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8658U - 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8658U
CN218558658U CN202220936857.4U CN202220936857U CN218558658U CN 218558658 U CN218558658 U CN 218558658U CN 202220936857 U CN202220936857 U CN 202220936857U CN 218558658 U CN218558658 U CN 218558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damping
seat
support plat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368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竹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368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8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8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8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座椅头枕包括头枕骨架、头部支撑板、第一阻尼器和颈部调节板,头部支撑板安装于头枕骨架,第一阻尼器包括第一阻尼轴和第二阻尼轴,第一阻尼轴与头枕骨架或头部支撑板可枢转地相连,颈部调节板位于头部支撑板的下方并与第二阻尼轴可枢转地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头枕具有实现颈部支撑,乘员使用舒适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汽车的大部座椅头枕仅在一定范围内对乘员头部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没有独立的颈部调节机构来支撑乘员的颈部,颈部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容易出现酸痛现象,进而无法起到让乘员放松、休息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座椅头枕,该座椅头枕具有实现颈部支撑,乘员使用舒适度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又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头枕包括头枕骨架、头部支撑板、第一阻尼器和颈部调节板,所述头部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头枕骨架;所述第一阻尼器包括第一阻尼轴和第二阻尼轴,所述第一阻尼轴与所述头枕骨架或所述头部支撑板可枢转地相连;所述颈部调节板位于所述头部支撑板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阻尼轴可枢转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头枕,在头部支撑板的下方通过第一阻尼器将颈部调节板安装在头枕骨架上,使得颈部调节板可以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浮动,进而总方便将颈部调节板调节至合适的位置,由此实现对不同体型的乘员的颈部的支撑,适应性强,乘员的使用舒适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尼器还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一自锁件,所述第一阻尼轴和所述第二阻尼轴与所述第一筒体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一自锁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阻尼轴和所述第二阻尼轴相对所述第一筒体枢转任意角度时锁止所述第一阻尼轴和所述第二阻尼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颈部调节板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头枕骨架方向的移动行程为0-4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颈部调节板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头部支撑板方向的移动行程为0-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头枕还包括金属支架、第一阻尼件和第二阻尼件,所述金属支架与所述头枕骨架相连;所述第一阻尼件与所述金属支架相连,所述第一阻尼件与所述第一阻尼轴相连;所述第二阻尼组件与所述颈部调节板相连,所述第二阻尼件与所述第二阻尼轴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部支撑板包括中间支撑板和两个侧翼,所述中间支撑板与所述头枕骨架相连,所述座椅头枕还包括与所述侧翼一一对应的第二阻尼器,两个所述侧翼通过相应所述第二阻尼器分别与所述中间支撑板在左右方向的两端可枢转地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翼相对所述中间支撑板转动的角度为0-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尼器包括第二筒体和与所述第二筒体可枢转地相连的第三阻尼轴,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阻尼轴中的一者与所述中间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阻尼轴中的另一者与所述侧翼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尼器还包括第二自锁件,所述第二自锁