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6802U - 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 - Google Patents

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6802U
CN218606802U CN202220238826.1U CN202220238826U CN218606802U CN 218606802 U CN218606802 U CN 218606802U CN 202220238826 U CN202220238826 U CN 202220238826U CN 218606802 U CN218606802 U CN 218606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lation catheter
handle
distal end
sleeve
operat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88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涛
陈仕光
张俐辉
何丰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ling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uling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ling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uling Shangha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6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6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用于连接具有外管及内管的消融导管的手柄本体,以及用于拉动牵引线的角度控制组件和用于轴向驱动内管的轴向运动组件;本申请通过独有的机械组件的配置方式和机构设计将角度控制组件和轴向运动组件通过一个中芯杆配置在单一手柄中,不但优化了传统的消融脉冲的操作手柄设计,也给操作人员特别是医生在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小的操作难度,进而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精度的控制。

Description

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脉冲消融装置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
背景技术
在电生理治疗领域,利用消融导管传递能量并进行组织消融是常见手段。消融导管头端(远端)插入心脏到达对应的治疗靶点位置后,通过消融导管尾端(近端)连接的能量平台发送能量介质(如射频、超声、脉冲等能量)到消融导管头端上的能量输送电极,电极与组织贴靠后将能量传递给组织,对组织进行消融。
当前阶段普遍应用的消融方式包括射频,超声或者冷冻等,这些消融方式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也有相应的局限性,例如消融能量对消融区域组织的破坏缺乏选择性,且依赖于导管的贴靠力,可能对邻近的食管、冠状动脉和膈神经等造成的损伤等等。为此,探索一种安全高效的消融方式以期实现持久性肺静脉隔离且不伤及毗邻组织的目的是业界近期的研究热点,除了应用带压力感应并依据消融指数(AI)或损伤指数(LSI)进行精准安全的射频消融以外,近两年来的高功率短时间(HPSD)新型消融新方法也显示出其高效安全的一面,即脉冲电场(Pulse Field Ablation,简称PFA)消融技术,特别是随着新型脉冲电场非热能能量的初始应用显示出较优的临床效果以来,围绕PFA产品的各种研究就日益增多。
在房颤消融手术中,需要通过手柄调节位于人体组织例如心脏中消融电极的调弯角度或者扩张程度,在现有技术中,用于驱动消融电极调弯的机构和驱动消融电极进行扩张或收缩的机构通常被配置在不同的操作手柄上,在医生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多人协同操作才能完成对消融导管的预期动作的控制,这对操作效率和精准度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相关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旨在提供一种即能通过单人操作即可完成消融导管调弯和收缩或扩张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以简化操作的同时还能兼具操作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公开一种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包括:手柄本体,用于连接具有外管及内管的消融导管,包括形成有外部握持部、分别形成于所述手柄本体内部且位于远端部分的第一容置空间以及位于近端部分的第二容置空间;角度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角度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柄本体远端并固定连接所述角度驱动机构的角度旋钮;轴向运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并固定连接所述内管近端的轴向驱动机构,以及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用于操作所述轴向驱动机构轴向运动的拨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部分开设有用于穿设导丝的导丝孔以使所述导丝自所述导丝孔进入所述手柄本体中。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丝孔位于所述手柄本体中临近其近端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卡合连接的第二壳体,其中,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第一容置空间为密闭空间;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容置空间为开放空间以露出配置在其中的拨钮的一部分。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的近端套设有一近端盖以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近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开放空间的拨钮位于所述手柄本体临近其近端一侧的1/3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手柄本体内且位于其近端用于容设电极连接器的第三容置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为空心结构的中芯杆,用于连接所述消融导管的外管及内管,所述中芯杆还用于将所述角度驱动机构配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以及将所述轴向运动机构配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管的近端固定在所述中芯杆中;所述内管的近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轴向运动机构上。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中的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具有用于卡合所述中芯杆的隔间,所述隔间内设置有卡合结构以将所述中芯杆卡固在所述手柄本体中。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隔间位于所述手柄本体中临近其远端一侧的1/3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芯杆包括空心的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中部以卡合在所述隔间的卡合部以将所述杆体卡固于所述手柄本体中。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杆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杆体的远端的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卡合部之间的第二限位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杆体近端之间的第三限位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或第二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杆体上用于配合卡环或卡片的卡槽;所述第三限位部为一体成型在所述杆体上的凸块。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自所述杆体的远端至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杆体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牵引线的第一线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杆体的近端部分具有第二线槽,所述第二线槽自所述杆体的近端朝向远端延伸并终止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卡合部之间,以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卡合部之间的部分形成供电极导线通过的开口。