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4521B - 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4521B
CN109764521B CN201910077472.XA CN201910077472A CN109764521B CN 109764521 B CN109764521 B CN 109764521B CN 201910077472 A CN201910077472 A CN 201910077472A CN 109764521 B CN109764521 B CN 109764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otating plate
air inlet
wind shiel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74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64521A (zh
Inventor
仓敏伟
张昕
仓栋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angs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angs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angs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angs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774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45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4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4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4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4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所述外进风口和排风口连通外界空气,所述内进风口通过空气处理设备与室内连通,回风口通过回风管与室内连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可转动设置有用于模式切换的转板,所述转板固定在中心转轴上,中心转轴受执行器来完成旋转,在所述壳体内壁上位于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一挡风板、内进风口和回风口之间设有第二挡风板、回风口和排风口之间设有第三挡风板、排风口和外进风口之间设有第四挡风板,所述第四挡风板的末端设有延长板。此种空调不仅能够实现内、外循环模式的切换,而且能够对新风进风量进行比例调节,从而实现自适应模拟量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转板式自动内外通风转换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通风口,四个通风口沿所述壳体周向依次为外进风口、内进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外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连通外界空气,所述内进风口连通空气处理机组的进气端,所述回风口连通室内空气,并在所述回风口处设置有风机,在所述壳体内部可转动设置有进行内循环模式和外循环模式切换的转板,所述转板固定在中心转轴上,所述中心转轴受执行器驱动旋转,处于内循环模式时,所述转板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所述回风口和内进风口位于所述转板的一侧,并在回风口和内进风口之间形成一回风通道,所述外进风口和排风口位于所述转板的另一侧,处于外循环模式时,所述转板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所述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位于所述转板的一侧,并在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之间形成一进风通道,所述回风口和排风口位于所述转板的另一侧,并在回风口和排风口之间一排风通道,所述转板处于第一、第二工作位置时其周边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缝隙通过密封条密封。此种结构的转换装置在内循环模式和外循环模式切换时,通过执行器驱动转板由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转动到第二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从而实现内外循环模式的切换,结构相对简单,故障率低,并且运行稳定可靠,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但是此种结构的通风转换装置在使用后发现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来说就是此装置对于从外进风口进来的新风还无法进行有效的比例调控,因为如果转板停留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时,就会发生漏风的情况,从外进风口进来的新风有一部分会直接从回风口排出去,因而无法实现新风进风量的模拟量控制,申请人以此为改进方向,致力于研究一种新风进风量能够进行比例调节的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此种空调不仅能够实现内、外循环模式的切换,而且能够对新风进风量进行比例调节,从而实现自适应模拟量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通风口,四个通风口沿壳体周向依次为外进风口、内进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外进风口和排风口连通外界空气,所述内进风口通过空气处理设备与室内连通,回风口通过回风管与室内连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可转动设置有用于模式切换的转板,所述转板固定在中心转轴上,中心转轴受执行器来完成旋转,在所述壳体内壁上位于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一挡风板、内进风口和回风口之间设有第二挡风板、回风口和排风口之间设有第三挡风板、排风口和外进风口之间设有第四挡风板,所述第四挡风板的末端设有延长板,当处于内循环模式时,转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相抵靠,回风口和内进风口位于转板的一侧,并在回风口和内进风口之间形成回风通道,所述外进风口和排风口位于所述转板的另一侧;当处于外循环模式时,所述转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挡风板和第四挡风板相抵靠,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位于转板的一侧,并在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回风口和排风口位于转板的另一侧,并在回风口和排风口之间形成排风通道;当处于自适应模拟量模式时,转板的一端位于第一挡风板和第四挡风板之间,另一端位于第二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之间,转板与第一挡风板之间的缝隙和内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转板与第二挡风板之间的缝隙和内进风口之间形成回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均与空气处理设备连通,所述转板与第三挡风板之间的缝隙和排风口之间形成排风通道,所述排风口设置有排风风机。