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22560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22560Y
CN201222560Y CNU2008200470577U CN200820047057U CN201222560Y CN 201222560 Y CN201222560 Y CN 201222560Y CN U2008200470577 U CNU2008200470577 U CN U2008200470577U CN 200820047057 U CN200820047057 U CN 200820047057U CN 201222560 Y CN201222560 Y CN 20122256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ted eye
holding parts
electric connector
contact sit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470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470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2256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2256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2256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贯穿设有多个孔洞;多个导电体,分别固定于每个所述孔洞中,每一所述导电体均设有一槽孔,该槽孔内部形成导接壁,且所述槽孔一端形成封闭板;多个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至少一端固定于所述孔洞中,每一该导电端子包括一固持部,该固持部插入所述槽孔中,且该固持部具有至少一接触段与所述导接壁贴紧,所述固持部延伸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由所述槽孔伸出,架在所述槽孔的开口上,且所述接触部由掺合导电元素的弹性胶材制成。所述固持部与导电体紧密配合,使端子与导电体之间不会产生磨损现象,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良好。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一种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一芯片模组相压缩接触的LGA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连接器业的飞速发展,为了使其具备更好的信号传输功能,电连接器内部所用的导电端子也逐渐设计的多种多样。如图1所示,为习知的一种电连接器的部分剖视图。该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包含一底部端子1,该底部端子1为凹槽状,固定于绝缘本体100的端子收容孔内,其下表面与所要安装的印刷电路板4相焊接,所述底部端子1上方设有一传输端子2,该传输端子2能够与底部端子1相插接配合,其顶端具有一头部20,该头部20向下延伸形成一插入部21,其插入一螺旋弹簧3中,但,该插入部的底端与所述底部端子1的底部间具有一间隙,所述螺旋弹簧3一端抵持于所述底部端子1上,另一端抵持于所述传输端子2的头部20。当芯片模组5从上面压向传输端子2的头部20时,传输端子2向下移动以与所述底部端子1电性接触,从而实现芯片模组5与印刷电路板4之间的电性连接。
但该连接器存在如下缺陷:
在将芯片模组5压向传输端子2时,传输端子2下移,插入部21将与底部端子1发生磨擦,另外,由于插设所述传输端子2前要先将螺旋弹簧3设置在底部端子1的开口上,然后对所述传输端子2施力,将其穿过螺旋弹簧3插入所述底部端子1,此过程中,所述传输端子2的插入部21又将与所述底部端子1相磨擦,即增加了磨擦的次数。
在该电连接器中,将所述传输端子2插入所述底部端子1后受外力易发生摆动,很容易磨损底部端子1的内壁,所述传输端子2也会有磨损,从而使传输端子2与底部端子1不能紧密配合,大大降低了信号传输的质量,还会由于接触不良导致信号传输的不稳定性。
在该电连接器中,由于每个弹簧弹性并不完全相同,其上设置的芯片模组底面也不会是纯平面,当弹簧完全压缩后,所述头部20与底部端子1之间可能仍会存在空隙30,使两端子不能完全配合,还容易使灰尘或细小杂物进入其中,同样影响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质量。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电连接器,能够防止端子与导电体之间的磨损,减少信号传输的质量损失,同时维护信号稳定传输。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贯穿设有多个孔洞;多个导电体,分别固定于每个所述孔洞中,每一所述导电体均设有一槽孔,该槽孔内部形成导接壁,且所述槽孔一端形成封闭板;多个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至少一端固定于所述孔洞中,每一该导电端子包括一固持部,该固持部插入所述槽孔中,且该固持部具有至少一接触段与所述导接壁贴紧,所述固持部延伸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由所述槽孔伸出,架在所述槽孔的开口上,且所述接触部由掺合导电元素的弹性胶材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导电端子上包括的接触部本身具有弹性,其固持部插入所述导电体当中,与所述导电体的导接壁紧密配合,且该接触部架在所述槽孔的开口上,使导电端子与导电体之间不能够相对移动,从而不会产生磨损现象,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良好,也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同时导电端子与导电体之间不会有空隙,避免了由灰尘落入对信号传输所起影响,同样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良好。