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角度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牵引件,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中芯杆的第二限位部与卡合部之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第一螺旋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旋部一体成型的牵引部;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中芯杆的第一限位部与卡合部之间,其远端与所述角度旋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筒体内壁形成有对应所述的第一螺旋部外螺纹的内螺纹,用于在所述角度旋钮驱动所述第一套筒转动时,带动螺接在其中的第一牵引件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卡合部之间位移。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芯杆的远端探出所述第一套筒的远端并位于所述角度旋钮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卡合部之间的杆体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牵引件的内壁具有对应所述直线导轨的导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部上设置有用于供来自所述外管和/或内管远端的牵引线穿过的第一线孔。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牵引部上开设有第二线孔以固定来自所述外管和/或内管远端的牵引线。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的远端露出所述手柄本体的第一容置空间以结合所述角度旋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远端具有套筒卡槽,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周壁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套筒卡槽的卡条,以将所述第一套筒的一部分限制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轴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牵引件,可滑动地设置所述中芯杆的第三限位部与所述杆体的近端之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第二螺旋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旋部一体成型的固定管;第二套筒,套设在所述中芯杆的第三限位部与所述杆体的近端之间,所述第二套筒的筒体内壁形成有对应所述的第二螺旋部外螺纹的内螺纹,用于在所述角度旋钮驱动所述第一套筒转动时,带动螺接在其中的第二牵引件在第三限位部与所述杆体的近端之间位移。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拨钮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二套筒的近端以在被拨动时带动所述第二套筒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芯杆自所述第三限位部朝向近端的区段为两个对称的柱片结构,所述两个对称的柱片结构之间形成第二线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牵引件具有分别用于穿设在所述杆体上的两个对称的柱片结构的两个月牙孔。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管的近端固定在第二牵引件的固定管上。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牵引件的第二螺旋部上开设有用于供电极导线穿过的通孔。
综上所述,相对于在现有技术中驱动消融电极调弯的机构和驱动消融电极进行扩张或收缩的机构被配置在不同的操作手柄上,本申请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在单一手柄本体上既实现了消融导管的调弯功能,也实现了电极球的膨胀和收缩的控制,且本申请通过独有的机械组件的配置方式和机构设计将角度控制组件和轴向运动组件通过一个中芯杆配置在单一手柄中,不但优化了传统的消融脉冲的操作手柄设计,也给操作人员特别是医生在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小的操作难度,进而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精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本申请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具体特征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显示。通过参考下文中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和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所涉及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势。对附图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脉冲消融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的电极组件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的电极组件膨胀状态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内管远端设置的远端固定环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操作手柄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的操作手柄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的操作手柄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申请的操作手柄在一实施例中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显示为本申请的角度控制组件一实施例中的分解示意图。
图12显示为本申请的轴向驱动机构一实施例中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显示为本申请操作手柄在一实施例中装配角度控制组件及轴向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在下述描述中,参考附图,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例。应当理解,还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组成、结构、电气以及操作上的改变。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并且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仅由公布的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空间相关的术语,例如“上”、“下”、“左”、“右”、“下面”、“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可在文中使用以便于说明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
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元件或参数,但是这些元件或参数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或参数与另一个元件或参数进行区分。例如,第一壳体可以被称作第二壳体,并且类似地,第二壳体可以被称作第一壳体,而不脱离各种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是在描述一个手柄的壳体。
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心脏脉冲电场消融是一种利用脉冲电场为能量的新型消融方式。脉冲电场消融是通过设计适当的脉冲电场,采用短时程,高电压的多个电脉冲来进行消融能量的释放,使得消融过程为非热能消融(无焦耳产热),有效的诱导心肌细胞发生电穿孔,使细胞外离子进入细胞,导致心肌细胞碎裂死亡。而对脉冲电场阈值较高的组织受到的损伤也是可逆的,这样可以定向损伤心肌传导系统,避免由周围其他组织损伤导致的并发症;与传统的射频和冷冻能量相比,脉冲电场消融为非热能消融,因此脉冲电场可选择性的损伤心肌,而保留血管、神经及心脏周围组织,如肺、食管、膈神经等。
在本申请中,当描述所述脉冲消融装置或消融装置中的手柄、消融导管、或者电极组件的任一个部件或部分时,术语“近端”及“远端”是从使用产品的医生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尽管“近端”及“远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指该产品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医生的一端,而“远端”通常是指首先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端。也可以说,“近端”指的是临近使用者/操作者方向的一侧,相应地,“远端”是远离使用者/操作者方向的一侧;比如当所述消融导管递送电极组件至人体内目标组织的部位时,“远端”为接近该目标组织的一侧;在本申请中,所述的“近端”及“远端”均为指示一个方向,并不特指一个装置/元件中的某一个部件或者一个组成部分。举例而言,所述消融导管的“近端”是指消融导管在使用状态中处于使用者/操作者方向的一端,所述消融导管的“远端”是指消融导管在使用状态中远离使用者/操作者方向的一端,应理解的,在本申请的表述中还可能采用“近端侧”或“远端侧”等表述方式指示一个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
在本申请中,术语“联结”或“连接”是指两个部件或部分之间的机械结合方式,既可能是可以拆分或组装的结合方式,还可能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成型的结合方式;在本申请中,术语“一体成型”是指通过加工工艺,比如冲压、切割、浇筑、铸造、注塑等加工工艺一次成型的结构,该结构整体为一个元件且不可分割。在本申请中,术语“联结”或“连接”还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本申请中,术语“电性连接”是指电连接,用于实现两个部分的电信号的传输;比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中的电极元件和电极连接器是通过电极导线实现电信号的通路。