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第一挡风板、第二挡风板、第三挡风板、第四挡风板以及延长板,在保证原有内、外循环模式的基础上,使得空调能够对新风进风量进行比例调节,从而实现自适应模拟量控制,更为有效合理的对新风进行利用,通过延长板的设置可防止在模拟量模式下发生窜风的情况,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能够对室内温度更为有效的控制,并且更为节能。
具体在使用时:如在内循环模式的情况下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则切换至自适应模拟量模式,由执行器驱动转板绕中心转轴转动,使转板与第一挡风板之间产生缝隙,外进风口与内进风口之间形成新风的进风通道,此时从外进风口进来的新风从该进风通道引入空气处理设备,再进入室内,通过外部低温的新风使室内的温度降低,并且转板与第一挡风板之间缝隙的大小能够通过执行器准确的进行控制,具体可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值来调节外进风与排风的风量,改变该缝隙的大小,从而保证室内温度的恒定,当在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自动关闭外部的制冷压缩机或冷冻站冷冻水供水,最多可节省百分之75的冷源能耗,尤其是针对大型工厂车间内设备发热量比较大,在过度阶段日夜温差大时使用与无换风功能的空调相比尤为节能,排风口处的排风风机的排风量也与该缝隙的大小成正比,从而保证室内压力保持恒定,当室内温度过低时,则可通过减小进风通道的大小和通过空气处理设备供热的方式进行温度的控制;当处于外循环模式下时,如果室内温度较低了,则切换至自适应模拟量模式,驱动转板转动,通过转板减小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之间进风通道的大小,减小新风的进风量,或直接切换至内循环模式,避免室内温度进一步降低,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空气处理设备进行温度控制,保证室内温度,如室内温度过高时,则切换至内循环模式,通过空气处理设备进行降温。
作为改进,转板的两个外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条,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转板和四块挡风板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保证设备运行时的可靠性。
作为改进,密封条包括密封条本体,在密封条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与转板连接的槽口,密封条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缓冲槽,这样,当转板与挡风板相抵靠时,缓冲槽会受到挤压产生变形,充分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相对于普通密封条密封效果更好。
作为改进,转板的上下两端面设置有密封毛刷,这样,可提高转板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第一挡风板与所述中心转轴之间的连线形成第一连线,所述第四挡风板与中心转轴之间形成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延长板与所述第一连线相重叠,这样,当通过调节转板角度调节外部新风的进风量时,延长板的存在可防止新风从排风口排出,从而使得空调系统发生故障,保证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
作为改进,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沿空气流通方向依序设置的过滤网、换热器和送风机,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自动除尘装置,这样,过滤网可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换热器可在必要时对空气进行加热,并通过送风机送入到室内产生空气流动,自动除尘装置的设置可避免过滤网上的灰尘堆积,保证过滤网的有效过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中内循环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中外循环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中自适应模拟量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密封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壳体,2、外进风口,3、内进风口,4、回风口,5、排风口,6、过滤网,7、转板,8、换热器,9、第一挡风板,10、第二挡风板,11、第三挡风板,12、第四挡风板,13、密封条本体,14、槽口,15、延长板,16、密封毛刷,17、回风管,18、排风风机,19、缓冲槽,20、送风机,21、自动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侧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通风口,四个通风口沿壳体1周向依次为外进风口2、内进风口3、回风口4和排风口5,所述外进风口2和排风口5连通外界空气,所述内进风口3通过空气处理设备与室内连通,回风口4通过回风管17与室内连通,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可转动设置有用于模式切换的转板7,所述转板7固定在中心转轴上,中心转轴受执行器来完成旋转,在所述壳体1内壁上位于外进风口2和内进风口3之间设有第一挡风板9、内进风口3和回风口4之间设有第二挡风板10、回风口4和排风口5之间设有第三挡风板11、排风口5和外进风口2之间设有第四挡风板12,所述第四挡风板12的末端设有延长板15,当处于内循环模式时,转板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风板9和第三挡风板11相抵靠,回风口4和内进风口3位于转板7的一侧,并在回风口4和内进风口3之间形成回风通道,所述外进风口2和排风口5位于所述转板7的另一侧;当处于外循环模式时,所述转板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挡风板10和第四挡风板12相抵靠,外进风口2和内进风口3位于转板7的一侧,并在外进风口2和内进风口3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回风口4和排风口5位于转板7的另一侧,并在回风口4和排风口5之间形成排风通道;当处于自适应模拟量模式时,转板7的一端位于第一挡风板9和第四挡风板12之间,另一端位于第二挡风板10和第三挡风板11之间,转板7与第一挡风板9之间的缝隙和内进风口3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转板7与第二挡风板10之间的缝隙和内进风口3之间形成回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均与空气处理设备连通,所述转板7与第三挡风板11之间的缝隙和排风口5之间形成排风通道,所述排风口5设置有排风风机18。