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6569U - 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6569U
CN218616569U CN202222908515.4U CN202222908515U CN218616569U CN 218616569 U CN218616569 U CN 218616569U CN 202222908515 U CN202222908515 U CN 202222908515U CN 218616569 U CN218616569 U CN 218616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ment
wiper
sub
accessory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85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xiang Auto Part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xiang Auto Par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xiang Auto Part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xiang Auto Part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085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6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6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6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所述刮水附件(1)包括附件基部(11)、装配于所述附件基部(11)上的第一子附件(12)和第二子附件(13),所述附件基部(11)能够与所述刮水片(100)的适配器(2)连接,所述第一子附件(12)和所述第二子附件(13)能够与刮水臂进行装配,所述第一子附件(12)和/或所述第二子附件(13)构造有凹入结构,经由所述凹入结构能够使所述凹入结构所在的相应的子附件发生运动并与所述附件基部(11)脱离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让用户快捷并简便地对刮水附件进行拆卸操作。

Description

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刮水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
背景技术
刮水片在使用时,其刮水附件与刮水臂装配在一起。在需要对刮水片(例如刮水附件、适配器、刮条)或刮水臂进行维护时,需要将刮水臂或者刮水附件进行拆卸。然而,现有技术的刮水附件并没有便于用户进行这种拆卸操作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没有与用户进行交互的结构以便用户对刮水附件进行简便又快捷地操纵,并且无需引入额外的构件。
此外,在工作时,一些型号的刮水臂的插片是与刮水附件侧面进行连接的。由此,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该侧面会受到磨损,从而需要进行维护。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该侧面是整体与刮水臂的插片进行接触的,因此维护涉及的面较大,时间和金钱成本较高,并且由于该侧面的深度是固定的,因此对于多种类型或尺寸的刮水臂的适应性有限。另外,现有技术的刮水附件的外观更多的是含有流线型、弧线形的设计元素,给人一种较为柔性的设计风格,并且风格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不同的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如何让用户快捷并简便地对刮水附件进行拆卸操作。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其中,所述刮水附件包括附件基部、装配于所述附件基部上的第一子附件和第二子附件,所述附件基部能够与所述刮水片的适配器连接,所述第一子附件和所述第二子附件能够与刮水臂进行装配,所述第一子附件和/或所述第二子附件构造有凹入结构,经由所述凹入结构能够使所述凹入结构所在的相应的子附件发生运动并与所述附件基部脱离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刮水片,其中,所述刮水片包括适配器和刮条,所述刮水片还包括上述任一种刮水片的刮水附件,所述适配器连接于所述刮条,所述刮水附件连接于所述适配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刮水片。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刮水片的分解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刮水片的示意图;
图3从一个角度示出了根据图2的刮水片的放大图;
图4从另一个角度示出了根据图2的刮水片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根据图2的刮水片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图2的刮水片的左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图2的刮水片的正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图2的刮水片的右视图;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刮水附件的在第一子附件与第二子附件之间过渡处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类似表述仅用于描述与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应的构件的相对重要性。
