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4131U - 一种刮胶装置和施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刮胶装置和施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4131U
CN218574131U CN202223034768.XU CN202223034768U CN218574131U CN 218574131 U CN218574131 U CN 218574131U CN 202223034768 U CN202223034768 U CN 202223034768U CN 218574131 U CN218574131 U CN 218574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glue
plate
fixing
glue scra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47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灯虎
刘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tie High Te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tie High 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tie High Te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tie High Te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47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4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4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4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胶装置和施胶设备,涉及施胶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同一碳条或托架上不同位置施胶后形成的胶层的厚度不一致,影响最终形成的受电弓滑板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刮胶装置,用于处理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第一胶层。该刮胶装置包括:刮胶单元、连接单元和驱动单元。刮胶单元具有相对的两端,刮胶单元的第一端用于处理第一胶层以获得等厚度的第二胶层。连接单元与刮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驱动单元与连接单元驱动连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连接单元和刮胶单元靠近或远离第一胶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施胶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刮胶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刮胶装置和施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刮胶装置和施胶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受电弓滑板的制作流程一般包括折弯、打孔、粘接、热处理、组装等。在粘结时,通常需要在受电弓滑板中的碳条和托架上均涂上一定厚度的导电胶,之后再将碳条和托架粘合在一起。
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施胶的方式。但是,由于人工施胶误差大,此时易导致同一碳条(或托架)上不同位置施胶后形成的胶层的厚度不一致,即同一碳条(或托架)表面施胶不均匀。基于此,会影响最终形成的受电弓滑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胶装置和施胶设备,用于确保施胶后形成的胶层厚度一致,以确保受电弓滑板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刮胶装置,用于处理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第一胶层。该刮胶装置包括:刮胶单元、连接单元和驱动单元。刮胶单元具有相对的两端,刮胶单元的第一端用于处理第一胶层以获得等厚度的第二胶层。连接单元与刮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驱动单元与连接单元驱动连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连接单元和刮胶单元靠近或远离第一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刮胶装置中,由于刮胶单元用于处理第一胶层以获得等厚度的第二胶层,因此当利用施胶装置在工件的表面施胶形成第一胶层后,利用刮胶单元可以调整第一胶层的厚度,以使位于工件表面不同位置的第一胶层的厚度一致。即,将第一胶层中厚度较厚的胶处理至较薄位置处,以减小第一胶层各个位置的厚度差,以便于在工件表面形成等厚度的第二胶层,进而使工件表面的胶量均匀分布。应理解,最终获得的等厚度的第二胶层各处的厚度误差在可控范围内,可忽略不计。基于此,不仅可以节省胶的用量,充分利用胶,以减少或避免因多余胶溢出造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确保利用上述涂覆有等厚度的第二胶层的工件形成的零件(例如受电弓滑板)的质量,提高最终形成的零件的合格率。进一步地,利用上述驱动单元可以实时调整刮胶单元与第一胶层之间的距离,以使最终获得的第二胶层的厚度满足实际需要,进而使刮胶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扩大其适用范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施胶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刮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胶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刮胶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刮胶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刮胶装置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施胶设备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1-刮胶单元, 10-限位组件, 100-限位板,
101-基板, 11-刮胶板, 2-连接单元,
20-固定组件, 200-第一固定板, 201-第二固定板,
21-连接组件, 210-连接件, 211-固定件,
212-紧固件, 213-弹性件, 3-驱动单元,
4-加热件, 5-保温件, 6-螺栓,
