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8654U - 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8654U
CN218568654U CN202223124223.8U CN202223124223U CN218568654U CN 218568654 U CN218568654 U CN 218568654U CN 202223124223 U CN202223124223 U CN 202223124223U CN 218568654 U CN218568654 U CN 218568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mounting
groove
shaft
moun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42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洪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xin Tongchu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xin Tongchu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xin Tongchu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xin Tongchu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42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8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8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8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具体涉及电感绕线机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机体的底端面设置有底板,机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的外部套设有绕线筒,所述安装轴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通过设计的限位组件便于提高绕线筒与安装轴连接时的牢固性,使得绕线机在运行时,绕线筒不会轻易的发生偏移掉落,并且在绕线结束后也可以快速的将绕线筒取下,操作起来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实用效果较好;通过设计的安装组件便于工人将安装轴与安装板进行安装连接,简单易操作,并且也不会影响安装轴与安装板连接的稳固性,提高了工人前期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电感绕线机是一种机械装置,该设计是为了缠绕线圈和计算旋转周数,使用附在绕线机上的黑白磁盘来完成,该磁盘也确定电机的旋转方向,电感绕线机是由多个部分组合而成,自动绕线机构则是该机械装置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在使用时,绕线筒在与安装轴进行连接时牢固性不够好,使得绕线机在运行的过程中绕线筒可能会发生偏移掉落,实用效果不够好,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2、现有的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在使用时,安装轴与安装板是焊接固定的,不便于对安装轴进行拆卸更换,不便于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更换不同长度或者不同形状的安装轴,适用性不够高,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在使用时,绕线筒在与安装轴进行连接时牢固性不够好,使得绕线机在运行的过程中绕线筒可能会发生偏移掉落,实用效果不够好,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包括机体,机体的底端面设置有底板,机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的外部套设有绕线筒,所述安装轴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安装轴与安装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鼓簧,安装轴的一端设置有鼓簧,安装轴的一端表面开设有供鼓簧安装的限位环槽,绕线筒的一端表面对称设置有连接卡槽,安装板朝向绕线筒的表面对称设置有限位磁块,限位磁块与连接卡槽卡合连接,限位磁块的表面与连接卡槽的内部表面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轴朝向安装板的端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表面与绕线筒的一端开口处内壁挤压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鼓簧的中部外径大于安装轴端部表面直径,限位凸起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柱,安装板朝向安装轴的表面中部设置有固定柱,安装轴朝向安装板的端部表面开设有安装卡槽,固定柱与安装卡槽卡合连接,安装轴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外侧表面对称开设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的内侧底部开设有限位插孔,固定柱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贯穿槽,限位插孔与贯穿槽呈相通状,贯穿槽与限位插孔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的端部开设有螺纹限位柱的端部处于限位凹槽的内部,限位柱的端部对称套设有限位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螺母的表面对称设置有固定凸起,固定凸起呈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柱与限位柱呈十字交叉状,固定凸起的顶部低于限位凹槽的开口处水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限位组件便于提高绕线筒与安装轴连接时的牢固性,使得绕线机在运行时,绕线筒不会轻易的发生偏移掉落,并且在绕线结束后也可以快速的将绕线筒取下,操作起来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实用效果较好;
