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9389U - 一种电梯曳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曳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9389U
CN218579389U CN202222820594.3U CN202222820594U CN218579389U CN 218579389 U CN218579389 U CN 218579389U CN 202222820594 U CN202222820594 U CN 202222820594U CN 218579389 U CN218579389 U CN 218579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motor
plate
supporting seat
driv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05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丹丹
朱耀
段龙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jec Opto Mechan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jec Opto Mechan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jec Opto Mechan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05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9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9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9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包括电机、曳引轮、制动器、支撑座、编码器,电机与支撑座连接,电机包括驱动轴,驱动轴具有相对远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驱动轴的第一端与曳引轮连接,驱动轴的第二端与制动器连接;曳引轮与支撑座连接,支撑座具有容纳曳引轮的空间;支撑座远离电机的一侧与导轨相对并与导轨之间保持间隙,编码器位于电机远离支撑座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曳引装置,曳引轮连接在支撑座的空间内,曳引轮与制动器分别安装在电机的两侧,支撑座远离电机的一侧与导轨相对并与导轨之间保持间隙,制动器、编码器均位于远离曳引轮的位置,制动器或电机避开干涉导轨,且制动器、编码器维修安装均方便,维修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曳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曳引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市场中内转子条形曳引机,基本分为两种结构:悬臂结构、龙门架结构。前者便于安装、更换钢丝绳,但对曳引轮侧的轴承载荷能力、噪音、精度等要求高,还要防止轴承漏脂,因此大多数厂家都会采用定制轴承,造成材料成本高。后者属于双支撑,使用普通深沟球轴承即可,材料成本低,但由于制动器与电机分布在机座两侧,遇到特殊井道(尺寸小)时,制动器或者电机始终有一端会干涉导轨,造成安装、维护困难:制动器、编码器有故障需要维修时,需要停止轿厢运动,再将曳引主体全部拆卸下来进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梯曳引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包括电机、曳引轮、制动器、支撑座、编码器,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支撑座连接,所述的电机包括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具有相对远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的驱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曳引轮连接,所述的驱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的制动器连接;所述的曳引轮与所述的支撑座连接,所述的支撑座具有容纳所述的曳引轮的空间;所述的支撑座远离所述的电机的一侧与导轨相对并与导轨之间保持间隙,所述的编码器位于所述的电机远离所述的支撑座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座包括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顶板、第二侧板依次连接形成前后贯通的容纳空间,所述的第一侧板与所述的第二侧板均包括纵板和横板,所述的纵板与所述的顶板、横板连接,所述的横板与所述的纵板垂直,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纵板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的驱动轴穿过的穿孔,所述的驱动轴对应所述的穿孔外套设有轴承;所述的横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侧板较所述的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的电机,所述的第一侧板的穿孔外设置有凸出于该侧板表面的环形第一凸出部,所述的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的穿孔贯通,所述的第一凸出部朝向所述的电机;所述的第二侧板的穿孔外设置有凸出于该侧板表面的环形第二凸出部,所述的第二凸出部朝向所述的第一侧板,所述的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的穿孔贯通。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座还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位于所述的顶板的下方,所述的底板与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均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侧板与所述的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吊装的开孔。
优选地,所述的制动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的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紧固件为螺栓螺母组件。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侧板朝向所述的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所述的电机、第一侧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通过在所述的安装孔内安装紧固件将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支撑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制动器远离所述的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松闸。
