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2585U - 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 - Google Patents

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2585U
CN218562585U CN202223118267.XU CN202223118267U CN218562585U CN 218562585 U CN218562585 U CN 218562585U CN 202223118267 U CN202223118267 U CN 202223118267U CN 218562585 U CN218562585 U CN 218562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independent concrete
concrete foundations
frame
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82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争强
王开鹏
李伟
吴雷飞
姚寒涓
徐岩军
黄开雷
王国平
高彦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ailwa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82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2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2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2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设在地面上的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相邻的独立混凝土基础之间间隔设置,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高程,独立混凝土基础的上方均设有一个立柱,立柱下端与独立混凝土基础固定连接,立柱上端设有框架组件,所有的立柱均与框架组件连接,框架组件的外侧四周分别设有一个悬挑梁,框架组件的上方设有临建安装平台;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在地面依矩形阵列方式分布,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组成的矩形中间设有施工便道。利用建筑施工现场内道路的上部空间搭设临建,解决施工现场临时用地狭小而无法在现场搭设临建的问题。

Description

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
背景技术
临建,是指施工单位为进行工程施工所必须搭设的生活和生产用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临时设施。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城市更新,城市密集区的建筑施工越来越多。建筑施工现场不仅需要搭设临建设施外,往往还要设置其他一些功能区域。而城市密集区的建筑用地通常比较狭小,施工临建是建筑施工现场重要的临时设施,在现场寻找场地进行临建搭设,场地往往不足,易造成临建标准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在外租用场地搭建,不仅费用高,位置受外部环境限制,往往搭设远离建筑场地,而这种临建布置最终给施工管理带来很多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可利用施工道路的上部空间搭设临建,解决施工现场临时用地狭小而无法在现场搭设临建设施的问题。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包括设在地面上的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相邻的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之间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高程,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的上方均均设有一个立柱,所述立柱下端与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上端设有框架组件,所有的所述立柱均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所述框架组件的外侧四周分别设有一个悬挑梁,所述框架组件的上方设有临建安装平台;若干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在地面依矩形阵列方式分布,若干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组成的矩形中间设有施工便道。
进一步地,所述施工便道的形状为十字型,所述施工便道将若干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在地面上组成的矩形等分成四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施工便道将若干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等分成四部分中的其中一部分内相邻的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施工便道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高度高于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组件包括若干框架梁,若干所述框架梁分别设在若干所述立柱的上端之间,且所述框架梁与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平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梁之间均设有平台梁,所述平台梁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框架梁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悬挑梁与对应位置最外侧的所述立柱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临建安装平台包括若干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若干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在所述框架梁、所述平台梁和所述悬挑梁构成的平面内满铺,且所述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两端的下侧均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框架梁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由方形钢制成;所述框架梁、所述平台梁和悬挑梁均由工字钢制成。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利用立柱在施工便道的上部搭建临建安装平台,然后在临建安装平台上进行临建设施的搭建,从而有效的将建筑施工现场中的道路上方的空间利用起来,并且不会影响施工便道上车辆的通行。这样一方面可使施工现场布置紧凑、合理,节约土地。节省掉向外租用临建设施搭建场地的费用;搭设材料为钢结构这样可进行工具化管理,可以重复利用,减少一次投入费用。