在本申请中,术语“轴向运动”是指沿轴心线的方向进行的运动,比如内管进行轴向运动,是指内管整体可以沿着其轴心线的方向进行运动,该运动可以是从远端方向朝向近端方向运动,也可以是从近端方向朝向远端方向运动。
本申请公开的脉冲消融系统包括控制设备或者投送控制台以及脉冲消融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设备或者投送控制台提供脉冲消融能量输出和控制、对患者的生理状况的测量和/或监测,以及响应于监测的/测得的状况,提供一个或多个预先确定的或自动的程序的发出消融或治疗能量。例如,处理电路系统可被配置成在消融或治疗能量的递送之前或递送时执行治疗程序。控制单元可包括专用的用户输入设备(例如,按钮、开关、触摸屏提供的GUI界面等),该专用的用户输入设备允许操作者在发起治疗或消融能量的递送之前快速并且容易地执行相关程序,例如系统参数、所使用的医疗设备、目标组织类型、非目标组织类型、预期治疗的能量模态、用户的评估/判断等。
所述脉冲消融装置可以直接耦合至控制设备或者投送控制台(比如包括能量控制、递送和监测系统的脉冲电场发生器)。控制设备或者投送控制台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发生器通信,以用于操作和控制发生器的各种功能。进一步地,所述脉冲消融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在所述脉冲消融装置与治疗部位之间进行能量、治疗、和/或检测或诊断交互的一个或多个诊断或治疗区域。所述脉冲消融装置可以将脉冲电场电穿孔能量递送至一个或多个治疗区域附近的目标组织区。
请参阅图1,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脉冲消融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脉冲消融系统包括投送控制台1和脉冲消融装置2;其中,所述脉冲消融装置2包括操作手柄20、消融导管30、电极组件40,50。
在本申请中,所述消融导管30可以是可经由鞘管或血管内导引器递送至目标组织区域的导管,比如消融导管30的使用状态,导引鞘管预先经由上腔静脉、右心房进入右心室,消融导管30的远端自导引鞘管的远端伸出,并插入心室壁的预定位置,探出电极组件40,50,然后通过操作时电极组件40,50膨胀,并在控制装置/设备的控制下释放脉冲能量以执行消融。所述消融导管30的细长本体可以限定近端部分、远端部分和纵向轴线,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管腔,所述一个或多个管腔被布置在其细长本体内,从而在细长本体近端部分与细长远端部分之间提供机械连通、电通信和/或流体连通。
请参阅图2,显示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消融导管30包括自近端朝向远端延伸的外管31及内管32,其中所述外管31的近端固定在操作手柄上,所述外管31和内管32的远端固定有电极组件40,50,具体地,所述外管31的远端设置有多个电极元件,每一个电极元件的近端结构固定在该外管31的远端部分。所述内管32穿设在所述外管31中并能够相对所述外管31进行轴向运动(如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即所述内管32可以被操作在外管31中做伸缩运动。
所述内管32的远端固定有电极组件40,50,具体地,所述内管32的远端与所述外管31的远端共同设置有多个电极元件,每一个电极元件的近端结构固定在所述外管31的远端部分,每一个电极元件的远端结构固定在该内管32的远端部分,如此以使得所述电极组件40,50中的多个电极元件被固定在所述外管31的远端和内管32的远端之间,如此,所述内管32及外管31相对运动时以使所述电极组件40,50中的多个电极元件在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之间转换。
请参阅图3,显示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的电极组件收缩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申请中,所述电极组件40,50的收缩状态是指电极组件40,50中多个电极元件中的每一个电极元件的近端部分/近端结构逐渐远离其远端部分/远端结构的状态,直至到每一个电极元件的近端部分/近端结构和远端部分/远端结构达到最大距离,此时,电极组件40,50整体上呈现长条形,呈如图3所示的状态。
请参阅图4,显示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的电极组件膨胀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申请中,所述电极组件40,50的膨胀状态是指电极组件40,50中多个电极元件中的每一个电极元件的近端部分/近端结构逐渐靠近其远端部分/远端结构的状态,整个电极组件40,50呈球状膨胀,呈如图4所示的状态。即多个电极元件中的每一个电极元件的近端部分/近端结构与远端部分/远端结构之间的中间部分/连接结构趋向远离所述电极组件40,50的轴心线,直至到每一个电极元件的近端部分/近端结构和远端部分/远端结构达到预设的最小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融导管30的外管31或内管32例如为包括有聚醚嵌段酰胺、尼龙、聚氨酯、或者硅胶等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融导管30配合可调弯功能,消融导管30可以任意到达心脏各个组织部位,以便适应各种病灶部位。消融导管30为编织管体,材料为聚氨脂与PEBAX材料与不锈钢丝编织而成,具有良好的扭矩响应以及支撑。又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融导管30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更优选为热塑性材料,所述热塑性材料包括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BAX(聚醚酰胺)、PTFE(聚四氟乙烯)、PI(聚酰亚胺)及PA(尼龙)等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以得到具有一定硬度和柔软度的所述消融导管30,不仅避免对设置在其内部的电极导线或牵引线造成损伤,也可较好的隔离电极导线或牵引线。更优选的,所述消融导管30的材料为PET材料,以获得具有一定硬度的套管,避免所述消融导管30在牵引线活动过程中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消融导管30的使用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融导管30的内管32中可以具有可以接收导丝28的内腔,使得导管的末端部分可以在线上递送到治疗部位。所述内管32的内腔可以配置成接收各种尺寸的导丝28。在一些实施例中,导丝28可以通过手柄的导丝入口被引入内管32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融导管30中设置有令牵引线和电极导线通过的通道(未予以图示),在一实施例中,例如所述外管31和内管32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套环或套管(未予以图示),所述套环或套管上开设有令牵引线和电极导线通过的通道,在另一实施例中,令牵引线和电极导线通过的通道还可以开设在外管31的管体上,比如外管31的管壁中开设导线或导丝通道,以使得牵引线从消融导管30的远端一直延伸至手柄的牵引机构上;以及使电极导线从消融导管30远端固定的电极组件40,50上一直延伸至手柄上并电性连接至的电极连接器上。
在本申请中,所述脉冲消融装置进一步包括由一个或多个电极元件(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极元件亦可被称为治疗元件)组成的电极组件,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极元件处于消融导管的细长本体远端部分处、耦合至所述细长本体远端部分或在所述细长本体远端部分上,以用于在消融设备与治疗部位或区域之间的能量、治疗和/或研究性或测试性交互。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所述电极组件可以在收缩状态与膨胀状态之间转换,在所述膨胀状态中每个电极元件具有弓形或基本上呈圆形的构型。例如,电极元件可以在膨胀状态中形成球体或其他膨胀体结构,比如球形、圆锥形、橄榄球形、沙漏形、梨形、洋葱形等,所述球体或其他膨胀体结构的截面可以位于与细长本体纵向轴线基本正交的平面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在膨胀状态下的膨胀程度确定各所述电极元件与组织的接触程度。膨胀的球体的球面取向可以有助于将多个电极元件发出的能量施加于待治疗部位处的目标组织接近或接触。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目标组织例如为人体心脏中的目标组织,例如肺静脉口。
在本申请中,所述电极组件中的多个电极元件还可以执行诊断功能,比如收集心内心电图/电描记图(EGM或者EKG)/或单相动作电势(MAP)以及执行心内部位的选择性起搏以用于诊断目的。可以将测得的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所述电极组件中的多个电极元件还可以使用基于阻抗的测量监测到目标组织的接近度以及与这些组织的接触质量。所述控制装置的能量发生器可以包括高速继电器,以在能量递送手术期间将特定电极与发生器断开/重新连接。紧随着脉冲能量递送之后,继电器可以重新连接一个或多个电极元件以便用于诊断目的。
在本申请中,呈如图1所示的,所述电极组件40,50包括设置在所述消融导管30的外管31和内管32之间的多个电极元件,每一电极元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管31远端的近端结构及固定于所述内管32远端的远端结构;即,所述内管32的远端与所述外管31的远端共同设置有多个电极元件,每一个电极元件的近端结构固定在所述外管31的远端部分,每一个电极元件的远端结构固定在该内管32的远端部分,如此以使得所述电极组件40,50中的多个电极元件被固定在所述外管31的远端和内管32的远端之间,如此,所述内管32及外管31相对运动时以使所述电极组件中的多个电极元件在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之间转换。
