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0256U - 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0256U
CN218570256U CN202223213707.XU CN202223213707U CN218570256U CN 218570256 U CN218570256 U CN 218570256U CN 202223213707 U CN202223213707 U CN 202223213707U CN 218570256 U CN218570256 U CN 218570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line detection
detection unit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37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雁龙
王硕
陈小龙
蒲儒臻
赖伟颂
程兵兵
朱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c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c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c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c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37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0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0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0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包括:主控模块、输入电源处理模块、K线检测模块及CAN线检测模块;所述K线检测模块包括第一K线检测单元及第二K线检测单元;所述CAN线检测模块包括第一CAN线检测单元及第二CAN线检测单元;所述输入电源处理模块分别与输入电源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K线检测单元分别与K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K线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K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CAN线检测单元分别与CAN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CAN线单元分别与所述CAN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总线协议类型,提高通信的准确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OBD即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这个系统将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是否尾气超标,一旦超标,会马上发出警示。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MI L)灯或检查发动机(Check Engi ne)警告灯亮,同时动力总成控制模块(PCM)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通过一定的程序可以将故障码从PCM中读出。根据故障码的提示,维修人员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
对汽车进行诊断测试时,不同的车辆采用的协议类型可能不同,因此下位机就需要支持多种协议的传输类型,最常见的就是K线和CAN线两种协议类型。如图1所示,在诊断测试时,下位机系统的主控模块通过OBDI I接口向汽车ECU系统发出总线检测指令信号,ECU系统返回总线状态信号,主控模块再通过软件程序对返回状态信号判断,并最终确定总线类型,再进行数据通信,检测总线类型是否准确的问题与数据通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息息相关。因此,发明一种可靠的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是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本方案中,输入电源处理模块用于为检测电路提供电源;本申请通过将K总线或者CAN总线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达到主控模块读取电压标准,主控模块通过检测引脚的高低电平来进行判断协议类型是否正确,从而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总线协议类型,提高通信的准确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包括主控模块、输入电源处理模块、K线检测模块及CAN线检测模块;所述K线检测模块包括第一K线检测单元及第二K线检测单元;所述CAN线检测模块包括第一CAN线检测单元及第二CAN线检测单元;
所述输入电源处理模块分别与输入电源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K线检测单元分别与K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K线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K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CAN线检测单元分别与CAN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CAN线单元分别与所述CAN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K线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K总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K线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K线检测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第四电阻及第五电阻;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K总线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二K线检测单元包括第六电阻;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CAN线检测单元包括第三二极管、第七电阻及第八电阻;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CAN总线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二CAN线检测单元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九电阻及第十电阻;
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CAN总线电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一CAN线检测单元还包括第十一电阻;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入电源处理模块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及第十四电阻;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电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装置,包括所述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包括:主控模块、输入电源处理模块、K线检测模块及CAN线检测模块;所述K线检测模块包括第一K线检测单元及第二K线检测单元;所述CAN线检测模块包括第一CAN线检测单元及第二CAN线检测单元;所述输入电源处理模块分别与输入电源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K线检测单元分别与K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K线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K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CAN线检测单元分别与CAN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CAN线单元分别与所述CAN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其中,输入电源处理模块用于为检测电路提供电源;本申请通过将K总线或者CAN总线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达到主控模块读取电压标准,主控模块通过检测引脚的高低电平来进行判断协议类型是否正确。