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还可以为,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贯穿设有多个孔洞;多个插接槽,分别固定于每个所述孔洞中,每一所述插接槽均设有一槽孔,所述槽孔一端形成封闭板,其中所述导电体表面镀有导电层,且其内表面形成导接面;多个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至少一端固定于所述孔洞中,每一该导电端子包括一固持部,该固持部插入所述槽孔中,且该固持部具有至少一接触段与所述槽孔导接面贴紧,所述固持部延伸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由所述槽孔伸出,架在所述槽孔的开口上,且所述接触部由掺合导电元素的弹性胶材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导电端子上包括的接触部本身具有弹性,其固持部插入所述插接槽当中,该固持部与所述插接槽的导接面紧密配合,且该接触部架在所述槽孔的开口上,使导电端子与插接槽之间不再相对运动,从而不会产生磨损现象,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良好,也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同时导电端子与插接槽之间不会有空隙,避免了由灰尘落入对信号传输所起影响,同样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技术中电连接器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延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立体图;
图5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另一方式的立体图;
图6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与芯片模组以及印刷电路板配合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在另一实施例中与芯片模组以及印刷电路板配合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2和图6,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包括一绝缘本体11、多个导电体12以及多个导电端子13。所述导电体12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中,所述导电端子13与所述导电体12紧密配合,所述电连接器10通过锡球14焊接于印刷电路板30上,且导电端子13接触芯片模组20,使芯片模组20和印刷电路板30之间通过该电连接器10电性连接。
请参照图2和图3,所述绝缘本体11贯穿设有多个孔洞110,所述每个孔洞110的两个端口在该绝缘本体11表面处形成收容空间111,该收容空间111围绕所述孔洞110设置。另,所述绝缘本体11所使用的材料与所述印刷电路板30(如图6所示)的热胀系数基本相同,避免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因热膨胀程度不同,而导致电连接器10与所述印刷电路板30之间的锡球14断裂,影响电性连接。
请参照图2和图6,每一所述导电体12都为金属导体,其上均设有一槽孔120,该槽孔120一端形成封闭板121,另一端开口处向外设有一肩部122,所述槽孔120内部还形成导接壁123。每一所述导电体12都是基于制造PCB板的技术,在制造时应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孔洞110中,所述肩部122和所述封闭板121均容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1内,其中所述肩部122位于邻近芯片模组20的一面,所述封闭板121位于邻近所述印刷电路板30的一面,且所述肩部122和所述封闭板121分别与所述绝缘本体11的上、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请参照图3和图4,每一所述导电端子13都包括固持部131和由该固持部131延伸形成的接触部132。所述接触部132由掺合导电元素的弹性胶材制成,在具有弹性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所述接触部132与固持部131连接部分设有一接触面1320,用来与导电体12的肩部122接触,本实施例中,该接触面1320为圆环状平面。所述固持部131为单体,该固持部131的材质可与所述接触部132的材质相同(即掺合导电元素的弹性胶材),也可以由金属制成,该固持部131具有一接触段1310(该固持部131也可以同时具有多个接触段),且所述固持部131能够插入所述导电体12的槽孔120之中,该接触段1310与所述槽孔120内的导接壁123贴紧,并使该固持部131不会在导电体12中移动。
请参照图2和图6,所述电连接器10的组装过程如下:
首先,基于制造PCB板的技术,将所述导电体12在制造时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孔洞110中,其中所述肩部122位于邻近芯片模组20的一面,所述封闭板121位于邻近所述印刷电路板30的一面,该导电体12的肩部122和所述封闭板121分别与所述绝缘本体11的上、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以保持接触面的平整,避免出现接触不良。
然后将所述导电端子13的固持部131插入所述槽孔120中,直至所述接触部132的接触面1320与所述肩部122相紧贴,此时所述固持部131的接触段1310紧密贴在所述槽孔120的导接壁123上,且不会相对上下移动和左右摆动,从而能够具有良好的电连接性能,并且避免导电体12和导电端子13由于摆动相互磨损。
