机构包括惯性锁头,所述惯性锁头转动设置在基座上,所述惯性锁头上设置有保险回弹件,所述惯性锁头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上开设有解锁口,所述前摆臂或者后摆臂上设置有保险锁舌,当所述把手本体向外平出时,所述保险锁舌经解锁口脱离限位槽,当所述惯性锁头带动解锁口转动至与保险锁舌错位时,所述保险锁舌限位在限位槽内。当汽车受到撞击等意外时,惯性锁头在惯性作用下旋转,惯性锁头的解锁口转动至与保险锁舌错位,此时保险锁舌限位在限位槽内,后摆臂无法再向外伸出,确保后摆臂无法触发自动门锁开关,有效防止汽车门在撞击瞬间自动打开,提高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保险锁舌设置在后摆臂上,所述惯性锁头位于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惯性锁头的布局合理紧凑,确保保险机构的保险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执行器设置在基座的上方或者下方;所述执行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机和减速轮组,所述减速轮组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轮组的输出端与驱动轴连接。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将执行器布局在基座的上方或者下方,执行器布局紧凑,占用空间小,适应能力强,可以匹配不同造型。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轮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所述第一蜗杆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蜗轮与驱动轴连接。减速轮组实现低转速大扭矩输出,提高把手本体向外平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位于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所述转接块与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执行器可布局在基座的中间位置的上方或者下方,执行器布局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适应能力强。
作为优选,所述前摆臂上设置有第一回弹件,所述后摆臂上设置有第二回弹件。把手本体通过第一回弹件和第二回弹件实现向内平收复位,而不是通过执行器反转实现向内平收复位,有效防止复位力较大夹伤手指,提高安全性,且节省能源。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门锁开关包括开关本体,所述开关本体转动设置在基座上,所述开关本体与后摆臂相对设置,所述开关本体上设置有开关回弹件,所述开关本体通过拉索与车门锁连接。自动门锁开关的结构简单可靠,确保把手本体向外平出后,继续向外拉动把手本体使后摆臂触发自动门锁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把手收纳口,所述把手收纳口与把手本体相对设置,所述把手收纳口的四周设置有密封件,当所述把手本体向内平收进基座内时,所述把手本体与密封件贴合。确保把手本体平稳的向外平出和平稳的向内平收,且把手本体向内平收隐藏后确保密封基座。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机械门锁开关,所述机械门锁开关的锁孔与把手本体的后端相对设置。当该汽车外门把手因断电等异常无法正常使用时,可以按压把手本体的前端,使把手本体的后端翘起露出机械门锁开关,再用钥匙通过机械门锁开关解锁车门锁,大幅提高该汽车外门把手的解锁车门锁的可靠性。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设置有前摆臂和后摆臂,分别布置在把手本体的前后两端,执行器布置在把手的中间位置,执行器驱动驱动轴带动连杆同时推后摆臂和拉前摆臂,大幅提升力传递效率;且把手本体伸出的初始阶段,执行器通过驱动轴和转接块输出扭矩最大,传递给把手本体的破冰力也最大,确保把手本体顺利破冰,力传动效率和破冰力均比现有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大;以及确保把手本体的前后端同时平稳伸出,有效避免前后端产生跳动和前后端高度不一致现象,该汽车外门把手伸出可靠、顺畅、平稳;
2、本实用新型的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简单可靠,设计巧妙,整体布局合理紧凑,零部件较少,整体尺寸较小,重量较轻,节省原材料,成本较低;
3、本实用新型的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设置有保险机构,当汽车受到撞击等意外时,惯性锁头在惯性作用下旋转,惯性锁头的解锁口转动至与保险锁舌错位,此时保险锁舌限位在限位槽内,后摆臂无法再向外伸出,确保后摆臂无法触发自动门锁开关,有效防止汽车门在撞击瞬间自动打开,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处于平收隐藏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三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基座和外壳;