参考图1至图9,它们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刮水片的分解图、示意图、源自于两个不同视角的放大图、俯视图、左视图、正视图、右视图以及一种刮水附件的在第一子附件与第二子附件之间过渡处的局部图。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刮水片100的刮水附件1中,所述刮水附件1包括附件基部11、装配于所述附件基部11上的第一子附件12和第二子附件13,所述附件基部11能够与所述刮水片100的适配器2连接,所述第一子附件12和所述第二子附件13能够与刮水臂进行装配,所述第一子附件12和/或所述第二子附件13构造有凹入结构,经由所述凹入结构能够使所述凹入结构所在的相应的子附件发生运动并与所述附件基部11脱离连接。
应当知晓的是,本文所提及的“刮水”/“雨刷”/“雨刮”或类似术语为本领域的一种惯常说法,其含义或应用范围不应当局限于仅针对雨、水进行刮除/刷除,还能够广义上地理解为去除、如刮除、刷除、擦除水、水汽、凝露、雪、冰雹、尘土、痕迹等可能附着于待清洁的表面、例如车辆挡风玻璃上的任何污物,例如以用于改善驾驶员的能见度,提高行车安全。此外,刮水臂或者说刮水力臂杆能够由马达(例如电机)所驱动,以完成实际上的清洁工作;适配器能够用于安装到刮水附件上,起到的作用是固定雨刷并连接刮水附件,而刮水附件为刮水臂和适配器的中间连接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知晓,之所以在刮水器(包括刮水片和刮水臂)中使用刮水附件,是因为这样可以让刮水臂和适配器工作时旋转顺畅无噪音。另外,在本例中,刮水附件为三件式的结构,然而也可以改型为其它的结构组合设计。例如在图9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第一子附件与第二子附件之间的过渡或者说分界部位,由此可以知晓第一子附件在与附件基部脱离连接的情况下是如何相对于第二子附件进行打开运动的,反之亦然。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本技术方案所设计的凹入结构,用户在有需要时能够快速地观察、识别到刮水附件上的凹入结构并且也能够快速地领会到该凹入结构的设计用途,即,用于对刮水附件进行拆卸操作。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对凹入结构进行施压,进而使得凹入结构所在的子附件与附件基部脱开,完成拆卸操作,由此以便于进行后续的操作(例如打开),以便例如对刮水附件或其零件、适配器、刮条或刮水臂进行拆卸或维护。还应当理解,在需要安装刮水臂时,也需要以相同的方式先将子附件拆卸脱离附件基部(和打开该子附件),并且能够以相似的方式完成子附件到附件基部上的装配(例如以与拆卸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安装,但是安装时可以不需要与凹入结构进行交互)。这种拆卸或者装配不需要额外引入单独的构件就能够实现,只需要对刮水附件本身的结构进行改型就可以,因此这种设计能够良好地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刮水附件,具有普适性和灵活性,并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除此之外,这种拆卸和安装的操作也很好地利用了刮水附件本身的材质特性,例如在用户通过按压的方式与凹入结构进行交互的情况下,相应的子附件由此受到按压力,并且由于其自身的材质特性而做向内弯曲的运动,进而与附件基部脱开之后再进行进一步的运动,而在安装时,子附件能够由于自身的柔性而自然而然地与附件基部完成装配(当然也可以通过与凹入结构的交互来促进装配过程),这也能够体现本技术方案利用凹入结构的经济性和适应性。
由图可见(例如图5),所述第二子附件13的顶面135构造有通孔1351,用于一些类型的刮水臂的穿过。为此,所述第一子附件和第二子附件可以相应地设计有空腔,用于这种类型的刮水臂进行通过。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刮水附件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刮水臂,在下文会适时地结合刮水附件的结构描述进行说明。此外,所述通孔1351由在顶面135上构造的内壁1353所围成,所述内壁1353在顶面135上具有一定的高度,以便对刮水臂起到限位的作用。
另外,凹入结构可以只设置于其中一个子附件上,也可以在两个子附件上均进行设置,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子附件上的凹入结构的具体特征可以彼此不同。凹入结构的数量、布置位置、尺寸、形状、材料等特征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变通地改型。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入结构包括构造在所述第一子附件12上的第一凹入部121,所述刮水附件1构造成在所述第一凹入部121受到按压时,能够使所述第一子附件12与所述附件基部11脱离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子附件1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子附件13和所述附件基部11朝外打开;和/或
所述凹入结构包括构造在所述第二子附件13上的第二凹入部131,所述刮水附件1构造成在所述第二凹入部131受到按压时,能够使所述第二子附件13与所述附件基部11脱离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子附件13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子附件12和所述附件基部11朝上打开。
