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5701U - 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5701U
CN218555701U CN202223123022.6U CN202223123022U CN218555701U CN 218555701 U CN218555701 U CN 218555701U CN 202223123022 U CN202223123022 U CN 202223123022U CN 218555701 U CN218555701 U CN 218555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edge
smoothing
edge
main cut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30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咸贵
翟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u Rongchuang Cut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yu Rongchuang Cut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yu Rongchuang Cut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yu Rongchuang Cutt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30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5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5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5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包括切削刃段,与切削刃段相连接的避空段以及与避空段相连的夹持柄段,所述切削刃段上开设有间隔且呈螺旋结构的排屑槽,相邻的所述排屑槽之间且在切削刃段上设有呈螺旋结构的切削刃,所述切削刃与排屑槽的螺旋结构同步设置,所述切削刃由主切削刃和修光刃构成,所述修光刃的后刀面上设有修光刃带,所述修光刃带沿切削刃的螺旋方向同步延伸,所述修光刃的槽前角大于述主切削刃的槽前角,所述修光刃的后角小于主切削刃的后刀面后角,所述主切削刃的主刃芯厚度小于修光刃的芯厚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高光和镜面效果,同时还能提升加工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
背景技术
在电子3C行业和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阶段,铝合金材料被大量应用,其中很多高要求铝合金部件表面质量需要达到“高光”“镜面”的表面要求,由此对机械加工和相应的刀具产生了极高的要求。
经检索,专利:一种高光镜面铝合金专用铣刀(202120664090.X),刀盘上表面设置接头,接头上端设有安装孔,多个铣刀片沿周向等角度安装在刀盘边缘下端位置,刀盘边缘下端设置多个安装面,安装面中间设置刀轴,铣刀片插装在对应的刀轴上,安装面还设有侧支撑部以及顶支撑部限制铣刀片转动,刀盘下表面凹设圆槽且其槽口处设置内螺纹接口,紧固定位件穿过环形底板与内螺纹接口旋接配合,将环形底板与刀盘连接固定,环形底板边缘设置有多个L形卡勾,L形卡勾卡设在铣刀片外侧表面限制其脱离刀轴。
此类“高光”“镜面”表面要求,目前主要通过机械加工方式和刀具:先使用粗铣刀加工,留极小余量,再使用刃口锋利的精铣刀进行精加工;此类加工方式受精铣刀具的刃口质量影响即:刀具刃口在砂轮磨制时产生的砂轮痕迹,微观下成“锯齿”状,切削时在工件壁面留下切削痕迹,影响表面质量,无法稳定的达到高光和镜面效果;若通过钝化的方式消除刃口“锯齿”,则会出现钝化过大导致的刃口不锋利,不符合精铣铝合金的工况要求切削时会产生刃口粘屑,导致表面质量更差不合格;另外为达到表面质量要求,精铣刀刃口需很锋利和精铣加工量最小化,但锋利的刃口易磨损,导致刀具使用寿命低;受机床精度和壁面深度影响,加工余量过小,会导致精铣刀加工后无法完全覆盖粗铣后的表面,产生“剩面”和“让刀”的不良情况。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包括切削刃段,与切削刃段相连接的避空段以及与避空段相连的夹持柄段,所述切削刃段上开设有间隔且呈螺旋结构的排屑槽,相邻的所述排屑槽之间且在切削刃段上设有呈螺旋结构的切削刃,所述切削刃与排屑槽的螺旋结构同步设置,所述切削刃由主切削刃和修光刃构成,所述主切削刃与修光刃依次间隔分布,所述主切削刃的半径小于修光刃的半径,它们之间的半径差在0.015~0.03毫米,所述修光刃的后刀面上设有修光刃带,所述修光刃带沿切削刃的螺旋方向同步延伸,所述主切削刃的槽前角在10°至15°,所述主切削刃的后刀面后角在10°至15°,所述修光刃带的宽度为0.02毫米至0.1毫米,所述修光刃的槽前角大于主切削刃的槽前角,且所述修光刃的槽前角在15°至20°,所述修光刃的后角小于主切削刃的后刀面后角,所述修光刃的后角在1°至5°,所述主切削刃的主刃芯厚度小于修光刃的芯厚度,其中,主切削刃的主刃芯厚度为刀具直径的50%~65%,修光刃的芯厚度为刀具直径的68%~70%。