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3987U - 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3987U
CN217743987U CN202221658023.8U CN202221658023U CN217743987U CN 217743987 U CN217743987 U CN 217743987U CN 202221658023 U CN202221658023 U CN 202221658023U CN 217743987 U CN217743987 U CN 217743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pot
cover
pot cover
cooking utens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580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张硕
韩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580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3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3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3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锅盖收纳与锅盖可拆清洗不可兼得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铰接有转接头,所述锅盖带动所述转接头同步翻转以进行开合盖动作,所述支撑座的上部设有阻尼部,开盖状态下,所述转接头与所述阻尼部挤压接触以使所述转接头保持竖直状态,所述锅盖在所述转接头处于竖直状态下时与所述转接头通过竖向插拔实现连接与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烹饪器具按照锅盖与锅体的连接关系分为:分体式烹饪器具和连体式烹饪器具,其中分体式烹饪器具在开盖后,锅盖必须与锅体分离,并独立于锅体放置;而连体式烹饪器具中锅盖通过转轴铰接在锅体上,开盖时,锅盖绕着转轴旋转打开,即开盖后,锅盖与锅体仍连接在一起。分体式烹饪器具由于锅盖独立于锅体放置,因此方便锅盖清洗,但存在不易收纳、占用较多的空间的问题;而连体式烹饪器具虽然使得锅盖收纳方便,但是由于锅盖不可拆卸,因此增加了锅盖的清洗难度。
为此需要研发一款既方便锅盖收纳又能使锅盖拆卸清洗的烹饪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既方便锅盖收纳以及使锅盖拆卸清洗,又能方便锅盖与转接头插接配合,同时还能提升用户开合盖的手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铰接有转接头,所述锅盖带动所述转接头同步翻转以进行开合盖动作,所述支撑座的上部设有阻尼部,开盖状态下,所述转接头与所述阻尼部挤压接触以使所述转接头保持竖直状态,所述锅盖在所述转接头处于竖直状态下时与所述转接头通过竖向插拔实现连接与分离。
在上述半连体式烹饪器具中,所述锅盖的后侧设有向着所述锅盖中心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转接头插入所述插槽。
在上述半连体式烹饪器具中,所述转接头与所述插槽过盈配合。
在上述半连体式烹饪器具中,所述插槽的壁部间隔设有多个凸筋,所述转接头与所述凸筋过盈配合。
在上述半连体式烹饪器具中,所述转接头包括与所述锅体铰接的铰接部和与所述插槽插接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块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插块与所述铰接部之间的第二插块,所述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连接形成L型的所述插接部,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接部的形状相匹配。
在上述半连体式烹饪器具中,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锅体的后侧,所述阻尼部为与所述支撑座一体成型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部与所述转接头挤压接触,以使所述转接头保持竖直状态,所述凸台的厚度自所述凸台的顶部处向前逐渐减小。
在上述半连体式烹饪器具中,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为弧形曲面,所述转接头接触挤压所述弧形曲面以产生合盖阻尼。
在上述半连体式烹饪器具中,所述转接头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转轴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具有下限位端和上限位端,所述下限位端插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上限位端插接在所述转接头上。