在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40,50包括多个电极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或者投送控制台可以被配置成将消融装置的一组电极元件电性连接到一组电极通道。控制设备或者投送控制台可以被配置成使用所述一组电极通道选择性地将能量递送到所述一组电极。各自具有一组电极的一个或多个消融装置可以连接到投送控制台。所述一组电极可以包含任何数目个电极,例如1、2、3、4、5、6、7、8、9、10、12、14、16、18、20个或更多个电极。在一个实施例中,暂以例如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极元件的数量为6个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40,50中的电极元件的材料例如为镍钛诺材料,所述电极元件也可以涂覆有金、钽、氧化铱或其他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中,所述电极组件40,50中的多个电极元件是通过固定环固定在所述外管31或内管32上的。
请参阅图5,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在此需说明的是,固定在所述外管31或内管32上的固定环为形同的结构,因应不同的方向,固定在外管31上的固定环在以下实施例中为近端固定环33,固定在内管远端的固定环在以下实施例中为远端固定环34。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管31远端(如图4中D1处所示)的管腔内设置有一近端固定环33,所述近端固定环33用于固定所述电极组件的近端结构,所述近端固定环33的环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近端限位部,所述多个近端限位部中的每一个近端限位部对应固定一个电极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近端限位部具有用于卡合所述近端结构的近端卡槽331。所述近端固定环33的环体上包裹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极组件的包覆层(未图示),所述包覆层将电极组件中多个电极元件中的每一个电极元件的近端部分/近端结构包裹在所述近端固定环33的近端卡槽331中,以加固所述电极组件在所述近端固定环33上的固定。所述包覆层为绝缘材质,例如绝缘胶带等。
再请参阅图6,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内管远端设置的远端固定环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32远端(如图4中D2处所示)的管腔内设置有一远端固定环34,所述远端固定环34用于固定所述电极组的远端结构,所述远端固定环34的环体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远端限位部,所述多个远端限位部中的每一个远端限位部对应固定一个电极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一远端限位部具有用于卡合所述近端结构的远端卡槽341。远端固定环34的四周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卡合所述电极组件的远端结构的多个远端卡槽341,所述电极组件中多个电极元件中的每一个电极元件的远端部分/远端结构卡固在对应的远端卡槽341中。
在本申请中,请结合图1参考图7,图7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操作手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脉冲消融装置包括耦合至为细长本体的消融导管30近端部分的操作手柄20。所述操作手柄20包括可与控制装置1之间建立通信的连接器(本申请中的电极连接器)。操作手柄2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致动或控制部件24及25,以控制消融导管30的远端执行偏转、转向或轴向运动等动作。本申请的用于消融导管30的操作手柄20用于连接所述消融导管30的内管32及外管31,在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手柄20上还设置有电极连接器(图7中未显示),用于电性连接位于所述消融导管30远端的电极组件40,50中的每一个电极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手柄20包括手柄本体21、角度控制组件24、以及轴向运动组件2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手柄20包括形成有外部握持部的手柄本体21,所述外部握持部为符合操作者人体工程学的单手握持构造,所述手柄本体21依据远端D2朝向近端D1的方向被定义为远端部分和近端部分,例如,所述远端部分是指大约处于整个手柄本体21的1/2处至远端之间的部分,所述近端部分是指大约处于整个手柄本体21的1/2处至近端之间的部分。
请参阅图8及图9,图8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的操作手柄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分解示意图,图9显示为本申请在一实施例中的操作手柄的内部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21内具有第一容置空间213与第二容置空间214,其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3位于所述手柄本体21的远端部分;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14位于所述手柄本体21的近端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手柄本体21内的第一容置空间213和第二容置空间214通过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的组装得以实现。
所述角度控制组件24设置在所述手柄本体21上用于控制所述消融导管30的远端进行角度转向;在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控制组件24包括角度驱动机构240以及角度旋钮243。其中,所述角度驱动机构240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3内,所述角度旋钮243设置在所述手柄本体21远端,并固定连接所述角度驱动机构240,所述角度旋钮243被操作转动时可以带动所述角度驱动机构240中的相应部件进行转动。
在本申请中,所述角度控制组件24用于驱动所述消融导管30的远端进行调弯/转向,以使位于消融导管30的远端的电极组件更精准地作用于目标组织进而达到期望的治疗效果。
所述轴向运动组件25用于驱动所述内管32相对所述外管31运动以使所述多个电极元件在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之间转换。在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控制组件24包括轴向驱动机构250以及拨钮253。其中,所述轴向驱动机构25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14内并固定连接所述内管32的近端;所述拨钮253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14内用于操作所述轴向驱动机构250轴向运动,在所述拨钮253被操作时可以带动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14内的轴向驱动机构250的相应部件做轴向运动进而拉动或推动内管32相对外管31做轴向运动,以实现对消融导管30远端设置的多个电极元件进行收缩和膨胀的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21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14的部分开设有用于穿设导丝的导丝孔210以使所述导丝28自所述导丝孔210进入所述手柄本体21连接的内管32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丝孔210位于所述手柄本体21中临近其近端的位置。具体地,所述导丝孔210是经由一个斜插入手柄本体21侧壁的通道形成的,所述导丝孔210的通道与所述手柄本体21的轴心线呈大约10°-60°的夹角,以便操作时从所述手柄本体21的近端将导丝28通过该导丝孔210插入到手柄本体21内部的输送管中,再经所述输送管的管腔直至到达期望的组织部位。在实施例中,所述导丝孔210的通道与所述手柄本体21的轴心线的夹角可以为10°、15°、20°、25°、30°、35°、40°、45°、50°、55°、或者60°。
在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21包括第一壳体211以及第二壳体212,所述第一壳体211与第二壳体212通过卡合结构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211上设置有多个卡勾(未显示),所述第二壳体212上设置有多个对应每一卡勾的卡孔或卡槽2120,在组装第一壳体211及第二壳体212时,通过将所述第一壳体211上的卡勾卡入至所述第二壳体212上的卡孔或卡槽2120中以实现将二者组装至一起的目的。
在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手柄本体21内的第一容置空间213和第二容置空间214通过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的组装得以实现,其中,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内的第一容置空间213为密闭空间,即当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组装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3内设置的部件为不可见的;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内的第二容置空间214为开放空间(呈如图9中215所指示的部分)以露出配置在其中的拨钮253的一部分,即当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组装在一起时,设置在第二容置空间214中的拨钮253的一部分露出该手柄本体2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操作,所述拨钮253的一半外漏出第二容置空间214或手柄本体21,以便使用是通过拨动来对其操作。
