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5942U - 一种货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05942U CN218605942U CN202222588887.3U CN202222588887U CN218605942U CN 218605942 U CN218605942 U CN 218605942U CN 202222588887 U CN202222588887 U CN 202222588887U CN 218605942 U CN218605942 U CN 2186059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protrusion
- arm
- tray
- support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play Ra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货架,包括支架、托盘以及至少两个连接件,所述托盘被安装至所述支架;每一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的中心面与所述第一支臂的中心面形成一锐角;其中,所述托盘连接至所述第一支臂的表面,所述第一支臂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臂的端部均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支架,本申请中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以及对应的支架形成一个锐角三角形结构,连接件被逐个固定至支架上,托盘被放置于多个第一支臂的上方,上述三角形结构可以稳定地支撑托盘,操作者可以独立、快速地将托盘安装至支架上,以解决货架需要多人辅助装配,导致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商品陈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架。
背景技术
零售超市中利用货架陈列摆放商品,为方便制备与运输,货架多为拼装结构。货架包括支架以及多个用于放置商品的托盘,利用紧固螺栓等固定件可以将托盘依次连接至支架上,以装配组成货架。
托盘利用紧固螺栓连接至支架时,需要先将托盘放置于支架的预安装位置,并保持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在该段时间内利用紧固螺栓将托盘与支架固定连接。因而,现有货架的拼装结构需要多人辅助操作,降低了货架的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货架,以解决货架需要多人辅助装配,导致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货架,包括支架、托盘以及至少两个连接件,所述托盘被安装至所述支架;每一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的中心面与所述第一支臂的中心面形成一锐角;其中,所述托盘连接至所述第一支臂的表面,所述第一支臂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臂的端部均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支架。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柱以及至少两个卡接板,所述支撑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卡接板连接至所述支撑柱,每一所述卡接板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的凸起部及开设于所述凸起部上的至少两个卡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臂的端部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及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插设至一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三突出部分别抵接至所述凸起部的两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突出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臂中心面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突出部朝向所述托盘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臂的端部包括依次排布的第四突出部、第五突出部及第六突出部,所述第五突出部插设至一所述卡槽内,所述第四突出部与所述第六突出部分别抵接至所述凸起部的两侧面。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两相对的装配面,每一所述装配面设置有所述卡接板,使得相邻的所述托盘分别与一所述支撑柱上的两所述卡接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凸起部的两侧边垂直延伸形成两边缘部,所述边缘部连接至所述支撑柱;所述卡槽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支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托盘包括底板以及多个并列设置的架板,所述架板被安装至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架板包括架板基板以及架板挡板,所述架板基板为矩形;所述架板基板的前部包括一缺口; 所述架板挡板连接至所述架板基板的边缘,所述缺口位于相邻的所述架板挡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臂包括定位块,所述底板的两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块适配的定位孔。
可选的,货架还包括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设置于一所述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重量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底板,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架板。