上述两种技术方案可以很清楚地从图4看出。由此可见,在需要时,用户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按压操作(以及后续可能的沿其它方向的后续操作)就能够实现相应的子附件的拆卸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及的朝上打开并不严格要求是严格竖直向上的,而是只要有竖直向上的分量即可,因此,这种朝上打开涵盖了所述第二子附件竖直向上或者倾斜向上打开的各种情况。
为了支持通过朝上打开的方式来将所述第二子附件13与所述附件基部11脱离连接的目的或效果,所述第二子附件可以构造有用于与所述附件基部插接连接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能够与所述附件基部的相对应的开口相配合作用。例如,在装配好的情况下,所述突出部从内向外地插入所述开口中。所述突出部可以构造有倒角、倒圆或者斜面等配合部,由此,当用户作用于所述第二凹入部时(例如对其朝上、朝左施压、转动),由于配合部的作用,使得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开口之间存在有作用力,由此能够使突出部与开口(和整个附件基部)脱离连接,由此使得第二子附件与附件基部彼此相对分离,从而实现了脱离连接或者说拆卸。安装过程也可以类似地进行理解。
为了给用户对凹入结构的交互具有较好的体验,所述凹入结构可以设计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凹入结构,例如按钮,特别是与用户手指的形状进行配合、匹配、贴合或者吻合,这样用户在交互时也能够更加省力和舒适。应当理解的是,凹入结构与手指形状配合应当广义理解,其不仅包括了凹入结构的轮廓形状与用户单个手指的轮廓形状一一对应的方式(如图例中的第一凹入部),也能够涵盖凹入结构与用户一或多个手指整体对应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仅考虑手指轮廓的匹配,也可以同时考虑用户各手指之间的距离来更好地匹配。例如图例中的第二凹入部,展示了第二凹入部作为一个大的整体在使用时能够与用户在交互时所用的一或多根手指相配合的示例,例如用户可使用两根手指进行挤压和上提的动作,则所述第二凹入部能够支持该两根手指同时与其进行交互并且通过其配合形状为用户提供舒适的交互体验。这种配合形状可以是一种三维的结构设计,可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设计弯曲面,例如具有一定向内弯度的底面配合着在竖直方向上看内凹的补充特征,或甚至是增设人体工学凹槽来对手指的交互方式和位置进行更明确的指引。
为此,具体地并且示例性的是,所述第一凹入部121构造于所述第一子附件12的第一外侧面122,并且所述第一凹入部121在所述第一外侧面122上形成完整圆形的弧面;和/或
所述第二凹入部131构造于所述第二子附件13的端面132,并且所述第二凹入部131在所述端面132上形成非完整圆形的弧面。
以图4的视角来看,应当理解的是,子附件的上面被称为顶面,左面、右面被称为端面,朝向和背离纸面的面被称为侧面,进而,侧面的外部被称为外侧面,结合图4可以很清楚地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理解和解读。还应当理解的是,完整圆形的弧面是指外轮廓为整圆,并且在第一外侧面形成了弧面结构(或者说部分的球面结构),类似地,非完整圆形的弧面是指外轮廓为非整圆(例如半圆),并且在端面132形成了弧面结构(或者说部分的球面结构)。凹入结构在不同的子附件上采用不同的结构设计和布局位置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子附件本身具有不同的尺寸和结构,并且不同的子附件与附件基部相连接的方式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不同技术特征的凹入结构来匹配不同的子附件的实际特点。
以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为例,用户可以在两侧按压第一子附件(一根手指分别按压一侧的凹入结构),并利用第一子附件的固有柔性完成与附件基部的脱离(在安装时能够通过这种固有柔性自动装配);对于第二子附件,用户可以在其端面按压该凹入结构并打开第二子附件,在此可以用一根手指或多根手指一起施加压力。此外,这两种凹入结构的上述设计也能够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为用户提供了省力且舒适的交互可能性,同时这种与用户手指外轮廓相匹配的设计也能够很清楚地提示用户这种凹入结构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与用户手指进行交互的,并且进而能够领会到这种交互的目的所在。
从图中还能够看出的是,所述第一子附件12、所述第二子附件13和/或所述刮水附件1呈现为长方体。类似地,本文所述的长方体并不要求是数学意义上严格的长方体,而是相应的构件在大致上或者说在总体上能够显现出长方体的形状即可,因此可以允许细节上的改型,例如倒角、倒圆、凹处、突起部、斜面设计、镂空设计等等。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子附件可大致上为长方体,具体体现在其侧面和顶面的横截面呈现为大致矩形的形状,只是伴随有略微的斜面、弧面、倒圆和挖空设计,例如,左侧为竖直略微倾斜的斜面设计,面与面之间可以构造有倒圆或倒角等的过渡;第二子附件也可以类似地进行理解,例如其顶面为倾斜向右下的斜面,左面为竖直略微向右偏斜的斜面设计,并且面之间可以构造有倒圆、倒角等各种过渡。此外,所述刮水附件在整体上也呈现为长方体结构。由此,各子附件以及刮水附件整体由于这种长方体结构的呈现而具有与现有技术的柔性观感不同的设计风格,给用户一种稳健、牢固且饱满的刚性印象,为不同品味或偏好的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虽然第一子附件和第二子附件是刮水附件的一部分,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子附件、第二子附件是可以与刮水附件进行并列描述的,这是因为刮水附件整体的结构呈现与各子附件本身的结构呈现是互为独立的,比如各子附件可以呈现为非长方体结构,但是二者互补而在作为整体的刮水附件上可以呈现为长方体结构,或者是各子附件呈现为长方体结构,但由于二者彼此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多样化或者由于还存在有其它的构件而使得刮水附件可以在整体上呈现为非长方体结构,等等,因此各子附件与刮水附件的结构呈现是独立的,可以并列地用“和/或”的方式进行描述,以涵盖各种可能性。