在上述半连体式烹饪器具中,所述支撑座铰接在所述锅体的后侧,所述锅体的前侧设有下耦合器,所述锅盖的前侧设有上耦合器,合盖状态下,所述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插接耦合通电。
在上述半连体式烹饪器具中,所述转接头设有下耦合器,所述锅盖设有上耦合器,所述锅盖与所述转接头插拔时,所述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耦合通电或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锅盖在进行开合盖动作时,锅盖与转接头插接配合,通过翻转锅盖可以带动转接头同步翻转以进行开合盖动作,在开盖状态下,由于锅盖与转接头竖向插接配合,因此锅盖与转接头仍保持连接,由此方便了锅盖的收纳;另外,在开盖状态下,由于转接头与阻尼部进行挤压接触,因此可通过阻尼部阻止转接头相对支撑座转动,使转接头保持竖直状态,这样一来,向上提拉锅盖,即可使锅盖与转接头分离,以对锅盖进行单独清洗,由此降低了锅盖的清洗难度;另外,再次组装锅盖时,由于转接头仍然保持竖直状态,只需向下按压锅盖,即可实现锅盖与转接头的插接配合,无需转动转接头使其处于竖直状态,由此方便了锅盖与转接头的插接与分离;最后,阻尼部的设置还可使锅盖开合时受到阻尼力,以此提升用户开合盖的手感。
锅盖的后侧设有向着锅盖中心方向延伸的插槽,转接头插入插槽。如此设计,可保证转接头的结构强度,避免转接头与阻尼部接触挤压时发生变形;同时插槽设于锅盖上,也能减少插槽内的藏污纳垢,由此降低用户的清洗难度。
转接头与插槽过盈配合。如此设计,可提升锅盖与转接头的连接可靠性,避免锅盖在烹饪时相对转接头产生竖向的晃动而发出噪音。
插槽的壁部间隔设有多个凸筋,转接头与凸筋过盈配合。如此设计,能够减少转接头与插槽的接触面积,以此减少插拔时的摩擦阻力,使得拆装更加省力。
转接头包括与锅体铰接的铰接部和与插槽插接的插接部,插接部包括第一插块和连接在第一插块与铰接部之间的第二插块,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连接形成L型的插接部,插槽与插接部的形状相匹配。如此设计,既能减少插槽占用锅盖的空间,以避免插槽干涉锅盖上的其他结构,又能提升锅盖与转接头的插接可靠性。
支撑座设于锅体的后侧,阻尼部为与支撑座一体成型的凸台,凸台的顶部与转接头挤压接触,以使转接头保持竖直状态,凸台的厚度自凸台的顶部处向前逐渐减小。如此设计,可避免阻尼部单独加工成型安装在支撑座上时易发生脱落的问题,同时也免去了组装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可减少开盖前期以及合盖后期转接头与凸台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开合盖更加省力。
凸台的上表面为弧形曲面,转接头接触挤压弧形曲面以产生合盖阻尼。如此设计,可以减少凸台上表面的磨损,同时也利于调整阻尼力来适应开盖角度的变化,阻尼效果稳定可靠;另外,也能避免合盖速度过快导致锅盖与锅体发生碰撞。
转接头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撑座上,转轴上套装有扭簧,扭簧具有下限位端和上限位端,下限位端插接在支撑座上,上限位端插接在转接头上。如此设计,开盖过程中,锅盖可在扭簧的正向作用力的驱动下旋转打开,无需用户翻转锅盖,由此方便用户开盖;同时,在合盖过程中,扭簧的反向作用力也能减缓锅盖合盖速度,以避免合盖速度过快导致锅盖与锅体发生碰撞;最后,阻尼部的设计也能避免锅盖突然弹开时锅体出现晃动的现象。
支撑座设于锅体的后侧,锅体的前侧设有下耦合器,锅盖的前侧设有上耦合器,合盖状态下,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插接耦合通电。或者,转接头设有下耦合器,锅盖设有上耦合器,锅盖与转接头插拔时,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耦合通电或分离。如此设计,可在锅盖上设置与上耦合器电连接的电器元件,以在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插接耦合通电后,使锅盖上的电器元件与锅体上的控制板实现电连接;此外,由于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可分离,因此这样设计也不会干涉到锅盖的可拆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转接头铰接在锅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锅盖与转接头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锅盖盖合在锅体上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锅体;110、外锅;111、支撑座;1110、下限位孔;1111、阻尼部;112、下耦合器;120、内锅;200、锅盖;210、插槽;211、凸筋;220、上耦合器;300、转接头;310、铰接部;311、卡槽;312、上限位孔;320、插接部;321、第一插块;322、第二插块;400、转轴;500、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铰接有转接头,所述锅盖带动所述转接头同步翻转以进行开合盖动作,所述支撑座的上部设有阻尼部,开盖状态下,所述转接头与所述阻尼部挤压接触以使所述转接头保持竖直状态,所述锅盖在所述转接头处于竖直状态下时与所述转接头通过竖向插拔实现连接与分离。