本申请提供一种货架,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以及对应的支架形成一个锐角三角形结构,利用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的配合将连接件逐个固定至支架上,再将托盘放置于多个第一支臂的上方,上述三角形结构可以稳定地支撑托盘,从而利用多个连接件支撑托盘,而后将托盘与连接件固定。装配托盘与支架的过程中,操作者可以单独完成连接件的固定以及托盘的固定等步骤,从而独立、快速地将托盘安装至支架上,从而提高货架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货架排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货架中支架与托盘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货架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货架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货架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架;110、支撑柱;120、基板;130、卡接板;131、凸起部;132、边缘部;133、卡槽;200、托盘;210、底板;211、定位孔;220、架板;230、架板基板;240、架板挡板;300、连接件;310、第一支臂;311、第一突出部;312、第二突出部;313、第三突出部;314、定位块;320、第二支臂;321、第四突出部;322、第五突出部;323、第六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下、左和右,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
本申请提供一种货架,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货架,其包括支架100、托盘200以及至少两个连接件300,其中一个托盘200通过多个连接件300可拆卸式连接至支架100,以便于根据商品的尺寸等要求调整托盘200安装至支架100的位置,以保证多种规格的商品均可以被放置到托盘200中。
参照图3和图4,每一个连接件300包括连接的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其中,第一支臂310被安装至托盘200的下表面,同时第一支臂310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至支架100;第二支臂320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支臂310的端部或中部,第二支臂320的另一端也可拆卸式连接至支架100上。
利用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的配合将一连接件300固定至支架100上,按照上述方式将多个连接件300逐个安装至支架100上,再将托盘200放置于多个第一支臂310的上方,从而利用多个连接件300支撑托盘200,而后将托盘200与连接件300固定,即完成托盘200与支架100的装配。
第一支臂310的中心面P1与第二支臂320的中心面P2形成一锐角,使得第一支臂310、第二支臂320以及对应的支架100形成一个锐角三角形结构,因而可以利用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的组合支撑托盘200。同时,第一支臂310的一端与第二支臂320的一端均可拆卸式卡接至支架100上,通过调整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连接至支架100的位置,从而方便调整托盘200安装至支架100上的位置。
第一支臂310、第二支臂320以及对应的支架100形成一个锐角三角形结构,上述三角形结构可以稳定地支撑托盘200,实现对托盘200的预固定。装配货架的过程中,操作者可以单独完成连接件300的固定以及托盘200的固定等步骤,从而独立、快速地将托盘200安装至支架100上。
参照图3和图4,第一支臂310的端部与第二支臂320的端部固定连接,可以实现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的同步安装,以进一步提高安装、拆卸的效率。本申请中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一体成型,可以通过一金属片材折弯形成端部连接的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
参照图4,第一支臂310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图中未示出),以增加第一支臂310与托盘200之间的静摩擦力,本申请中防滑层的材料优选橡胶或硅胶。
参照图1,支架100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柱110以及至少两个卡接板130,其中支撑柱110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支撑柱110共同连接至一基板120,形成前述的支架100。支撑柱110包括至少一个装配面,将支撑柱110与托盘200连接的表面定义为上述装配面。本申请中支架100包括四根支撑柱110,每一支撑柱110连接至基板120的一边角处。
参照图3,卡接板130沿竖直方向连接至支撑柱110的表面,卡接板130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卡接板130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即支架100的高度方向)形成凸起部131,同时凸起部131沿卡接板130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以上的卡槽133,本申请中卡槽133沿卡接板13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地开设。
参照图2和图3,凸起部131的两侧边垂直延伸形成两边缘部132,即凸起部131的中心面与边缘部132所在的平面垂直。两边缘部132可以通过紧固螺钉连接至支撑柱110的装配面。凸起部131位于U形的卡接板130的中部位置,当卡接板130被安装至支架100的装配面时,卡接板130的两边缘部132与支架100的表面贴合,同时卡接板130的凸起部131与支架100的表面形成一距离。上述卡槽133开设于凸起部131上,使得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可以卡接至卡槽133的内部,从而保证托盘200与支架100连接处的稳定性。
