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8849U - 一种type-c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type-c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48849U CN218548849U CN202223024491.2U CN202223024491U CN218548849U CN 218548849 U CN218548849 U CN 218548849U CN 202223024491 U CN202223024491 U CN 202223024491U CN 218548849 U CN218548849 U CN 2185488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s
- row
- terminal
- clamping piece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73 coating (rubb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ype‑c连接器,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绝缘体、金属外壳、上排端子、下排端子、中夹片、避让槽和折弯部,所述金属外壳设于所述绝缘体的外部,所述上排端子与所述下排端子镶埋于所述绝缘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弯成型工艺使上排接地端子接触部和上排端子接触部在一个平面上,保证了和配套公头上排端子的接触,保证pin脚定义符合行业规范;中夹片通过开设避让槽避开上排接地端子的接触部,从而可以从上面放入到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的中间位置;中夹片这样整体设置,机械强度高,插拔寿命可靠性高,就算配套的公头是非标的配合比较紧的也不会有中夹片破损问题出现;提升了type‑c连接器的可靠性与持续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为type-c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ype-C连接器是一种行业标准连接器,用于在单根电缆上传输数据和电源,其纤薄外形适合移动设备,而耐用性足以用于工业应用;可用于3C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的充电,Type-C不但能充电,也能数据传输,还具备了音视频的传输功能,可传输影音信号,扩展为多种音视频输出接口,如HDMI、VGA、DVI接口,甚至能实现达到4K分辨率的扩展传输;
现有技术中Type-C连接器会设置中夹片起到支撑作用,增加Type-C连接器强度,且有的Type-C连接器的中夹片由多个结构组合而成,难以保证机械强度,如果配套的公头是非标的配合比较紧,容易出现中夹片破损问题,导致电连接器的可靠性与持续性不高;
为此,提出一种type-c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希望提供一种type-c连接器,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type-c连接器,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绝缘体、金属外壳、上排端子、下排端子、中夹片、避让槽和折弯部,所述金属外壳设于所述绝缘体的外部,所述上排端子与所述下排端子镶埋于所述绝缘体的内部,所述中夹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中夹片对称设于所述绝缘体的内部,所述避让槽开设于所述中夹片的上表面,所述上排端子与所述下排端子均设有基板部与接触部,所述上排端子包括上排信号端子和上排电源端子,所述下排端子包括下排接地端子、下排电源端子、下排信号端子和上排接地端子,所述折弯部设于所述上排接地端子的接触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排信号端子与所述上排电源端子均由所述上排端子通过下料成型工艺裁切而出;所述下排接地端子、所述下排电源端子、所述下排信号端子、所述上排接地端子均由所述下排端子通过下料成型工艺裁切而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排信号端子、所述上排电源端子、所述上排接地端子的接触部位于所述绝缘体的上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排接地端子、所述下排电源端子、所述下排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位于所述绝缘体的下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夹片设于所述上排端子接触部与所述下排端子接触部的中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夹片的材质为金属导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弯成型工艺使上排接地端子接触部和上排端子接触部在一个平面上,保证了和配套公头上排端子的接触,保证pin脚定义符合行业规范;中夹片通过开设避让槽避开上排接地端子的接触部,从而可以从上面放入到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的中间位置;中夹片这样整体设置,机械强度高,插拔寿命可靠性高,就算配套的公头是非标的配合比较紧的也不会有中夹片破损问题出现;提升了type-c连接器的可靠性与持续性。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中夹片与避让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排接地端子与折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连接组件;11、绝缘体;100、金属外壳;12、上排端子;121、上排信号端子;122、上排电源端子;13、下排端子;131、下排接地端子;132、下排电源端子;133、下排信号端子;134、上排接地端子;1341、折弯部;14、中夹片;15、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ype-c连接器,包括连接组件10,连接组件10包括绝缘体11、金属外壳100、上排端子12、下排端子13、中夹片14、避让槽15和折弯部1341,金属外壳100设于绝缘体11的外部,上排端子12与下排端子13镶埋于绝缘体11的内部,中夹片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中夹片14对称设于绝缘体11的内部,避让槽15开设于中夹片14的上表面,上排端子12与下排端子13均设有基板部与接触部,上排端子12包括上排信号端子121和上排电源端子122,下排端子13包括下排接地端子131、下排电源端子132、下排信号端子133和上排接地端子134,折弯部1341设于上排接地端子134的接触部;上排接地端子134通过折弯部1341折弯成型让其接触部和上排端子12接触部在一个平面上,保证了和配套公头上排端子的接触,保证pin脚定义符合行业规范;中夹片14通过开设避让槽15避开上排接地端子134的接触部,从而可以从上面放入到上排端子12与下排端子13的中间位置;中夹片14这样整体设置,机械强度高,插拔寿命可靠性高,就算配套的公头是非标的配合比较紧的也不会有中夹片14破损问题出现;提升了type-c连接器的可靠性与持续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排信号端子121与上排电源端子122均由上排端子12通过下料成型工艺裁切而出;下排接地端子131、下排电源端子132、下排信号端子133、上排接地端子134均由下排端子13通过下料成型工艺裁切而出;上排信号端子121与上排电源端子122以上排端子12基板部为基准通过下料方式裁切出来,平面度高,外形尺寸稳定,同理下排端子13一样,避免了传统的在一个基板面上通过刺破工艺来成型上下排端子导致的上下排端子高度和外形尺寸不稳定,大大降低了端子在注塑生产过程中的包胶不良,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排信号端子121、上排电源端子122、上排接地端子134的接触部位于绝缘体