2、通过设计的安装组件便于工人将安装轴与安装板进行安装连接,简单易操作,并且也不会影响安装轴与安装板连接的稳固性,提高了工人前期的安装效率,同时也便于后期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拆卸更换不同长度或者不同形状的安装轴,适用性提高,实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组件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底板;3、传动轴;4、安装板;5、安装轴;6、绕线筒;7、限位组件;8、安装组件;71、鼓簧;72、限位环槽;73、限位磁块;74、连接卡槽;75、限位凸起;81、固定柱;82、安装卡槽;83、限位凹槽;84、限位柱;85、贯穿槽;86、限位插孔;87、限位螺母;88、固定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
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包括机体1,机体1的底端面设置有底板2,机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传动轴3,传动轴3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安装轴5,安装轴5的外部套设有绕线筒6,安装轴5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7,安装轴5与安装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组件8。
限位组件7包括鼓簧71,安装轴5的一端设置有鼓簧71,安装轴5的一端表面开设有供鼓簧71安装的限位环槽72,绕线筒6的一端表面对称设置有连接卡槽74,安装板4朝向绕线筒6的表面对称设置有限位磁块73,限位磁块73与连接卡槽74卡合连接,限位磁块73的表面与连接卡槽74的内部表面磁连接,便于提高绕线筒6与安装轴5连接的稳固性,使得绕线机在运行时绕线筒6不会轻易的发生偏移掉落,实用效果较好;安装轴5朝向安装板4的端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75,鼓簧71的中部外径大于安装轴5端部表面直径,限位凸起75的横截面呈三角形,限位凸起75的表面与绕线筒6的一端开口处内壁挤压贴合,便于进一步提高绕线筒6卡合的稳固性。
在图2和图3中:安装组件8包括固定柱81,安装板4朝向安装轴5的表面中部设置有固定柱81,安装轴5朝向安装板4的端部表面开设有安装卡槽82,固定柱81与安装卡槽82卡合连接,安装轴5靠近安装板4的一端外侧表面对称开设有限位凹槽83,限位凹槽83的内侧底部开设有限位插孔86,固定柱8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贯穿槽85,限位插孔86与贯穿槽85呈相通状,贯穿槽85与限位插孔86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84,限位柱84的端部开设有螺纹限位柱84的端部处于限位凹槽83的内部,限位柱84的端部对称套设有限位螺母87,便于将安装轴5与安装板4进行安装连接,同时也便于后期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拆卸更换不同长度或者不同形状的安装轴5,适用性提高,实用性较好;限位螺母87的表面对称设置有固定凸起88,固定凸起88呈弧形,固定柱81与限位柱84呈十字交叉状,固定凸起88的顶部低于限位凹槽83的开口处水平面,便于对限位螺母87进行拆卸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前期将安装轴5与安装板4进行安装连接时,首先推动安装轴5向安装板4的表面移动,与此同时使得安装卡槽82的端部开口处与固定柱81的一端对齐,接着继续推动安装轴5,使得固定柱81与安装卡槽82卡合连接,此时安装轴5的一端表面会与安装板4的一侧表面贴合连接,在固定柱81与安装卡槽82卡合完成后,这时限位插孔86的一端开口处会与固定柱81一端表面的贯穿槽85的开口处对齐,然后再将限位柱84的一端通过限位凹槽83向限位插孔86的内部插入,使得限位插孔86的一端贯穿通过贯穿槽85的内部,并且限位柱84的端部会延伸至另一个限位插孔86的开口处外部,从而使得限位柱84与固定柱81呈十字交叉状,接着在将限位螺母87向限位柱84的端部旋入,握住固定凸起88带动限位螺母87进行转动即可,使得限位螺母87的表面与限位凹槽83的内侧表面紧密贴合,此时便完成了安装轴5与安装板4的固定连接,操作起来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人前期的安装效率,并且也便于后期更换不同长度或者不同形状的安装轴5,适用性提高,实用效果较好;本实用新型在将绕线筒6套设于安装轴5的外部时,首先推动绕线筒6向安装轴5的端部移动,这时绕线筒6的一端开口处会与安装轴5的一端表面对齐,接着继续推动绕线筒6,使得绕线筒6的一端内壁对限位环槽72内部的鼓簧71造成挤压,此时鼓簧71会发生形变,直至绕线筒6完全卡合至安装轴5的外部时,限位环槽72内部的鼓簧71会回弹,并对绕线筒6进行限位,与此同时绕线筒6一端表面的连接卡槽74会与安装板4一侧表面的限位磁块73卡合连接,并且限位磁块73的表面会与连接卡槽74的内部表面磁连接,同时安装轴5一端的限位凸起75的的表面会与绕线筒6一端内壁挤压贴合,从而提高了绕线筒6与安装轴5卡合时的牢固性,使得绕线机在运行时绕线筒6不会轻易的发生偏移掉落,实用性较好。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包括机体(1),机体(1)的底端面设置有底板(2),机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传动轴(3),传动轴(3)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安装轴(5),安装轴(5)的外部套设有绕线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5)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7),安装轴(5)与安装板(4)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组件(8);
