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4793U - 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4793U
CN218544793U CN202222014957.4U CN202222014957U CN218544793U CN 218544793 U CN218544793 U CN 218544793U CN 202222014957 U CN202222014957 U CN 202222014957U CN 218544793 U CN218544793 U CN 218544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trend
flexible
flexible new
limiting r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149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健
冯彦
齐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Dig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Dig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Dig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Dig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149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4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4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4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管道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包括风机、柔性新风主管道和柔性新风支管道,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柔性新风主管道,所述柔性新风主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柔性新风支管道,所述柔性新风主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前端固定有齿轮,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定向送风口,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的后端外部四周固定有限位环一,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的外部四周活动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对柔性新风支管道上定向送风口的调节及启闭,使用灵活方便,使用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机房内机架基本上是所有机架正面朝同一方向的排队式摆放方式,由于机房各个区域设备容量不同,设备功率也不同,普通送风方式不能做到冷量“按需分配”,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560682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柔性智能新风系统,该柔性智能新风系统将低温新风直接送到机柜的前面板,采用精确送风方式进行机柜内冷却,充分发挥空调的制冷效果,合理优化机房内部温度,最大程度避免空调冷量浪费,节约空调运行成本。
但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智能新风系统的新风管道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的不足:柔性新风主管道与风机相连,在风机的动力作用下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多个柔性新风支管道分别与柔性新风主管道相连接,多个柔性新风支管道分别延伸至机柜的前面板,通过设置在柔性新风支管道上的定向送风口将新风送到机柜的前面板处,但柔性新风支管道上的定向送风口为固定大小,不便调节和启闭,导致出风量不便调节而影响其灵活使用,同时还会导致非使用状态下外部异物通过定向送风口,进入柔性新风支管道以及柔性新风主管道中,而影响柔性新风支管道以及柔性新风主管道的正常使用,使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具有方便柔性新风支管道上定向送风口的调节及启闭,使用灵活方便,使用效果更佳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包括风机、柔性新风主管道和柔性新风支管道,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柔性新风主管道,所述柔性新风主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柔性新风支管道,所述柔性新风主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前端固定有齿轮,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定向送风口,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的后端外部四周固定有限位环一,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的外部四周活动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前端固定有限位圈一,且所述限位圈一与外管活动连接,所述外管的前端外部四周固定有齿套,且所述齿套与齿轮咬合连接,所述外管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的后端外部四周固定有限位环二,所述外管的后端四周固定有限位圈二,且所述限位圈二与限位环二活动连接,所述限位环二与限位环一形状大小相同,所述限位圈二与限位圈一形状大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圈二与限位圈一的截面均为“U”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与柔性新风主管道呈“T”字形相互垂直,所述正反电机的后端固定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与柔性新风主管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管的长度小于柔性新风支管道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风口和定向送风口内径大小相同且相互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正反电机以及传动轴带动有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具有齿套的外管在柔性新风支管道外进行转动,外管上的出风口相对柔性新风支管道上的定向送风口发生位移,调节出风口与定向送风口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出风量的大小,另外,还可通过转动外管使出风口与定向送风口完全错开,来对定向送风口进行遮挡,从而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定向送风口中,有效的解决了原先的柔性新风支管道上的定向送风口为固定大小,不便调节和启闭,导致出风量不便调节而影响其灵活使用,同时还会导致非使用状态下外部异物通过定向送风口,进入柔性新风支管道以及柔性新风主管道中,而影响柔性新风支管道以及柔性新风主管道的正常使用的问题,整体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新风支管道与柔性新风主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新风支管道与柔性新风主管道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新风支管道与柔性新风主管道连接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新风支管道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机;2、柔性新风主管道;3、柔性新风支管道;4、安装板;5、正反电机;6、传动轴;7、齿轮;8、定向送风口;9、限位环一;10、限位环二;11、外管;12、限位圈一;13、限位圈二;14、齿套;15、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包括风机1、柔性新风主管道2和柔性新风支管道3,风机1的一侧设置有柔性新风主管道2,柔性新风主管道2的一侧设置有柔性新风支管道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外接电源启动风机1,在风机1的动力作用下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多个柔性新风支管道3分别与柔性新风主管道2相连接,多个柔性新风支管道3分别延伸至机柜的前面板,通过设置在柔性新风支管道3上的定向送风口8将新风送到机柜的前面板处,此为现有技术,已在公开号为CN20560682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柔性智能新风系统中被公开,此处不再进行说明,柔性新风主管道2的一侧设置有正反电机5,正反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6,传动轴6的前端固定有齿轮7,柔性新风支管道3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定向送风口8,柔性新风支管道3的后端外部四周固定有限位环一9,柔性新风支管道3的外部四周活动有外管11,外管11的前端固定有限位圈一12,且限位圈一12与外管11活动连接,外管11的前端外部四周固定有齿套14,且齿套14与齿轮7咬合连接,外管11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1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正反电机5以及传动轴6带动有齿轮7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具有齿套14的外管11在柔性新风支管道3外进行转动,外管11上的出风口15相对柔性新风支管道3上的定向送风口8发生位移,调节出风口15与定向送风口8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出风量的大小,另外,还可通过转动外管11使出风口15与定向送风口8完全错开,来对定向送风口8进行遮挡,从而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定向送风口8中,有效的解决了原先的柔性新风支管道3上的定向送风口8为固定大小,不便调节和启闭,导致出风量不便调节而影响其灵活使用,同时还会导致非使用状态下外部异物通过定向送风口8,进入柔性新风支管道3以及柔性新风主管道2中,而影响柔性新风支管道3以及柔性新风主管道2的正常使用的问题,整体使用效果更佳,另外,本实施例中未做详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