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刮水附件可以适用于多种型号或类型的刮水臂。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附件13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刮水臂的插片的容纳凹部133。由此可见,在工作中,刮水臂的插片会与该容纳凹部133(的基面1331)相互接触和摩擦,长此以往就会需要对该基面1331整体进行维修,也就是说涉及的面较大,维修时间和金钱成本较高。除此之外,由于该容纳凹部的深度是确定的,因此对于多种类型或尺寸的刮水臂的适应性有限。为了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容纳凹部133的基面1331上构造有相对于所述基面1331朝外突出的接触面1332,所述接触面1332用于与所述插片相接触。
由此可见,通过新设计的接触面1332来实现与刮水臂插片的接触和摩擦,代替了原先整个容纳凹部的作用,因此使得后续的维修过程所涉及的面的面积更小(只需要维修该接触面),节约了维修时间和金钱成本,并且同时保留了原有的对于刮水臂插片的容纳和支持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当理解的是,由于接触面1332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使得整个容纳凹部用于容纳刮水臂插片的空间在厚度或者说深度方向上可以按需地进行调整或者几乎保持与原先的尺寸一致,由此提高了刮水附件对于各种类型、型号或者尺寸的刮水臂(或其插片)的适应能力。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谓的基面1331是指容纳凹部在刮水附件的侧面上向里构造的面,而不是竖直方向上的底面。
具体地,所述容纳凹部133构造于所述第二子附件13的第二外侧面134上,并且所述接触面1332构造成梯形结构。这种设计方式能够便于刮水臂与刮水附件之间进行配合连接的过程以及反过来的拆卸过程,并且外侧的布置也能够便于维护人员进行接触面的维护。接触面梯形结构的设计一方面保证了相对于原有基面的接触面积的减少和由此带来的维护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同时能够与相配合的插片进行形状匹配并且结构和匹配效果稳定。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根据刮水臂及其插片的不同结构形式和尺寸,可以对接触面的形状、尺寸、面积、布置位置、数量、高度(深度)等特征进行适应性地设计。由此可见,通过采用特别凸起设计的接触面使得能够对于模具(即刮水附件)的维修变得很容易,同时也很容易控制尺寸的稳定性,这对于模具生产效率的提高及日常保养有非常好的作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附件13的顶面135开设有插槽1352,所述插槽1352用于另一些类型的刮水臂的插片的插接装配,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子附件13的第二外侧面134构造有圆孔1341,所述圆孔1341用于与这种刮水臂的销轴进行装配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刮水臂可以首先通过其销轴插入到所述圆孔1341中,进而再以顺时针旋转的方式带着刮水臂的插片插入到插槽1352中,从而完成刮水臂与刮水附件之间的装配。当然,所述圆孔1341也可以与容纳凹部133进行类似的合作和装配作用,这视刮水臂实际上的型号或者结构而定。示例性的,所述圆孔1341为通孔或盲孔,并且构造于容纳凹部133的左侧,以便较为方便地实现顺时针旋转进行装配配合的过程。
关于第一子附件与附件基部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所述第一子附件12构造有用于与所述附件基部11插接连接的插孔123,在所述第一凹入部121受到按压时,所述插孔123与所述附件基部11脱离连接。可以领会的是,所述附件基部11可以构造有与所述插孔123相插接配合的构件,例如凸起部,并且二者在配合时所述凸起部从外侧向内伸入所述插孔123内。由此可以得到的是,当用户按压第一凹入部时,所述第一子附件向内弯曲使得所述插孔123随之向内运动,并且与所述凸起部脱离,由此释放了整个第一子附件相对于附件基部的运动自由。反之,在进行装配的情况下,将插孔123在内侧顺时针朝向凸起部滑动(此时用户可以按压第一凹入部以促进这种运动,减少摩擦),当插孔与凸起部对齐时,第一子附件的反弹力(复原力)会自动使得插孔向外运动并且套装到所述凸起部上(此时用户可以松开对第一凹入部的按压),从而完成装配过程。当然,这种配合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型,关键是在于通过凹入结构的设计可以使得用户能够快速识别其预期功能,并能够快捷、舒适并且简便地将相应的子附件打开。
举例而言,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所述插孔123构造于所述第一子附件12的第一外侧面122,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凹入部121位于斜下方。根据之前对于第一子附件与附件基部的配合关系的描述可知,这种设计方式有助于用户通过对于第一凹入部的操作来影响插孔123的位置变化或者运动情况,方便进行拆卸或装配工作。与此同时这种相对位置关系也与用户施力时的手指位置相协调,也就是说传力路径较为清晰、直接且省力。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凹入部、插孔、凸起部、圆孔、容纳凹部等特征可以均各自对称地构造于第一子附件或者附件基部的两侧,以便能够实现平衡且稳固的配合效果。
