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4998U - 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4998U
CN218554998U CN202222987535.5U CN202222987535U CN218554998U CN 218554998 U CN218554998 U CN 218554998U CN 202222987535 U CN202222987535 U CN 202222987535U CN 218554998 U CN218554998 U CN 218554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cleaning
fixed
vertical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75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翰博
林文惠
高玉蓉
谢彦海
赵雨鑫
方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Tanyihua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Tanyihua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Tanyihua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Tanyihua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75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4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4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4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包括转轴组、超声机构、循环机构和清洗舱;转轴组设于所述清洗舱内;转轴组包括竖向转轴和横向转轴;竖向转轴与横向转轴相互垂直连接为传动结构,竖向转轴的竖向自转用于带动横向转轴横向自转,横向转轴上装配有多个固定清洗件;超声机构连接固定所述清洗舱内侧壁,超声机构用于超声清洗多个固定清洗件;循环机构连接固定在清洗内侧壁,循环机构用于液体循环清洗多个固定清洗件;横向转轴和竖向转轴可进行横向转动和纵向转动,产生纵向离心力和横向离心力,带动固定清洗件的清洗液体通过离心作用对器皿的内壁和底壁均进行冲刷清洁,切实解决了现有器皿清洗装置无法有效清洗干净实验器皿内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玻璃器皿是否洁净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息息相关,因此实验室玻璃器的清洁有系列流程,清洗流程包括自来水清洗、清洗溶液清洗、毛刷表面清洗和晾干,但是现在实验室器皿的清洁主要依靠人力手动刷洗,耗时长,清洗贴合程度低,洁净程度标准不一,因此实验室器皿清洗装置应运而生。
目前,现有技术公开过一种全自动玻璃器皿清洗机,其通过将器皿固定在清洗架上,通过清洗架的纵向旋转,结合超声装置和喷淋系统可对器皿进行清洁,但是,其纵向旋转机构利用离心力只能将器皿的底部进行清洗,无法利用离心力对器皿的壁面进行清洁,器皿内壁会残留有液体或污渍,最终导致器皿存在清洗不净的问题。
因此,研究一种可有效清洗干净实验器皿内壁的清洗装置具有重要实用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以解决现有器皿清洗装置无法有效清洗干净实验器皿内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包括转轴组、超声机构、循环机构和清洗舱;所述转轴组设于所述清洗舱内;所述转轴组包括竖向转轴和横向转轴;所述竖向转轴与所述横向转轴相互垂直连接为传动结构,所述竖向转轴的竖向自转用于带动所述横向转轴横向自转,所述横向转轴上装配有多个固定清洗件;所述超声机构连接固定所述清洗舱内侧壁,所述超声机构用于超声清洗多个所述固定清洗件;所述循环机构连接固定在所述清洗内侧壁,所述循环机构用于液体循环清洗多个所述固定清洗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转轴底部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竖向转轴顶部同轴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横向转轴中部的外壁同轴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为换向的啮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转轴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固定清洗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转轴设有多个