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6161U - 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6161U
CN218606161U CN202222965190.3U CN202222965190U CN218606161U CN 218606161 U CN218606161 U CN 218606161U CN 202222965190 U CN202222965190 U CN 202222965190U CN 218606161 U CN218606161 U CN 218606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injection
reset
gas
cavity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651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ang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ang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ang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ang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651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6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6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6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包括支架、容器接头和气瓶接头,还包括:自启腔,其内移动设置有一端贯穿容器接头的自启杆;注气腔,其内设有与充气针连通的注气孔和移动设置的注气活塞,注气活塞用于封堵或连通注气孔;复位腔,其内设有移动设置的复位芯组件和转动设置在复位芯组件上的拨杆;自启杆和注气活塞杆与拨杆的两侧抵接;气瓶通过气瓶上的气瓶针和出气通道持续放气,随容器侧气体推动复位芯组件向下移动,注气活塞杆落入拨杆上端的复位凹槽内,对注气孔进行封堵。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启机构、注气机构和复位机构配合,实现容器安装后的自动注气和容器内达到注气完成压力时的自动停止,大大提高用户使用气泡水机的方便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气泡水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
背景技术
气泡水机,顾名思义即为用于制作气泡水的机器,隶属于家电产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曾经普遍使用,现如今风向转向国内,中国台湾地区先行,现如今在中国大陆较用以健康为主,辅助口感产品形象兴起。
市面上的气泡水机,通常需要用户按下按钮,利用杠杆将顶针插入气瓶,使气瓶释放高压气体,向装有饮料的容器内注气,停止注气时,需要用户释放杠杆,使气瓶关闭。这就容易导致容器内压力达到完成标准时气瓶仍在释放气体,造成气体的浪费。
为此,中国发明专利CN110985882A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进气的气泡水机,包括气瓶以及安装在所述气瓶上的气瓶接口;容器瓶及安装在所述容器瓶上的容器瓶接口,所述气瓶接口和所述容器瓶接口之间连接有导气管,所述气瓶内的压缩气体通过所述导气管输送至所述容器瓶内,所述导气管包括连接在所述气瓶接口上的第一导气管和连接在所述容器瓶接口上的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和所述第二导气管之间连接有一个阀门,所述阀门可以阻隔住所述第一导气管和所述第二导气管之间的流通通道。当容器瓶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通过所述阀门来自动关闭二氧化碳气体的进气通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气体的浪费。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仅公开自动停止注气的过程,气瓶的开启和关闭需要用户自行打开和关闭二氧化碳进气阀,不能实现气泡水机的自动注气,操作不方便。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技术中气泡水机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实现气泡水机的自动充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气泡水机不能进行自动注气的开启和停止、操作复杂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容器接头和气瓶接头,所述容器接头内设有容器接头腔和设置在所述容器接头腔内的充气针,所述气瓶接头内设有气瓶接头腔和设置在所述气瓶接头腔内的气瓶针和出气通道,气瓶安装在所述气瓶接头上,通过所述气瓶针和所述出气通道持续释放气体,还包括:
