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6243U - 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6243U
CN218596243U CN202222736424.7U CN202222736424U CN218596243U CN 218596243 U CN218596243 U CN 218596243U CN 202222736424 U CN202222736424 U CN 202222736424U CN 218596243 U CN218596243 U CN 218596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sludge
conveying pipeline
dry
m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64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
陈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YUHU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YUHU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YUHU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YUHU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364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6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6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6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涉及城市污泥处理的技术领域。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方法(或系统)包括干燥机,干燥机上端通过热风管道与锅炉相连接,干燥机前端通过湿污泥管道与污泥泵和泥仓相连接,干燥机后端与旋风分离器相连接,旋风分离器下端与螺旋收料器和闭风器连接,闭风器与干粉输送泵相连接,干粉输送泵前端与罗茨风机或高压风相连接,后端通过干污泥输送管道与磨煤机相连接,磨煤机与锅炉相连接。由于采取气固分离方法,固体物不与风机接触,风机使用寿命增加,减少维修及更换频率,干化系统能够保持稳定运行,同时减少700KW的装机功率,系统运行节能100%。

Description

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污泥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干化后污泥如何输送到锅炉燃烧,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直接将干化后污泥送到电厂输煤皮带机上,通过电厂燃煤处理系统一起进入锅炉燃烧,但是由于干化后污泥有臭味气体,输送过程臭气外溢污染环境。后来采取气流输送方式,将干化后污泥通过气流经管道直接送入锅炉内燃烧,但这种方式只适应流化床锅炉。我国燃煤电厂大部分是煤粉锅炉,煤粉锅炉入炉焚烧要求200目左右,而干化后污泥粒径在毫米以上,与煤一样必须进行研磨,经过研磨后可入炉燃烧。为此,现有的工艺方法是增加风扇磨和增压风机,将干燥机干化后的污泥,同尾气一起进入风扇磨,由增压风机通过尾气管道和燃烧器进入锅炉燃烧,这种工艺方法的弊端是,一是装机功率高,同样处理量的干化设备系统,风机功率由250KW增加到650KW,增加一个风扇磨350KW,原系统装机功率700KW,仅此两项增加功率700KW,增加功率100%。二是锅炉烟气里有大量灰尘,干化后污泥同尾气和烟灰一起进入风扇磨,通过增压风机输送入锅炉燃烧,输送过程风机叶轮和风箱体磨损严重,即便采用高强度耐磨材料,风机维修更换频繁,影响干燥系统的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即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干燥机1,所述干燥机1上端一侧通过热风管路2分别连接至锅炉一31和锅炉二32,所述干燥机1前段通过湿污泥管道4依次连接至污泥螺杆泵5和污泥仓6,所述干燥机1上端另一侧连接至旋风分离器7,所述旋风分离器7底部依次连接螺旋收料器8、闭风器9和干粉输送泵10,所述干粉输送泵10前段连接罗茨风机11,所述干粉输送泵10后端通过干污泥输送管道12连接至磨煤机,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12中间设置自动转换阀16将干污泥输送管道12后半段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12上部分连接至磨煤机一131与磨煤机二132,下部分连接至磨煤机三133与磨煤机四134,所述磨煤机一131与磨煤机二132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至锅炉二32,所述磨煤机三133与磨煤机四134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至锅炉一31,所述锅炉一31与锅炉二32底部通过尾气输送管道23连接至引风机20,所述引风机20入风口连接至旋风分离器7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磨煤机一131、磨煤机二132、磨煤机三133与磨煤机四134顶部均设置落煤管19,所述磨煤机一131与磨煤机二132顶部落煤管19一侧通过皮带输送机22连接至煤仓一211,所述磨煤机三133与磨煤机四134顶部落煤管19顶部一侧通过皮带输送机22连接至煤仓二212。
进一步的,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12上部分中间通过耐磨三通18连接至磨煤机一131顶部落煤管19,尾部通过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连接至磨煤机二132顶部落煤管19;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12下部分中间通过耐磨三通18连接至磨煤机三133顶部落煤管19,尾部通过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连接至磨煤机四134顶部落煤管19。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三通18与磨煤机一131或磨煤机三133之间的联通管道上设置气动阀门15和手动阀门14,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与磨煤机二132或磨煤机四134之间的联通管道上设置气动阀门15和手动阀门14。