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处于向外平出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示意图,其中隐藏基座和执行器;
图7是本实用新型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处于外拉解锁状态时的俯视示意图,其中隐藏基座和执行器;
图8是本实用新型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的保险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本体,1-1、第一回形槽,2、基座,2-1、把手收纳口,3、执行器,3-1、外壳,3-2、电机,3-3、减速轮组,3-31、第一蜗杆,3-32、第一蜗轮,3-33、第二蜗杆,3-34、第二蜗轮, 4、前摆臂,5、后摆臂,6、连杆,6-1、第二回形槽,6-2、第三回形槽,7、转接块,8、驱动轴,9、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第三转轴,12、开关本体,13、保险机构,13-1、惯性锁头,13- 11、限位槽,13-12、解锁口,13-2、保险锁舌,14、拉索,15、密封件,16、机械门锁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一种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记汽车的前方为前,记汽车的外部为外,该汽车外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基座2、执行器3、前摆臂4、后摆臂5、连杆6、转接块7和驱动轴8,所述驱动轴8转动设置在基座2上,所述执行器3的输出端与驱动轴8传动连接;所述前摆臂4的外端与把手本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前摆臂4的里端与基座2转动连接,所述后摆臂5的外端通过第一转轴9与把手本体1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摆臂5的里端与基座2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0与前摆臂4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1与后摆臂5转动连接,所述转接块7的两端分别与连杆 6和驱动轴8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回形槽1-1,所述第一转轴9转动且滑动设在第一回形槽1-1内,所述连杆6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回形槽6-1,所述第二转轴10转动且滑动设在第二回形槽6-1内,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回形槽6-2,所述第三转轴11转动且滑动设在第三回形槽6-2内;所述基座2内设置有自动门锁开关,所述把手本体1向外平出后,继续向外拉动把手本体1,此时后摆臂5或者前摆臂4触发自动门锁开关。
为了有效防止汽车门在撞击等意外时瞬间自动打开,提高安全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8所示,所述基座2内还设置有保险机构13,所述保险机构13包括惯性锁头13-1,所述惯性锁头13-1转动设置在基座2上,所述惯性锁头13-1上设置有保险回弹件(图中未示意出),所述惯性锁头13-1上开设有限位槽13-11,所述限位槽13-11上开设有解锁口13-12,所述前摆臂4或者后摆臂 5上设置有保险锁舌13-2,当所述把手本体1向外平出时,所述保险锁舌13-2经解锁口13-12脱离限位槽13-11,当所述惯性锁头13- 1带动解锁口13-12转动至与保险锁舌13-2错位时,所述保险锁舌 13-2限位在限位槽13-11内;具体地,所述保险锁舌13-2设置在后摆臂5上,所述惯性锁头13-1位于前摆臂4和后摆臂5之间。
为了提高执行器3的布局灵活性,以及提高执行器3的输出扭矩、驱动可靠性和驱动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执行器3设置在基座2的上方或者下方,本实施例以布置在上方为例;所述执行器3包括外壳3-1以及设置在外壳3-1内的电机3- 2和减速轮组3-3,所述减速轮组3-3的输入端与电机3-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轮组3-3的输出端与驱动轴8连接;具体地,所述减速轮组3-3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蜗杆3-31、第一蜗轮3-32、第二蜗杆3-33和第二蜗轮3-34,所述第一蜗杆3-31与电机3-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蜗轮3-34与驱动轴8连接;具体地,所述驱动轴8位于前摆臂4和后摆臂5之间,所述转接块7与连杆6的中部转动连接。
为了实现把手本体1的自动复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摆臂 4上设置有第一回弹件(图中未示意出),所述后摆臂5上设置有第二回弹件(图中未示意出),把手本体1通过第一回弹件和第二回弹件实现向内平收复位,而不是通过执行器3反转实现向内平收复位,有效防止复位力较大夹伤手指,提高安全性,且节省能源。
为了确保该汽车外门把手的良好密封,在本实施例中,如图 1和图5所示,所述基座2上开设有把手收纳口2-1,所述把手收纳口2-1与把手本体1相对设置,所述把手收纳口2-1的四周设置有密封件15,当所述把手本体1向内平收进基座2内时,所述把手本体 1与密封件15贴合。