7-施胶设备, 70-刮胶装置, 71-施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中国高铁的建设发展,高铁数量不断增加。此时,对高铁重要部件受电弓滑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受电弓滑板是高铁动力的来源,也是高铁与高压接触网唯一连接的部件,处于高铁的最高位置,运行环境恶劣。由于列车较高的运行速度、苛刻的运行条件,对受电弓滑板各项性能要求也相应较高。受电弓滑板的主要性能包括电阻率、气密性、抗冲击性能和摩擦性能等。
现有技术中,受电弓滑板的制作流程一般包括折弯、打孔、粘接、热处理、组装等。而其中粘接工序的生产尤为重要,受电弓滑板粘接工序粘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受电弓滑板电阻率、气密性和抗冲击等性能。在粘结时,通常需要在受电弓滑板中的碳条和托架上均涂上一定厚度的导电胶,之后再将碳条和托架粘合在一起。
目前,上述粘接工序通常采用人工施胶的方式。但是,由于人工施胶误差大,此时易导致同一碳条(或托架)上不同位置施胶后形成的胶层的厚度不一致,即同一碳条(或托架)表面施胶不均匀。基于此,会影响最终形成的受电弓滑板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刮胶装置,用于处理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第一胶层。上述工件可以是碳条或托架等,下面以托架为例进行描述,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参见图1,该刮胶装置可以包括:刮胶单元1、连接单元2和驱动单元3。刮胶单元1具有相对的两端,刮胶单元1的第一端用于处理第一胶层以获得等厚度的第二胶层。连接单元2与刮胶单元1的第二端连接,驱动单元3与连接单元2驱动连接,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连接单元2和刮胶单元1靠近或远离第一胶层。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刮胶装置中,由于刮胶单元1用于处理第一胶层以获得等厚度的第二胶层,因此当利用施胶装置在工件的表面施胶形成第一胶层后,利用刮胶单元1可以调整第一胶层的厚度,以使位于工件表面不同位置的第一胶层的厚度一致。即,将第一胶层中厚度较厚的胶处理至较薄位置处,以减小第一胶层各个位置的厚度差,以便于在工件表面形成等厚度的第二胶层,进而使工件表面的胶量均匀分布。应理解,最终获得的等厚度的第二胶层各处的厚度误差在可控范围内,可忽略不计。基于此,不仅可以节省胶的用量,充分利用胶,以减少或避免因多余胶溢出造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确保利用上述涂覆有等厚度的第二胶层的工件形成的零件(例如受电弓滑板)的质量,提高最终形成的零件的合格率。进一步地,利用上述驱动单元3可以实时调整刮胶单元1与第一胶层之间的距离,以使最终获得的第二胶层的厚度满足实际需要,进而使刮胶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扩大其适用范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驱动单元可以是电缸、气压缸或液压缸等满足实际需要的器件。此外,上述刮胶单元1的第一端用于处理第一胶层以获得等厚度的第二胶层的方式,可以是刮平,压平,擀平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和图2,上述刮胶单元1可以包括:限位组件10和刮胶板11。限位组件10设置于连接单元2,限位组件10具有容纳空间。刮胶板11设置于容纳空间,限位组件10中靠近水平面的端面与刮胶板11中靠近水平面的端面之间具有高度差H,高度差H等于第二胶层的厚度。刮胶板11中靠近水平面的端面用于刮平第一胶层以获得等厚度的第二胶层。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2,上述限位组件10可以包括:限位板100和基板101。两个限位板100相对且间隔设置,基板101具有相对的两端,基板101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100连接,限位板100和基板101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刮胶板11分别与限位板100和基板101连接,限位板100中靠近水平面的端面与刮胶板11中靠近水平面的端面之间具有高度差H。
示例性的,上述刮胶单元1可以包括两个限位组件10和两个刮胶板11。此时,两个限位组件10可以共用一个基板101。即,两个限位组件10包括一个基板101和三个限位板100。三个限位板100相对且间隔设置,基板101具有相对的两端,两个限位板100分别连接基板101的两端,另外一个限位板100设置于两个限位板100之间。此时,每两个相邻限位板100和基板101之间形成一个小容纳空间,刮胶板11设置于该小容纳空间内。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使限位板与工件待施胶的表面抵接或限位板与工件侧面抵接的方式,限定刮胶板与工件待施胶的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减少或避免在刮胶过程中刮胶板偏离工件待施胶的表面,进而确保工件待施胶的表面的胶量均匀分布。上述刮胶板可以采用铝板或铜板等导热性较好的材料制成。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限位组件和刮胶板可以一体成型。或者,限位组件和刮胶板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示例中,参见图2,位于中间的限位板100在靠近水平面的一端开设有凹槽,上述凹槽也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进一步地,由于限位板100中靠近水平面的端面(为了便于描述下文简称为第一端面)与刮胶板11中靠近水平面的端面(为了便于描述下文简称为第二端面)之间具有高度差H。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第一端面与工件待施胶的表面抵接时,上述刮胶板11与工件待施胶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即前文描述的高度差H)为第二胶层的厚度。此时,可以使每一个工件待施胶的表面形成的第二胶层的厚度一致。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高度差H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可以通过调整第二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或者通过调整第一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以调整高度差H的大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2,上述刮胶装置还可以包括:加热件4。加热件4设置于刮胶单元1,用于加热刮胶单元1。此时,可以使刮胶单元1具有一定温度,以保证胶(例如导电胶)具有流动性,以便于处理形成的第一胶层。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2,上述刮胶装置还可以包括:保温件5。保温件5设置于刮胶单元1的外侧,沿着远离刮胶单元1的方向,保温件5的自由端与连接单元2连接。利用上述保温件5可以减少加热件4产生的热量散失到外界,起到保温的作用。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2,上述加热件4设置于基板101内。示例性的,可以在基板101内开设容纳孔,将加热件4放置在容纳孔中。进一步地,保温件5设置于基板101的外侧。示例性的,保温件5可以通过螺栓6与基板101固定连接。当然,上述加热件4和保温件5的设置、固定方式等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上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加热件可以包括加热棒或加热环等。