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9103U - 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9103U
CN218619103U CN202222864615.1U CN202222864615U CN218619103U CN 218619103 U CN218619103 U CN 218619103U CN 202222864615 U CN202222864615 U CN 202222864615U CN 218619103 U CN218619103 U CN 218619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refrigerator main
door body
foaming production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646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礼锐
汪晓春
胡雷
邹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uno Jiesh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uno Jiesh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uno Jiesh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uno Jiesh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646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9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9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9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涉及冰箱主体门体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轨道,所述支撑架的顶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上下料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的数量为四组,等距设置在环形轨道上,所述上下料机构用于取放发泡后的冰箱主体门体;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支撑座的内侧;上下料机构会沿着环形轨道的方向移动,与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线的速度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在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线不停线的情况下,上下料机构将冰箱主体门体从生产线上取出来,并输送至输送带上,并且呈环形的四组上下料机构可以循环不断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主体门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冰箱主体门体再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冰箱主体门体的内部加入发泡剂,然后形成泡沫层,这样会提高冰箱主体门体的保温效果,因此,冰箱主体门体会用到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线,在冰箱主体门体发泡完成后,需要将冰箱主体门体从生产线上取下,并放入其它工序生产线上,因此会用到上下料装置;
现有的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如附图6所示,采用的是旋转式的吸盘机构,在吸盘机构吸取冰箱主体门体时,需要将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线停止,以保证吸盘机构可以稳定的将冰箱主体门体吸住,但是停止发泡生产线会降低发泡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上下料机构会沿着环形轨道的方向移动,与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线的速度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在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线不停线的情况下,上下料机构将冰箱主体门体从生产线上取出来,并输送至输送带上,并且呈环形的四组上下料机构可以循环不断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包括:
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轨道,所述支撑架的顶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上下料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的数量为四组,等距设置在环形轨道上,所述上下料机构用于取放发泡后的冰箱主体门体;
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支撑座的内侧,所述输送带用于接收上下料机构转运过来的冰箱主体门体并运输冰箱主体门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机构主体,所述机构主体的顶面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机构主体的侧面靠近驱动齿轮的位置安装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的两侧设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轨道的内壁开设有与驱动齿轮相互契合齿槽,所述驱动齿轮与环形轨道内壁的齿槽啮合,所述环形轨道的外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轮、限位块与凹槽相互契合,当机构主体沿着环形轨道的直线边移动时,机构主体上的限位块会配合环形轨道,限制环形轨道的位置,使机构主体与环形轨道保持平行,从而保证上下料机构可以准确的对准冰箱主体门体从生产线和输送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构主体的顶面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螺栓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通过液压杆连接有取料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取料机构包括C形架,所述C形架的两侧分别穿插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外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吸盘,设置的长杆可以提高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稳定性,使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在运输冰箱主体门体的过程中更加稳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内侧一端均插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外侧一端与C形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上下料机构会沿着环形轨道的方向移动,与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线的速度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在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线不停线的情况下,上下料机构将冰箱主体门体从生产线上取出来,并输送至输送带上,并且呈环形的四组上下料机构可以循环不断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当机构主体沿着环形轨道的直线边移动时,机构主体上的限位块会配合环形轨道,限制环形轨道的位置,使机构主体与环形轨道保持平行,从而保证上下料机构可以准确的对准冰箱主体门体从生产线和输送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装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底座;11、支撑架;12、环形轨道;13、支撑座;2、上下料机构;21、机构主体;22、驱动电机;23、驱动齿轮;24、限位轮;25、限位块;26、液压缸;27、取料机构;271、C形架;272、第一伸缩杆;273、第二伸缩杆;274、底板;275、吸盘;276、长杆;3、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该上下料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装置底座1包括支撑架11,支撑架11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轨道12,支撑架11的顶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3,在环形轨道12上等距设置有四组上下料机构2,上下料机构2用于取放发泡后的冰箱主体门体,在支撑座13的内侧设置有输送带3,输送带3用于接收上下料机构2转运过来的冰箱主体门体并运输冰箱主体门体;