为了提高该汽车外门把手解锁车门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自动门锁开关包括开关本体 12,所述开关本体12转动设置在基座2上,所述开关本体12与后摆臂5相对设置,所述开关本体12上设置有开关回弹件(图中未示意出),所述开关本体12通过拉索14与车门锁连接;所述基座2上还设置有机械门锁开关16,所述机械门锁开关16的锁孔与把手本体1的后端相对设置,当该汽车外门把手因断电等异常无法正常使用时,可以按压把手本体1的前端,使把手本体1的后端翘起露出机械门锁开关16,再用钥匙通过机械门锁开关16解锁车门锁。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回弹件、第二回弹件、保险回弹件、开关回弹件均可选用复位扭簧(图中未示意出)。
工作原理如下:
平收隐藏状态:把手本体1位于把手收纳口2-1内,且把手本体1与密封件15贴合确保密封住基座2,此时保险锁舌13-2位于限位槽13-11内;
向外平出过程:电机3-2依次驱动第一蜗杆3-31、第一蜗轮3- 32、第二蜗杆3-33、第二蜗轮3-34和驱动轴8旋转,驱动轴8旋转再依次拉动转接块7和连杆6向后移动,连杆6再拉动前摆臂4,同时推动后摆臂5,使得前摆臂4和后摆臂5同时带动把手本体 1向外平出,且保险锁舌13-2经解锁口13-12脱离限位槽13-11;
解锁车门锁过程:把手本体1向外平出后,再手动继续向外拉动把手本体1,因第一转轴9转动且滑动设在第一回形槽1-1内,以及第三转轴11转动且滑动设在第三回形槽6-2内,把手本体1的后端翘起,同时后摆臂5旋转触发开关本体12,开关本体12经拉索 14解锁车门锁;当松开把手本体1后,后摆臂5在第二回弹件的作用下带动把手本体1复位至向外平出状态,同时开关本体12在开关回弹件的作用下复位至未触发状态;
向内平收过程:电机3-2依次驱动第一蜗杆3-31、第一蜗轮3- 32、第二蜗杆3-33、第二蜗轮3-34和驱动轴8反向旋转复位,驱动轴8反向旋转时依次拉动转接块7和连杆6向前移动复位,同时前摆臂4在第二回弹件的作用下反向旋转复位,以及后摆臂5在第三回弹件的作用下反向旋转复位,使得前摆臂4和后摆臂5同时带动把手本体1向内平收,直至把手本体1隐藏至把手收纳口2-1内,且把手本体1与密封件15贴合确保密封住基座2,同时保险锁舌 13-2经解锁口13-12再次进入限位槽13-11,即,此时该汽车外门把手处于平收隐藏状态;
保险过程:当该汽车外门把手处于平收隐藏状态时,若汽车受到撞击等意外时,惯性锁头13-1在惯性作用下旋转,惯性锁头13- 1的解锁口13-12转动至与保险锁舌13-2错位,此时保险锁舌13- 2限位在限位槽13-11内,后摆臂5无法再向外伸出,确保后摆臂 5无法触发自动门锁开关,有效防止汽车门在撞击瞬间自动打开;惯性锁头13-1再在保险回弹件的作用下复位,确保该汽车外门把手能正常打开车门锁。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本体(1)、基座(2)、执行器(3)、前摆臂(4)、后摆臂(5)、连杆(6)、转接块(7)和驱动轴(8),所述驱动轴(8)转动设置在基座(2)上,所述执行器(3)的输出端与驱动轴(8)传动连接;
所述前摆臂(4)的外端与把手本体(1)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前摆臂(4)的里端与基座(2)转动连接,所述后摆臂(5)的外端通过第一转轴(9)与把手本体(1)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摆臂(5)的里端与基座(2)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0)与前摆臂(4)转动连接,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1)与后摆臂(5)转动连接,所述转接块(7)的两端分别与连杆(6)和驱动轴(8)转动连接;
所述把手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回形槽(1-1),所述第一转轴(9)转动且滑动设在第一回形槽(1-1)内,所述连杆(6)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回形槽(6-1),所述第二转轴(10)转动且滑动设在第二回形槽(6-1)内,所述连杆(6)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回形槽(6-2),所述第三转轴(11)转动且滑动设在第三回形槽(6-2)内;
所述基座(2)内设置有自动门锁开关,所述把手本体(1)向外平出后,继续向外拉动把手本体(1),此时后摆臂(5)或者前摆臂(4)触发自动门锁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内还设置有保险机构(13),所述保险机构(13)包括惯性锁头(13-1),所述惯性锁头(13-1)转动设置在基座(2)上,所述惯性锁头(13-1)上设置有保险回弹件,所述惯性锁头(13-1)上开设有限位槽(13-11),所述限位槽(13-11)上开设有解锁口(13-12),所述前摆臂(4)或者后摆臂(5)上设置有保险锁舌(13-2),当所述把手本体(1)向外平出时,所述保险锁舌(13-2)经解锁口(13-12)脱离限位槽(13-11),当所述惯性锁头(13-1)带动解锁口(13-12)转动至与保险锁舌(13-2)错位时,所述保险锁舌(13-2)限位在限位槽(13-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锁舌(13-2)设置在后摆臂(5)上,所述惯性锁头(13-1)位于前摆臂(4)和后摆臂(