所述限位组件(7)包括鼓簧(71),安装轴(5)的一端设置有鼓簧(71),安装轴(5)的一端表面开设有供鼓簧(71)安装的限位环槽(72),绕线筒(6)的一端表面对称设置有连接卡槽(74),安装板(4)朝向绕线筒(6)的表面对称设置有限位磁块(73),限位磁块(73)与连接卡槽(74)卡合连接,限位磁块(73)的表面与连接卡槽(74)的内部表面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5)朝向安装板(4)的端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限位凸起(75),限位凸起(75)的表面与绕线筒(6)的一端开口处内壁挤压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鼓簧(71)的中部外径大于安装轴(5)端部表面直径,限位凸起(75)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8)包括固定柱(81),安装板(4)朝向安装轴(5)的表面中部设置有固定柱(81),安装轴(5)朝向安装板(4)的端部表面开设有安装卡槽(82),固定柱(81)与安装卡槽(82)卡合连接,安装轴(5)靠近安装板(4)的一端外侧表面对称开设有限位凹槽(83),限位凹槽(83)的内侧底部开设有限位插孔(86),固定柱(8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贯穿槽(85),限位插孔(86)与贯穿槽(85)呈相通状,贯穿槽(85)与限位插孔(86)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84),限位柱(84)的端部开设有螺纹限位柱(84)的端部处于限位凹槽(83)的内部,限位柱(84)的端部对称套设有限位螺母(8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母(87)的表面对称设置有固定凸起(88),固定凸起(88)呈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81)与限位柱(84)呈十字交叉状,固定凸起(88)的顶部低于限位凹槽(83)的开口处水平面。
CN202223124223.8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 Active CN218568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4223.8U CN218568654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4223.8U CN218568654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8654U true CN218568654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5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4223.8U Active CN218568654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8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2062B (zh) 永磁电机定转子合装装置及方法
CN218568654U (zh) 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
CN209880400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自动缠绕装置
CN108298375A (zh) 一种电缆收卷装置
CN204947758U (zh) 电机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2737266A (zh) 永磁步进电机及电子设备
CN218771466U (zh) 一种马达多层装配式转子
CN202405911U (zh) 大型电机焊接机座
CN111442235B (zh) 一种升降式节能环保型路灯
CN210979392U (zh) 一种用于led灯管生产的自动定位压针装置
CN215847991U (zh) 一种花帽定距环拆装工具
CN216490016U (zh) 一种自起动同步磁阻电机
CN210272995U (zh) 一种用于制作镇流器信号线的剥线机
CN216562755U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的绕制限位机构
CN211908601U (zh) 一种分块定子的多块连绕绕线工装
CN219577509U (zh) 一种异步电机控制器
CN207782633U (zh) 一种工具用带无接触式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电机
CN217240537U (zh) 一种定子铁芯绕线固定工装
CN210958109U (zh) 步进电机线圈骨架
CN217983030U (zh) 一种r型变压器及其铁芯固定架
CN218658690U (zh) 一种直流电机铁芯生产用装配工装
CN111049066A (zh) 一种电线剥皮机构用线体导向装置
CN215344322U (zh) 一种大功率电机转子装配旋转机构
CN214476951U (zh) 一种多头多工位电感磁芯绕线装置
CN211517764U (zh) 一种木门生产加工用多功能立铣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