在实施例中,为强化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组合,所述手柄本体21的近端套设有一近端盖22以固定所述第一壳体211及第二壳体212的近端,在实施例中,所述近端盖22通过分别在近端盖22上配置内螺纹,在手柄本体21的近端配置外螺纹的方式螺接在所述第一壳体211及第二壳体212的近端;或者通过卡合或螺丝锁附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211及第二壳体212的近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近端盖22具有一通孔220,以使来自消融控制设备的线缆插头插在安装在所述手柄本体21内的电极连接器23上。
在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21内还形成有第三容置空间215,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15位于所述手柄本体21(第一壳体211及第二壳体212)的近端,用于容设电极连接器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连接器23被固定在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15,其远端为输出端,近端为输入端,所述电极连接器23的输出端通过电极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电极连接器23的输入端为插头结构或接口介面,以使来自消融控制设备的线缆插头插在安装在所述手柄本体21内的电极连接器2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组电极可以包含任何数目个电极,例如1、2、3、4、5、6、7、8、9、10、12、14、16、18、20个或更多个电极;相应地,通过电极导线连接一组电极的电极连接器23中具有对应每一个电极远近的端子,例如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中电极元件的数量为10,则电极连接器23上的端子数量为10;又例如,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极元件的数量为6,则电极连接器23上的端子数量为10,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连接器23中的端子为对应插孔的插针。
呈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21内还设置有一中芯杆26,所述中芯杆26用于连接所述消融导管30的外管31及内管32,所述中芯杆26还用于将所述角度驱动机构240配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3中以及将所述轴向运动机构25配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14中。所述消融导管30的外管31及内管32固定在中芯杆26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管31的近端固定在所述中芯杆26的远端部分,即外管31的近端与所述中芯杆26的远端固定连接,在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外管31可以通过螺丝锁附或者卡合或者热熔等方式固定在所述中芯杆26的远侧端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管31的近端固定在所述中芯杆26的中部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管31插入到中芯杆26的一定距离到达中芯杆26的中部的部分再与中芯杆26固定连接,所述中芯杆26的杆体260上开设有第一线槽265,以使来自所述消融导管30远端的调弯用的牵引线27从所述第一线槽265经过以连接到牵引块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块被称为第一牵引件241,容后详述;所述第一线槽265开设在所述中芯杆26的杆体260上并从远端向近端延伸一端距离,所述外管31的近端固定在所述中芯杆26的中部部分的位置距离所述第一线槽265的近端具有一定间距,以便留出一间隙令所述牵引线通过。在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外管31可以通过螺丝锁附或者卡合或者热熔等方式固定在所述中芯杆26的中间部分(所述线槽的近端的附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管32的近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轴向运动机构25上,具体地址,所述轴向运动机构25包括用于牵引所述内管32在轴向运动的牵引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块被称为第二牵引件,容后详述;所述牵引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内管32近端的固定孔,以使所述内管32以螺丝锁附或者卡合或者热熔等方式固定在所述牵引块上。
呈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21中的第一容置空间213与第二容置空间214之间具有用于卡合所述中芯杆26的隔间216,所述隔间216内设置有卡合结构(未显示)以将所述中芯杆26卡固在所述手柄本体21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结构为卡块,用于配合中芯杆26上形成的卡槽以限制所述中芯杆26不会在所述手柄本体21内转动或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3与第二容置空间214之间的隔间216位于所述手柄本体21中临近其远端一侧大约的1/3的位置,即从所述手柄本体21的整体来看,所述隔间216更靠近手柄本体21的远端的一侧。
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芯杆26包括空心的杆体260以及设置在所述杆体260的中部以卡合在所述隔间216的卡合部261以将所述杆体260卡固于所述手柄本体21中。所述卡合部261为一体成型在所述中芯杆26的杆体260上的圆形片体,所述圆形片体上开设有对应所述隔间216中卡块的卡槽或缺口,当所述中芯杆26的卡合部261与所述隔间216的卡块互相结合时,所述隔间216两侧的侧壁限制了所述中芯杆26在远端及近端方向的位移,所述隔间216的卡块限制了所述中芯杆26在手柄本体21内的转动。
请参阅图10,显示为本申请的操作手柄在一实施例中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芯杆26空心的杆体260包括多个限位部,具体地,包括第一限位部262、第二限位部263、以及第三限位部264;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262设置在所述杆体260的远端部分,所述第二限位部263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262与所述卡合部261之间,所述第三限位部264设置在所述卡合部261与所述杆体260近端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262和/或第二限位部263为开设在所述杆体260上用于配合卡环或卡片的卡槽;所述第三限位部264为一体成型在所述杆体260上的凸块。
请参阅图11,显示为本申请的角度控制组件一实施例中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芯杆26的杆体260上环绕其圆柱形杆体260开设卡槽以形成上述的第一限位部262或第二限位部263,该卡槽可以搭配一个卡环29或者卡片来实现对杆体260上设置的部件进行限位,在实现中,考虑的角度驱动机构240的部件安装,所述卡环为非封闭的卡环,可以从径向安装到所述卡槽上或从径向从卡槽上被取下。
在图10的示例中,第三限位部264为一体成型在所述杆体260上的突起(凸起)或凸块(突块),以限制轴向驱动机构250中的相应部件的活动区间。当然,诚如对第一限位部262和第二限位部263的设置方式,所述第三限位部264也可以采用上述第一限位部262和第二限位部263的实现方式。
在图11的示例中,所述中芯杆26的杆体260远侧部分上开设有线槽,在本实施例中,自所述杆体260的远端至所述第二限位部263之间的杆体260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牵引线27的第一线槽265,以使来自所述外管31远端的调弯牵引线27从所述第一线槽265经过以连接到牵引块(第一牵引件251)上,由于所述第一线槽265的存在使得所述杆体260的远端的截面呈C型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芯杆26的远端探出所述第一套筒242的远端并位于所述角度旋钮243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管31的近端固定在所述中芯杆26的远端部分,即所述外管31的近端与所述中芯杆26露出所述第一套筒242的部分相结合,在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外管31可以通过螺丝锁附或者卡合或者热熔等方式固定在所述中芯杆26的远侧端部,相应地,所述第一限位部262也位于所述中芯杆26探出所述第一套筒242的远端部分,如此以将所述第一套筒242限制在中芯杆26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芯杆26的杆体260近侧部分上开设有线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杆体260的近端部分具有第二线槽266,所述第二线槽266自所述杆体260的近端朝向远端延伸并终止在所述第三限位部264与所述卡合部261之间,以在所述第三限位部264与所述卡合部261之间的部分形成供电极导线230通过的开口。具体地,由近端朝向远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线槽266的远端超过所述第三限位部264的位置,即所述第二线槽266的远端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264与所述卡合部261之间的部分,换言之,当所述轴向驱动机构250的牵引块在轴向位移时,由于第三限位部264的存在,使得其不能达到所述第二线槽266的远端,如此便可以在第二线槽266的远端和第三限位部264之间留下一个间隙,该间隙用于令来自消融导管30远端电极组件的电极导线通过以电性连接在手柄本体21近端设置的电极连接器23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242的远端露出所述手柄本体21的第一容置空间213以结合所述角度旋钮2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242和所述角度旋钮243为同轴心设置。所述套筒远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固定孔2420,相应地,所述角度旋钮243对应所述固定孔2430的位置也开设有一固定孔24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孔2420或2430例如为螺孔,用于令螺丝或者螺钉和所述螺孔的结合将所述角度旋钮243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242的远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旋钮243的内部的远端形成有沉孔结构,用于结合所述中芯杆26的远端探出所述第一套筒242的远侧端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21的远端的端口部分为一个收紧端口的结构,其第一容置空间213的远端具有套筒卡槽(未图示),相应地,所述第一套筒242的外侧周壁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套筒卡槽的卡条2421,以将所述第一套筒242的一部分限制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3中,进而避免所述第一套筒242从轴向脱离所述手柄本体21。