上述保温件的制作材料可以是绝缘胶木或聚合物类等热传导较差的材料,例如,上述保温件可以是胶木外衬或胶木隔热套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上述连接单元2可以包括:固定组件20和连接组件21。固定组件20设置于驱动单元3,与驱动单元3驱动连接。连接组件21的第一端贯穿固定组件20,且连接组件21的第一端活动设置于固定组件20。连接组件21的第二端设置于刮胶单元1的第二端,连接组件21与固定组件20活动连接。上述连接组件21与固定组件20活动连接可以理解为,连接组件21相对于固定组件20可以上下运动。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1,上述固定组件2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板200和第二固定板201。第一固定板200设置于驱动单元3,与驱动单元3驱动连接。第二固定板201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00的一端,第一固定板200与第二固定板201呈L型设置。连接组件21的第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201,且连接组件21的第一端活动设置于第二固定板201。示例性的,上述第一固定板200和第二固定板201可以由钢板加工制成,并且对其表面进行防锈处理。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1,上述连接组件21可以包括:连接件210和弹性件213。连接件210的第一端贯穿固定组件20,且连接件210的第一端活动设置于固定组件20。连接件210的第二端设置于刮胶单元1的第二端,连接件210与固定组件20活动连接。弹性件213套设于连接件210,且位于固定组件20和刮胶单元1的第二端之间。利用上述弹性件213可以对刮胶单元1施加靠近工件的作用力。示例性的,上述弹性件213可以弹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工件待施胶的表面或其他位置发生形变,利用上述连接单元2可以减少或避免刮胶单元1与工件硬性接触,以确保工件和刮胶单元1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1,上述连接件210可以包括:固定件211和紧固件212。固定件211的第一端贯穿固定组件20所具有的通孔,固定件211的第二端设置于刮胶单元1的第二端,弹性件213套设于固定件211。紧固件212设置于固定件211的第一端,且与固定组件20抵接。
上述固定件211可以是导柱或螺栓等满足实际需要的工件,该导柱可以采用圆钢机械加工而成。紧固件212可以是螺母,第二固定板201具有通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柱的第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201所具有的通孔,螺母固定在导柱的第一端且与第二固定板201抵接,以避免导柱从第二固定板201上掉落。上述保温件5内部开设有固定孔,导柱的第二端固定在固定孔内。上述导柱相对于第一固定板200和第二固定板201可以上下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211的第二端设置于保温件5中。当刮胶单元1向下运动受到来自工件的阻力时,导柱可以带动刮胶单元1和保温件5向上运动远离工件,减少或避免刮胶单元1与工件硬性接触,以确保工件和刮胶单元1的安全性。接着,由于弹簧套设于导柱上,且位于第二固定板201和保温件5之间。在导柱带动刮胶单元1和保温件5向上运动远离工件的过程中,弹簧被压缩。此时,被压缩的弹簧向保温件5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以确保刮胶单元1正常完成刮胶工作。进一步地,在弹簧为保温件5施加向下作用力的过程中,弹簧也可以减少或避免刮胶单元1与工件硬性接触,以确保工件和刮胶单元1的安全性。再进一步地,当保温件5上设置有两个或多个弹簧时,弹簧可以根据工件的变形情况,调整刮胶单元1不同位置下降的高度。即,可以调整刮胶单元1实际工作时与工件之间的距离,以确保刮胶单元1和工件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结合前文描述,上述驱动单元3可以包括驱动电机,滑块和导轨,滑块的第一端面与导轨滑动连接,即滑块可以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在做往复直线运动,第一固定板200设置于滑块的第二端面。驱动电机与滑块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滑块运动。在实际使用时,第一固定板200可以随着滑块沿导轨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连接单元2和刮胶单元1沿导轨的长度方向运动,即带动刮胶单元1靠近或远离工件。应理解,上述驱动电机可以是伺服电机等满足实际需要的器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施胶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刮胶装置。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施胶设备7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刮胶装置70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3,上述施胶设备7还可以包括施胶装置71。至于施胶装置71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施胶装置71,也可以是其他的。
上述施胶装置71可以用于在工件的表面施胶,以形成第一胶层。上述刮胶装置70位于施胶装置71的一侧,用于处理第一胶层以获得等厚度的第二胶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施胶设备7包括两个刮胶装置70,两个刮胶装置70分别设置于施胶装置71的一侧,刮胶装置70所包括的驱动单元3可以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简称PLC)控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刮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处理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第一胶层;所述刮胶装置包括:
刮胶单元,所述刮胶单元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刮胶单元的第一端用于处理所述第一胶层以获得等厚度的第二胶层;
连接单元,与所述刮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驱动单元,与所述连接单元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单元和所述刮胶单元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胶单元包括:
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单元;所述限位组件具有容纳空间;
刮胶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限位组件中靠近水平面的端面与所述刮胶板中靠近水平面的端面之间具有高度差,所述高度差等于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所述刮胶板中靠近水平面的端面用于刮平所述第一胶层以获得等厚度的所述第二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对且间隔设置;