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放置有所述固定清洗件;所述固定清洗件包括刷子和卡槽;所述刷子连接固定有转子,所述转子卡设于所述转动孔内;所述卡槽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横向转轴下方,所述刷子置于所述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刷子的刷毛为磁性材料,所述卡槽亦为磁性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转动孔的间距为5~8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喷头、储箱和集水槽;多个所述喷头连接接通多个所述储箱,多个所述喷头设于所述清洗舱顶部的内壁,多个所述喷头分别对准多个所述固定清洗件;所述集水槽连接接通有通管,所述通管的一端连接接通所述储箱,所述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储箱间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通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清洗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储箱和所述喷头间连接接通有多个第二水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舱内侧壁还连接固定有温控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舱内侧壁还连接固定有紫外线残液检测组件,所述紫外线残液检测组件对准所述固定清洗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所述横向转轴上装配有多个固定清洗件,所述竖向转轴与所述横向转轴相互垂直连接为传动结构,所述竖向转轴的竖向自转用于带动所述横向转轴横向自转,所以在进行应用时,所述横向转轴和所述竖向转轴可进行横向转动和纵向转动,从而产生纵向离心力和横向离心力,进而带动固定清洗件内的清洗液体通过离心作用对固定清洗件内器皿的内壁和底壁均进行冲刷清洁,从而切实解决了现有器皿清洗装置无法有效清洗干净实验器皿内壁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竖向转轴和横向转轴啮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竖向转轴和横向转轴啮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竖向转轴和横向转轴啮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卡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转轴组;10、竖向转轴;100、第一齿轮;11、横向转轴;110、第二齿轮;12、固定清洗件;120、刷子;121、卡槽;13、电机;
2、超声机构;20、换能器;21、发生器;
3、循环机构;30、喷头;31、清洁剂箱;32、酸箱;33、水箱;34、集水槽;35、第一水泵;36、第二水泵;360、清洗剂水泵;361、酸水泵;362、纯水水泵;
4、清洗舱;40、温控组件;400、温度传感器;401、加热组件;41、紫外线残液检测组件、
5、机壳;50、减震组件;51、散热风扇;52、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实验室器皿清洗装置,其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转轴组1、超声机构2、循环机构3和清洗舱4;转轴组1设于清洗舱4内;转轴组1包括竖向转轴10和横向转轴11;竖向转轴10与横向转轴11相互垂直连接为传动结构,竖向转轴10的竖向自转用于带动横向转轴11横向自转,横向转轴11上装配有多个固定清洗件12;超声机构2连接固定清洗舱4内侧壁,超声机构2用于超声清洗多个固定清洗件12;循环机构3连接固定在清洗内侧壁,循环机构3用于液体循环清洗多个固定清洗件12。
其中,竖向转轴10垂直传动连接横向转轴11,竖向转轴10在电机13的带动下进行竖向自转时,可带动横向转轴11进行横向自转,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多个固定清洗件12带动内部的器皿进行横向旋转和纵向旋转,从而在横向和纵向均产生离心力,可使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与器皿内侧壁和底部内壁均产生摩擦,可切实有效清洁器皿。
需要指出的是,超声机构2包括换能器20和发生器21,发生器21发出高频震荡信号,换能器20对准,换能器20通过压电逆变效应转换成同频率的机械振动,并以超音频纵波的形式在清洗溶液中密集向前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直径为50-500μm的微小气泡,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在声场的作用下振动,并在气泡闭合时产生冲击波,在其周围产生上千多个大气压,破坏不溶性污物而使他们分散于清洗液中,从而对清洁舱中固定清洗件12内的玻璃器皿表面、缝隙和空洞等细微局部形成高压轰击,致使污垢迅速剥离,达到清洗净化的目的,解决了传统清洗方法中常有清洁死角的问题。