临建设施由于在现场集中设置,这样可实现现场管理一体化,也解决了现场分散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独立混凝土基础;2、立柱;3、框架组件;31、框架梁;4、悬挑梁;5、临建安装平台;51、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6、施工便道;7、平台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申请所披露的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包括设在地面上的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1,相邻的独立混凝土基础1之间间隔设置,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1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高程,独立混凝土基础1的上方均设有一个立柱2,立柱2下端与独立混凝土基础1固定连接,立柱2上端设有框架组件3,所有的立柱2均与框架组件3连接,框架组件3的外侧四周分别设有一个悬挑梁4,框架组件3的上方设有临建安装平台5;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1在地面依矩形阵列方式分布,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1组成的矩形中间设有施工便道6。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施工便道6为双行车道,独立混凝土基础1由土建单位先在施工便道6旁边的土地上进行制作和预埋,确保独立混凝土基础1足够的稳固,且保证固定好的独立混凝土基础1的顶面高程一致,这样可方便后续立柱2的安装,使同一规格的立柱2顶部也在同一高程。如图3所示,独立混凝土基础1上预埋有螺栓,安装立柱2时,立柱2的下端的底板通过螺母与预埋螺栓配合固定在独立混凝土的基础上,这种连接方式,便于立柱与混凝土拆装,实现立柱的二次利用。立柱2的上端通过与框架组件3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组件3通过立柱2也可以获得足够的支撑力,这样方便在其上布设临建安装平台5,临建安装平台5可为后续的临建设施搭建提供一个平整安全的基础,设置的悬挑梁4可将临建安装平台5的范围向外扩充,方便在其上搭建对承载力要求稍低的临建设施外侧的通行道,在施工便道6两侧的立柱2由于间距较大,可在这些立柱2的上端增设斜撑杆,从而提高施工便道6上方悬空框架组件3部分的强度,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1在地面依矩形阵列方式分布,这样其上的立柱2也是同样的分布方式,这样不仅有助于立柱2的流程化施工,也可使上部结构均匀的获得立柱2的支撑。
本实施例通过利用立柱在施工便道6的上部搭建临建安装平台5,然后在临建安装平台5上进行临建设施的搭建,临建设施可以为现场人员提供办公和生活等场所,从而有效的将建筑施工现场中的道路上方的空间利用起来,并且不会影响施工便道6上车辆的通行。这样可使施工现场布置紧凑、合理,节约土地。节省掉向外租用临建设施搭建场地的费用。临建设施由于在现场集中设置,这样可实现现场管理一体化,也解决了现场分散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施工便道6的形状为十字型,施工便道6将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1在地面上组成的矩形等分成四部分。施工便道6将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1等分成四部分中的其中一部分内相邻的独立混凝土基础1之间的间距,小于施工便道6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被施工便道6等分的四部分独立混凝土基础1通过上方的立柱2可以使框架组件3四角受力均匀,这样可以在保证施工便道6宽度的同时,框架组件3获得稳定支撑,防止其后续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立柱2的高度高于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2的高度高于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的高度,这样可使车辆在施工便道6上行驶时不会影响到立柱2上方的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立柱2上方临建设施的安全,可在车辆进入临建设施下方的施工便道6前方设置限高限宽架。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框架组件3包括若干框架梁31,若干框架梁31分别设在若干立柱2的上端之间,且框架梁31与立柱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框架梁31可将各个立柱2之间连接起来,使立柱2之间形成整体结构,从而更加的结实稳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平行且相邻的两个框架梁31之间均设有平台梁7,平台梁7的两端与对应的框架梁31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梁31构成的空间内布设平台梁7,可使暴露无支撑的区域进一步缩小,这样在上方搭建临建安装平台5时,可以更加均匀的将力传递至基础。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悬挑梁4与对应位置最外侧的立柱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悬挑梁4靠近立柱2侧有若干具有一定长度的延伸杆件,该延伸杆件的长度与临建设施外通行过道的宽度相同,这样延伸处的悬挑梁4便可为承载力要求略低的通行过道(比如供人通过的过道)提供搭建基础,方便工人出行,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方便悬挑梁4的安拆。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临建安装平台5包括若干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51,若干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51在框架梁31、平台梁7和悬挑梁4构成的平面内满铺,且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51两端的下侧均与对应位置的框架梁31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51受力模式合理,施工起来便捷,现场的钢筋绑扎工作量可减少60%~70%,从而进一步缩短临建设施的搭建工期,后续在自承式钢筋桁架上浇筑混凝土可获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致的临建安装平台5。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立柱2由方形钢制成;框架梁31、平台梁7和悬挑梁4均由工字钢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立柱2的结构不仅可以对上部形成支撑,还方便在其周侧与不同的构件进行螺栓连接,框架梁31、平台梁7和悬挑梁4均由工字钢制成,工字钢的平面侧在数值方向,这样可为上部的临建安装平台5提供更大的支撑面积。而且采用这种钢制成的立柱2、框架梁31、平台梁7和悬挑梁4等,也便于进行工具化管理,可以多次循利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在施工现场进行定位放线,定位出确定平台位置及独立混凝土基础1的位置,用白灰线做好标识。然后由工人开挖独立混凝土基础1沟槽,控制独立混凝土基础1顶标高,在浇筑前完成螺栓的预埋工作,在独立混凝土基础1强度合格后,安装立柱2,立柱2的下部与独立混凝土基础1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安装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接着在立柱2上端之间利用螺栓将框架梁31进行安装,安装过程采用2台吊车进行吊装,框架梁31安装完成后再利用吊车对平台梁7进行安装。