本实用新型中的锅盖在进行开合盖动作时,锅盖与转接头插接配合,通过翻转锅盖可以带动转接头同步翻转以进行开合盖动作,在开盖状态下,由于锅盖与转接头竖向插接配合,因此锅盖与转接头仍保持连接,由此方便了锅盖的收纳;另外,在开盖状态下,由于转接头与阻尼部进行挤压接触,因此可通过阻尼部阻止转接头相对支撑座转动,使转接头保持竖直状态,这样一来,向上提拉锅盖,即可使锅盖与转接头分离,以对锅盖进行单独清洗,由此降低了锅盖的清洗难度;另外,再次组装锅盖时,由于转接头仍然保持竖直状态,只需向下按压锅盖,即可实现锅盖与转接头的插接配合,无需转动转接头使其处于竖直状态,由此方便了锅盖与转接头的插接与分离;最后,阻尼部的设置还可使锅盖开合时受到阻尼力,以此提升用户开合盖的手感。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0和锅盖200,锅体100包括外锅110和容置在外锅110内的内锅120,外锅110的顶面位于内锅120后侧的部分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座111,支撑座111上铰接有转接头300,锅盖200带动转接头300同步翻转以进行开合盖动作,支撑座111的上部设有阻尼部1111,开盖状态下,转接头300与阻尼部1111挤压接触以使转接头300保持竖直状态,锅盖200在转接头300处于竖直状态下时与转接头300通过竖向插拔实现连接与分离。
本实施例中的锅盖200在进行开合盖动作时,锅盖200与转接头300插接配合,通过翻转锅盖200可以带动转接头300同步翻转以进行开合盖动作,在开盖状态下,由于锅盖200与转接头300竖向插接配合,因此锅盖200与转接头300仍保持连接,由此方便了锅盖200的收纳;另外,在开盖状态下,由于转接头300与阻尼部1111进行挤压接触,因此可通过阻尼部1111阻止转接头300相对支撑座111转动,使转接头300保持竖直状态,这样一来,向上提拉锅盖200,即可使锅盖200与转接头300分离,以对锅盖200进行单独清洗,由此降低了锅盖200的清洗难度;另外,再次组装锅盖200时,由于转接头300仍然保持竖直状态,只需向下按压锅盖200,即可实现锅盖200与转接头300的插接配合,无需转动转接头300使其处于竖直状态,由此方便了锅盖200与转接头300的插接与分离;最后,阻尼部1111的设置还可使锅盖200开合时受到阻尼力,以此提升用户开合盖的手感。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座111上设有转轴孔,转轴400贯穿转轴孔设置,而转接头300包括铰接部310和插接部320,其中铰接部310为铰接块,两个铰接块设于插接部320的两端并位于支撑座111的左右两侧,转轴400的两端与铰接块转动配合,由此实现转接头300通过转轴400铰接在支撑座111上。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锅盖200的后侧设有向着锅盖200中心方向延伸的插槽210,插接部320插入插槽210内,如此设计,在锅盖200盖合在锅体100上后,可使插槽210呈水平方向延伸,此时插接部320与插槽210配合可防止锅盖200上下浮动,由此保证了锅盖200盖合的稳定性;另外,在开盖状态下,插槽210和插接部320均呈竖向方向延伸,由此实现锅盖200与转接头300竖向的插拔,其次,不在转接头300上设置插槽,可保证转接头300的结构强度,避免转接头300与阻尼部1111接触挤压时发生变形;最后,插槽210设于锅盖200上,也能减少插槽210内的藏污纳垢,由此降低用户的清洗难度。
为了提升锅盖200与转接头300的连接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320与插槽210过盈配合,如此设计,可避免锅盖200在烹饪时相对插接部320产生竖向的晃动而发出噪音。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插槽210的壁部间隔设有多个凸筋211,插接部320与凸筋211过盈配合,如此设计,能够减少插接部320与插槽210的接触面积,以此减少插拔时的摩擦阻力,使得拆装更加省力。
为了提升锅盖200与转接头300的插接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320包括第一插块321和连接在第一插块321与铰接部310之间的第二插块322,第二插块322在锅体100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插块321在锅体100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第二插块322在锅体100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插块321在锅体100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相等,第一插块321与第二插块322连接形成L型的插接部320,而插槽210与插接部320的形状相匹配,如此设计,还可减少插槽210占用锅盖200的空间,以避免插槽210干涉锅盖200上的其他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块与第二插块还可连接形成倒T型的插接部,对应的插槽则为T型槽。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阻尼部1111为与支撑座111一体成型的凸台,凸台的纵截面D形,凸台的直边与支撑座111的上部连接,凸台的厚度自凸台的顶部(即凸台的最高处)处向前逐渐减小,凸台的顶部与第二插块322的底面挤压接触,以使转接头300保持竖直状态。其中,阻尼部1111为与支撑座111一体成型,可避免阻尼部1111单独加工成型安装在支撑座111上时易发生脱落的问题,同时也免去了组装工序,降低生产成本;而凸台的厚度自凸台的顶部(即凸台的最高处)处向前逐渐减小的设计,可减少开盖前期以及合盖后期转接头300与凸台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开合盖更加省力。