如图2至4所示,竖向转轴10底部传动连接有电机13,竖向转轴10顶部同轴设有第一齿轮11;横向转轴11中部的外壁同轴设有第二齿轮110,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10之间为换向的啮合连接。
其中,竖向转轴10底部设横向齿轮,齿轮传动连接电机13,电机13固定安装在清洗舱4外,通过电机13传动连接竖向转轴10,使竖向转轴10进行转动,而竖向转轴10顶部同轴布置的第一齿轮11啮合连接横向转轴11中部的第二齿轮110,竖向转轴10竖向自转的时候带动横向转轴11横向转动,而横向转轴11中间两端套设有承轴架,两多个承轴架均连接固定在竖向转轴10顶部的侧壁。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这样的设置,多个固定清洗件12可在竖向转轴10和横向转轴11的带动下,产生横向的离心力和竖向的离心力,可有效的清洗多个固定清洗件12内的器皿。
如图1所示,横向转轴11转动连接多个固定清洗件12。
其中,横向转轴11绕绕中间外壁亦设有一圈纵向齿轮,纵向齿轮内部设内齿轮,而横向转轴11内部亦设有皮带,内齿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多个固定清洗件12,可使多个固定清洗件12进行旋转。
需要指出的是,多个固定清洗件12内放置需要清洗的器皿,而通过上述的传动设置,多个固定清洗件12可以通过皮带传动旋转,从而多个固定清洗件12内的旋转结构可对固定清洗件12内的需要清洗的器皿进行清洗。
如图1和图5所示,横向转轴11设有多个转动孔,转动孔内放置有固定清洗件12;固定清洗件12包括刷子120和卡槽121;刷子120连接固定有转子,转子卡设于转动孔内;卡槽121可拆卸连接在横向转轴11下方,刷子120置于卡槽121内。
其中,卡槽121底部设有托板,托板壁面上连接固定有四条竖向柱,四条竖向柱均连接固定有滑动限位器,四条竖向柱的顶部均设有螺纹孔,横向转轴11的底部也设有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螺钉螺纹连接横向转轴11,并且将所需要清洗的器皿放置与卡槽121内并且将刷子120置入器皿内,刷子120在横向转轴11内部的皮带传动旋转,刷子120在旋转的过程中可将器皿内壁进行清理洗刷。
需要指出的是,卡槽121和刷子120均是可以进行拆卸的,因此卡槽121和刷子120的尺寸可根据需要清洗的器皿尺寸进行选择,可减少器皿因受形状外观限制导致清洗贴合程度低的弊端,本技术领域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如图1和图5所示,刷子120的刷毛为磁性材料,卡槽121内壁亦为磁性材料。
其中,刷子120的刷毛和卡槽121的内壁均采用磁性材料,而器皿放置在卡槽121内,刷子120放置在器皿内,则使得刷子120与卡槽121间形成磁力,磁力可吸附器皿内的污渍,通过磁力吸附对器皿进行第一步清洁。
需要指出的是,磁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为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和功能磁性材料,譬如铁氧体磁铁、钕铁硼磁铁和钐钴磁铁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如图1所示,六个转动孔的间距为5~8cm。
其中,横向转轴11上的转动孔均匀布置,且通过设置一定的间距保证卡设在转动孔内的固定清洗件12不会在清洗中互相接触碰撞,可有效防止器皿损坏的问题。
如图1所示,循环机构3包括喷头30、储箱和集水槽34;八个喷头30连接接通多个储箱,八个喷头30设于清洗舱4顶部的内壁,八个喷头30分别对准六个固定清洗件12;集水槽34连接接通有通管,通管的一端连接接通储箱,通管的一端与储箱间连接有第一水泵35,通管的另一端伸出清洗舱4。
其中,多个储箱通过管道连接接通喷头30,多个储箱中的液体可通过喷头30对固定清洗件12进行冲洗,并且清洗舱4底部的内壁还设有集水槽34,集水槽34一端连接接通有其中一个储箱,另一端伸出清洗舱4,将清洗器皿的液体进行排放。
需要指出的是,多个储箱包括清洗剂箱、酸箱32和水箱33,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清洗舱4内完成了液体的喷出、清洗和收集,以形成液体的循环,可有效减少了液体的使用量。
如图1所示,多个储箱和喷头30间连接接通有多个第二水泵36。
其中,清洗剂箱、酸箱32和水箱33上方分别设有清洗剂水泵360、酸水泵361和纯水水泵362,三个水泵分别控制喷头30喷出的液体的类型,从而对器皿进行有效清洗。
需要指出的是,清洗剂箱、酸箱32和水箱33中的液体,通过水泵按照器皿清洗顺序的需要进行抽出清洗;先通过清洗剂箱上方的清洗剂水泵360将清洗剂抽出,清洗剂通过管道进入喷头30,并对固定清洗件12内的器皿进行初步清洗;接着通过酸箱32上方的酸水泵361将酸抽出,酸通过管道进入喷头30,酸对固定清洗件12内的器皿进行浸泡,从而进行第二步清洗,使用过后的酸溶液通过集水槽34进行回收;最后通过水箱33上方的纯水水泵362将水抽出,水通过管道进入喷头30,并对固定清洗件12内的器皿进行第三步清洗,从而完成对器皿的清洗。
