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3010U -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3010U
CN218563010U CN202222515149.6U CN202222515149U CN218563010U CN 218563010 U CN218563010 U CN 218563010U CN 202222515149 U CN202222515149 U CN 202222515149U CN 218563010 U CN218563010 U CN 218563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plate
rib
plastic
rough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151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培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5151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3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3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3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通过固定构件安装在下模板上并围设成多边形模腔;每个上模板由若干个截面呈L型的塑料模板构件顺接组成;塑料模板构件包括前板、底板及端板,前板上端设有出筋口,在前板朝向多边形模腔一侧表面上设有粗糙面构件,在背面的前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加强构件;粗糙面构件和加强构件中至少其一布置在出筋口附近;相邻塑料模板构件之间在端板处通过连接构件组拼。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解决现有叠合钢制模具加工粗糙面比较难,重量高,通用性差的问题;还能够结构现有铝合金模具粗糙面达不到设计要求,出模困难,通用性差,造价高的问题;同时具有便于循环再生,更加环保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板模具,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属于及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知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因节省资源材料,施工速度快,整体质量好,不产生建筑垃圾,绿色环保等优点,得以在我国全面推广,而叠合楼板是装配式建筑中的产品之一。
目前,用于加工叠合板的模具基本是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钢制模具,因为加工粗糙面比较难,只能在上边焊接粗糙面,这样很难达到设计要求,且重量高,通用性差,但是相比铝合金模具要便宜,所以市场中占有比例较高;
第二类是铝合金模具,其重量轻,加工比较简单,粗糙面只能靠压花来解决,同样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且其出筋位置没有喷涂层容易被混凝土氧化,出模困难,通用性差;最重要的是这类模具造价高,导致市场占有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该塑料模具不仅能够解决现有叠合钢制模具加工粗糙面比较难,重量高,通用性差的问题;还能够结构现有铝合金模具粗糙面达不到设计要求,出模困难,通用性差,造价高的问题;同时具有便于循环再生,更加环保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多个所述上模板通过固定构件安装在下模板的上部,并首尾相接围设成多边形模腔;
每个所述上模板由若干个截面呈L型的塑料模板构件顺接组成;所述塑料模板构件包括前板、底板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端板,所述前板的上端设有出筋口,在前板朝向多边形模腔一侧的表面上设有粗糙面构件,在背离多边形模腔一侧前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加强构件;粗糙面构件和加强构件中至少其一布置在出筋口附近;相邻塑料模板构件之间在端板处通过连接构件组拼。
可选的,所述粗糙面构件包括多个以预设规律排列的凸台部,其中部分凸台部正对出筋口设置。
可选的,所述粗糙面构件由三排竖向间隔布置的凸台组构成,每个凸台组包括多个横向间隔排列的凸台部,位于最下面一排的凸台组的凸台部与出筋口对齐。
可选的,所述加强构件包括设置在出筋口之间的第一加强筋板以及设置在出筋口附近的第二加强筋板。
可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板设在出筋口的下方或侧方,至少与其部分重叠;或者由与出筋口对齐且规格大于其他位置的凸台部代替第二加强筋板。
可选的,所述出筋口的截面形状为U型;所述第一加强筋板和第二加强筋板的整体形状为半圆柱体。
可选的,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螺栓紧固件,配合连接在所述端板上开设的呈三角布置的三个连接孔处。
可选的,所述固定构件为具有安装孔的强磁体固定块,分别通过紧固件与上模板和下模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塑料模板构件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900/1000mm、40-65mm及38-90mm。
可选的,所述塑料模板构件采用塑料合金材料与玻纤增强PP材料注塑成型。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创新性使用塑料模具,更便于选用循环再生材料,实现100%回收,更加绿色环保;