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所述削刃段上设有偶数个切削刃,其中主切削刃至少设有1条,而修光刃的个数与主切削刃的个数相等。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所述削刃段上设有4条,或6条,或8条切削刃。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所述主切削刃的槽前角为12°,所述修光刃的槽前角为18°。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所述主切削刃的后刀面后角为12°,所述修光刃的后角为3°。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所述修光刃带的宽度为0.05毫米。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使铣刀上不同直径和功能的切削刃,在切削进给中,都可参与切削,形成分层分量切削;并能够对修光刃的切削余量进行精准微量控制,使修光刃微量切削的同时对加工表面进行“修光熨平”作用,实现高光和镜面效果,同时大幅提高加工品质的稳定性,并能提高刀具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内芯结构示意图;
图6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B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主切削刃后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修光刃后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竖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包括切削刃段1,与切削刃段1相连接的避空段2以及与避空段相连的夹持柄段,所述切削刃段1上开设有间隔且呈螺旋结构的排屑槽3,相邻的所述排屑槽3之间且在切削刃段1上设有呈螺旋结构的切削刃4,所述切削刃4与排屑槽3的螺旋结构同步设置,所述切削刃4由主切削刃5和修光刃6构成,所述主切削刃5与修光刃6依次间隔分布,所述主切削刃5的半径小于修光刃6的半径,它们之间的半径差在0.015~0.03毫米,所述修光刃6的后刀面上设有修光刃带7,所述修光刃带7沿切削刃4的螺旋方向同步延伸,所述主切削刃5的槽前角在10°至15°,所述主切削刃5的后刀面后角在10°至15°,所述修光刃带7的宽度为0.02毫米至0.1毫米,所述修光刃6的槽前角大于主切削刃5的槽前角,且所述修光刃6的槽前角在15°至20°,所述修光刃6的后角小于主切削刃5的后刀面后角,所述修光刃6的后角在1°至5°,所述主切削刃5的主刃芯厚度小于修光刃6的芯厚度,其中,主切削刃5的主刃芯厚度为刀具直径的50%~65%,修光刃6的芯厚度为刀具直径的68%~7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削刃段1上设有偶数个切削刃4,其中主切削刃5至少设有1条,而修光刃6的个数与主切削刃的个数相等,其中,所述削刃段1上设有4条,或6条,或8条切削刃4。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工作时采用4条切削刃,其中2条主切削刃和2条修光刃,2条主切削刃的直径小于2条修光刃的直径,它们之间的差在00.3~00.6毫米,这样在主切削刃完成后,修光刃的凸出部分还能对产品修光处理。
所述修光刃带7的宽度为0.05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切削刃5的槽前角为12°,所述修光刃6的槽前角为18°,其中,所述主切削刃5的后刀面后角为12°,所述修光刃6的后角为3°。主切削刃采用12°的槽前角(较小),其后角12°(较大)在大切削量的工况下,切削性能与刃口强度兼顾;可高效的切除待加工面的绝大部分余量,为修光刃预留稳定的切削余量;
而修光刃采用槽前角为18°(较大)使刃口锋利,微量切削时的切入性好,修光刃在可控稳定的微量切削的情况下,使对加工表面进行“修光熨平”作用。达到高光镜面效果,同时修光刃可避免由于刃口锋利导致的刀具快速磨损并能稳定加工表面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修光刃带6的宽度为0.2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主切削刃5的主刃芯厚度为刀具直径的50%~65%,采用主切削刃的主刃芯厚度较小,在大切除量的工况下,有大的容屑及排屑空间,抑制切屑粘结,提高排屑性能;修光刃6的芯厚度为刀具直径的68%~70%,修光刃是微量切削,采用大芯厚,可提高刀具的整体刚性,抑制让刀,提高大深度壁面的垂直精度。