11的上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排接地端子131、下排电源端子132、下排信号端子133的接触部位于绝缘体11的下侧;上排端子12和下排端子13分别设置于两个不同平面,所以相邻下排电源端子132和上排信号端子121之间不会产生相互接触导致短路的问题,同理,相邻的下排信号端子133和上排电源端子122之间也不会产生相互接触导致短路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夹片14设于上排端子12接触部与下排端子13接触部的中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夹片14的材质为金属导片;借助金属导片硬度大、耐磨性好的特点可增加中夹片14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上排接地端子134通过折弯部1341折弯成型让其接触部和上排端子12接触部在一个平面上,保证了和配套公头上排端子的接触,保证pin脚定义符合行业规范;中夹片14通过开设避让槽15避开上排接地端子134的接触部,从而可以从上面放入到上排端子12与下排端子13的中间位置;中夹片14这样整体设置,机械强度高,插拔寿命可靠性高,就算配套的公头是非标的配合比较紧的也不会有中夹片14破损问题出现;提升了type-c连接器的可靠性与持续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type-c连接器,包括连接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包括绝缘体(11)、金属外壳(100)、上排端子(12)、下排端子(13)、中夹片(14)、避让槽(15)和折弯部(1341),所述金属外壳(100)设于所述绝缘体(11)的外部,所述上排端子(12)与所述下排端子(13)镶埋于所述绝缘体(11)的内部,所述中夹片(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中夹片(14)对称设于所述绝缘体(11)的内部,所述避让槽(15)开设于所述中夹片(14)的上表面,所述上排端子(12)与所述下排端子(13)均设有基板部与接触部,所述上排端子(12)包括上排信号端子(121)和上排电源端子(122),所述下排端子(13)包括下排接地端子(131)、下排电源端子(132)、下排信号端子(133)和上排接地端子(134),所述折弯部(1341)设于所述上排接地端子(134)的接触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信号端子(121)与所述上排电源端子(122)均由所述上排端子(12)通过下料成型工艺裁切而出;所述下排接地端子(131)、所述下排电源端子(132)、所述下排信号端子(133)、所述上排接地端子(134)均由所述下排端子(13)通过下料成型工艺裁切而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信号端子(121)、所述上排电源端子(122)、所述上排接地端子(134)的接触部位于所述绝缘体(11)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接地端子(131)、所述下排电源端子(132)、所述下排信号端子(133)的接触部位于所述绝缘体(11)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夹片(14)设于所述上排端子(12)接触部与所述下排端子(13)接触部的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夹片(14)的材质为金属导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24491.2U CN218548849U (zh) | 2022-11-14 | 2022-11-14 | 一种type-c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24491.2U CN218548849U (zh) | 2022-11-14 | 2022-11-14 | 一种type-c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48849U true CN218548849U (zh) | 2023-02-28 |
Family
ID=85263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24491.2U Active CN218548849U (zh) | 2022-11-14 | 2022-11-14 | 一种type-c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48849U (zh) |
-
2022
- 2022-11-14 CN CN202223024491.2U patent/CN2185488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33399U (zh) |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 |
CN203707414U (zh) |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112787129A (zh) |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 |
CN218548849U (zh) | 一种type-c连接器 | |
CN202550175U (zh) | Usb连接器 | |
CN201820914U (zh) | 电池连接器 | |
CN107394527B (zh) | 一种usb插座及移动终端 | |
CN201805027U (zh) | 一种电池连接器 | |
CN107799957B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usb插座 | |
CN292482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517246U (zh) | 一种新型接插件 | |
CN20144050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475167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16720329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9286817U (zh) | 网络插座、电路板组件及电子产品 | |
CN218783243U (zh) | Fpc连接器 | |
CN202651523U (zh) | 一种双接地音频接口 | |
CN104538773A (zh) |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 |
CN219937479U (zh) | 一种Type-C连接器 | |
CN203911130U (zh) | 超薄焊线式a型usb公头连接器 | |
CN221596831U (zh) | 一种连接器用定位扣板及连接器 | |
CN216872294U (zh) | 一种数据传输型type-c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 |
CN216312140U (zh) | 超短型Type-C连接器 | |
CN217881983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9937410U (zh) | 一种电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 Room 303, No. 226 Guangtian Road, Tangxiayong Community, Yanlu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ilian Weiye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002, baojinhua building, Huaqiao new village,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ilian Weiye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