如图1所示,清洗舱4内侧壁还连接固定有温控组件40。
其中,温控组件40包括温度传感器400、加热组件401和鼓风组件;温度传感器400和加热组件401均连接固定在清洗舱4内侧壁上,鼓风组件设置在机壳5底部,在需要对机壳5进行散热时使用;而温度传感器400和加热组件401均信号连接控制器,可通过控制器对温度进行控制。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这样的设置,在进行完液体清洗需要进行烘干时,加热组件401可对清洁完成的器皿进行烘干,防止水参加实验,从而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另外,温控组件40的加热组件401包括但不限于管式加热器和板面式加热器,譬如蛇管式加热器、套管式加热器、列管式加热器、螺旋板加热器、板式加热器、伞板式加热器和板翅式加热器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如图1所示,清洗舱4内侧壁还连接固定有紫外线残液检测组件41,紫外线残液检测组件41对准固定清洗件12。
其中,紫外线残液检测组件41对准固定清洗件12内的器皿,紫外线残液检测组件41内发出光源,并照射器皿,以确定器皿是否已经清洗干净。
需要指出的是,紫外线残液检测组件41的原理在于,利用紫外线光源照射清洁后的玻璃器皿,被照射的器皿会吸收紫外线,然后紫外线光激发成为激发态,不稳定而重回基态。回到基态的过程物质会出光子,这种光辐射叫荧光,每一种物质吸收紫外线后发出的光辐射不同,利用此原理检测器皿是否已经清洗干净,紫外线残液检测组件41可采用UV9800型号产品进行检测。
另外,如图1所示,清洗舱4外还设有机壳5,机壳5包裹整多个清洗舱4,以防止清洗舱4防止清洗舱4内进入灰尘;机壳5下方设置底室,底室内放置电机13、仪器电机13、压缩机、散热风扇51和减震组件50,减震组件50设置在电机13旁两侧,防止清洗舱4内出现不平衡晃动,导致器皿的损坏,散热风扇51避免电机13运行温度过高的问题;机壳5侧壁设有开关门,开关门用于将器皿放置入清洗舱4内,而且开关门通过不锈钢锁头控制;机壳5另一侧壁设有控制面板52,用于控制器皿的整多个清洗流程;机壳5底部外壁设有四多个小滑轮,方便机壳5整体进行移动。
需要指出的是,控制面板52信号连接多个水泵、加热组件401、残液检测组件和电机13,技术人员可先通过控制面板52设定需要的工作时间、工作温度和工作频率等参数。操作时,装置内部各种组件相互配合,控制面板52可显示当前的运行参数状态等,如当前工作温度、利用离心力清洁的离心率等,方便使用者查看和设置参数,控制面板52上还可设置指示灯、操作按钮和电源开关等,用于指示和控制电子元件的运行,通过这样的设置,技术人员通过控制面板52即可控制器皿的清洗。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步骤具体如下:
S1,放置玻璃仪器于磁力卡槽121内,拆卸磁力卡槽121,并将待清洗的玻璃仪器放置在磁力卡槽121内,放置有玻璃仪器的磁力卡槽121重新装回横向转轴11上,而磁力卡槽121和磁力刷子120可根据不同的型号、规格、样式的玻璃器皿进行替换,关闭门盖,不锈钢锁关闭;
S2,在控制器上设置参数,如清洗时转子的离心力大小,磁力刷子120的磁力大小,清洁时间等,并通过控制面板52控制清洁剂箱31的水泵,打开电源,通过横向转轴11、竖向转轴10和磁力刷子120对玻璃器皿进行第一步清洁;
S3,在第一步清洁结束后,清洗槽的换能器20通过压电逆变效应转换成同频率的机械振动,并以超音频纵波的形式在清洗溶液中密集向前辐射,对玻璃器皿的表面、缝隙、空洞的细微局部形成高压轰击,致使残留的污垢迅速剥离;
S4,通过控制面板52控制酸泵,定量的酸溶液通过酸箱32的水泵抽取进入液道,通过喷头30喷出,并对器皿进行浸泡,有效去除污垢;
S5,通过控制面板52控制水箱33的水泵,水箱33中的水通过水泵抽取进入液道,通过喷头30喷出,并对器皿进行冲洗,使器皿尽量不留污染或清洁剂的残留;
S6,残液检测装置利用紫外线光源照射清洁后的玻璃器皿;
S7,温控组件40中的温度传感器400显示清洗槽内温度,通过调节控制面板52设置温度,加热组件401、鼓风组件可使清洁完成的玻璃器皿快速烘干,即可完成清洁。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转轴组、超声机构、循环机构和清洗舱;
所述转轴组设于所述清洗舱内;
所述转轴组包括竖向转轴和横向转轴;所述竖向转轴与所述横向转轴相互垂直连接为传动结构,所述竖向转轴的竖向自转用于带动所述横向转轴横向自转,所述横向转轴上装配有多个固定清洗件;
所述超声机构连接固定所述清洗舱内侧壁,所述超声机构用于超声清洗多个所述固定清洗件;
所述循环机构连接固定在所述清洗舱内侧壁,所述循环机构用于液体循环清洗多个所述固定清洗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转轴底部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竖向转轴顶部同轴设有第一齿轮;
所述横向转轴中部的外壁同轴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为换向的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转轴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固定清洗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转轴设有多个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放置有所述固定清洗件;
