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0760U - 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0760U
CN218570760U CN202222760239.1U CN202222760239U CN218570760U CN 218570760 U CN218570760 U CN 218570760U CN 202222760239 U CN202222760239 U CN 202222760239U CN 218570760 U CN218570760 U CN 218570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seat
frequency power
power supply
radiating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602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军
程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hengrong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hengrong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hengrong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Chengrong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602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0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0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0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有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包括底部设置有支撑腿的底壳,所述底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却机构。该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通过第一散热座、支撑杆、第二散热座和散热片的配合使用,使得高频电源可将内部组件分别安装第一散热座和第二散热座上的同时通过第一散热座和散热片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传到散热,进而提高高频电源的被动式散热效率,同时风扇、散热箱、水泵、抽水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配合使用,使得高频电源能够通过水泵的驱动带动冷却液循环流动对第一散热座和第二散热座进行水冷传导散热,进而提高第一散热座和第二散热座对高频电源内部组件的散热效果,从而降低高频电源的整体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电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用于等离子体废气处理使用的高频电源为了方便高频电源进行散热会在壳体的外侧设置排气口,导致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会通过排气口进入高频电源的内部,容易造成内部电子组件产生老化,同时高频电源主要采用普通的风冷方式对其内部组件进行散热,其自身的被动式散热效率较低,导致高频电源整体的功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包括底部设置有支撑腿的底壳,所述底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却机构,所述底壳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座,所述第一散热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放置有固定安装在底壳内侧的第二散热座,所述第二散热座和第一散热座的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导水机构,所述第二散热座的外侧密封套装有密封塞,所述第二散热座通过第三连接管与冷却机构之间进行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座通过第四连接管与冷却机构之间进行连通,所述底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冷却机构外侧的防尘罩,且底壳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顶壳。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有在底壳一侧的风扇、散热箱和水泵,所述散热箱和水泵的顶部共同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散热箱的一侧通过位于风扇上方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之间连通,所述水泵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四连接管之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水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套装在第二散热座和第一散热座一侧的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之间共同连通有转接管。
优选的,所述防尘罩的外侧设置有排气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贴装有位于支撑杆和第二散热座之间的散热泥,所述第二散热座的内侧设置有避位口,且第二散热座和第一散热座的底部均设置有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座和第二散热座的内部均设置有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散热座底部的散热片相适配的避位槽。
有益效果:
1、该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通过第一散热座、支撑杆、第二散热座和散热片的配合使用,使得高频电源可将内部组件分别安装第一散热座和第二散热座上的同时通过第一散热座和散热片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传到散热,进而提高高频电源的被动式散热效率,同时风扇、散热箱、水泵、抽水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配合使用,使得高频电源能够通过水泵的驱动带动冷却液循环流动对第一散热座和第二散热座进行水冷传导散热,进而提高第一散热座和第二散热座对高频电源内部组件的散热效果,从而降低高频电源的整体功耗。
2、该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通过将冷却机构安装在底壳的外侧能够将冷却机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隔绝在底壳的外侧,进而避免热量过度的传导至底壳的内侧,导致底壳内部的温度升高,同时通过底壳和第一散热座的配合使用,使得壳体的外侧未设置排气口,且壳体组装后具备一定程度的防尘性能,进而避免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进入高频电源的内部,容易造成内部电子组件产生老化。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水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散热座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散热座的剖视图。
图中:1、底壳;2、冷却机构;21、风扇;22、散热箱;23、水泵;24、抽水管;25、第一连接管;26、第二连接管;3、第一散热座;4、支撑杆;5、第二散热座;6、导水机构;61、第一密封板;62、第二密封板;63、转接管;7、密封塞;8、第三连接管;9、第四连接管;10、防尘罩;11、顶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
请参阅图1-6,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包括底部设置有支撑腿的底壳1,底壳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却机构2,底壳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座3,第一散热座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顶部放置有固定安装在底壳1内侧的第二散热座5,第二散热座5和第一散热座3的一侧共同固定安装有导水机构6,第二散热座5的外侧密封套装有密封塞7,利用密封塞7能够对第二散热座5内侧的导流槽进行密封的同时便于对导流槽进行加工成型,第二散热座5通过第三连接管8与冷却机构2之间进行连通,第一散热座3通过第四连接管9与冷却机构2之间进行连通,底壳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冷却机构2外侧的防尘罩10,利用防尘罩10能够对冷却机构2进行防护,防止冷却机构2产生碰撞,且底壳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顶壳11,利用顶壳11能够对底壳1内侧的组件与外界空气进行隔离密封,防止外界空气将粉尘颗粒带入底壳1的内侧。