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形成有所述容纳空间;
所述刮胶板分别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基板连接;所述限位板中靠近水平面的端面,与所述刮胶板中靠近水平面的端面之间具有高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胶装置还包括:
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刮胶单元,用于加热所述刮胶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刮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胶装置还包括:
保温件,设置于所述刮胶单元的外侧;沿着远离所述刮胶单元的方向,所述保温件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连接;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组件,且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刮胶单元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刮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板,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连接;
第二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呈L型设置;
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且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刮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组件,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刮胶单元的第二端;
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且位于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刮胶单元的第二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刮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固定组件所具有的通孔,所述固定件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刮胶单元的第二端;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固定件;
紧固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端,且与所述固定组件抵接。
10.一种施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刮胶装置。
CN202223034768.XU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刮胶装置和施胶设备 Active CN218574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4768.XU CN218574131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刮胶装置和施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4768.XU CN218574131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刮胶装置和施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4131U true CN218574131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79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4768.XU Active CN218574131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刮胶装置和施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4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4339786C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Anordung zur Wärmeableitung
CN113747686B (zh) 一种多层电路板基板的压合粘接装置
CN212094802U (zh) 一种应用于薄板钣金背面无痕焊接设备
CN218574131U (zh) 一种刮胶装置和施胶设备
EP0494153B1 (de) Verbundanordnung mit leiterplatte
CN112170103A (zh) 一种可自动控胶的节能型电子元器生产设备
CN1989605A (zh) 可振动芯片连接工具
CN213255466U (zh) 一种用于铝框的丁基胶涂布机
CN218574116U (zh) 一种施胶装置和施胶设备
CN204498473U (zh) 一种补强钢片贴头组件
CN113976750B (zh) 一种铝箔布线加热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DE10050629B4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rei-dimensionalen Schaltkreiskörpers und Vorrichtung zur Ausübung des Verfahrens
JP3225670U (ja) 接合組立体
CN114434894A (zh) 铜箔石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15141562U (zh) 点胶液防溢出点焊机构
CN210230452U (zh) 一种移印机构
CN214563705U (zh)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卷对卷生产印刷装置的调整机构
CN110901087A (zh) 一种具有热冲孔结构的新型塑料焊接机
CN218284100U (zh) 焊接设备
CN209576524U (zh) 纽扣式超级电容器导电胶搅拌装置
CN117377229B (zh) 一种用于导电膜贴合的热压工艺与设备
CN216541296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表面贴装用焊接装置
DE19916180C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lektrisch isolierten Leiterkreuzungen
CN220139839U (zh) 一种pcb板焊盘锡膏涂抹装置
CN117460176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压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