2)基于塑料模具的前提,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等工艺加工出符合要求的粗糙面构件和加强构件,降低了制造和出模难度及造价,减轻了重量,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1中塑料模板构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1中塑料模板构件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1中塑料模板构件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2中塑料模板构件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3中塑料模板构件的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3中塑料模板构件的后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4中塑料模板构件的右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板;11-塑料模板构件;111-前板;1111-出筋口;1112-粗糙面构件;1112-1-凸台部;112-底板;113-端板;114-加强构件;1141-第一加强筋板;1142-第二加强筋板;2-下模板,3-固定构件;4-多边形模腔;5-连接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多个所述上模板1通过固定构件3安装在下模板2的上部,并首尾相接围设成多边形模腔4;
每个所述上模板1由若干个截面呈L型的塑料模板构件11顺接组成;所述塑料模板构件11包括前板111、底板112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端板113,所述前板111的上端设有出筋口1111,在前板111朝向多边形模腔4一侧的表面上设有粗糙面构件1112,在背离多边形模腔4一侧前板111与底板112之间设有加强构件114;粗糙面构件1112和加强构件114中至少其一布置在出筋口1111附近;相邻塑料模板构件11之间在端板113处通过连接构件5组拼在一起。
上述出筋口1111既可以通过预设与塑料模板构件11一同加工出来,也可以预先不加工出筋口1111,后续再根据施工场景加工,以满足非标产品的需求,通用性更强。
具体实施中,本实施例采用四个长度一致的上模板1围成一个四边形的模腔,其中每个塑料模板构件11也规格一样。不限于此,还可以将单个塑料模板构件11的长度进行区别化设计,和或改变每个上模板1的塑料模板构件11数量,已获得不规则的任意多边形模腔4,用于满足各类型标准或非标准规格叠合板的生产。
基于本实施例1创新地设计了塑料模板构件11的上模板1,从而粗糙面构件1112和加强构件114的加工方面来说,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等方法实现,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粗糙面设计水平和生产效率,同时重量较轻,造价降低;从组拼使用方面来说,通用性更好,便于循环利用,更加环保。提高粗糙面设计水平体现在,本实施例1与混凝土接触面上模板粗糙面可以达到85%以上,可以满足任何装配式叠合板的技术标准。
在本实施例1进一步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粗糙面构件1112包括多个以预设规律排列的凸台部1112-1,其中部分凸台部1112-1正对出筋口1111设置。
预设规律既可以是本实施方式给出的整体一致横向,又可以整体一致纵向、或者整体一致斜向、或整体呈弧形/任意图形、或整体无规则的任意分布、或者以上各种形式的任意组合等。正对出筋口1111的部分凸台部1112-1起到增强该部分结构刚性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1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粗糙面构件1112由三排竖向间隔布置的凸台组构成,每个凸台组包括多个横向间隔排列的凸台部1112-1,位于最下面一排的凸台组的凸台部1112-1与出筋口1111对齐。
三排连续走向的凸台组,可以满足工程设计接触面80%以上的粗糙面要求,同时与出筋口1111对齐的凸台部1112-1兼具为产品增加刚性作用及粗糙面作用。
在本实施例1进一步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构件114包括设置在出筋口1111之间的第一加强筋板1141以及设置在出筋口1111附近的第二加强筋板1142。加强构件114的设计,主要是用于解决放置钢筋的出筋口1111刚性差的问题,也利于更加顺利出模。
在本实施例1进一步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加强筋板1142设在出筋口1111的下方,为一个整体横向连贯的筋板,出筋口1111与该筋板的部分重叠。
在本实施例1进一步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出筋口1111的截面形状为U型;所述第一加强筋板1141和第二加强筋板1142的整体形状为半圆柱体。
U型的出筋口1111及半圆柱体的第一加强筋板1141和第二加强筋板1142设计,都能够改善出模的效率和质量。
在本实施例1进一步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构件5包括螺栓紧固件,配合连接在所述端板113上开设的呈三角布置的三个连接孔处。
相邻塑料模板构件11直接采用三角布置的三根螺栓紧固件连接,保证了定位准确及连接牢固,其中的螺栓紧固件可以选用6mm螺栓。
在本实施例1进一步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构件3为具有安装孔的强磁体固定块,分别通过紧固件与上模板1和下模板2固定连接。
下模板2通常为铸铁等含有铁/钴/镍成分的磁性材料,既可以利用安装孔配合螺栓等紧固件将上模板1与下模板2固定在一起,又可以利用强磁体固定块的吸附力强化连接,具体是可以把上模板1的底板112固定在下模板2上。
实施例2
在图5所示实施例2中,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与上述实施例1采用一致的技术方案,不同点仅在于以下方面:所述第二加强筋板1142同样设在出筋口1111的下方,但为横向的间断结构,单个第二加强筋板1142整体对其出筋口1111下方设置,与其全部重叠。该结构形式的第二加强筋板1142也在钢筋放置后起到支撑作用,优化出模所需的刚性,避免结构变形损坏。
实施例3
在图6所示实施例3中,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与上述实施例1采用一致的技术方案,不同点仅在于以下方面:所述第二加强筋板1142设在出筋口1111的侧方,由下方向上延伸后与部分重叠,一样可以发挥对出筋口1111的强化作用。
实施例4
在图7和图8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4中,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与上述实施例1或2或3采用一致的技术方案,不同点仅在于以下方面:本实施例4中不设置第二加强筋板1142,而是由与出筋口1111对齐且规格大于其他位置的凸台部1112-1代替,还是能够保证最薄弱的出筋口1111位置不断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1-4进一步的共同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塑料模板构件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900/1000mm、40-65mm及38-90mm。模具的长度根据产品出筋间距设计,大部分间距为150mm,180mm,200mm,所以上模板设计为900mm,1000mm长度,上模板连接起来可以满足出筋间距。同理,塑料模板构件的宽、高尺寸也取自最常用到的范围,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选定其他数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1-4进一步的共同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塑料模板构件采用塑料合金材料与玻纤增强PP材料注塑成型。