其中,冷却机构2包括分别固定安装有在底壳1一侧的风扇21、散热箱22和水泵23,散热箱22和水泵23的顶部共同连通有抽水管24,散热箱22的一侧通过位于风扇21上方的第一连接管25与第三连接管8之间连通,水泵23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管26与第四连接管9之间连通,利用水泵23能够通过抽水管24将散热箱22内部的冷却液通过第二连接管26和第四连接管9输送至第一散热座3内侧的导流槽,进而通过水泵23的连续性驱动实现对冷却液的循环输送。
其中,导水机构6包括分别固定套装在第二散热座5和第一散热座3一侧的第一密封板61和第二密封板62,利用第一密封板61和第二密封板62能够分别对第二散热座5和第一散热座3内部的导流槽进行密封的同时便于对导流槽进行加工成型,且能够通过转接管63将第一散热座3和第二散热座5内部的冷却液进行连通,以便于实现对冷却液的循环输送,第一密封板61和第二密封板62之间共同连通有转接管63。
其中,防尘罩10的外侧设置有排气槽,利用排气槽能够将防尘罩10内侧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的同时便于通过风扇21对散热箱22进行风冷散热,从而有效的降低散热箱22内侧冷却液的温度。
其中,支撑杆4的顶部贴装有位于支撑杆4和第二散热座5之间的散热泥,利用散热泥能够将第二散热座5的热量通过支撑杆4快速的传递给第一散热座3,进而便于通过第一散热座3进行热量的传导散失,第二散热座5的内侧设置有避位口,利用避位口便于对分别安装在第一散热座3和第二散热座5表面的内部组件进行连接线的插接,且第二散热座5和第一散热座3的底部均设置有散热片,利用散热片能够分别增大第一散热座3和第二散热座5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被动式散热的散热效果,第一散热座3和第二散热座5的内部均设置有导流槽。
其中,底壳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散热座3底部的散热片相适配的避位槽,利用避位槽使得第一散热座3底部的散热片能够与外界的空气进行接触的同时进行热量传导散失,进而实现对底壳1内侧的组件进行被动式降温。
高频电源工作时,其内部组件产生的热量分别通过第一散热座3、第二散热座5和散热片进行吸收,第一散热座3吸收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座3底部的散热片与外界空气进行传导散失,第二散热座5吸收的热量通过散热泥和支撑杆4传导给第一散热座3进行散热,待底壳1内侧的温度较高时,启动风扇21和水泵23,通过水泵23的驱动将散热箱22内侧的冷却液输送至第一散热座3内侧的导流槽,通过冷却液与第一散热座3的接触对第一散热座3吸收的热量进行传导散失,第一散热座3内部的冷却液经导水机构6被输送至第二散热座5内侧的导流槽,通过冷却液与第二散热座5的接触对第二散热座5吸收的热量进行传导散失,第二散热座5内侧的冷却液经第三连接管8和第一连接管25输送至散热箱22的内侧。通过风扇21的驱动对位于散热箱22内侧的冷却液进行风冷式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再次通过水泵23被送至第一散热座3的内侧进行液冷循环降温,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包括底部设置有支撑腿的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一侧安装有冷却机构(2),所述底壳(1)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散热座(3),所述第一散热座(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放置有安装在底壳(1)内侧的第二散热座(5),所述第二散热座(5)和第一散热座(3)的一侧共同安装有导水机构(6),所述第二散热座(5)的外侧密封套装有密封塞(7),所述第二散热座(5)通过第三连接管(8)与冷却机构(2)之间进行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座(3)通过第四连接管(9)与冷却机构(2)之间进行连通,所述底壳(1)的一侧安装有位于冷却机构(2)外侧的防尘罩(10),且底壳(1)的外侧安装有顶壳(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分别安装有在底壳(1)一侧的风扇(21)、散热箱(22)和水泵(23),所述散热箱(22)和水泵(23)的顶部共同连通有抽水管(24),所述散热箱(22)的一侧通过位于风扇(21)上方的第一连接管(25)与第三连接管(8)之间连通,所述水泵(23)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管(26)与第四连接管(9)之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机构(6)包括分别套装在第二散热座(5)和第一散热座(3)一侧的第一密封板(61)和第二密封板(62),所述第一密封板(61)和第二密封板(62)之间共同连通有转接管(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10)的外侧设置有排气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贴装有位于支撑杆(4)和第二散热座(5)之间的散热泥,所述第二散热座(5)的内侧设置有避位口,且第二散热座(5)和第一散热座(3)的底部均设置有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座(3)和第二散热座(5)的内部均设置有导流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散热座(3)底部的散热片相适配的避位槽。
CN202222760239.1U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 Active CN218570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0239.1U CN218570760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0239.1U CN218570760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0760U true CN218570760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6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60239.1U Active CN218570760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07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06842A (zh) * 2023-11-04 2024-01-16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场地生态因子数据识别散热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06842A (zh) * 2023-11-04 2024-01-16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场地生态因子数据识别散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1467B (zh) 一种大功率led光路散热组合系统
CN201654658U (zh) 一种可防尘防水的密闭型机箱散热装置
US11357139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N218570760U (zh) 一种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用高频电源
JP2008060515A (ja) 電子制御装置の冷却装置
CN215683005U (zh) 车载域控制器
CN110708455A (zh) 一种散热性良好的工业摄像机
CN207674759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装置
US20100089555A1 (en) Liquid-cooling type thermal module
CN115863841A (zh) 一种户外锂电池移动电源组合结构及使用方法
CN208999750U (zh) 一种低噪音激光投影仪散热器
CN210226051U (zh) 一种复合型嵌入式散热片
CN207261066U (zh) 一种新型的叠片式汽车油冷器
CN220249926U (zh) 一种多重散热的led灯模组
CN212659382U (zh) 一种防尘且高效散热的仪器开关电源变压器
CN212529295U (zh) 一种动力总成和电动汽车
CN21973567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CN110955314A (zh) 一种计算机gpu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CN110703889A (zh) 一种计算机高效散热装置
CN217715407U (zh) 一种变频压缩机驱动散热系统
CN220156945U (zh) 散热组件、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20965451U (zh) 一种防尘电源设备外壳
CN220042004U (zh) 一种储能电池散热设备
CN115133714B (zh) 一种防过热型高温炉高温尾气排风装置
CN213365443U (zh) 一种立体流道冷却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