工作时,上下料机构2会沿着环形轨道12的方向移动,与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线的速度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在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线不停线的情况下,上下料机构2将冰箱主体门体从生产线上取出来,并输送至输送带3上,并且呈环形的四组上下料机构2可以循环不断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4所示,上下料机构2包括机构主体21,机构主体21的顶面一侧设有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齿轮23,机构主体21的侧面靠近驱动齿轮23的位置安装有限位轮24,限位轮24的两侧设有限位块25,环形轨道12的内壁开设有与驱动齿轮23相互契合齿槽,驱动齿轮23与环形轨道12内壁的齿槽啮合,环形轨道12的外侧开设有凹槽,限位轮24、限位块25与凹槽相互契合;
机构主体21通过驱动齿轮23和限位轮24的配合会卡在环形轨道12上,打开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的动力可以通过输出轴输送至驱动齿轮23,驱动齿轮23沿着齿槽方向转动,从而保证机构主体21在环形轨道12上移动,当机构主体21沿着环形轨道12的直线边移动时,机构主体21上的限位块25会配合环形轨道12,限制环形轨道12的位置,使机构主体21与环形轨道12保持平行,从而保证上下料机构2可以准确的对准冰箱主体门体从生产线和输送带3。
如图4和图5所示,机构主体21的顶面远离驱动电机22的一侧螺栓连接有液压缸26,液压缸26的底端通过液压杆连接有取料机构27,取料机构27包括C形架271,C形架271的两侧分别穿插有第一伸缩杆272和第二伸缩杆273,第一伸缩杆272和第二伸缩杆273的外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274,底板27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吸盘275;
通过底板274底面的若干吸盘275可以与冰箱主体门体的顶面配合,将冰箱主体门体吸住,通过第一伸缩杆272和第二伸缩杆273可以调节底板274的位置,使底板274的位置可以自由调节,从而保证底板274可以吸合不同大小的冰箱主体门体,提高了底板274的适用性。
如图5所示,第一伸缩杆272和第二伸缩杆273的内侧一端均插接有长杆276,长杆276的外侧一端与C形架271固定连接。
设置的长杆276可以提高第一伸缩杆272和第二伸缩杆273的稳定性,使第一伸缩杆272和第二伸缩杆273在运输冰箱主体门体的过程中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打开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会通过输出轴输送至驱动齿轮23,驱动齿轮23沿着齿槽方向转动,从而保证机构主体21在环形轨道12上移动,当机构主体21沿着环形轨道12的直线边移动时,机构主体21上的限位块25会配合环形轨道12,限制环形轨道12的位置,使机构主体21与环形轨道12保持平行,同时上下料机构2的移动速度与冰箱主体门体的移动速度一致,当上下料机构2处于冰箱主体门体的正上方时,便可以打开液压缸26,液压缸26通液压杆使取料机构27下降,通过底板274底面的若干吸盘275可以与冰箱主体门体的顶面配合,将冰箱主体门体吸住,然后上下料机构2将冰箱主体门体转运至输送带3的正上方,使冰箱主体门体落在输送带3的表面,由输送带3将冰箱主体门体运输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底座(1),所述装置底座(1)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轨道(12),所述支撑架(11)的顶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3);
上下料机构(2),所述上下料机构(2)的数量为四组,等距设置在环形轨道(12)上,所述上下料机构(2)用于取放发泡后的冰箱主体门体;
输送带(3),所述输送带(3)设置在支撑座(13)的内侧,所述输送带(3)用于接收上下料机构(2)转运过来的冰箱主体门体并运输冰箱主体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机构(2)包括机构主体(21),所述机构主体(21)的顶面一侧设有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齿轮(23),所述机构主体(21)的侧面靠近驱动齿轮(23)的位置安装有限位轮(24),所述限位轮(24)的两侧设有限位块(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12)的内壁开设有与驱动齿轮(23)相互契合齿槽,所述驱动齿轮(23)与环形轨道(12)内壁的齿槽啮合,所述环形轨道(12)的外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轮(24)、限位块(25)与凹槽相互契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主体(21)的顶面远离驱动电机(22)的一侧螺栓连接有液压缸(26),所述液压缸(26)的底端通过液压杆连接有取料机构(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27)包括C形架(271),所述C形架(271)的两侧分别穿插有第一伸缩杆(272)和第二伸缩杆(273),所述第一伸缩杆(272)和第二伸缩杆(273)的外侧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274),所述底板(27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吸盘(27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72)和第二伸缩杆(273)的内侧一端均插接有长杆(276),所述长杆(276)的外侧一端与C形架(271)固定连接。
CN202222864615.1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 Active CN218619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4615.1U CN218619103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4615.1U CN218619103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9103U true CN218619103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4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64615.1U Active CN218619103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9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205951A1 (zh) 一种智能上料系统及生产控制系统
CN212313042U (zh) 转盘四位自动上下料印刷机
CN218619103U (zh) 一种冰箱主体门体发泡生产的上下料装置
CN107150904A (zh) 一种玻璃生产线可移动上片机
CN115818233B (zh) 一种运输卸料装置
CN210312503U (zh) 一种输送平台
CN218638672U (zh) 汽车风管切割自动上料机
CN218254213U (zh) 一种机械加工自动送料机构
CN211184434U (zh) 流转装置及电路板生产线
CN211970784U (zh) 一种木板封边输送装置
CN115196864A (zh) 一种防烫型玻璃杯生产装置
CN210722981U (zh)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用链式设备的上料装置
CN209758460U (zh) 一种用于辅助吸塑的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CN212355571U (zh) 一种板材传送加工系统
CN215847187U (zh) 一种内孔倒角机用上下料装置
CN111845048A (zh) 转盘四位自动上下料印刷机
CN220518351U (zh) 一种卸料快速的运料机构
CN211768881U (zh) 一种lcd生产线后处理设备
CN217147384U (zh) 一种新型的输送机构
CN221050865U (zh) 一种用于物流卸货传输装置
JPS60112528A (ja) タイル群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CN211221177U (zh) 一种工业机械用单台回转线封边机
CN216186675U (zh) 一种用于吹灌封一体机的板料传送设备
CN215707666U (zh) 一种低成本小型给袋式颗粒状食品包装机
CN211944934U (zh) 一种直线回流输送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