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总线协议类型,提高通信的准确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的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的第一K线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的第二K线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的第一CAN线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的第二CAN线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入电源处理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本方案中,输入电源处理模块用于为检测电路提供电源;本申请通过将K总线或者CAN总线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达到主控模块读取电压标准,主控模块通过检测引脚的高低电平来进行判断协议类型是否正确,从而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总线协议类型,提高通信的准确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的原理框图,包括主控模块1、输入电源处理模块2、K线检测模块3及CAN线检测模块4;K线检测模块3包括第一K线检测单元31及第二K线检测单元32;CAN线检测模块4包括第一CAN线检测单元及第二CAN线检测单元42;
输入电源处理模块2分别与输入电源及主控模块1电连接;
第一K线检测单元31分别与K总线及主控模块1电连接,第二K线检测单元32分别与K总线及主控模块1电连接;
第一CAN线检测单元41分别与CAN总线及主控模块1电连接,第二CAN线单元分别与CAN总线及主控模块1电连接。
现有技术中,对汽车进行诊断测试时,不同的车辆采用的协议类型可能不同,因此下位机就需要支持多种协议的传输类型,最常见的就是K线和CAN线两种协议类型。如图1所示,在诊断测试时,下位机系统的MCU微控制模块通过OBDI I接口向汽车ECU系统发出总线检测指令信号,ECU系统返回总线状态信号,MCU微控制模块再通过软件程序对返回状态信号判断,并最终确定总线类型,再进行数据通信,检测总线类型是否准确的问题与数据通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息息相关。
针对上述缺点,本申请中通过主控模块1、输入电源处理模块2、K线检测模块3及CAN线检测模块4的配合能够检测总线协议类型,提高通信的准确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具体地,主控模块1设置为MCU(Microcontro l l er Un it;MCU),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 ng l e Chip Microcomputer)或者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 lProcess Un 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MCU的芯片型号不作具体先定个。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K线检测单元31为检测LI NE1线的电路单元,第二K线检测单元32为检测LI NE0线的电路单元;第一CAN线检测单元为检测CAN_L线的电路单元,第二CAN线检测单元42为检测CAN_H线的电路单元。
综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在本方案中,包括主控模块1、输入电源处理模块2、K线检测模块3及CAN线检测模块4;K线检测模块3包括第一K线检测单元31及第二K线检测单元32;CAN线检测模块4包括第一CAN线检测单元及第二CAN线检测单元42;输入电源处理模块用于为检测电路提供电源;本申请通过将K总线或者CAN总线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达到主控模块读取电压标准,主控模块通过检测引脚的高低电平来进行判断协议类型是否正确,从而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总线协议类型,提高通信的准确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K线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第一K线检测单元31包括第一二极管D18、第一电阻R82及第二电阻R88;
第一电阻R82的第一端与K总线的L I NE1线电连接,第一电阻R8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88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D18的第一端及主控模块1的PA1_L I NE1_ADC引脚电连接,第二电阻R88的第二端及第一二极管D18的第二端电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K线检测单元31采用降压电路结构,第一电阻R82及第二电阻R88为分压电阻;第一二极管D21用于消除反向电动势,防止电压过压。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第一K线检测单元31还包括第三电阻R85;
第三电阻R85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82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88的第一端及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R85的第二端与主控模块1电连接。
具体地,第三电阻R85为限流电阻,用于防止突变电流损坏主控模块的I O脚。
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二K线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第二K线检测单元32包括第二二极管D21、第四电阻R91及第五电阻R95;
第四电阻R91的第一端与K总线的L I NE0线电连接,第四电阻R9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95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D21的第一端及主控模块1的PA0_L I NE0_ADC引脚电连接,第五电阻R95的第二端及第二二极管D21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K线检测单元32采用降压电路结构,第四电阻R91及第五电阻R95为分压电阻;第二二极管D21用于消除反向电动势,防止电压过压。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第二K线检测单元32包括第六电阻R93;
第六电阻R93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91的第二端、第五电阻R95的第一端及第二二极管D2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六电阻R93的第二端与主控模块1电连接。
具体地,第六电阻R93为限流电阻,用于防止突变电流损坏主控模块的I O脚。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CAN线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第一CAN线检测单元41包括第三二极管D19、第七电阻R83及第八电阻R89;
第七电阻R83的第一端与CAN总线的CAN_L线电连接,第七电阻R8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八电阻R89的第一端、第三二极管D19的第一端及主控模块1的PC2_CANL_ADC引脚电连接,第八电阻R89的第二端及第三二极管D19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CAN线检测单元采用降压电路结构,第七电阻R83及第八电阻R89为分压电阻;第三二极管D19用于消除反向电动势,防止电压过压。
请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二CAN线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第二CAN线检测单元42包括第四二极管D22、第九电阻R92及第十电阻R96;
第九电阻R92的第一端与CAN总线的CAN_H线电连接,第九电阻R9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D22的第一端、第十电阻R96的第一端及主控模块1的PC1_CAN_H_ADC引脚电连接,第四二极管D22的第二端及第十电阻R96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CAN线检测单元42采用降压电路结构,第九电阻R92及第十电阻R96为分压电阻;第四二极管D22用于消除反向电动势,防止电压过压。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第一CAN线检测单元41还包括第十一电阻R94;