所述角度驱动机构240用于通过内部的部件进行轴向运动牵引来自所述消融导管30(所述外管31和/或内管32远端)远端的调弯用的牵引线27,以使所述消融导管30的远端进行调向,以使消融导管30远端的电极组件可以更好地靠近目标组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角度驱动机构240包括第一牵引件241及第一套筒2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件241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中芯杆26的第二限位部263与卡合部261之间,其被驱动时可以在第二限位部263与卡合部261之间进行轴向位移;所述第一套筒242套设在所述中芯杆26的第一限位部262与卡合部261之间,以限制所述套筒只能相对所述中芯杆26转动不能进行轴向位移。
所述第一牵引件241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中芯杆26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件241包括第一螺旋部2411以及牵引部2414,具体地,所述第一螺旋部2411以及牵引部2414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螺旋部2411为具有外螺纹的螺环,所述牵引部2414为与所述螺环一体的套筒,该套筒的外壁对应第一线槽265的角度或方向上形成有一个凸块2416,该凸块2416上设置有第二线孔2415用于固定来自所述消融导管30(所述外管31和/或内管32远端)远端的调弯用的牵引线27。具体地,所述第一牵引件241的整体截面呈T型结构。
在实施例中,为了让来自所述消融导管30远端的调弯用的牵引线27最终到达上述凸块2416,诚如上述的,杆体260的远端至所述第二限位部263之间的杆体260上开设有第一线槽265,所述第一牵引件241的第一螺旋部2411上还设置有用于供牵引线27穿过的第一线孔2413,所述牵引线27自所述消融导管30远端,经过所述消融导管30的管腔,再经过所述第一线槽265和第一线孔2413最终达到所述牵引部2414上开设的第二线孔2415,并固定在所述牵引部2414的凸块2416上;当所述第一牵引件241在所述中芯杆26上轴向做直线运动时,拉动或松弛所述牵引线27进而起到对所述消融导管30远端的弯曲或释放牵引的目的。在本实施例装配所述角度驱动机构240时,所述第一线槽265、第一线孔2413以及第二线孔2415的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芯杆26上的第二限位部263与所述卡合部261之间的杆体260上设置有直线导轨267,所述直线导轨267为一体成型在所述中芯杆26的杆体260侧壁上的一条或两条直线凸肋,相应地,所述第一牵引件241的内壁具有对应所述直线导轨267的导槽,通过所述导槽和直线导轨267的结合,使得所述第一牵引件241在中芯杆26的杆体260上轴向运动时不会产生转动,进而确保了其直线运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242套设在所述中芯杆26的第一限位部262与卡合部261之间,所述第一套筒242套远端与所述角度旋钮243固定连接,用于在所述角度旋钮243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套筒242转动。所述第一套筒242的筒体内壁形成有对应所述的第一螺旋部2411外螺纹的内螺纹,用于在所述角度旋钮243驱动所述第一套筒242转动时,带动螺接在其中的第一牵引件241在所述第二限位部263与卡合部261之间位移。在具体实现中,所述第一牵引件241通过其第一螺旋部2411旋设在所述第一套筒242内,并在所述第一套筒242转动时,由于内外螺纹的螺旋作用,所述第一牵引件241可以在所述第一套筒242内做轴向的直线运动。
在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旋钮243上设置有第一操作部2431,在具体的实现中,所述第一操作部2431为一体成型在所述角度旋钮243上的防滑结构或者包裹在所述角度旋钮243上的防滑材料。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部2431上的防滑结构为凸起的肋条,所述肋条的间隔为均匀的,在操作人员操作所述角度旋钮243时,可以通过触觉的感知转动的肋条来感知对牵引线27的牵引程度,进而感知消融导管30远端的弯曲程度。
请参阅图12,显示为本申请的轴向驱动机构一实施例中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向驱动机构250通过控制其内部元件进行轴向运动以驱动内管32相对外管31做轴向运动,以使得固定在外管31远端和内管32远端之间的电极组件进行扩展/扩张/膨胀以及收缩。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轴向驱动机构250包括第二牵引件251及第二套筒252。
所述第二牵引件251可滑动地设置所述中芯杆26的第三限位部264与所述杆体260的近端之间,即所述第二牵引件251被驱动时可以在所述中芯杆26的第三限位部264与所述杆体260的近端之间进行轴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32的近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牵引件251上,用于在所述第二牵引件251在杆体260上做轴向运动时拉动或推动所述内管32进行轴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牵引件251包括第二螺旋部2511以及固定管2512,其中,所述第二螺旋部2511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管2512与所述第二螺旋部2511一体成型,具体地,所述固定管2512为一个管状结构。具体地,所述第二牵引件251的整体截面呈T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芯杆26自所述第三限位部264朝向近端的区段两个对称的柱片结构,所述两个对称的柱片结构之间形成第二线槽266;相应地,所述第二牵引件251具有分别用于穿设在所述杆体260上的两个对称的柱片结构的两个月牙孔(未显示),以使得所述第二牵引件251在所述中芯杆26上做轴向运动时为一个直线的运动状态,换言之,所述杆体260的两个对称的柱片结构插入到所述第二牵引件251的两个月牙孔中,所述第二牵引件251被限制不会相对所述杆体260转动,只能相对所述杆体260做直线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牵引件251的固定管2512位于所述两个对称的柱片结构之间的空间内,即所述第二牵引件251的固定管2512具有比所述杆体260更小的管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槽266自所述杆体260的近端朝向远端延伸并终止在所述第三限位部264与所述卡合部261之间,以在所述第三限位部264与所述卡合部261之间的部分形成供电极导线230通过的开口。具体地,由近端朝向远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线槽266的远端超过所述第三限位部264的位置,即所述第二线槽266的远端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264与所述卡合部261之间的部分,换言之,当所述轴向驱动机构250的牵引块在轴向位移时,由于第三限位部264的存在,使得其不能达到所述第二线槽266的远端,如此便可以在第二线槽266的远端和第三限位部264之间留下一个间隙g,该间隙g用于令来自消融导管30远端电极组件的电极导线230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牵引件251的第二螺旋部2511上开设有用于供电极导线230穿过的通孔2513,以使来自所述消融导管30远端电极组件的电极导线230通过外管31和内管32之间的通道,并经由所述第二线槽266的远端间隙g穿出,再穿过所述第二螺旋部2511上开设的通孔,直至达到并电性连接至所述手柄本体21近端的电极连接器23上。所述第二螺旋部2511具有一个中心孔以令所述消融导管30的内管32穿过以固定在远端的固定管2512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筒252套设在所述中芯杆26的第三限位部264与所述杆体260的近端之间,所述第二套筒252的筒体内壁形成有对应所述的第二螺旋部2511外螺纹的内螺纹,以通过所述第二套筒252的转动带动螺接于其中的第二牵引件251在所述杆体260上做轴向运动,进而带动固定在所述第二牵引件251的内管32做轴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拨钮253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二套筒252的近端以在被拨动时带动所述第二套筒252转动。即所述角度旋钮243驱动所述第一套筒242转动时,带动螺接在其中的第二牵引件251在第三限位部264与所述杆体260的近端之间做轴向位移。具体地,所述第二套筒252的整体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第二套筒252和第二牵引件251组装在所述手柄本体21中时,截面呈T型结构的第二牵引件251的T型方向和截面呈T型结构的第二套筒252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内的第二容置空间214为开放空间以露出配置在其中的拨钮253的一部分,即当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组装在一起时,设置在第二容置空间214中的拨钮253的一部分露出该手柄本体2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操作,所述拨钮253的一半外漏出第二容置空间214或手柄本体21,以便使用是通过拨动来对其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14的开放空间的拨钮253位于所述手柄本体21临近其近端一侧的1/3的位置,即从所述手柄本体21的整体来看,所述隔间216更靠近手柄本体21的近端的一侧。