自启腔,设置在所述容器接头的一侧,其内设有移动设置的自启杆,所述自启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容器接头的侧壁设置;
注气腔,设置在所述气瓶接头的一侧,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注气腔内设有注气孔和移动设置的注气活塞,所述注气活塞用于封堵或连通所述注气孔,所述注气孔与所述充气针连通;
复位腔,设置在所述自启腔和所述注气腔之间,其上端通过排气管与所述容器接头腔连通;所述复位腔内设有移动设置的复位芯组件和转动设置在所述复位芯组件上的拨杆;所述自启杆和所述注气活塞的注气活塞杆与所述拨杆的两侧抵接,所述拨杆的上端设有复位凹槽;
随所述容器侧的气体推动所述复位芯组件向下移动,所述注气活塞杆落入所述复位凹槽内,对所述注气孔进行封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上设有过压保护机构,所述过压保护机构包括:
排气三通,其入口端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端连接;其第一出口端与所述复位腔连通;其第二出口端上设有过压进气孔;
过压保护端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排气三通的第二出口端上,与所述排气三通围成过压保护腔;所述过压保护端盖上设有过压泄气孔;
过压保护活塞和过压保护弹簧,设置在所述过压保护腔内,所述过压保护弹簧设置在所述过压保护活塞与所述过压保护端盖之间,所述过压保护活塞用于封堵或连通所述过压进气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复位腔包括通过复位腔隔板隔开的上复位腔和下复位腔,所述复位芯组件包括:
复位活塞,设置在所述上复位腔内,所述复位活塞的下端贯穿所述复位腔隔板设置,所述复位活塞上套设有复位弹簧;
复位支架,设置在所述下复位腔内,与所述复位活塞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支架的两侧设置敞口,所述拨杆通过铰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复位支架上,所述自启杆和所述注气活塞杆通过所述复位支架的敞口与所述拨杆抵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复位活塞包括:
复位活塞帽,其外径与所述上复位腔的内径相适配;其外圆周面上设有密封圈;
复位活塞杆,设置在所述复位活塞帽的底面上,其下端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通过锁紧螺母与所述复位支架固定;
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复位活塞杆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活塞帽的底面和所述复位腔隔板的顶面抵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复位支架包括:
平行设置的支架顶板和支架底板,其两侧通过支架侧板连接;所述铰轴贯穿所述拨杆,与所述支架侧板固定;
支架隔板,设置在所述支架顶板与所述支架底板之间,所述支架隔板与所述支架顶板组成支撑槽,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支撑槽内,所述复位活塞帽的顶面上设有调节槽,所述螺纹段贯穿所述上复位腔的底面和所述支架顶板,与所述锁紧螺母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上复位腔的一侧设有自动泄压管,所述自动泄压管设置在所述复位活塞杆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复位活塞帽的下方,所述自动泄压管随所述复位活塞帽向下移动通过所述上复位腔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容器接头腔的侧壁设有第一直角卡合凸部,所述第一直角卡合凸部的侧向开口内设有第一卡勾;
容器的接头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直角卡合凸部相适配的第二直角卡合凸部,所述第二直角卡合凸部的侧向开口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勾相适配的第二卡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拨杆的朝向所述注气活塞杆的侧面上设有斜面,所述斜面自下而上向远离所述注气活塞杆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斜面与所述拨杆的侧面组成所述复位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注气腔包括连通的第一注气腔和第二注气腔,所述第一注气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注气腔的直径,所述注气活塞包括:
第一密封面,设置在所述注气活塞的靠近所述出气通道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注气腔和所述第二注气腔之间设有密封台阶,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密封台阶相适配;
第二密封面,设置在所述注气活塞的外圆周面上,所述注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注气腔的侧面上,所述第二密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注气腔相适配的注气密封圈;
所述注气活塞杆,设置在所述注气活塞的远离所述出气通道的端面上,所述注气活塞杆贯穿所述第二注气腔的侧壁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通过自启机构、注气机构和复位机构配合,实现容器安装后的自动注气和容器内达到注气完成的压力自动停止的自启注气过程,用户只需进行容器的安装即可完成自动注气,大大提高用户使用气泡水机的方便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容器接头及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容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瓶接头及注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复位机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容器未安装时气泡水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瓶释放气体时气泡水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完成时气泡水机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各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支架1,容器接头2,气瓶接头3,自启机构4,注气机构5,复位机构6,容器7,气瓶8,注气管9,排气管10,排气三通11,过压保护活塞12,过压保护弹簧13,过压保护端盖14,
过压泄气孔141,
容器接头腔20,充气针21,第一直角卡合凸部22,第一卡勾23,
气瓶接头腔30,气瓶针31,出气通道32,
自启腔41,自启杆42,
注气腔51,注气活塞52,注气孔53,密封台阶54,
第一密封面521,第二密封面522,注气活塞杆523,注气密封圈524,
复位腔61,拨杆62,复位活塞63,复位支架64,锁紧螺母65,铰轴66,自动泄压管67,
复位凹槽621,
复位活塞帽631,复位活塞杆632,复位弹簧633,螺纹段634,调节槽635,
支架顶板641,支架底板642,支架侧板643,支架隔板644,
第二直角卡合凸部71,第二卡勾7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通过自启机构、注气机构和复位机构配合,实现容器安装后的自动注气和容器内达到注气完成的压力自动停止,具有较高的操作方便程度。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包括支架1以及设置在支架1上的容器接头2、气瓶接头3、自启机构4、注气机构5和复位机构6。
如图3和图4所示,容器接头2用于安装容器7。容器接头2上设有容器接头腔20,容器接头腔20内设有充气针21。容器接头腔2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直角卡合凸部22,第一直角卡合凸部22的侧向卡扣内设有第一卡勾23,容器7的接头端上设有与第一直角卡合凸部22相适配的第二直角卡合凸部71,第二直角卡合凸部71的侧向开口内设有与第一卡勾23相适配的第二卡勾72。容器7通过第一直角卡合凸部22与第二直角卡合凸部71、第一卡勾23与第二卡勾72配合,实现与容器接头2的连接。
自启机构4设置在容器接头2的一侧,自启机构4包括自启腔41和自启杆42,自启杆42在自启腔41内移动设置,自启杆42的一端贯穿容器接头腔20的侧壁设置。
如图5所示,气瓶接头3用于安装气瓶8。气瓶接头3上设有气瓶接头腔30,气瓶接头腔30内设有气瓶针31和出气通道32,气瓶8安装在气瓶接头3上,通过气瓶针31打开气瓶8,并通过出气通道32持续释放高压气体。
注气机构5设置在气瓶接头3的一侧,注气机构5包括注气腔51和注气活塞52。注气腔51包括连通的第一注气腔和第二注气腔,第一注气腔的直径大于第二注气腔的直径,第一注气腔与出气通道32连通,第二注气腔内设有注气孔53,注气孔53通过注气管9与充气针21连通。第一注气腔和第二注气腔之间设有密封台阶54。
注气活塞52包括第一密封面521、第二密封面522和注气活塞杆523,第一密封面521设置在注气活塞52的靠近出气通道32的端面上,第一密封面521与密封台阶54相适配。第二密封面522设置在注气活塞52的外圆周面上,注气孔53设置在第二注气腔的侧面上,第二密封面522上设有与第二注气腔相适配的注气密封圈524。注气活塞杆523设置在注气活塞52的远离出气通道32的端面上,注气活塞杆523贯穿第二注气腔的侧壁设置。注气活塞52在注气腔内51移动设置,用于封堵或连通注气孔53。
如图6和图7所示,复位机构6包括复位腔61、拨杆62和复位芯组件,复位腔61设置在自启腔41和注气腔51之间,复位腔61的上端通过排气管10与容器接头腔20连通。复位腔61包括通过复位腔隔板隔开的上复位腔和下复位腔。