优选的,凸台的上表面为弧形曲面,转接头300接触挤压弧形曲面以产生合盖阻尼。如此设计,可以减少凸台上表面的磨损,同时也利于调整阻尼力来适应开盖角度的变化,阻尼效果稳定可靠;另外,也能避免合盖速度过快导致锅盖200与锅体100发生碰撞。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凸台还可包括水平面、竖直面以及连接在水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弧形面,其中水平面与支撑座的上部连接,竖直面竖向延伸,弧形面位于竖直面的前侧,以使凸台的厚度自凸台的顶部(即凸台的最高处)向前逐渐减小,如此设计,也能在转接头处于竖直状态下时,使转接头与凸台的顶部接触挤压,以保持转接头处于竖直状态。
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开盖,本实施例中转轴400上套装有扭簧500,优选扭簧5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扭簧500分别靠近两个铰接部310设置,支撑座1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下限位孔1110,下限位孔1110位于转轴孔的下方,而铰接部310的内侧设有卡槽311和与卡槽311连通的上限位孔312,扭簧500卡装在卡槽311内,扭簧500具有下限位端和上限位端,下限位端插接在下限位孔1110内,上限位端插接在上限位孔312内,开盖过程中,锅盖200可在扭簧500的正向作用力的驱动下旋转打开,无需用户翻转锅盖200,由此方便用户开盖;同时,在合盖过程中,扭簧500的反向作用力也能减缓锅盖200的合盖速度,以避免合盖速度过快导致锅盖200与锅体100发生碰撞。
另外,为了进一步减缓锅盖200的合盖速度,本实施例中支撑座111的顶部还一体成型有向上凸出的阻尼部1111,阻尼部1111为凸台,凸台在竖向上的厚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大,且凸台的顶面为弧形曲面,插接部320的底面在合盖过程中接触并挤压阻尼部1111,以在合盖过程中对锅盖200提供阻尼力,避免合盖速度过快导致锅盖200与锅体100发生碰撞;最后,阻尼部1111的设计也能避免锅盖200突然弹开时锅体100出现晃动的现象。
最后,为了能够实时监测烹饪时的烹饪腔内的温度,锅盖200上通常设有测温探头等电器元件,而锅体100上设有与锅盖200上电器元件电连接的控制板,为了能够在锅盖200可拆清洗的情况下,保证锅盖200盖合在锅体100上后,使锅盖200上的电器元件与控制板实现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外锅110位于内锅120的前侧的部位设有下耦合器112,锅盖200的前侧设有上耦合器220,合盖状态下,上耦合器220与下耦合器112插接耦合通电,由此在锅盖200盖合后,使锅盖200上的电器元件与控制板实现电连接,此外,由于上耦合器220与下耦合器112可分离,因此这样设计也不会干涉到锅盖200的可拆清洗。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转接头设有下耦合器,即下耦合器设于插接部上,锅盖设有上耦合器,上耦合器设于插槽内,当锅盖与转接头插接后,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耦合通电,当锅盖与转接头分离时,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分离断开。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转接头还可设有插槽,而锅盖的后侧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插板,转接头处于竖直状态下时,也能实现插板与插槽的竖向插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设有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铰接有转接头,所述锅盖带动所述转接头同步翻转以进行开合盖动作,所述支撑座的上部设有阻尼部,开盖状态下,所述转接头与所述阻尼部挤压接触以使所述转接头保持竖直状态,所述锅盖在所述转接头处于竖直状态下时与所述转接头通过竖向插拔实现连接与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的后侧设有向着所述锅盖中心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转接头插入所述插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与所述插槽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壁部间隔设有多个凸筋,所述转接头与所述凸筋