在实施例中,所述拨钮253旋钮上设置有第二操作部2531,在具体的实现中,所述第二操作部2531为一体成型在所述拨钮253上的防滑结构或者包裹在所述拨钮253上的防滑材料。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操作部2531上的防滑结构为凸起的肋条,所述肋条的间隔为均匀的,在操作人员拨动所述拨钮253时,可以通过触觉的感知转动的肋条来感知对内管32的轴向拉动或推动引程度,进而感知消融导管30远端的电极组件的膨胀程度。
请参阅图13,显示为本申请的操作手柄在一实施例中装配有角度控制组件及轴向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且本申请通过独有的机械组件的配置方式和机构设计将角度控制组件240和轴向运动组件250通过一个中芯杆配置在单一手柄20中,不但优化了传统的消融脉冲的操作手柄设计,也给操作人员特别是医生在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小的操作难度,进而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精度的控制。
诚如上述实施例揭示的结构和安装方式,所述操作手柄20的近端部分的第三容置空间215中装设的电极连接器23通过线缆电性连接控制设备或者投送控制台,所述操作手柄20的连接所述消融导管30,并使所述消融导管30从手柄本体21的远端伸出,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改变消融导管30远端的方向时,例如当消融导管30进入人体内,需要改变消融导管30远端的方向时以使消融导管30远端的电极组件可以更好地靠近目标组织,操作人员旋转配置在所述手柄本体21远端的角度旋钮243,角度旋钮243带动角度驱动机构240的第一牵引件241在第一套筒242轴向位移,由于牵引线27的近端固定在第一牵引件241上,第一牵引件241的轴向位移将会拉动牵引线27或释放对牵引线27的拉力,进而实现了牵引线远端的消融导管30的远端进行调向。
在手术中,当完成了对目标组织的定位或者消融导管30远端的电极组件达到目标位置时,需要执行诊断/测量/治疗中的一个工作时,则需要将从消融导管30中释放出呈收缩状态的电极组件,让所述电极组件从收缩状态扩展为膨胀状态,此时,操作人员需要拨动外露于手柄本体21一部分的拨钮253,所述拨钮253转动时带动轴向驱动机构250的第二牵引件251在第二套筒252内轴向位移,由于内管32的近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牵引件251上,因此在第二牵引件251轴向位移时也一并带动了内管32轴向位移,由于所述电极组件中的多个电极元件被固定在所述外管31的远端和内管32的远端之间,如此,所述内管32及外管31相对运动时以使所述电极组件中的多个电极元件在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之间转换。
诚如上述,本申请的脉冲消融装置和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相对于在现有技术中驱动消融电极调弯的机构和驱动消融电极进行扩张或收缩的机构被配置在不同的操作手柄上,本申请在单一手柄本体上实现了既实现了消融导管的调弯功能,也实现了电极球的膨胀和收缩的控制,且本申请通过独有的机械组件的配置方式和机构设计将角度控制组件和轴向运动组件通过一个中芯杆配置在单一手柄中,不但优化了传统的消融脉冲的操作手柄设计,也给专业人员特别是医生在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小的操作难度,进而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精度的控制。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9)

1.一种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本体,用于连接具有外管及内管的消融导管,包括形成有外部握持部、分别形成于所述手柄本体内部且位于远端部分的第一容置空间以及位于近端部分的第二容置空间;
角度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角度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柄本体远端并固定连接所述角度驱动机构的角度旋钮;
轴向运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并固定连接所述内管近端的轴向驱动机构,以及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用于操作所述轴向驱动机构轴向运动的拨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部分开设有用于穿设导丝的导丝孔以使所述导丝自所述导丝孔进入所述手柄本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孔位于所述手柄本体中临近其近端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卡合连接的第二壳体,其中,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第一容置空间为密闭空间;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容置空间为开放空间以露出配置在其中的拨钮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的近端套设有一近端盖以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近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开放空间的拨钮位于所述手柄本体临近其近端一侧的1/3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手柄本体内且位于其近端用于容设电极连接器的第三容置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空心结构的中芯杆,用于连接所述消融导管的外管及内管,所述中芯杆还用于将所述角度驱动机构配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以及将所述轴向运动机构配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近端固定在所述中芯杆中;所述内管的近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轴向运动机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中的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之间具有用于卡合所述中芯杆的隔间,所述隔间内设置有卡合结构以将所述中芯杆卡固在所述手柄本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间位于所述手柄本体中临近其远端一侧的1/3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芯杆包括空心的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中部以卡合在所述隔间的卡合部以将所述杆体卡固于所述手柄本体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杆体的远端的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卡合部之间的第二限位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杆体近端之间的第三限位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或第二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杆体上用于配合卡环或卡片的卡槽;所述第三限位部为一体成型在所述杆体上的凸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杆体的远端至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杆体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牵引线的第一线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近端部分具有第二线槽,所述第二线槽自所述杆体的近端朝向远端延伸并终止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卡合部之间,以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卡合部之间的部分形成供电极导线通过的开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牵引件,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中芯杆的第二限位部与卡合部之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第一螺旋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旋部一体成型的牵引部;