进一步的,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半径为8-10倍管径,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与耐磨三通18均采用耐磨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所采用的新系统及方法,将干化后污泥与系统尾气分离,尾气由普通引风机送入锅炉内燃烧,解决臭味(voc)污染环境问题,而将95%以上的固体物回收由罗茨风机鼓风经气流输送泵和管道输送到电厂锅炉原有的磨煤机内与燃煤一起研磨后入炉燃烧发电。由于采取气固分离方法,固体物不与风机接触,风机使用寿命增加,减少维修及更换频率,干化系统能够保持稳定运行,同时减少700KW的装机功率,系统运行节能10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1,干燥机;2,热风管路;31,锅炉一;32,锅炉二;4,湿污泥管道;5,污泥螺杆泵;6,污泥仓;7,旋风分离器;8,螺旋收料器;9,闭风器;10,干粉输送泵;11,罗茨风机;12,干污泥输送管道;131,磨煤机一;132,磨煤机二;133,磨煤机三;134,磨煤机四;14,手动阀门;15,气动阀门;16,自动转换阀;17,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8,耐磨三通;19,落煤管;20,引风机;211,煤仓一;212,煤仓二;22,皮带输送机;23,尾气输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干燥机1,所述干燥机1上端一侧通过热风管路2分别连接至锅炉一31和锅炉二32,所述干燥机1前段通过湿污泥管道4依次连接至污泥螺杆泵5和污泥仓6,所述干燥机1上端另一侧连接至旋风分离器7,所述旋风分离器7底部依次连接螺旋收料器8、闭风器9和干粉输送泵10,所述干粉输送泵10前段连接罗茨风机11,所述干粉输送泵10后端通过干污泥输送管道12连接至磨煤机,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12中间设置自动转换阀16将干污泥输送管道12后半段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12上部分连接至磨煤机一131与磨煤机二132,下部分连接至磨煤机三133与磨煤机四134,所述磨煤机一131与磨煤机二132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至锅炉二32,所述磨煤机三133与磨煤机四134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至锅炉一31,所述锅炉一31与锅炉二32底部通过尾气输送管道23连接至引风机20,所述引风机20入风口连接至旋风分离器7上部。
所述磨煤机一131、磨煤机二132、磨煤机三133与磨煤机四134顶部均设置落煤管19,所述磨煤机一131与磨煤机二132顶部落煤管19一侧通过皮带输送机22连接至煤仓一211,所述磨煤机三133与磨煤机四134顶部落煤管19顶部一侧通过皮带输送机22连接至煤仓二212。
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12上部分中间通过耐磨三通18连接至磨煤机一131顶部落煤管19,尾部通过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连接至磨煤机二132顶部落煤管19;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12下部分中间通过耐磨三通18连接至磨煤机三133顶部落煤管19,尾部通过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连接至磨煤机四134顶部落煤管19。
所述耐磨三通18与磨煤机一131或磨煤机三133之间的联通管道上设置气动阀门15和手动阀门14,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与磨煤机二132或磨煤机四134之间的联通管道上设置气动阀门15和手动阀门14。
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半径为8-10倍管径,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与耐磨三通18均采用耐磨材质。
根据上述系统处理污泥的办法如下:
由热风管路将电厂锅炉热烟气引入干燥机内对湿污泥进行干化,干化后污泥由风带动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根据处理量或风量大小,旋风分离器由1个至6个不等组成,分离后的固体经旋风分离器下边出料口进入到螺旋收料器,将物料集中送入闭风器,闭风器由1个至3个组成,由闭风器均匀给到干粉输送泵体内,由罗茨风机鼓风经干粉输送泵和干污泥输送管道送入磨煤机前落煤管内,或煤仓或封闭输送燃煤皮带机内,与煤一起研磨入炉焚烧。干燥机系统要做到将干燥后含水量在30%以下、呈粉状或微颗粒状污泥,均匀密封送到干粉输送泵内,防止物料堆积堵塞泵体和管道。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半径为8-10倍管径,管道弯头和三通及自动转换阀门均要采用耐磨材质。干污泥进入每个磨煤机入口处均要设自动阀门,做到根据锅炉进煤需要由自动阀门控制,随时调整转换从不同的磨煤机供料进入锅炉燃烧。自动阀门干污泥输送管道布置要科学合理,防止物料堆积堵塞阀门。每个自动阀门后边均设手动阀门。干污泥输送管道裸露在室外部分要做保温处理。干污泥输送管道根据相串联的电厂机组台数,母管为一级输送管道,分管为二级输送管道,次分管为三级输送管道。