参照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柔性新风支管道3的后端外部四周固定有限位环二10,外管11的后端四周固定有限位圈二13,且限位圈二13与限位环二10活动连接,限位环二10与限位环一9形状大小相同,限位圈二13与限位圈一12形状大小相同,另外,限位圈二13与限位圈一12的截面均为“U”形结构,其中,在使用时,通过齿轮7带动具有齿套14的外管11在柔性新风支管道3外进行转动,并通过限位圈一12在限位环一9外,以及限位圈二13在限位环二10外转动来对外管11的转动进行限位,防止外管11前后移动而与齿轮7错位,以便外管11的转动使用。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柔性新风支管道3与柔性新风主管道2呈“T”字形相互垂直,正反电机5的后端固定有安装板4,且安装板4与柔性新风主管道2固定连接,另外,外管11的长度小于柔性新风支管道3的长度,其中,通过安装板4的设置,以便正反电机5相对柔性新风主管道2的固定安装,安装板4的后端面为弧面,可与柔性新风主管道2的弧面外壁相吻合,图中未具体示出。
参照图4所示,出风口15和定向送风口8内径大小相同且相互重合,其中,在使用时,外管11在转动过程中,位于外管11底端两侧的若干个出风口15相对柔性新风支管道3底端两侧的定向送风口8位移,来调节出风口15与定向送风口8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出风量的大小,调节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及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外接电源启动风机1,在风机1的动力作用下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多个柔性新风支管道3分别与柔性新风主管道2相连接,多个柔性新风支管道3分别延伸至机柜的前面板,通过设置在柔性新风支管道3上的定向送风口8将新风送到机柜的前面板处,此为现有技术,已在公开号为CN20560682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柔性智能新风系统中被公开,此处不再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外接电源启动正反电机5,通过正反电机5以及传动轴6带动有齿轮7进行转动,从而通过齿轮7带动具有齿套14的外管11在柔性新风支管道3外进行转动,并通过限位圈一12在限位环一9外,以及限位圈二13在限位环二10外转动来对外管11的转动进行限位,防止外管11前后移动而与齿轮7错位,外管11在转动过程中,位于外管11底端两侧的若干个出风口15相对柔性新风支管道3底端两侧的定向送风口8位移,来调节出风口15与定向送风口8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出风量的大小,另外,还可通过转动外管11使出风口15与定向送风口8完全错开,来对定向送风口8进行遮挡,从而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定向送风口8中,有效的解决了原先的柔性新风支管道3上的定向送风口8为固定大小,不便调节和启闭,导致出风量不便调节而影响其灵活使用,同时还会导致非使用状态下外部异物通过定向送风口8,进入柔性新风支管道3以及柔性新风主管道2中,而影响柔性新风支管道3以及柔性新风主管道2的正常使用的问题,整体使用效果更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包括风机(1)、柔性新风主管道(2)和柔性新风支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的一侧设置有柔性新风主管道(2),所述柔性新风主管道(2)的一侧设置有柔性新风支管道(3),所述柔性新风主管道(2)的一侧设置有正反电机(5),所述正反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的前端固定有齿轮(7),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3)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定向送风口(8),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3)的后端外部四周固定有限位环一(9),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3)的外部四周活动有外管(11),所述外管(11)的前端固定有限位圈一(12),且所述限位圈一(12)与外管(11)活动连接,所述外管(11)的前端外部四周固定有齿套(14),且所述齿套(14)与齿轮(7)咬合连接,所述外管(11)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3)的后端外部四周固定有限位环二(10),所述外管(11)的后端四周固定有限位圈二(13),且所述限位圈二(13)与限位环二(10)活动连接,所述限位环二(10)与限位环一(9)形状大小相同,所述限位圈二(13)与限位圈一(12)形状大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二(13)与限位圈一(12)的截面均为“U”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新风支管道(3)与柔性新风主管道(2)呈“T”字形相互垂直,所述正反电机(5)的后端固定有安装板(4),且所述安装板(4)与柔性新风主管道(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1)的长度小于柔性新风支管道(3)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5)和定向送风口(8)内径大小相同且相互重合。
CN202222014957.4U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 Active CN218544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4957.4U CN218544793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4957.4U CN218544793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4793U true CN218544793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8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14957.4U Active CN218544793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4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8303A (zh) 一种主变压器室复合通风降温系统
CN21185419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4515284A (zh) 具有旋转出风结构的空调器
CN104110730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5698331A (zh) 一种房屋的新风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11953167U (zh)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CN218544793U (zh) 一种新型新风管道系统
CN207335058U (zh) 一种内外双循环新风系统
CN203824040U (zh) 套管式换热螺旋断续翅片空调通风装置
CN20360532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440065A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16790370U (zh) 风管机
CN213955435U (zh) 柜式风机盘管用出风口结构及风机盘管
CN217303168U (zh) 一种空调通风用降噪装置
CN212299321U (zh) 一种室内通风系统
CN208431913U (zh) 卡式空调机送风结构
CN109764521B (zh) 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CN112555964A (zh) 一种供热建筑内的暖气通风装置
CN208025676U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207146536U (zh) 设置在窗台的四恒挂壁超薄空调
CN211551946U (zh) 智能新风系统
CN221035978U (zh) 一种室内外风切换装置及远程式射流空调机组
CN206160407U (zh) 导风结构和厨房空调器
CN108119034A (zh) 一种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百叶窗
CN217817039U (zh) 新风管道结构、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