框架梁31、平台梁7完成后,由一侧往另一侧按顺序铺设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51。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51就位后,将其端部与框架梁31点焊牢固,焊接过程确保施工安全,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合格后便可获得本申请的钢平台,最后在该钢平台上部铺设平台板,完成后在其上便可进行临建设施的搭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包括设在地面上的若干独立混凝土基础(1),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1)之间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1)的上表面均处于同一高程,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1)的上方均设有一个立柱(2),所述立柱(2)下端与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1)固定连接,所述立柱(2)上端设有框架组件(3),所有的所述立柱(2)均与所述框架组件(3)连接,所述框架组件(3)的外侧四周分别设有一个悬挑梁(4),所述框架组件(3)的上方设有临建安装平台(5);
若干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1)在地面依矩形阵列方式分布,若干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1)组成的矩形中间设有施工便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便道(6)的形状为十字型,所述施工便道(6)将若干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1)在地面上组成的矩形等分成四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便道(6)将若干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1)等分成四部分中的其中一部分内相邻的所述独立混凝土基础(1)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施工便道(6)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高度高于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3)包括若干框架梁(31),若干所述框架梁(31)分别设在若干所述立柱(2)的上端之间,且所述框架梁(31)与所述立柱(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平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梁(31)之间均设有平台梁(7),所述平台梁(7)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框架梁(31)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4)与对应位置最外侧的所述立柱(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临建安装平台(5)包括若干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51),若干所述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51)在所述框架梁(31)、所述平台梁(7)和所述悬挑梁(4)构成的平面内满铺,且所述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51)两端的下侧均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框架梁(31)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由方形钢制成;所述框架梁(31)、所述平台梁(7)和悬挑梁(4)均由工字钢制成。
CN202223118267.XU 2022-11-23 2022-11-23 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 Active CN218562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8267.XU CN218562585U (zh) 2022-11-23 2022-11-23 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8267.XU CN218562585U (zh) 2022-11-23 2022-11-23 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2585U true CN218562585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4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8267.XU Active CN218562585U (zh) 2022-11-23 2022-11-23 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2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82058A (en) Lifting metho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from top to bottom
CN112900692B (zh) 一种大跨度异形钢结构建筑及其支撑装置以及施工方法
CN110387822B (zh) 现浇盖梁装配式钢管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4232805B (zh) 一种超高度大跨度钢混凝土梁吊挂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0409624B (zh) 一种大型设备安装与主体结构逆作计算与施工方法
CN209941511U (zh) 桥梁钢箱梁分段吊装高空合拢的支撑装置
CN109653517B (zh) 一种多向卸荷系统及用该系统拼装钢连廊的施工方法
CN212582721U (zh) 一种基础车库顶板立塔塔吊承载平台
CN212897482U (zh) 一种高层建筑悬挑结构层的施工平台
CN218562585U (zh) 节地型施工临建平台
CN209873809U (zh) 一种基坑临边平台体系
CN111424948A (zh) 一种高层建筑悬挑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平台
CN114876209A (zh) 用于吊装受限的钢骨梁分段施工方法
CN214996417U (zh)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制作的装配式厂棚
CN205777531U (zh) 楼板施工用张弦梁模板支撑设备
CN211815605U (zh) 一种用于桩柱式桥墩墩系梁和盖梁的施工装置
CN213233105U (zh) 一种小跨径混凝土现浇箱梁支架体系
CN208685457U (zh) 现浇箱梁支架装置
CN210621475U (zh) 现浇盖梁装配式钢管支架
CN211473320U (zh) 一种用于连廊处的工具式外挂架
CN112854702A (zh) 一种大跨度筒仓屋面施工平台及搭设方法
CN209906223U (zh) 提梁龙门吊
CN112726416A (zh) 一种满足现场施工保通的支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593081A (zh) 大型铁路站房复杂环境下构件吊装行走基础及施工方法
CN111172883B (zh) 一种装配式箱梁拼装临时支墩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