优选地,所述的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曳引装置,曳引轮连接在支撑座的空间内,曳引轮与制动器分别安装在电机的两侧,支撑座远离电机的一侧与导轨相对并与导轨之间保持间隙,制动器、编码器均位于远离曳引轮的位置,制动器或电机避开导轨,不会损伤电机、制动器、编码器;且当制动器、编码器需要维修时,因制动器、编码器位于远离导轨的一侧,该侧空间大,维修工程师可在该侧对制动器、编码器进行检修,无需将电机、制动器、编码器、曳引轮全部拆卸脱离井道在井道外维修,维修安装均方便,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曳引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曳引装置的半剖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曳引装置的支撑座的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曳引装置的侧视图。
以上附图中:1-支撑座,11-顶板,12-底板,13-纵板,14-横板,141-安装孔,15-开孔,16-安装部,161-安装孔,17-第一凸出部,18-第二凸出部,2-曳引轮,3-电机,31-驱动轴,4-制动器,5-编码器,6-松闸,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至图4所示的电梯曳引装置,曳引机包括支撑座1、曳引轮2、电机3、制动器4、编码器5,具体地:
电机3位于曳引轮2和制动器4之间,电机3与支撑座1连接,电机3包括驱动轴31,驱动轴31沿电机3的长度方向贯穿电机3,驱动轴31具有相对远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驱动轴31的第一端与曳引轮2连接,驱动轴31的第二端与制动器4连接。
曳引轮2与支撑座1连接,电机3驱动轴31的第一端较第二端靠近支撑座1,支撑座1具有容纳曳引轮2的空间,即曳引轮2内嵌安装在支撑座1内部,支撑座1远离电机3的一侧与导轨相对并与导轨之间保持间隙;编码器5内嵌于制动器4,编码器5位于电机3远离曳引轮2的一侧,可避开导轨。曳引轮2的位置的固定的,曳引轮2中心线与轿厢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线,导轨靠近曳引轮2,当制动器4、编码器5均位于远离曳引轮2的位置,这样制动器4或电机3不会干涉导轨,不会损伤电机3、制动器4、编码器5;且当制动器4、编码器5需要维修时,因制动器4、编码器5位于远离导轨的一侧,该侧空间大,维修工程师可在该侧对制动器4、编码器5进行检修,无需将电机3、制动器4、编码器5、曳引轮2全部拆卸脱离井道在井道外维修,维修安装均方便,维修成本降低。
本例中,支撑座1包括顶板11、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与顶板11的两端连接,顶板11水平设置,第一侧板、顶板11、第二侧板依次连接形成前后贯通的容纳空间。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均包括纵板13和横板14,纵板13与顶板11、横板14连接,横板14与纵板13垂直,即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呈L形,结构更稳定,且朝向导轨一侧空间大,不干涉导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纵板13上均开设有供驱动轴31穿过的穿孔,驱动轴31对应穿孔外套设有轴承7,轴承7为普通的深沟球轴承7,横板14上开设有安装孔141,通过在安装孔141上安装紧固件将支撑座1固定在井道内,紧固件为螺栓螺母组件。
参加图3,第一侧板的纵板13远离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两个横板14,两个横板14之间保持间隙,结构更稳定;第二侧板的纵板13远离第一侧板的一侧设置两个横板14,两个横板14之间保持间隙,结构更稳定。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吊装的开孔15,开孔15开设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纵板13的上端,便于吊装工具穿过开孔15将支撑座1移走,无需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上端开设凸出于其上表面的吊环,设置开孔15可节约空间。参见图3,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上端分别开设两个开孔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座1还包括底板12,底板12位于顶板11的下方,第一侧板、顶板11、第二侧板、底板12依次连接形成前后贯通的容纳空间,设置底板12增加整体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顶板11、底板12的宽度(参加图3中a所指)小于纵板13的宽度(参加图3中b所指,宽度指同一方向的),在保证支撑稳固的前提下,可节约材料。
参见图3,第一侧板较第二侧板靠近电机3,第一侧板的穿孔外设置有凸出于该侧板表面(远离第二侧板的表面)的环形第一凸出部17,第一凸出部17朝向电机3,环形第一凸出部17围绕该穿孔设置,第一凸出部17与穿孔贯通,第一凸出部17内设置有轴承7,轴承7宽度大于第一侧板宽度。第二侧板的穿孔外设置有凸出于该侧板表面(朝向第一侧板)的环形第二凸出部18,第二凸出部18朝向第一侧板即环形第二凸出部18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第二凸出部18与穿孔贯通,第二凸出部18内设置有轴承7,轴承7宽度大于第二侧板宽度。设置第一凸出部17、第二凸出部18便于安装轴承。
本例中,第一侧板朝向电机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部16,安装部16、电机3、第一侧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通过在安装孔内安装紧固件将电机3与支撑座1固定连接,紧固件为螺栓螺母组件,安装部16的安装孔161参见图3。
制动器4通过紧固件与电机3连接,紧固件为螺栓螺母组件。制动器4远离电机3的一侧设置有松闸6。