从图6还能够看出的是,所述刮水附件1的第一子附件12的后侧(左侧124)构造有若干孔,例如中间的让位孔1241以及两边的贯通开孔1242,这些也均能够根据所要配合的刮水臂、附件基部或者适配器等的结构形式进行改型。具体在本例中,所述贯通开孔1242的用途是便于第一子附件的打开和关闭(因为贯通开孔提供了第一子附件的运动空间),由此便于刮水臂的拆卸和安装;所述让位孔1241的作用是给第一子附件左下方提供了空的空间,以防止在工作过程中与左下方的适配器或刮条发生碰撞,这是因为适配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上进行摆动(以图7的视角来看),由此会带动在其上的刮水附件随之进行摆动运动,故有与适配器或刮条碰撞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刮水片100,其中,所述刮水片100包括适配器2和刮条3,所述刮水片100还包括上述任一种刮水片100的刮水附件1,所述适配器2连接于所述刮条3(例如固定于刮条的纵向中部),所述刮水附件1连接于所述适配器2。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刮水片100。有关刮水片和车辆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所能够实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阅上文针对刮水附件的描述进行解读,在此不再赘述。
不过,应当提及的是,所述刮水片可装设在各种车辆上,包括汽油车、柴油车、轿车、货车、客车、混合动力车辆、纯电动汽车等等。通常而言,所述车辆包括挡风玻璃、电驱动器和刮水臂,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上述刮水片,所述刮水臂连接于所述刮水附件,所述电驱动器在通电的情况下驱动所述刮水臂往复摆动,并驱动所述刮水片的刮条刮拭所述挡风玻璃。
应当理解的是,所有以上的优选实施例都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对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出的各种改型或变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法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刮水片(100)的刮水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附件(1)包括附件基部(11)、装配于所述附件基部(11)上的第一子附件(12)和第二子附件(13),所述附件基部(11)能够与所述刮水片(100)的适配器(2)连接,所述第一子附件(12)和所述第二子附件(13)能够与刮水臂进行装配,所述第一子附件(12)和/或所述第二子附件(13)构造有凹入结构,经由所述凹入结构能够使所述凹入结构所在的相应的子附件发生运动并与所述附件基部(11)脱离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水片(100)的刮水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结构构造成人体工程学的凹入结构,所述人体工程学的凹入结构与用户的手指形状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刮水片(100)的刮水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入结构包括构造在所述第一子附件(12)上的第一凹入部(121),所述刮水附件(1)构造成在所述第一凹入部(121)受到按压时,能够使所述第一子附件(12)与所述附件基部(11)脱离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子附件(1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子附件(13)和所述附件基部(11)朝外打开;和/或
所述凹入结构包括构造在所述第二子附件(13)上的第二凹入部(131),所述刮水附件(1)构造成在所述第二凹入部(131)受到按压时,能够使所述第二子附件(13)与所述附件基部(11)脱离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子附件(13)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子附件(12)和所述附件基部(11)朝上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刮水片(100)的刮水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入部(121)构造于所述第一子附件(12)的第一外侧面(122),并且所述第一凹入部(121)在所述第一外侧面(122)上形成完整圆形的弧面;和/或
所述第二凹入部(131)构造于所述第二子附件(13)的端面(132),并且所述第二凹入部(131)在所述端面(132)上形成非完整圆形的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刮水片(100)的刮水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附件(12)、所述第二子附件(13)和/或所述刮水附件(1)呈现为长方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刮水片(100)的刮水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附件(13)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刮水臂的插片的容纳凹部(133),并且在所述容纳凹部(133)的基面(1331)上构造有相对于所述基面(1331)朝外突出的接触面(1332),所述接触面(1332)用于与所述插片