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二自锁件用于在所述第三阻尼轴相对所述第二筒体枢转任意角度时锁止所述第三阻尼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头枕还包括与所述侧翼一一对应的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相应所述第三阻尼轴上并连接所述中间支撑板和相应所述侧翼,所述扭簧用于向所述侧翼施加将所述侧翼抵靠在所述头枕骨架上的复位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包括靠背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座椅头枕,所述座椅头枕的头枕骨架上连接有头枕杆,所述头枕杆与所述靠背相连并在所述头枕杆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靠背可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其座椅头枕上的颈部调节板可以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浮动,进而总方便将颈部调节板调节至合适的位置,由此实现对不同体型的乘员的颈部的支撑,适应性强,乘员的使用舒适度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座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座椅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头枕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头枕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头枕的主视图,其中,隐藏颈部调节板。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头枕的另一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头枕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头枕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0、座椅头枕;1、头枕骨架;2、头部支撑板;21、中间支撑板;22、侧翼;3、第一阻尼器;31、第一筒体;32、第一阻尼轴;33、第二阻尼轴;4、颈部调节板;5、金属支架;6、第一阻尼件;7、第二阻尼件;8、第二阻尼器;9、扭簧;10、头枕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头枕100。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头枕100包括头枕骨架1、头部支撑板2、第一阻尼器3和颈部调节板4。头部支撑板2安装于头枕骨架1。头部支撑板2与乘员的头部相对并用于支撑头部。
第一阻尼器3包括第一阻尼轴32和第二阻尼轴33,第一阻尼轴32与头枕骨架1或头部支撑板2可枢转地相连。第一阻尼轴32和第二阻尼轴33的轴向均为头枕骨架1的左右方向。
颈部调节板4位于头部支撑板2的下方并与第二阻尼轴33可枢转地相连。此时,颈部调节板4能够做靠近和远离头枕骨架1移动,以及做靠近和远离头部支撑板2移动。颈部调节板4与乘员的颈部相对,颈部调节板4相对第一筒体31的转动,以及第一筒体31相对头枕骨架1或头部支撑板2的转动实现颈部调节板4角度和位置的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头枕100,在头部支撑板2的下方通过第一阻尼器3将颈部调节板4安装在头枕骨架1上,使得颈部调节板4可以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浮动,进而总方便将颈部调节板4调节至合适的位置,由此实现对不同体型的乘员的颈部的支撑,适应性强,乘员的使用舒适度高。
需要说明地,第一阻尼器3还包括第一筒体31,第一阻尼轴32和第二阻尼轴33与第一筒体31可枢转地相连,以便于实现阻尼效果。第一阻尼轴32与第二阻尼轴33间隔开并相互平行,由此实现颈部调节板4相对头枕骨架1的伸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尼器3还包括第一自锁件,第一自锁件安装于第一筒体31,第一自锁件用于在第一阻尼轴32和第二阻尼轴33相对第一筒体31枢转任意角度时锁止第一阻尼轴32和第二阻尼轴33。
由此,颈部调节板4能够相对头部支撑板2实现无级调节,可以在任意位置实现与头部支撑板2的相对固定,实现对不同体型的乘员的颈部支撑,适应性更强。
需要说明地,第一阻尼器3和下文中的第二阻尼器8均为相关技术中带有自锁功能的阻尼器,第一自锁件对第一阻尼轴32和第二阻尼轴33的锁止方式为常规技术手段,第一阻尼器3和第二阻尼器8的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颈部调节板4在靠近和远离头枕骨架1方向的移动行程为0-40mm。
即颈部调节板4可以在前后方向移动至多40mm,由此,不同体型的乘员的头部抵靠在头部支撑板2上时,颈部调节板4总可以实现对颈部的支撑,以便于乘员放松、休息。
而且,还可以通过调节颈部调节板4在前后方向的移动行程以满足乘员对在不同位姿的舒适支撑。如乘员处于直坐或平躺位姿时,颈部调节板4相对头枕骨架1向前移动0-10mm;乘员位于仰头放松或侧躺位姿时,颈部调节板4相对头枕骨架1向前移动10mm-4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颈部调节板4在靠近和远离头部支撑板2方向的移动行程为0-10mm。
即颈部调节板4可以在上下方向移动至多10mm,由此,在颈部调节板4实现对乘员颈部的支撑时,颈部调节板4可以上下微调以便于其支撑颈部更舒适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乘员的舒适体验。
同理,还可以通过调节颈部调节板4在上下方向的移动行程以满足乘员对在不同位姿的舒适支撑。如乘员处于直坐位姿时,颈部调节板4相对头枕骨架1向下移动0-5mm;乘员位于直躺或侧躺位姿时,颈部调节板4相对头枕骨架1向下移动5mm-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座椅头枕100还包括金属支架5、第一阻尼件6和第二阻尼件7。金属支架5与头枕骨架1相连,第一阻尼件6与金属支架5相连,第一阻尼件6与第一阻尼轴32相连,第二阻尼组件与颈部调节板4相连,第二阻尼件7与第二阻尼轴33相连。