参照图3和图4,第一支臂310的端部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突出部311、第二突出部312及第三突出部313,其中第二突出部312可以插设至一卡槽133内,第一突出部311与第三突出部313分别抵接至凸起部131的两侧面。即第一突出部311与第二突出部312形成一凹槽,凸起部131的一侧边缘能够卡嵌至凹槽的内部,第二突出部312与第三突出部313形成一凹槽,凸起部131的另一侧边缘能够卡嵌至凹槽的内部。
参照图3和图4,第一突出部311与第三突出部313均平行于第一支臂310的中心面P1设置,同时第二突出部312垂直于第一支臂310的中心面P1设置,本申请中第二突出部312朝向托盘200的方向设置,同时第二突出部312远离托盘200的方向设置的方案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当第二突出部312嵌设至卡槽133的内部时,第二突出部312的表面能够与凸起部131的内表面贴合,从而施加给第一支臂310一扭矩,该扭矩与托盘200施加给第一支臂310的扭矩相反,因而可以避免托盘200与连接件300倾斜。第二突出部312插设至卡槽133的内部,同时第一突出部311与第三突出部313卡接凸起部131的两侧边缘,可以增加第一支臂310与卡接板130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支臂310与卡接板130连接处的稳定性。
参照图3和图4,第二支臂320的端部包括依次排布的第四突出部321、第五突出部322及第六突出部323,其中第五突出部322插设至一卡槽133内,第四突出部321与第六突出部323分别抵接至卡接板130凸起部131的两侧面,即第四突出部321与第五突出部322形成一凹槽,凸起部131的一侧边缘能够卡嵌至该凹槽的内部,第五突出部322与第六突出部323形成一凹槽,凸起部131的另一侧边缘能够卡嵌至该凹槽的内部。
参照图3和图4,第四突出部321、第五突出部322及第六突出部323均平行于第二支臂320的中心面P2设置,由于第一支臂310的中心面P1与第二支臂320的中心面P2之间形成一锐角,当托盘200通过第一支臂310向第二支臂320施加压力时,作用于第二支臂320上的压力被分解成一垂直压设凸起部131表面的压力以及一竖直向下的压力,因而平行于第二支臂320的中心面设置的第五突出部322可以增加第二支臂320与凸起部131之间的卡嵌力。第五突出部322插设至卡槽133的内部,同时第四突出部321与第六突出部323卡接凸起部131的两侧边缘,可以增加第二支臂320与卡接板130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二支臂320与卡接板130连接处的稳定性。
参照图3和图4,利用连接的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卡接支架100,并与支架100形成稳定性较高的三角形结构,可以保证第一支臂310、第二支臂320与支架100连接处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为长条形结构,可以在保证强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减轻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的重量,实现货架的轻量化设计。
同时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卡接式安装至支架100上的卡接板130,可以通过插拔等方式实现第一支臂310与第二支臂320的快速拆卸与安装。先将多个连接件300依次固定至托盘200的底面,再将连接件300卡接至支架100上,即可完成货架的装配,可以进一步提高货架的组装、拆卸效率。
第二突出部312插设至一卡槽133内,第一突出部311与第三突出部313分别抵接至凸起部131的两侧面,可以避免利用紧固螺钉等方式连接,从而减轻了安装与拆卸的工作量,方便第一支臂310快速安装。同理,第二突出部312插设至一卡槽133内,第一突出部311与第三突出部313分别抵接至凸起部131的两侧面,可以避免利用紧固螺钉等方式连接,从而减轻了安装与拆卸的工作量,方便第二支臂320快速安装。
参照图4和图6,第一支臂310朝向托盘200的表面设置有定位块314,托盘200包括与上述定位块314适配的定位孔211,本申请中定位孔211开设于托盘200中底板210的两端部。当将托盘200与连接件300固定时,上述定位块314对应地插设至定位孔211中,因而托盘200通过连接件300安装至支架100时,定位孔211与定位块314的配合可以保证托盘200与支架100的装配位置精度。
参照图2和图3,当多个货架并列分布时,支撑柱110包括两相对的装配面,同时每一个装配面上设置有卡接板130,使得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相邻托盘200可以分别与同一支撑柱110的上述两卡接板130连接。相邻货架中的托盘200共同连接到同一支撑柱110上,既可以增加货架拼接放置时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减小占用空间。
参照图5和图6,托盘200包括底板210以及多个架板220,架板220被安装至底板210的上方,并且同一底板210上方的多个架板220并列设置,形成琴键式结构;和/或,同一底板210上方的多个架板220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和/或,同一底板210上方的多个架板220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架板220包括架板基板230、架板挡板240以及缺口。架板220整体近似为一长方体,但前端高度较低,架板基板230为矩形,用以放置商品。架板挡板240为矩形或梯形或楔形,用于隔离不同种类商品,防止商品混淆,防止商品滑落至与其不对应的架板220上。
参照图5和图6,架板挡板240连接至架板基板230的边缘处,且突出于架板基板230的上表面。缺口形成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架板挡板240之间,缺口设置于架板基板230的前部,朝向货架前方的选购者,选购者的手部可以由此缺口进入架板基板230上方放置商品的空间,便于选购者取放商品。
参照图5和图6,货架还包括重量传感器(图中未示出),重量传感器设置于一架板220与一底板210之间;重量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至底板210,其另一端连接至架板220,因而每一重量传感器可以获取其上方架板220内商品的重量,并且可以实时感应架板220内商品重量值的变化。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一种货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货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托盘,其被安装至所述支架;以及
至少两个连接件,每一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的中心面与所述第一支臂的中心面形成一锐角;