请参照图6,当芯片模组20压向所述电连接器10时,所述导电端子13的接触部132与之电性接触,所述接触部132本身具有弹性,即使芯片模组20底面不是纯平面,也依旧与其接触全面,且所述接触面1320又抵靠在所述肩部122上,该固持部131的接触段1310紧贴于所述导接壁123,故其下方的固持部131不会受到外力影响而产生摆动。信号从接触部132传至固持部131,并通过该固持部131的接触段1310与所述传导壁123紧密接触,良好的传导至所述导电体12,由于所述接触面1320与肩部122的接触,信号能够在两者间传输,增加了信号传输的面积,降低了阻抗。随后,信号经由所述导电体12的封闭板121传输至印刷电路板30上,由此完成信号传输。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13的固持部131还可以具有两个弹臂131’(该固持部131还可以为多个弹臂设置,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其制造材质可与所述接触部132的材质相同,也可由金属制成,所述两弹臂131’可以增加固持部131的弹性,方便所述固持部131插入所述槽孔120中,且每一所述弹臂131’具有一接触段1310’(该固持部131’也可以同时具有多个接触段)与所述导接壁123接触紧密。
请参照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体12为绝缘体,其表面镀有导电层124,使其同样具有导电性能,如此以来,在所述槽孔120的内表面同样能够形成导接壁123。该导电体12上均设有一槽孔120,该槽孔120一端形成封闭板121,另一端开口处设有一肩部122。每一所述导电体12也都是基于PCB板制造技术,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1的孔洞110中。所述肩部122和所述封闭板121均容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1内,其中所述肩部122位于邻近芯片模组20的一面,所述封闭板位于121邻近所述印刷电路板30的一面,所述肩部122和所述封闭板121分别与所述绝缘本体11的上、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本实施例的其余组件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13的固定部131为单体(也可为至少两个弹臂131’),且所述固定部131上具有至少一个接触段1310(多弹臂设置的情况下,每一所述弹臂131’上都具有至少一个接触段1310’)。
当芯片模组20压向所述电连接器10时,所述导电端子13的接触部132与之电性接触,该接触部132的接触面1320又抵靠在所述肩部122上,所述固持部131的接触段1310紧贴于所述导接壁123,故已插入所述导电体12中的固持部131不会在其中移动或摆动,能够与之紧密配合。由于所述导电体12为表面镀有导电层124的绝缘体,信号从接触部132传至固持部131,并通过该固持部131的接触段1310与所述导接壁123紧密接触,由于该传导壁123设有导电层,故信号通过所述导电层124良好的传导至所述导电体12表面,同时所述接触面1320与肩部122的接触也能够传输信号,增加了信号传输的面积,减少阻抗。随后,信号经由所述封闭板121的镀层124一侧传输到其焊接至的印刷电路板30上,由此完成信号传输。
相对于现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的优点在于:
1.所述导电端子13的固持部131插入所述导电体12的槽孔120中,且其至少具有一接触段1310与该导接壁123紧密贴合,同时所述接触面1320抵持所述肩部122,既增加了接触面积,也稳定了固持部131的固定效果,使固持部131不会相对于所述导电体12移动或摆动,防止上述两组件之间产生磨损,避免影响信号传输,保证了电连接器的良好电连接效果。
2.所述导电端子13的接触部132为掺合导电元素的弹性胶材制成,其具有弹性的同时还具有好的导电性,当芯片模组20压至其上时,会由于导电端子良好的弹性,进而能保证各个导电端子13均能与芯片模块上的导电垫片(未图示)相电性连接,保证信好传输的稳定性,即使芯片模组的各个导电垫片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
3.当所述芯片模组20压制导电端子13时,其接触部132由于具有很好的弹性,且接触面1320呈环状,将导电体12上槽孔120盖住,且压制力越大,接触越紧密,从而使灰尘或细小杂物不容易从中落入,避免了因内部进入杂质引起的接触不良。
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采用一端焊接固定。另一端弹性接触的结构,相对于两侧都进行弹性接触的结构来说,减少了导电端子13与电连接器10内部组件相对磨擦产生的损耗,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5.绝缘本体11所使用的材料与所述印刷电路板30的热胀系数基本相同,在二者受到温度影响产生形变时,其形变程度基本相同,避免连接电连接器和电路板之间的锡料断裂,保证两者之间良好的电性连接。

Claims (12)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贯穿设有多个孔洞;
多个导电体,分别固定于一所述孔洞中,每一所述导电体均设有一槽孔,该槽孔内部形成导接壁,且所述槽孔一端形成封闭板;
多个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至少一端固定于所述孔洞中,每一该导电端子包括一固持部,该固持部插入所述槽孔中,且该固持部具有至少一接触段与所述导接壁贴紧,所述固持部延伸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由所述槽孔伸出,架在所述槽孔的开口上,且所述接触部由掺合导电元素的弹性胶材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的另一端设有抵持所述接触部的肩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为单体,或者具有至少两个弹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由掺合导电元素的弹性胶材或金属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材质与印刷电路板的材质热胀系数基本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一面设有可焊接的锡球。