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在壳体1内部设置第一挡风板9、第二挡风板10、第三挡风板11、第四挡风板12以及延长板15,在保证原有内、外循环模式的基础上,使得空调能够对新风进风量进行比例调节,从而实现自适应模拟量控制,更为有效合理的对新风进行利用,通过延长板15的设置可防止在模拟量模式下发生窜风的情况,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能够对室内温度更为有效的控制,并且更为节能。
具体在使用时:如在内循环模式的情况下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则切换至自适应模拟量模式,由执行器驱动转板7绕中心转轴转动,使转板7与第一挡风板9之间产生缝隙,外进风口2与内进风口3之间形成新风的进风通道,此时从外进风口2进来的新风从该进风通道引入空气处理设备,再进入室内,通过外部低温的新风使室内的温度降低,并且转板7与第一挡风板9之间缝隙的大小能够通过执行器准确的进行控制,具体可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值来调节外进风与排风的风量,改变该缝隙的大小,从而保证室内温度的恒定,当在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自动关闭外部的制冷压缩机或冷冻站冷冻水供水,最多可节省百分之75的冷源能耗,尤其是针对大型工厂车间内设备发热量比较大,在过度阶段日夜温差大时使用与无换风功能的空调相比尤为节能,排风口5处的排风风机18的排风量也与该缝隙的大小成正比,从而保证室内压力保持恒定,当室内温度过低时,则可通过减小进风通道的大小和通过空气处理设备供热的方式进行温度的控制;当处于外循环模式下时,如果室内温度较低了,则切换至自适应模拟量模式,驱动转板7转动,通过转板7减小外进风口2和内进风口3之间进风通道的大小,减小新风的进风量,或直接切换至内循环模式,避免室内温度进一步降低,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空气处理设备进行温度控制,保证室内温度,如室内温度过高时,则切换至内循环模式,通过空气处理设备进行降温。
本实施例中,转板7的两个外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条,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转板7和四块挡风板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保证设备运行时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密封条包括密封条本体13,在密封条本体13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与转板7连接的槽口14,密封条本体1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缓冲槽19,这样,当转板7与挡风板相抵靠时,缓冲槽19会受到挤压产生变形,充分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相对于普通密封条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转板7的上下两端面设置有密封毛刷16,这样,可提高转板7与壳体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挡风板9与所述中心转轴之间的连线形成第一连线,所述第四挡风板12与中心转轴之间形成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延长板15与所述第一连线相重叠,这样,当通过调节转板7角度调节外部新风的进风量时,延长板15的存在可防止新风从排风口5排出,从而使得空调系统发生故障,保证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沿空气流通方向依序设置的过滤网6、换热器8和送风机20,所述过滤网6上设置有自动除尘装置21,这样,过滤网6可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换热器8可在必要时对空气进行加热,并通过送风机20送入到室内产生空气流动,自动除尘装置21的设置可避免过滤网6上的灰尘堆积,保证过滤网6的有效过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通风口,四个通风口沿壳体周向依次为外进风口、内进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外进风口和排风口连通外界空气,所述内进风口通过空气处理设备与室内连通,回风口通过回风管与室内连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可转动设置有用于模式切换的转板,所述转板固定在中心转轴上,中心转轴受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壁上位于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之间设有第一挡风板、内进风口和回风口之间设有第二挡风板、回风口和排风口之间设有第三挡风板、排风口和外进风口之间设有第四挡风板,所述第四挡风板的末端设有延长板,
当处于内循环模式时,转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相抵靠,回风口和内进风口位于转板的一侧,并在回风口和内进风口之间形成回风通道,所述外进风口和排风口位于所述转板的另一侧;
当处于外循环模式时,所述转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挡风板和第四挡风板相抵靠,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位于转板的一侧,并在外进风口和内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回风口和排风口位于转板的另一侧,并在回风口和排风口之间形成排风通道;