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包括与所述支撑座铰接的铰接部和与所述插槽插接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第一插块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插块与所述铰接部之间的第二插块,所述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连接形成L型的所述插接部,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接部的形状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锅体的后侧,所述阻尼部为与所述支撑座一体成型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部与所述转接头挤压接触,以使所述转接头保持竖直状态,所述凸台的厚度自所述凸台的顶部处向前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为弧形曲面,所述转接头接触挤压所述弧形曲面以产生合盖阻尼。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转轴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具有下限位端和上限位端,所述下限位端插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上限位端插接在所述转接头上。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锅体的后侧,所述锅体的前侧设有下耦合器,所述锅盖的前侧设有上耦合器,合盖状态下,所述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插接耦合通电。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设有下耦合器,所述锅盖设有上耦合器,所述锅盖与所述转接头插拔时,所述上耦合器与下耦合器耦合通电或分离。
CN202221658023.8U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 Active CN217743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8023.8U CN217743987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8023.8U CN217743987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3987U true CN217743987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9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58023.8U Active CN217743987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3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26617B1 (ko) 모니터장치
CN217743987U (zh) 一种半连体式烹饪器具
WO2024022232A1 (zh) 取水装置及冰箱
CN219538091U (zh) 一种炸篮便于拆卸更换的空气炸锅壳体
CN216932831U (zh) 高安全性的翻盖式空气炸锅
CN218525768U (zh) 耦合器组件及料理机
CN211911289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0937679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08330795U (zh) 电风扇机头及电风扇
CN213248394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959659U (zh) 电压力锅的集水装置
CN218635842U (zh) 一种新型烤箱
CN220459218U (zh) 一种煎烤机
CN220832746U (zh) 防撞螺钉垫、开关门以及烹饪器具
CN215873036U (zh) 一种喂食器
CN215077455U (zh) 烹饪装置
CN218616569U (zh) 刮水片的刮水附件、刮水片和车辆
CN219613670U (zh) 一种空气炸锅
KR102100391B1 (ko) 원터치 탈착 구조를 갖는 음식 제조기용 교반기
CN214549035U (zh) 一种便于接油盒接油的电热煎烤机
CN219680432U (zh) 食物处理机切配模块用锁定装置及食物处理机
CN210493698U (zh) 烹饪器具
CN215777509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959782U (zh) 一种烤箱
CN212117935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家用锅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