第一阻尼件6和第二阻尼件7便于形成与第一阻尼轴32和第二阻尼轴33连接的连接位,使得颈部调节板4安装在头枕骨架1上时位于头部支撑板2的下方并可在合适的位置进行上下和前后调节。如,颈部调节板4具有抵靠头部支撑板2的下沿和抵靠头枕骨架1前侧面的初始位置,由此使得座椅头枕100的外形美观度高。
具体地,如图6所示,头枕骨架1上设有三个连接孔,金属支架5上设有三个焊接螺母,三个M6螺栓穿过相应连接孔并与相应焊接螺母螺纹配合,由此实现金属支架5与头枕骨架1的相连。金属支架5便于第一阻尼件6在头枕骨架1上的安装,如金属支架5上设有供第一阻尼件6卡接和螺纹连接的卡接位和连接孔,由此保证第一阻尼件6与头枕骨架1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阻尼件7通过上下卡接和中间定位的方式装配在颈部调节板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头部支撑板2包括中间支撑板21和两个侧翼22,中间支撑板21与头枕骨架1相连,座椅头枕100还包括与侧翼22一一对应的第二阻尼器8,两个侧翼22通过相应第二阻尼器8分别与中间支撑板21在左右方向的两端可枢转地相连。
两个侧翼22可以相对中间支撑板21枢转并抵靠乘员的头部两侧,实现对乘员头部的支撑和限位,达到供乘员睡眠和养身的舒适位置。由此不需要另外购买软枕或颈托,乘员的使用体验好。
具体地,头枕骨架1的前侧中心位置安装有金属背板,中间支撑板21通过四个M6螺栓与金属背板相连,中间支撑板21用于供乘员的头部后侧抵靠。两个侧翼22分别位于中间支撑板21左右方向的两侧并用于供乘员的头部左右侧抵靠。第二阻尼器8包括第二筒体和与第二筒体可枢转地相连的第三阻尼轴,第二筒体和第三阻尼轴中的一者与中间支撑板21相连,第二筒体和第三阻尼轴中的另一者与侧翼22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翼22相对中间支撑板21转动的角度为0-30°。由此,针对不同体型的乘员,侧翼22总能够调节至合适的位置以实现对乘员头部两侧的限位,进一步提高乘员的舒适体验。
具体地,侧翼22的枢转轴线大体为上下方向,侧翼22相对中间支撑板21转动的角度为0时,侧翼22抵靠头枕骨架1,侧翼22与中间支撑板21之间的角度最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阻尼器8还包括第二自锁件,第二自锁件安装于第二筒体,第二自锁件用于在第三阻尼轴相对第二筒体枢转任意角度时锁止第三阻尼轴。
由此使得侧翼22实现无级调节,侧翼22可以在可调角度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保持与头枕骨架1的相对固定,进而实现对不同体型乘员的头部的稳定支撑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座椅头枕100还包括与侧翼22一一对应的扭簧9,扭簧9套设在相应第三阻尼轴上并连接中间支撑板21和相应侧翼22,扭簧9用于向侧翼22施加将侧翼22抵靠在头枕骨架1上的复位力。
在侧翼22抵靠头枕骨架1即调节角度为0时,扭簧9同时给予将侧翼22压迫在头枕骨架1上的作用力,由此有效避免侧翼22误转动,座椅头枕100的高级感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包括靠背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座椅头枕100,座椅头枕100的头枕骨架1上连接有头枕杆10,头枕杆10与靠背相连并在头枕杆10的长度方向相对靠背可滑动。其中,头枕骨架1可随头枕杆10相对靠背上下手动调节多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其座椅头枕100上的颈部调节板4可以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浮动,进而总方便将颈部调节板4调节至合适的位置,由此实现对不同体型的乘员的颈部的支撑,适应性强,乘员的使用舒适度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座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座椅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枕骨架和头部支撑板,所述头部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头枕骨架;
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包括第一阻尼轴和第二阻尼轴,所述第一阻尼轴与所述头枕骨架或所述头部支撑板可枢转地相连;以及
颈部调节板,所述颈部调节板位于所述头部支撑板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阻尼轴可枢转地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器还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一自锁件,所述第一阻尼轴和所述第二阻尼轴与所述第一筒体可枢转地相连,所述第一自锁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阻尼轴和所述第二阻尼轴相对所述第一筒体枢转任意角度时锁止所述第一阻尼轴和所述第二阻尼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调节板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头枕骨架方向的移动行程为0-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调节板在靠近和远离所述头部支撑板方向的移动行程为0-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头枕还包括:
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与所述头枕骨架相连;
第一阻尼件,所述第一阻尼件与所述金属支架相连,所述第一阻尼件与所述第一阻尼轴相连;和