在上述的主切削刃和修光刃的芯厚度选择上依据刀具和加工产品的需求选择,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决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4刃切削刃,主切削刃5切削大部分加工量,其余的由修光刃加工,通过数控机床的控制,其中,修光刃的切削量为主刃切削量的1/2,同时切削余量通过数控机床(公知常识)设置需小于切削参数每刃进给量,即修光刃带的且销量小于进给量,这样每个不同直径刃,在切削进给中,都可参与切削,形成分层分量切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包括切削刃段(1),与切削刃段(1)相连接的避空段(2)以及与避空段相连的夹持柄段,所述切削刃段(1)上开设有间隔且呈螺旋结构的排屑槽(3),相邻的所述排屑槽(3)之间且在切削刃段(1)上设有呈螺旋结构的切削刃(4),所述切削刃(4)与排屑槽(3)的螺旋结构同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4)由主切削刃(5)和修光刃(6)构成,所述主切削刃(5)与修光刃(6)依次间隔分布,所述主切削刃(5)的半径小于修光刃(6)的半径,它们之间的半径差在0.015~0.03毫米,所述修光刃(6)的后刀面上设有修光刃带(7),所述修光刃带(7)沿切削刃(4)的螺旋方向同步延伸,所述主切削刃(5)的槽前角在10°至15°,所述主切削刃(5)的后刀面后角在10°至15°,所述修光刃带(7)的宽度为0.02毫米至0.1毫米,所述修光刃(6)的槽前角大于主切削刃(5)的槽前角,且所述修光刃(6)的槽前角在15°至20°,所述修光刃(6)的后角小于主切削刃(5)的后刀面后角,所述修光刃(6)的后角在1°至5°,所述主切削刃(5)的主刃芯厚度小于修光刃(6)的芯厚度,其中,主切削刃(5)的主刃芯厚度为刀具直径的50%~65%,修光刃(6)的芯厚度为刀具直径的68%~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刃段(1)上设有偶数个切削刃(4),其中主切削刃(5)至少设有1条,而修光刃(6)的个数与主切削刃的个数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刃段(1)上设有4条,或6条,或8条切削刃(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5)的槽前角为12°,所述修光刃(6)的槽前角为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5)的后刀面后角为12°,所述修光刃(6)的后角为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光刃带(7)的宽度为0.05毫米。
CN202223123022.6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 Active CN218555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3022.6U CN218555701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3022.6U CN218555701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5701U true CN218555701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4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3022.6U Active CN218555701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5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75485B2 (ja) 切削工具および切削インサート
JP2008062382A (ja) 締付ネジ用のセンタ孔を有する焼結切削植刃
US9999933B2 (en) Double-sided high feed milling insert, high feed milling tool and method
CN108890227A (zh) 一种工字型材数控加工方法
CN113695652B (zh) 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及其可转位切削刀具
CA1179494A (en) Face milling cutter
CN218555701U (zh) 一种铝合金高光表面用铣刀
CN216065722U (zh) 一种鼓形圆弧铣刀
CN210648700U (zh) 一种仿形刀片及具有该刀片的刀具
CN214321958U (zh) 复合式铣刀
JPH09192930A (ja) ねじ切りフライス
CN202185629U (zh) 铣弧形槽的立铣刀具
JP2015077647A (ja) 往路と復路加工用の縦送りインサート、及びこのインサートを装着した刃先交換式回転切削工具
CN105537700B (zh) 卡盘螺纹刀及加工方法
CN207057642U (zh) 一种用于镗孔的刀具
CN114378345A (zh) 一种大倒角成型面加工成型铣刀
CN215845938U (zh) 航空钛合金轮廓铣刀
CN208214420U (zh) 一种钻倒铣一体成型铣刀
CN206373377U (zh) 一种精镗刀
CN214978018U (zh) 一种错齿复合铣刀
CN217492802U (zh) 一种多用途成型钻铣刀具
CN211192057U (zh) 一种便于加工多种尺寸凹槽的槽刀
CN214291043U (zh) 一种粗精一体组合刀具
CN216065727U (zh) 一种左旋t型刀
CN212857936U (zh) 一种高光倒角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