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3)设置在基座(2)的上方或者下方;所述执行器(3)包括外壳(3-1)以及设置在外壳(3-1)内的电机(3-2)和减速轮组(3-3),所述减速轮组(3-3)的输入端与电机(3-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轮组(3-3)的输出端与驱动轴(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轮组(3-3)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第一蜗杆(3-31)、第一蜗轮(3-32)、第二蜗杆(3-33)和第二蜗轮(3-34),所述第一蜗杆(3-31)与电机(3-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蜗轮(3- 34)与驱动轴(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8)位于前摆臂(4)和后摆臂(5)之间,所述转接块(7)与连杆(6)的中部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摆臂(4)上设置有第一回弹件,所述后摆臂(5)上设置有第二回弹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锁开关包括开关本体(12),所述开关本体(12)转动设置在基座(2)上,所述开关本体(12)与后摆臂(5)相对设置,所述开关本体(12)上设置有开关回弹件,所述开关本体(12)通过拉索(14)与车门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上开设有把手收纳口(2-1),所述把手收纳口(2-1)与把手本体(1)相对设置,所述把手收纳口(2-1)的四周设置有密封件(15),当所述把手本体(1)向内平收进基座(2)内时,所述把手本体(1)与密封件(15)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机械门锁开关(16),所述机械门锁开关(16)的锁孔与把手本体(1)的后端相对设置。
CN202222411583.XU 2022-09-09 2022-09-09 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Active CN218623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1583.XU CN218623759U (zh) 2022-09-09 2022-09-09 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1583.XU CN218623759U (zh) 2022-09-09 2022-09-09 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3759U true CN218623759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66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11583.XU Active CN218623759U (zh) 2022-09-09 2022-09-09 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3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8022B (zh) 一种自动上锁开锁且能反倒锁舌的智能锁
KR100633639B1 (ko) 후드 래치어셈블리의 세이프티 레버 작동구조
CN105109395B (zh) 一种主梁轨道及使用该主梁轨道的厢式货车
CN212473761U (zh) 自启后备箱
CN218623759U (zh) 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CN112267776A (zh) 一种翻转式手动把手
CN105442944A (zh) 一种带双向缓冲功能的门锁把手
CN115419333A (zh) 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CN112031564A (zh) 一种新型汽车电动把手
CN216508656U (zh) 双锁止连杆机构
CN114109195B (zh) 一种用于滑移折叠门系统的联动机构
CN211369724U (zh) 一种自锁式电动车位锁
CN208102172U (zh) 一种车桩锁
CN116771211A (zh) 车门锁、车门及抱式开车门方法
CN214523788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前端开闭机构
CN211500200U (zh) 一款车用面罩锁
CN109653620B (zh) 工作斗的门锁结构、工作斗和消防车
CN1912318B (zh) 一种插芯门锁的防插装置
CN202753826U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总成
KR102673011B1 (ko) 트럭의 캡 틸트 장치
CN203222084U (zh) 自行车折叠装置
CN215565173U (zh) 一种门锁
CN220184877U (zh) 一种车厢斗卷帘盖锁
CN115506663B (zh) 一种平开隐藏式汽车门把手及车辆
CN218029630U (zh) 安全锁钩保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