复位芯组件设置在复位腔61内,沿复位腔61的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复位芯组件包括复位活塞63和复位支架64。复位活塞63设置在上复位腔内,复位活塞63包括复位活塞帽631、复位活塞杆632和复位弹簧633。复位活塞帽631的外径与上复位腔的内径相适配,复位活塞帽631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密封圈。复位活塞杆632设置在复位活塞帽631的底面上,复位活塞杆632的下端设有螺纹段634,螺纹段634通过锁紧螺母65与复位支架64固定。复位弹簧633套设在复位活塞杆632上,复位弹簧633的两端分别与复位活塞帽631的底面和复位腔隔板的顶面抵接。
复位支架64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架顶板641和支架底板642,支架顶板641和支架底板642的两侧通过支架侧板643连接,在复位支架64的两侧形成敞口。支架顶板641和支架底板642设有支架隔板644,支架隔板644与支架顶板641组成支撑槽,锁紧螺母65设置在支撑槽内,螺纹段634贯穿上复位腔的底面和支架顶板641,与锁紧螺母65连接。复位活塞帽631的顶面上设有调节槽635,用于调节复位压力。
拨杆62通过复位支架64上的敞口设置在支架顶板641与支架底板642之间,铰轴66贯穿拨杆62,与支架侧板643固定。拨杆62转动设置在复位芯组件内,拨杆62的两侧与自启杆42和注气活塞杆523抵接。拨杆62的上端,朝向注气活塞杆523的上设有斜面,斜面自下而上向远离注气活塞杆523的方向倾斜设置,斜面与拨杆62的侧面组成复位凹槽621。
上复位腔的一侧设有自动泄压管67,自动泄压管67设置在复位活塞杆632的一侧、设置在复位活塞帽631的下方,自动泄压管67随复位活塞63的移动,通过上复位前与排气管10连通,用于在停止注气后排出容器7内多余的气体,方便容器7从容器接头2上顺利摘下。
排气管10上设有过压保护机构,用于避免容器7内压力过高发生安全事故。过压保护机构包括排气三通11、过压保护活塞12、过压保护弹簧13和过压保护端盖14。排气三通11的入口端与排气管10的出口端连接,排气三通11的第一出口端与复位腔61连通,排气三通11的第二出口端上设有过压进气孔,过压保护端盖14安装在排气三通11的第二出口端上,与排气三通11围成过压保护腔。过压保护活塞12和过压保护弹簧13设置在过压保护腔内,过压保护弹簧13设置在过压保护活塞12与过压保护端盖14之间,过压保护活塞12用于封堵或连通泄压孔。过压保护端盖14上设有过压泄气孔141,用于插入过压泄气管或直接通过过压泄气孔141泄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容器未安装:
如图8所示,气瓶8安装在气瓶接头3上,气瓶接头3上的气瓶针31开启气瓶8,使气瓶8持续释放高压气体。气瓶8内的高压气体进入出气通道32,推动注气腔51上的注气活塞52向容器侧移动,注气活塞52上的第一密封面521与密封台阶54配合,第二密封面522与注气腔51的侧壁配合,对注气孔53进行封堵,出气通道32与注气管9连通。
注气活塞52的注气活塞杆523推动拨杆62在复位支架64上向容器侧转动,拨杆62推动自启杆42的端部进入容器接头腔20内。
开始注气:
如图9所示,容器7通过第一直角卡合凸部22与第二直角卡合凸部71配合,使容器7安装在容器接头2上。容器7推动容器接头腔20内的自启杆42向气瓶侧移动,并推动拨杆62转动,拨杆62推动注气活塞52向气瓶侧移动,第一密封面521离开密封台阶54,第二密封面522接触对注气孔53的封堵,气瓶内的高压气体通过注气孔53进入注气管9内,并通过注气管9进入容器接头2上的充气针21内,将高压气体注入容器7内的饮料内。
由于复位活塞63的复位活塞帽631位于上复位腔内,且设置在自动泄气管67的上方,自动泄气管67与排气三通11不连通,容器7、排气三通11和复位腔61保持密封,使充气针21可将气体注入容器7。
注气完成:
随高压气体注入容器7内,容器7和通过容器接头2与容器7连通的排气管10内的压力逐渐增大,由于复位腔61通过排气三通11与排气管10连通,复位腔61内的压力与排气管10同步增加。增加的气压推动复位腔61内的复位活塞63向下移动,复位活塞63的下端通过锁紧螺母65与复位支架64连接,使得复位支架64随复位活塞63同步移动。当复位支架64移动至拨杆62上的复位凹槽621设置在注气活塞52的一侧时,注气活塞52在气瓶侧的高气压作用下向容器侧移动,设置在复位凹槽621内,使第二密封面522重新对注气孔53进行封堵,停止对容器7的注气,容器7注气完成。
由于此时复位活塞63的复位活塞帽631已经移动至自动泄压管67的下方,当容器7内多余的气体可通过自动泄压管67排出,从而使容器7内外压力平衡,使容器7可顺利从容器接头2上拆卸下来。
用户可以通过拆除排气三通11,并通过一字螺丝刀等工具插入调节槽635内,转动复位活塞63,以调节复位活塞的螺纹段634与锁紧螺母65的紧固程度,调节对容器7停止注气时的气压。
当容器7内压力过高、超过安全压力时,容器7可通过设置在排气三通11上的过压保护机构泄压,以避免容器7炸裂发生安全事故。当容器7内的压力超过安全压力时,容器7的高压通过排气三通11上的过压泄气孔141推动过压保护活塞12移动,使排气管10通过过压保护端盖14上的过压泄气孔141与外界空气环境连通,进行泄压。气体冲击警示哨腔上的哨孔,可发出尖锐的哨声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气瓶通过气瓶针和出气通道持续释放气体,通过自启机构、注气机构和复位机构配合,实现容器安装后的自动注气和容器内达到注气完成的压力自动停止的自启注气过程,用户只需进行容器的安装即可完成自动注气,大大提高用户使用气泡水机的方便程度;