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中芯杆的第一限位部与卡合部之间,其远端与所述角度旋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筒体内壁形成有对应所述的第一螺旋部外螺纹的内螺纹,用于在所述角度旋钮驱动所述第一套筒转动时,带动螺接在其中的第一牵引件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卡合部之间位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芯杆的远端探出所述第一套筒的远端并位于所述角度旋钮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卡合部之间的杆体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牵引件的内壁具有对应所述直线导轨的导槽。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部上设置有用于供来自所述外管和/或内管远端的牵引线穿过的第一线孔。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上开设有第二线孔以固定来自所述外管和/或内管远端的牵引线。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远端露出所述手柄本体的第一容置空间以结合所述角度旋钮。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远端具有套筒卡槽,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周壁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套筒卡槽的卡条,以将所述第一套筒的一部分限制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牵引件,可滑动地设置所述中芯杆的第三限位部与所述杆体的近端之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第二螺旋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旋部一体成型的固定管;
第二套筒,套设在所述中芯杆的第三限位部与所述杆体的近端之间,所述第二套筒的筒体内壁形成有对应所述的第二螺旋部外螺纹的内螺纹,用于在所述角度旋钮驱动所述第一套筒转动时,带动螺接在其中的第二牵引件在第三限位部与所述杆体的近端之间位移。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二套筒的近端以在被拨动时带动所述第二套筒转动。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芯杆自所述第三限位部朝向近端的区段为两个对称的柱片结构,所述两个对称的柱片结构之间形成第二线槽。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件具有分别用于穿设在所述杆体上的两个对称的柱片结构的两个月牙孔。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近端固定在第二牵引件的固定管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件的第二螺旋部上开设有用于供电极导线穿过的通孔。
CN202220238826.1U 2022-01-25 2022-01-28 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 Active CN2186068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867656 2022-01-25
CN202210086765 2022-01-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6802U true CN218606802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023731

Famil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8827.6U Active CN218484647U (zh) 2022-01-25 2022-01-28 脉冲消融导管
CN202210107980.XA Pending CN115645035A (zh) 2022-01-25 2022-01-28 脉冲消融装置
CN202210108057.8A Pending CN115645037A (zh) 2022-01-25 2022-01-28 脉冲消融装置
CN202220238401.0U Active CN218484649U (zh) 2022-01-25 2022-01-28 消融电极元件
CN202220238826.1U Active CN218606802U (zh) 2022-01-25 2022-01-28 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
CN202220238825.7U Active CN218484650U (zh) 2022-01-25 2022-01-28 消融电极元件
CN202210107984.8A Pending CN115645036A (zh) 2022-01-25 2022-01-28 脉冲消融装置
CN202210107332.4A Pending CN115645034A (zh) 2022-01-25 2022-01-28 脉冲消融装置
CN202220238393.XU Active CN218606810U (zh) 2022-01-25 2022-01-28 脉冲消融电极及脉冲消融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8827.6U Active CN218484647U (zh) 2022-01-25 2022-01-28 脉冲消融导管
CN202210107980.XA Pending CN115645035A (zh) 2022-01-25 2022-01-28 脉冲消融装置
CN202210108057.8A Pending CN115645037A (zh) 2022-01-25 2022-01-28 脉冲消融装置
CN202220238401.0U Active CN218484649U (zh) 2022-01-25 2022-01-28 消融电极元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8825.7U Active CN218484650U (zh) 2022-01-25 2022-01-28 消融电极元件
CN202210107984.8A Pending CN115645036A (zh) 2022-01-25 2022-01-28 脉冲消融装置
CN202210107332.4A Pending CN115645034A (zh) 2022-01-25 2022-01-28 脉冲消融装置
CN202220238393.XU Active CN218606810U (zh) 2022-01-25 2022-01-28 脉冲消融电极及脉冲消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9) CN2184846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76071B2 (en) 2020-08-14 2024-09-03 Kardiu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tissue with pulsed field abl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4780A (zh) * 2023-10-16 2023-11-21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消融导管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76071B2 (en) 2020-08-14 2024-09-03 Kardiu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tissue with pulsed field abl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5036A (zh) 2023-01-31
CN115645035A (zh) 2023-01-31
CN115645037A (zh) 2023-01-31
CN115645034A (zh) 2023-01-31
CN218484650U (zh) 2023-02-17
CN218606810U (zh) 2023-03-14
CN218484649U (zh) 2023-02-17
CN218484647U (zh) 2023-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61676B1 (en) Electrode array catheter
US8657814B2 (en) User interface for tissue ablation system
US9642675B2 (en) Ablation catheter
EP1909679B1 (en) Low power tissue ablation system
EP2770933B1 (en) Semi-circular pulmonary vein ablation catheter
US5911720A (en) Ablation catheter with segmented tip
US9149198B2 (en) Multi-array monophasic potential medical device
US20140073893A1 (en) Open irrigated-mapping linear ablation catheter
CN218606802U (zh) 消融导管的操作手柄
US20050010095A1 (en) Multi-purpose cathe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JP2004532074A (ja) 医療用カテーテル用ハンドルの設計
EP2759276A1 (en) Ablation catheter
JP2002531165A (ja) スライド可能な電極を移動させるための内部機構
US9675263B2 (en) Retractable mapping jacket
JP2002531164A (ja) 心臓内把持カテーテル
CN114681038A (zh) 消融装置以及消融系统
US20040147828A1 (en) Telescoping tip electrode catheter
JP2015516223A (ja) 双極アブレーションデバイスおよび使用方法
WO2002085205A2 (en) Telescoping tip electrode catheter
US20230210433A1 (en) Reconfigurable electrode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of arrhythmias
CN114343827A (zh) 消融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