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6098U - 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6098U
CN218566098U CN202220329768.3U CN202220329768U CN218566098U CN 218566098 U CN218566098 U CN 218566098U CN 202220329768 U CN202220329768 U CN 202220329768U CN 218566098 U CN218566098 U CN 218566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heat pump
circulating
type hea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97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士伟
张军明
蔡壮壮
崔永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iu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iu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iu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iud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297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6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6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6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包括底座、由立柱、横梁组成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靠近所述第二框架设置;且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分隔墙板;所述第一框架内设置有若干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两侧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远离所述循环风机的一面设置有辅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时循环风先经过辅热装置加热,再经过一侧冷凝器升温,通过循环风机的搬运输送,再经过另一侧的冷凝器升温,最后再经过辅热装置升温;由低温高湿的循环风转变为高温低湿的高温热风,对物料持续升温。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主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大功率热泵机组的结构是:风机在上面,换热器在下方,这种设置虽然能够达到热交换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单风口进风,热交换效率并不高,时间长了还会引起主机的发热,当主机发热时极易容易造成设备老化,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而且能耗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包括底座、由立柱、横梁组成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靠近所述第二框架设置;且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分隔墙板;所述第一框架内设置有若干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两侧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远离所述循环风机的一面设置有辅热装置; 所述第二框架内从上到下设置有蒸发器、排湿风机、热交换器、风阀和压缩机,所述第二框架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个外排湿风机,且所述外排湿风机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上部,所述蒸发器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的风道; 两所述冷凝器的下方设置有排湿口,所述排湿口通过钣金件与热交换器连接,两所述冷凝器之间设置有主机补风口,所述主机补风口位于所述排湿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框架上远离所述主机补风口的一侧设置有新风补风口,所述新风补风口与所述主机补风口相对设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冷凝器在所述第一框架内呈八字型或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结构设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辅热装置可采用电辅热或蒸汽散热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辅热装置表面安装有钣金件,所述钣金件上开设有若干个规则或不规则的冲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蒸发器的下方设置有集水盘,所述集水盘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风机、所述外排湿风机和排湿风机的数量均大于等于1。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热交换器将排湿风机输出的高温高湿的热风和风阀补充的低温低湿的冷风进行置换,置换后的热风通过排湿风机输送到蒸发器上进行二次利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排湿口位置冷凝器的下方,通过钣金件连接热交换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主机补风口位于两台冷凝器中间,室外冷风通过热交换器换热后,新风补充到烘房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时循环风先经过辅热装置加热,再经过一侧冷凝器升温,通过循环风机的平吹输送,再经过另一侧的冷凝器升温,最后再经过辅热装置升温;由低温高湿的循环风转变为高温低湿的高温热风,多次通过冷凝器进行升温,可对物料持续升温,且增温效果更好,更显著;
2、增加循环风机,增加风场与冷凝器、辅热装置热交换次数,提高热效率,使热泵主机运行更节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B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排湿风机,2-冷凝器,3-循环风机,4-辅热装置,5-压缩机,6-蒸发器,7-排湿风机,8-热交换器,9-风阀,10-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冲孔,13-集水盘,14-风道,15-排湿口,16-主机补风口,17-新风补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中所示,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包括底座、由立柱、横梁组成的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1,所述第一框架10靠近所述第二框架11设置;且所述第一框架10和所述第二框架11之间设置有分隔墙板;
所述第一框架10内设置有若干循环风机3,所述循环风机3的两侧设置有冷凝器2,所述冷凝器2的远离所述循环风机3的一面设置有辅热装置4;