其中,所述托盘连接至所述第一支臂的表面,所述第一支臂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臂的端部均可拆卸式连接至所述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至少两根支撑柱,其沿竖直方向设置;以及
至少两个卡接板,其连接至所述支撑柱,每一所述卡接板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的凸起部及开设于所述凸起部上的至少两个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的端部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及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插设至一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三突出部分别抵接至所述凸起部的两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出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臂中心面的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突出部朝向所述托盘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的端部包括依次排布的第四突出部、第五突出部及第六突出部,所述第五突出部插设至一所述卡槽内,所述第四突出部与所述第六突出部分别抵接至所述凸起部的两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两相对的装配面,每一所述装配面设置有所述卡接板,使得相邻的所述托盘分别与一所述支撑柱上的两所述卡接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两侧边垂直延伸形成两边缘部,所述边缘部连接至所述支撑柱;
所述卡槽等间距分布;
所述第一支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底板以及多个并列设置的架板,所述架板被安装至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架板包括:
架板基板,其为矩形;所述架板基板的前部包括一缺口;以及
架板挡板,其连接至所述架板基板的边缘,所述缺口位于相邻的所述架板挡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包括定位块,所述底板的两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块适配的定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重量传感器,其设置于一所述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重量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底板,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架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88887.3U CN218605942U (zh) | 2022-09-29 | 2022-09-29 | 一种货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88887.3U CN218605942U (zh) | 2022-09-29 | 2022-09-29 | 一种货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05942U true CN218605942U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68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88887.3U Active CN218605942U (zh) | 2022-09-29 | 2022-09-29 | 一种货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05942U (zh) |
-
2022
- 2022-09-29 CN CN202222588887.3U patent/CN2186059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490936B1 (en) | Rack fram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 |
US7591056B2 (en) | Method for adapting two-post rack systems to support four-post rack mounted equipment | |
WO2021057016A1 (zh) | 一种方便安装的电梯框架 | |
US6578301B1 (en) | Bi-directional visual display assembly | |
CN218605942U (zh) | 一种货架 | |
WO2014201721A1 (zh) | 一种背光模组的拼接背板及应用该拼接背板的背光模组 | |
CN210696588U (zh) | 一种柜体的框架系统 | |
CN215495869U (zh) | 一种灯箱广告牌 | |
JP4301911B2 (ja) | デスク用パネル装置 | |
CN221225782U (zh) | 一种led显示屏免焊接框架结构 | |
JP3807809B2 (ja) | 天板連結装置 | |
CN219300466U (zh) | 可嵌入式伸缩支架 | |
CN214042693U (zh) | 用于模拟座舱的仪表台 | |
CN220081861U (zh) | 一种工业互联网用大屏 | |
JPH0428418Y2 (zh) | ||
CN219258476U (zh) | 货架立柱及货架 | |
CN220124268U (zh) | 一种架子-背板加强结构 | |
CN217285314U (zh) | 易装配商品陈列架 | |
JPH0965550A (ja) | ケーブル据付装置 | |
CN216487066U (zh) | 显示设备支撑结构及显示设备 | |
JP3222586U (ja) | 商品陳列用什器 | |
JPH0810296Y2 (ja) | 納骨壇 | |
CN216724003U (zh) | 一种镜框及镜子组件 | |
CN118591130B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控制器机壳 | |
CN217591391U (zh) | 一种新型的网络服务器机柜框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