塑料合金材料是指ps和abs的合成材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混炼后拉丝出来的材料,玻纤增强pp是指pp材料与玻纤混合做出来的材料。采用塑料合金材料与玻纤增强PP材料注塑成型的塑料模板构件,满足工程耐高温/高冲击、耐寒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出任何简单修改和同等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多个所述上模板通过固定构件安装在下模板的上部,并首尾相接围设成多边形模腔;其特征是:
每个所述上模板由若干个截面呈L型的塑料模板构件顺接组成;所述塑料模板构件包括前板、底板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端板,所述前板的上端设有出筋口,在前板朝向多边形模腔一侧的表面上设有粗糙面构件,在背离多边形模腔一侧前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加强构件;粗糙面构件和加强构件中至少其一布置在出筋口附近;相邻塑料模板构件之间在端板处通过连接构件组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粗糙面构件包括多个以预设规律排列的凸台部,其中部分凸台部正对出筋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粗糙面构件由三排竖向间隔布置的凸台组构成,每个凸台组包括多个横向间隔排列的凸台部,位于最下面一排的凸台组的凸台部与出筋口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构件包括设置在出筋口之间的第一加强筋板以及设置在出筋口附近的第二加强筋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加强筋板设在出筋口的下方或侧方,至少与其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出筋口的截面形状为U型;所述第一加强筋板和第二加强筋板的整体形状为半圆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螺栓紧固件,配合连接在所述端板上开设的呈三角布置的三个连接孔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构件为具有安装孔的强磁体固定块,分别通过紧固件与上模板和下模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塑料模板构件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900/1000mm、40-65mm及38-90mm。
CN202222515149.6U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 Active CN218563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5149.6U CN218563010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5149.6U CN218563010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3010U true CN218563010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2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15149.6U Active CN218563010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3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2666A (zh) 一种拼接式预制叠合楼板成型模具及其拼装方法
CN210132622U (zh) 一种用于预制镂空混凝土墙板的模具
CN218563010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塑料模具
CN210254121U (zh) 一种砂型造型机用砂箱注胶模具
CN109318351B (zh)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组合模具
CN215749840U (zh) 预制楼梯模具
CN216299618U (zh) 一种通用的叠合板生产模具
CN206066663U (zh) 一种制砖机用成型模具
CN100458086C (zh) 用来建造游泳池的板
CN111070389A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通用组合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8321851U (zh) 紊流片生产模具
CN2154884Y (zh) 建筑施工钢塑模板
CN217225975U (zh) 一种可多项目通用的预制墙板模具
CN211806821U (zh) 一种出筋边模
CN213477634U (zh) 一种缺口工装及楼板模具
CN211806823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通用组合模具
CN110228127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t梁u型电缆槽塑模
CN214981876U (zh) 一种组合式砌块生产模具
CN115302615B (zh) 一种模数化叠合楼板模具及叠合楼板制作方法
CN102848456B (zh) 轻质墙板的成型模具
CN211806845U (zh) 一种可调节式四脚水泥马镫模具
CN216031502U (zh) 一种榫槽造型模、公模组件及模具
CN211682766U (zh) 一种浇筑柱体装配式浇筑模
CN219190622U (zh) 一种混凝土楼板键槽成型组件
CN113071037A (zh) 一种新型浇注母线连接器浇注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