7.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贯穿设有多个孔洞;
多个导电体,分别固定于每个所述孔洞中,每一所述导电体均设有一槽孔,所述槽孔一端形成封闭板,所述导电体表面镀有导电层,且其内表面形成导接壁;
多个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至少一端固定于所述孔洞中,每一该导电端子包括一固持部,该固持部插入所述槽孔中,且该固持部具有至少一接触段与所述槽孔的导接壁贴紧,所述固持部延伸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由所述槽孔伸出,架在所述槽孔的开口上,且所述接触部由掺合导电元素的弹性胶材制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的另一端设有抵持所述接触部的肩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为单体,或者具有至少两个弹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由掺合导电元素的弹性胶材或金属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所使用的材质与印刷电路板热胀系数基本相同。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一面设有可焊接的锡球。
CNU2008200470577U 2008-04-28 2008-04-28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2256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70577U CN201222560Y (zh) 2008-04-28 2008-04-28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70577U CN201222560Y (zh) 2008-04-28 2008-04-28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22560Y true CN201222560Y (zh) 2009-04-15

Family

ID=40576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47057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22560Y (zh) 2008-04-28 2008-04-2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22560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613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系统及使用信号传输系统的电子装置
CN102938514A (zh) * 2012-11-16 2013-02-2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14101770A (zh) * 2021-11-23 2022-03-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光电式定位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8613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系统及使用信号传输系统的电子装置
CN102938514A (zh) * 2012-11-16 2013-02-2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14101770A (zh) * 2021-11-23 2022-03-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光电式定位系统
CN114101770B (zh) * 2021-11-23 2023-03-1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光电式定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2205Y (zh) 电连接器
CN201097405Y (zh) 电连接器
JP3125508U (ja) 基板に対する基板用コネクタの改良構造
CN102315176A (zh) 电连接器组件
TWI754814B (zh) 電連接器
CN201222560Y (zh) 电连接器
CN202259862U (zh) 电连接器
CN108493644A (zh) 一种高可靠的毛纽扣互连结构件
CN201142393Y (zh) 电连接器
CN2833956Y (zh) 电连接器
CN201000994Y (zh) 电连接器
CN2852433Y (zh) 板对板连接器改良结构
CN100355152C (zh) 电连接器
CN201204303Y (zh) 电连接器
CN200990436Y (zh) 电连接器
CN209709216U (zh) 传输高频信号的板对板连接装置
CN203871516U (zh) 电连接器
CN201674039U (zh) 一种fpc连接器
CN208674418U (zh) 连接器
CN208157674U (zh) 一种高可靠的毛纽扣互连结构件
CN2884574Y (zh) 电连接器
CN200997462Y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1142410Y (zh) 一种端子及使用这种端子的电连接器
CN216872294U (zh) 一种数据传输型type-c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CN201266709Y (zh) 电连接器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