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二阻尼组件与所述颈部调节板相连,所述第二阻尼件与所述第二阻尼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板包括中间支撑板和两个侧翼,所述中间支撑板与所述头枕骨架相连,所述座椅头枕还包括与所述侧翼一一对应的第二阻尼器,两个所述侧翼通过相应所述第二阻尼器分别与所述中间支撑板在左右方向的两端可枢转地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相对所述中间支撑板转动的角度为0-3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器包括第二筒体和与所述第二筒体可枢转地相连的第三阻尼轴,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阻尼轴中的一者与所述中间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第三阻尼轴中的另一者与所述侧翼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器还包括第二自锁件,所述第二自锁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二自锁件用于在所述第三阻尼轴相对所述第二筒体枢转任意角度时锁止所述第三阻尼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头枕还包括与所述侧翼一一对应的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相应所述第三阻尼轴上并连接所述中间支撑板和相应所述侧翼,所述扭簧用于向所述侧翼施加将所述侧翼抵靠在所述头枕骨架上的复位力。
1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头枕,所述座椅头枕的头枕骨架上连接有头枕杆,所述头枕杆与所述靠背相连并在所述头枕杆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靠背可滑动。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
CN202220936857.4U 2022-04-21 2022-04-21 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 Active CN218558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6857.4U CN218558658U (zh) 2022-04-21 2022-04-21 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6857.4U CN218558658U (zh) 2022-04-21 2022-04-21 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8658U true CN218558658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2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36857.4U Active CN218558658U (zh) 2022-04-21 2022-04-21 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86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9934B2 (en) Vehicle seat and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US10239419B2 (en) Anthropomorphic pivotable upper seatback support
US9315130B2 (en) Articulating head restraint
EP1221396A2 (en) Retractable headrest for seat assembly
CN112977187B (zh) 一种零重力汽车座椅
US20130175393A1 (en) Adjustable headrest for an aircraft seat
US20040189078A1 (en) Firm cushion
US10933787B2 (en) Head restraint follower
CN218558658U (zh) 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
CN218558659U (zh) 座椅头枕、座椅和车辆
US11142101B2 (en) Seat assembly having a reclining mechanism
CN113619460B (zh) 车辆座椅的扶手
JP7423948B2 (ja) 着座用シートの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US9402480B2 (en) Adjustable seat assembly
US20240308401A1 (en) Seat assemblies having fixed frames and movable seat cushions and movable seat backs with vertical dampers and clamps coupling the vertical dampers to the fixed frames
JPH0932802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212098537U (zh) 肩部调节装置、座椅及车辆
CN106004594A (zh) 运动汽车座椅
JPH0739705Y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減衰力可変機能付き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H072009A (ja) 自動車シートの振動吸収装置
KR100551769B1 (ko) 자동차의 시트트랙 연동형 시트 틸트장치
JPS62518Y2 (zh)
CN109228979A (zh) 一种可调节防塌陷汽车座椅
WO2014186277A1 (en) Extended vehicular armrest
JP2586683Y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