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刮水片(100)的刮水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附件(12)构造有用于与所述附件基部(11)插接连接的插孔(123),在所述第一凹入部(121)受到按压时,所述插孔(123)与所述附件基部(11)脱离连接,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子附件(13)构造有用于与所述附件基部(11)插接连接的突出部,在所述第二凹入部(131)受到按压时,所述突出部与所述附件基部(11)脱离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刮水片(100)的刮水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23)构造于所述第一子附件(12)的第一外侧面(122),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凹入部(121)位于斜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刮水片(100)的刮水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凹部(133)构造于所述第二子附件(13)的第二外侧面(134)上,并且所述接触面(1332)构造成梯形结构。
10.一种刮水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水片(100)包括适配器(2)和刮条(3),所述刮水片(100)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刮水片(100)的刮水附件(1),所述适配器(2)连接于所述刮条(3),所述刮水附件(1)连接于所述适配器(2)。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刮水片(100)。
CN202222908515.4U 2022-11-02 2022-11-02 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 Active CN218616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8515.4U CN218616569U (zh) 2022-11-02 2022-11-02 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8515.4U CN218616569U (zh) 2022-11-02 2022-11-02 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6569U true CN218616569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4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08515.4U Active CN218616569U (zh) 2022-11-02 2022-11-02 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6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91493B2 (ja) 連結装置、及びワイパブレード
CN107878404B (zh) 将擦拭器刮片连接到机动车辆擦拭器系统驱动臂的适配器
JP5304784B2 (ja) シェーバー
EP1584527B1 (en) Wiper apparatus
US20150251636A1 (en) Wiper blade
EP2813403A1 (en) Wiper system
KR100678408B1 (ko) 자동차용 와이퍼 블레이드의 이중 회전 작동형 멀티커넥터
JP2011527963A (ja) 車両ウインドスクリーン用ワイパシステム
EP2730473A2 (en) Wiper blade apparatus capable of assembling various mount types of wiper arms
CN218616569U (zh) 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
KR200453083Y1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에 탑로크식 와이퍼 아암을 결합하는 장치
JP2016011105A (ja)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
KR100694517B1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
CN113382895B (zh) 用于机动车辆挡风玻璃雨刮器刮片的适配器
KR100705663B1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
CN217598521U (zh) 一种带弹片锁止结构的刮臂连接件
CN214728683U (zh) 一种雨刷连接器的基座结构
CN113508060A (zh) 用于机动车辆挡风玻璃雨刮器刮片的适配器
CN217743987U (zh) 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
KR100810758B1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의 아답터
JPS6346003Y2 (zh)
JP7365959B2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CN215245772U (zh) 单手开合的塑封机
JP3050800B2 (ja) ワイパーの連結保持具
JP3637037B2 (ja) ワイパー用ブレード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