本实用新型中,锁紧螺母设置在复位支架上的支撑槽内,复位活塞顶上设置调节槽,可通过调节槽对螺纹段与锁紧螺母的连接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容器充气完成压力的调节,满足不同用户对于气泡水的充气量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上复位腔的一侧设置自动泄压管,自动泄压管设置在复位活塞帽的下方,在充气过程中通过复位芯组件的复位活塞帽进行封堵,并在充气完成、复位芯组件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使自动泄压管与排气管连通,将充气完成时容器多余的气体通过自动泄压管排出,实现容器的自动放气,避免容器受容器内外气压影响不易从容器接头上拆除下来,用户无需进行单独的放气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方便程度。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容器接头和气瓶接头,所述容器接头内设有容器接头腔和设置在所述容器接头腔内的充气针,所述气瓶接头内设有气瓶接头腔和设置在所述气瓶接头腔内的气瓶针和出气通道,气瓶安装在所述气瓶接头上,通过所述气瓶针和所述出气通道持续释放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自启腔,设置在所述容器接头的一侧,其内设有移动设置的自启杆,所述自启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容器接头的侧壁设置;
注气腔,设置在所述气瓶接头的一侧,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注气腔内设有注气孔和移动设置的注气活塞,所述注气活塞用于封堵或连通所述注气孔,所述注气孔与所述充气针连通;
复位腔,设置在所述自启腔和所述注气腔之间,其上端通过排气管与所述容器接头腔连通;所述复位腔内设有移动设置的复位芯组件和转动设置在所述复位芯组件上的拨杆;所述自启杆和所述注气活塞的注气活塞杆与所述拨杆的两侧抵接,所述拨杆的上端设有复位凹槽;
随所述容器侧的气体推动所述复位芯组件向下移动,所述注气活塞杆落入所述复位凹槽内,对所述注气孔进行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设有过压保护机构,所述过压保护机构包括:
排气三通,其入口端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端连接;其第一出口端与所述复位腔连通;其第二出口端上设有过压进气孔;
过压保护端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排气三通的第二出口端上,与所述排气三通围成过压保护腔;所述过压保护端盖上设有过压泄气孔;
过压保护活塞和过压保护弹簧,设置在所述过压保护腔内,所述过压保护弹簧设置在所述过压保护活塞与所述过压保护端盖之间,所述过压保护活塞用于封堵或连通所述过压进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腔包括通过复位腔隔板隔开的上复位腔和下复位腔,所述复位芯组件包括:
复位活塞,设置在所述上复位腔内,所述复位活塞的下端贯穿所述复位腔隔板设置,所述复位活塞上套设有复位弹簧;
复位支架,设置在所述下复位腔内,与所述复位活塞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支架的两侧设置敞口,所述拨杆通过铰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复位支架上,所述自启杆和所述注气活塞杆通过所述复位支架的敞口与所述拨杆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活塞包括:
复位活塞帽,其外径与所述上复位腔的内径相适配;其外圆周面上设有密封圈;
复位活塞杆,设置在所述复位活塞帽的底面上,其下端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通过锁紧螺母与所述复位支架固定;
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复位活塞杆上,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复位活塞帽的底面和所述复位腔隔板的顶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支架包括:
平行设置的支架顶板和支架底板,其两侧通过支架侧板连接;所述铰轴贯穿所述拨杆,与所述支架侧板固定;
支架隔板,设置在所述支架顶板与所述支架底板之间,所述支架隔板与所述支架顶板组成支撑槽,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支撑槽内,所述复位活塞帽的顶面上设有调节槽,所述螺纹段贯穿所述上复位腔的底面和所述支架顶板,与所述锁紧螺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复位腔的一侧设有自动泄压管,所述自动泄压管设置在所述复位活塞杆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复位活塞帽的下方,所述自动泄压管随所述复位活塞帽向下移动通过所述上复位腔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接头腔的侧壁设有第一直角卡合凸部,所述第一直角卡合凸部的侧向开口内设有第一卡勾;