当处于自适应模拟量模式时,转板的一端位于第一挡风板和第四挡风板之间,另一端位于第二挡风板和第三挡风板之间,转板与第一挡风板之间的缝隙和内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转板与第二挡风板之间的缝隙和内进风口之间形成回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均与空气处理设备连通,所述转板与第三挡风板之间的缝隙和排风口之间形成排风通道,所述排风口设置有排风风机;第一挡风板与所述中心转轴之间的连线形成第一连线,所述第四挡风板与中心转轴之间形成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延长板与所述第一连线相重叠;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沿空气流通方向依序设置的过滤网、换热器和送风机,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自动除尘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的两个外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条本体,在密封条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与转板连接的槽口,密封条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缓冲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的上下两端面设置有密封毛刷。
CN201910077472.XA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Active CN1097645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7472.XA CN109764521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7472.XA CN109764521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4521A CN109764521A (zh) 2019-05-17
CN109764521B true CN109764521B (zh) 2023-12-01

Family

ID=66455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7472.XA Active CN109764521B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45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0092B (zh) * 2023-12-25 2024-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装置、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5620A (ja) * 2002-03-28 2003-10-07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内外気切換装置
KR20090056235A (ko) * 2007-11-30 2009-06-03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6369794A (zh) * 2016-10-26 2017-02-01 仓敏伟 转板式自动内外通风转换装置
WO2017118213A1 (zh) * 2016-01-05 2017-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制冷设备
CN209588317U (zh) * 2019-01-28 2019-11-05 浙江仓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5620A (ja) * 2002-03-28 2003-10-07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内外気切換装置
KR20090056235A (ko) * 2007-11-30 2009-06-03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WO2017118213A1 (zh) * 2016-01-05 2017-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制冷设备
CN106369794A (zh) * 2016-10-26 2017-02-01 仓敏伟 转板式自动内外通风转换装置
CN209588317U (zh) * 2019-01-28 2019-11-05 浙江仓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4521A (zh) 2019-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6451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WO2019011069A1 (zh) 一种双箱体通风净化器
CN105157105A (zh) 室内机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调器
CN106642435B (zh) 空调器
CN109764521B (zh) 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CN207702670U (zh) 一种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控制系统
CN206755411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140002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588317U (zh) 一种自适应转板换风空调机组
CN216977059U (zh) 变频器室通风系统
CN114060997B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热交换节能系统
CN212132820U (zh) 一种暖通空调用调节阀
CN210891894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568865U (zh) 新风空调除湿净化一体机
CN204987232U (zh) 室内机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调器
CN111780252A (zh) 一种分体式新风空调
CN215982854U (zh) 新风空调
CN112484208A (zh) 一种集成通风换气式单元幕墙
CN220436731U (zh) 一种季节性中央空调用节能型送风装置
CN213948074U (zh) 一种中置单轴房车双向空调
CN213273060U (zh) 空调新风系统
CN215723798U (zh) 多工况运行的屋顶空调机组
CN212719996U (zh) 一种分体式新风空调
CN218495081U (zh)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被动房新风空调设备
CN218210024U (zh)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出风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