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干燥机(1),所述干燥机(1)上端一侧通过热风管路(2)分别连接至锅炉一(31)和锅炉二(32),所述干燥机(1)前段通过湿污泥管道(4)依次连接至污泥螺杆泵(5)和污泥仓(6),所述干燥机(1)上端另一侧连接至旋风分离器(7),所述旋风分离器(7)底部依次连接螺旋收料器(8)、闭风器(9)和干粉输送泵(10),所述干粉输送泵(10)前段连接罗茨风机(11),所述干粉输送泵(10)后端通过干污泥输送管道(12)连接至磨煤机,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12)中间设置自动转换阀(16)将干污泥输送管道(12)后半段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12)上部分连接至磨煤机一(131)与磨煤机二(132),下部分连接至磨煤机三(133)与磨煤机四(134),所述磨煤机一(131)与磨煤机二(132)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至锅炉二(32),所述磨煤机三(133)与磨煤机四(134)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至锅炉一(31),所述锅炉一(31)与锅炉二(32)底部通过尾气输送管道(23)连接至引风机(20),所述引风机(20)出口连接至旋风分离器(7)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煤机一(131)、磨煤机二(132)、磨煤机三(133)与磨煤机四(134)顶部均设置落煤管(19),所述磨煤机一(131)与磨煤机二(132)顶部落煤管(19)一侧通过皮带输送机(22)连接至煤仓一(211),所述磨煤机三(133)与磨煤机四(134)顶部落煤管(19)顶部一侧通过皮带输送机(22)连接至煤仓二(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12)上部分中间通过耐磨三通(18)连接至磨煤机一(131)顶部落煤管(19),尾部通过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连接至磨煤机二(132)顶部落煤管(19);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12)下部分中间通过耐磨三通(18)连接至磨煤机三(133)顶部落煤管(19),尾部通过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连接至磨煤机四(134)顶部落煤管(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三通(18)与磨煤机一(131)或磨煤机三(133)之间的联通管道上设置气动阀门(15)和手动阀门(14),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与磨煤机二(132)或磨煤机四(134)之间的联通管道上设置气动阀门(15)和手动阀门(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半径为8-10倍管径,所述干污泥输送管道弯头(17)与耐磨三通(18)均采用耐磨材质。
CN202222736424.7U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 Active CN218596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6424.7U CN218596243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6424.7U CN218596243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6243U true CN218596243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2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6424.7U Active CN218596243U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6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19742C2 (ru) Комплексный способ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сех зол, вырабатываемых паровым котлом, в летучие золы с уменьшенным содержанием недогоревшего вещества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зол, производимых паровым котлом, таким способом
CN206131034U (zh) 一种煤粉制备装置
US20110209647A1 (en) Biomass-to-energy combustion method
CN206112977U (zh) 一种煤和污泥耦合燃烧发电的混合制粉系统
CN106439892A (zh) 煤和污泥耦合燃烧发电的混合制粉系统
CN105043051A (zh) 一种适用于药渣烘干颗粒成型的系统
CN110513981A (zh) 一种利用干燥煤泥实现燃煤机组低负荷稳燃的系统
CN218596243U (zh) 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
CN205066339U (zh) 一种适用于药渣烘干颗粒成型的系统
CN218951072U (zh) 一种预防旁路蒸发塔锥斗底部堵塞和输灰不畅的疏通系统
CN103712225A (zh) 应用于中小型煤粉工业锅炉的制粉系统
CN103712226A (zh) 应用于中小型煤粉工业锅炉的循环制粉系统
CN115448568A (zh) 一种发电厂煤粉炉输送干化后污泥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3685806B (zh) 一种基于燃煤锅炉的生物质掺烧系统
CN203731459U (zh) 一种应用于中小型煤粉工业锅炉的循环制粉系统
CN208269617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规模化粮食烘干成套装置
CN202770120U (zh) 一种煤泥粉尘回烧炉燃烧装置
CN213019711U (zh) 一种炉灰收集系统
CN210568443U (zh) 一种tdi焦炭焚烧前的预处理系统
CN206112978U (zh) 一种用于煤和污泥耦合燃烧发电的组合式制粉系统
CN110360570A (zh) 一种tdi焦碳焚烧前的预处理系统
CN206911536U (zh) 一种烘磨喷烧一体化煤粉机
CN212504718U (zh) 一种燃煤电厂多元燃料协同处置的设备
CN205535871U (zh) 园林垃圾焚烧锅炉
CN214745695U (zh) 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重金属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