容器的接头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直角卡合凸部相适配的第二直角卡合凸部,所述第二直角卡合凸部的侧向开口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勾相适配的第二卡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的朝向所述注气活塞杆的侧面上设有斜面,所述斜面自下而上向远离所述注气活塞杆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斜面与所述拨杆的侧面组成所述复位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腔包括连通的第一注气腔和第二注气腔,所述第一注气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注气腔的直径,所述注气活塞包括:
第一密封面,设置在所述注气活塞的靠近所述出气通道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注气腔和所述第二注气腔之间设有密封台阶,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密封台阶相适配;
第二密封面,设置在所述注气活塞的外圆周面上,所述注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注气腔的侧面上,所述第二密封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注气腔相适配的注气密封圈;
所述注气活塞杆,设置在所述注气活塞的远离所述出气通道的端面上,所述注气活塞杆贯穿所述第二注气腔的侧壁设置。
CN202222965190.3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 Active CN218606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5190.3U CN218606161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5190.3U CN218606161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6161U true CN21860616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4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5190.3U Active CN218606161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6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8851B2 (en) Sparkling water maker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gas inflow
CN211924950U (zh) 一种液化石油气瓶阀
RU2013158221A (ru) Газ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8606161U (zh) 一种自启注气的气泡水机
WO2013149492A1 (zh) 回水可调节的咖啡机用阀结构
CN207864710U (zh) 美嘴及法嘴两用充气嘴
CN211129634U (zh) 一种汽水机
US3026006A (en) Beverage tapping apparatus
CN214306503U (zh) 防私拆型液化气钢瓶用开关阀
CN215305054U (zh) 一种气泡水机及冰箱用气泡水机
CN211010032U (zh) 一种便携式打酒器
CN113679246A (zh) 带有自动排气阀的气泡水机
CN114852470A (zh) 一种具有抽气和加气功能的装置
CN211078423U (zh) 一种开瓶器
CN220054813U (zh) 一种按压式乳液泵头
CN205533071U (zh) 一种气动可逆真空泵
CN219651644U (zh) 一种防氧化储油装置
CN216366251U (zh) 一种制氧机专用湿化瓶
CN216306839U (zh) 一种液化石油气钢瓶上的低压减压阀
CN219317715U (zh) 一种具有泄压功能的排气阀
CN209311202U (zh) 气雾罐变形压力/爆破压力测试用连接件
CN209871327U (zh) 一种适配于野战燃油炉灶的燃油罐
CN220201416U (zh) 一种具有气体减压机构的一体式酒矛
CN219194469U (zh) 一种气压开瓶装置
CN217401820U (zh) 一种防空抽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