所述第二框架11内从上到下设置有蒸发器6、排湿风机、热交换器8、风阀9和压缩机5,所述第二框架11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个外排湿风机1,且所述外排湿风机1位于所述蒸发器6的上部,所述蒸发器6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11内,所述第一框架1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框架1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的风道14; 两所述冷凝器的下方设置有排湿口,所述排湿口通过钣金件与热交换器连接,,两所述冷凝器之间设置有主机补风口,所述主机补风口位于所述排湿口的上方,所述第二框架上远离所述主机补风口的一侧设置有新风补风口,所述新风补风口与所述主机补风口相对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冷凝器2在所述第一框架10内呈八字型或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结构设置,在循环风机3的作用下能够将吹入的风进行多次加热升温。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辅热装置4可采用电辅热或蒸汽散热器。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辅热装置4表面安装有钣金件,所述钣金件上开设有若干个规则或不规则的冲孔12,便于风场循环,冲孔12的形状不受限制,单一使用或者多个组合使用均可。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蒸发器6的下方设置有集水盘13,所述集水盘13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把接水盘内的水排到主机外部去,确保运行安全。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循环风机3、所述外排湿风机1和排湿风机的数量均大于等于1。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排湿口位置冷凝器的下方,通过钣金件连接热交换器;排湿口外侧安装有钣金件,钣金件上开孔形状是各种形状都能满足使用要求。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主机补风口位于两台冷凝器中间,另外一端连接热交换器,室外冷风通过热交换器换热后,新风补充到烘房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热交换器8将排湿风机7输出的高温高湿的热风和风阀(9)补充的低温低湿的冷风进行置换,置换后的热风通过排湿风机7输送到蒸发器6上进行二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工作状态时循环风先经过辅热装置4加热,再经过一侧冷凝器2升温,通过循环风机3的搬运输送,再经过另一侧的冷凝器2升温,最后再经过辅热装置4升温;由低温高湿的循环风转变为高温低湿的高温热风,对物料持续升温;根据温度监测装置、湿度监测元件的监控,实时反馈到控制器上,由控制器发出指令,调节冷凝器2、辅热装置4运行的功率;增加循环风机3,增加风场与冷凝器2、辅热装置4热交换次数,提高热效率,使热泵主机运行更节能,根据控制器发出指令,排湿风机和补风的风阀9同时打开,高温高湿的热风和低温低湿的冷风通过热交换装置的置换,把低温低湿的冷风变为中温低湿的温风,温风通过冷凝器2内部的循环风机3的搬运,参与到整个风场的运行中去;高温高湿的热风通过热交换的置换后,通过排湿风机输送到蒸发器6上,对预热进行二次利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由立柱、横梁组成的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1),所述第一框架(10)靠近所述第二框架(11)设置;且所述第一框架(10)和所述第二框架(11)之间设置有 分隔墙板;
所述第一框架(10)内设置有若干循环风机(3),所述循环风机(3)的两侧设置有冷凝器(2),所述冷凝器(2)远离所述循环风机(3)的一面设置有辅热装置(4);
所述第二框架(11)内从上到下设置有蒸发器(6)、排湿风机(7)、热交换器(8)、风阀(9)和压缩机(5),所述第二框架(11)的上部设置有若干个外排湿风机(1),且所述外排湿风机(1)位于所述蒸发器(6)的上部,所述蒸发器(6)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11)内,所述第一框架(1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框架(1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的风道(14);
两所述冷凝器(2)的下方设置有排湿口(15),所述排湿口(15)通过钣金件与热交换器(8)连接,两所述冷凝器(2)之间设置有主机补风口(16),所述主机补风口(16)位于所述排湿口(15)的上方,所述第二框架(11)上远离所述主机补风口(16)的一侧设置有新风补风口(17),所述新风补风口(17)与所述主机补风口(16)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在所述第一框架(10)内呈八字型或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装置(4)可采用电辅热或蒸汽散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装置(4)表面安装有钣金件,所述钣金件上开设有若干个规则或不规则的冲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6)的下方设置有集水盘(13),所述集水盘(13)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3)、所述外排湿风机(1)和排湿风机(7)的数量均大于等于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8)将排湿风机(7)输出的高温高湿的热风和风阀(9)补充的低温低湿的冷风进行置换,置换后的热风通过排湿风机(7)输送到蒸发器(6)上进行二次利用。
CN202220329768.3U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 Active CN218566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9768.3U CN218566098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9768.3U CN218566098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6098U true CN218566098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3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9768.3U Active CN218566098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6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55644B1 (ko) 자동 항온 제습 장치
CN207230813U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及机柜
EP1628082A3 (en) Stand-type air conditioner
CN105352345B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
CN211650466U (zh) 冷凝水再利用的节能新风空调
CN110748963A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N218566098U (zh) 一种循环型热泵主机
CN2884089Y (zh) 箱式热泵干燥、烘烤炉
CN215962892U (zh) 一种具有快速分离功能的工业除湿机
CN212777670U (zh) 电控盒散热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CN211146701U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
CN209768053U (zh) 一种换热系统及采用其的直流充电机
CN201852483U (zh) 湿球型水冷却塔
CN106931565A (zh) 冷却装置及具该冷却装置的空调
CN220541247U (zh) 除湿机
CN21847257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电气柜
CN220506985U (zh) 换气装置、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CN217504179U (zh) 一种热泵烘干设备及热泵烤房
CN217504180U (zh) 一种热泵烘干设备及热泵烤房
CN210202333U (zh) 一种数据中心用冷却模块
CN109458758A (zh) 多能源互补的空气源热泵
CN220582587U (zh) 除湿机
CN212805873U (zh) 一种高效半导体除湿机
CN210892626U (zh) 一种排湿余热回收器
CN212339463U (zh) 一种高速出风窄立面空调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