第十一电阻R94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七电阻R83的第二端、第八电阻R89的第一端及第三二极管D19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主控模块1电连接。
请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输入电源处理模块的电路图。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输入电源处理模块2包括第五二极管D20、第十二电阻R84、第十三电阻R90及第十四电阻R87;
第十二电阻R84的第一端与输入电源电连接,第十二电阻R8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十三电阻R90的第一端、第十四电阻R87的第一端及第五二极管D20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十三电阻R90的第二端及第五二极管D20的第二端接地,第十四电阻R87的第二端与主控模块1电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电源处理模块2采用降压电路结构,十二电阻R84、第十三电阻R90为分压电阻,第十四电阻R87为限流电阻;第五二极管D20用于消除反向电动势,防止电压过压。
具体地,本申请中二极管D18、D19、D20、D21和D22的型号均为PESD3V3U1 UA/NC。在另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二极管的型号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装置,包括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
对于本申请提供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的介绍,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输入电源处理模块、K线检测模块及CAN线检测模块;所述K线检测模块包括第一K线检测单元及第二K线检测单元;所述CAN线检测模块包括第一CAN线检测单元及第二CAN线检测单元;
所述输入电源处理模块分别与输入电源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K线检测单元分别与K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K线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K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CAN线检测单元分别与CAN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CAN线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CAN总线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K线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K总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K线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K线检测单元包括第二二极管、第四电阻及第五电阻;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K总线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K线检测单元包括第六电阻;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AN线检测单元包括第三二极管、第七电阻及第八电阻;
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CAN总线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AN线检测单元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九电阻及第十电阻;
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CAN总线电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AN线检测单元还包括第十一电阻;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源处理模块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及第十四电阻;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电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五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10.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
CN202223213707.X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 Active CN218570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3707.XU CN218570256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3707.XU CN218570256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0256U true CN218570256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4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3707.XU Active CN218570256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0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8382B (zh) 一种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汽车故障诊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916107B (zh) 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的方法和 整车控制单元
CN112302817A (zh) 一种进气压力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974664U (zh) 一种汽车柴油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仪
CN101286067A (zh) 车载式汽车故障诊断仪
WO2022184069A1 (zh) 汽车总线故障分析方法、诊断设备及总线故障分析系统
CN114384892A (zh) 测试设备及整车控制器的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8536122B (zh) 混合动力汽车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11267756B (zh) 车辆限速控制方法、车辆和介质
CN112712609A (zh)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27271A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故障提示方法和车辆
CN218570256U (zh) 一种obd接口的反馈总线信号检测电路及装置
CN113808299A (zh) 基于故障系统的车辆故障快照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961386A (zh) 一种整车软件版本自动管理方法
CN201199329Y (zh) 车载式汽车故障诊断仪
CN110823577A (zh) 一种车辆pcv系统故障监测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780750A (zh) 用于车辆的中央车载诊断的设备和方法
CN115728665A (zh) 一种电源故障检测电路、方法及系统
CN111636955B (zh) 一种重型柴油车及其发动机后处理防作弊方法、系统
CN113815636A (zh) 一种车辆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1717777U (zh) 离车发动机检测仪
CN114089119A (zh) 高压回路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及存储介质
JPS6393047A (ja) マイクロコンピユ−タ制御機器の自己診断方法
KR20130008702A (ko) 차량 모니터링 장치
CN202083558U (zh) 汽车can总线仪表检测用信号模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