本例提供的电梯曳引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控制柜通过编码器5控制电机3旋转,带动曳引轮2旋转。曳引轮2连同支撑座1一起与制动器4对立安装在电机3两侧,曳引轮2与支撑座1侧的空间无其它部件干涉,提高井道利用率,电梯运行稳定。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曳引轮、制动器、支撑座、编码器,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支撑座连接,所述的电机包括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具有相对远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的驱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曳引轮连接,所述的驱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的制动器连接;所述的曳引轮与所述的支撑座连接,所述的支撑座具有容纳所述的曳引轮的空间;所述的支撑座远离所述的电机的一侧与导轨相对并与导轨之间保持间隙,所述的编码器位于所述的电机远离所述的支撑座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包括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顶板、第二侧板依次连接形成前后贯通的容纳空间,所述的第一侧板与所述的第二侧板均包括纵板和横板,所述的纵板与所述的顶板、横板连接,所述的横板与所述的纵板垂直,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纵板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的驱动轴穿过的穿孔,所述的驱动轴对应所述的穿孔外套设有轴承;所述的横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板较所述的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的电机,所述的第一侧板的穿孔外设置有凸出于该侧板表面的环形第一凸出部,所述的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的穿孔贯通,所述的第一凸出部朝向所述的电机;所述的第二侧板的穿孔外设置有凸出于该侧板表面的环形第二凸出部,所述的第二凸出部朝向所述的第一侧板,所述的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的穿孔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还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位于所述的顶板的下方,所述的底板与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板与所述的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吊装的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的电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为螺栓螺母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板朝向所述的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所述的电机、第一侧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安装孔,通过在所述的安装孔内安装紧固件将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支撑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远离所述的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松闸。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CN202222820594.3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电梯曳引装置 Active CN218579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0594.3U CN218579389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电梯曳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0594.3U CN218579389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电梯曳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9389U true CN218579389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75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0594.3U Active CN218579389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电梯曳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9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04753U (zh) 快装快卸式超薄型吊装轨道机器人及其行走装置
JP5224238B2 (ja) エレベータ
CN218579389U (zh) 一种电梯曳引装置
KR100950991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권상기 설치구조와 케이지 조립체
CN201136727Y (zh) 小型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CN216235523U (zh) 一种导轨安装式家用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
CN214217845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绳头板结构
CN213864926U (zh) 一种消声方便安装的电梯平衡补偿链导向装置
CN2504244Y (zh) 新型导向装置
CN112225049A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梯曳引机
CN219194139U (zh) 下置式井道内施工升降机及其导向轮架装置
CN212151354U (zh) 一种从动小车
CN217322968U (zh) 一种用于电梯无机房的曳引机布置结构
CN211419208U (zh) 电梯机器座上的限速器支架
CN216613658U (zh) 一种曳引机安装机构
CN211712450U (zh) 一种用于吊装车的稳固型固定结构
CN213569008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布置结构
CN220596773U (zh) 一种双桥梁式起重机的吊梁
CN216665811U (zh) 一种偏航制动器更换工装
CN211419212U (zh) 一种家用电梯轿顶制停装置
CN217458366U (zh) 一种强驱别墅梯上轮梁
CN214989568U (zh) 一种适用于电梯绳轮的挡绳板装置
CN213900373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安装结构
CN220745047U (zh) 一种曳引机组件及电梯
CN112249838B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122 1 Exhibition Hall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uzhou Xil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122 1 Exhibition Hall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UZHOU SJEC OPTO-MECHAN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