所述固定清洗件包括刷子和卡槽;
所述刷子连接固定有转子,所述转子卡设于所述转动孔内;
所述卡槽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横向转轴下方,所述刷子置于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子的刷毛为磁性材料,所述卡槽亦为磁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转动孔的间距为5~8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喷头、储箱和集水槽;
多个所述喷头连接接通多个所述储箱,多个所述喷头设于所述清洗舱顶部的内壁,多个所述喷头分别对准多个所述固定清洗件;
所述集水槽连接接通有通管,所述通管的一端连接接通所述储箱,所述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储箱间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通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清洗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储箱和所述喷头间连接接通有多个第二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舱内侧壁还连接固定有温控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舱内侧壁还连接固定有紫外线残液检测组件,所述紫外线残液检测组件对准所述固定清洗件。
CN202222987535.5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 Active CN218554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7535.5U CN218554998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7535.5U CN218554998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4998U true CN218554998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25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7535.5U Active CN218554998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4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839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drying and sanitizing produce
CN103705144B (zh) 一种多內桶可选择式洗菜机
CN112427401B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超声波自动清洗器
CN110528223B (zh) 一种带局部预洗功能的洗衣机
CN218554998U (zh) 一种实验玻璃器皿清洗装置
CN108560187B (zh) 一种小型仿手洗洗衣机
US3499792A (en) Clea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0333655U (zh) 一种全自动玻璃器皿清洗机
JPH02218325A (ja) 食器洗浄機
JP2003053279A (ja) バレル洗浄装置
CN216933097U (zh) 多功能超声波洗碗机
JPH049670A (ja) 分析装置
KR101248557B1 (ko) 휴대용 초음파 세척기
CN215466617U (zh) 一种纽扣清洗设备
CN106108723A (zh) 一种超声波家用清洗机
CN215965168U (zh) 一种机械零件清洗装置
KR100795337B1 (ko) 초음파 세척기
CN213856190U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器皿清洗装置
CN211488853U (zh) 一种集尘滤芯超声波清洗喷淋烘干一体机
CN211637527U (zh) 一种滤网自动清洗机构
JP4049759B2 (ja) フィルタエレメントの洗浄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8888218B (zh) 一种家用洗碗机
CN112238097A (zh) 化学实验仪器清洗机
CN106235981A (zh) 一种大型超声波自动洗碗机
JP2012026684A (ja) 3dメガネ用洗浄及び乾燥装置または乾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