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2970U - 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2970U
CN218542970U CN202223171908.8U CN202223171908U CN218542970U CN 218542970 U CN218542970 U CN 218542970U CN 202223171908 U CN202223171908 U CN 202223171908U CN 218542970 U CN218542970 U CN 218542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crew rod
positioning seat
screw
cl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719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
王睿
何聪
刘雅楣
张岩
郑文麟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AM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AM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AM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AM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719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2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2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2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轴承后半环安装在中心轴上,包括把手、螺杆、螺套、拔爪、定位座;所述中心轴的顶部卡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顶部与螺杆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设置有把手,且底端穿过螺套并与定位座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套装有螺套,所述螺套沿周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拔爪,所述拔爪的顶部与安装槽滑动连接,且通过锁紧装置与螺套锁紧,所述拔爪的底部内侧对应轴承后半环设置有承接凸起。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的将轴承后半环拔出,结构简洁,容易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装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航空机械加工过程中,轴承是比较常用的,在某些装配过程中,需要对轴承进行拆卸,尤其是对轴承后半环的拆卸,轴承后半环的拆卸需要采用专门的拔出工具。然而,目前市场上很少出售针对轴承后半环的拔出装置,大多是利用简单拼凑的现有工具进行多人配合操作。针对大批量的工业生产,该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因此,该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的将轴承后半环拔出,结构简洁,容易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轴承后半环安装在中心轴上,包括把手、螺杆、螺套、拔爪、定位座;所述中心轴的顶部卡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顶部与螺杆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设置有把手,且底端穿过螺套并与定位座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套装有螺套,所述螺套沿周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拔爪,所述拔爪的顶部与安装槽滑动连接,且通过锁紧装置与螺套锁紧,所述拔爪的底部内侧对应轴承后半环设置有承接凸起。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螺套的顶部沿从内向外的方向对应拔爪设置有若干个平行的腰型槽,所述拔爪的顶部对应设置有若干个螺孔,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螺钉,螺钉的一端穿过腰型槽并与拔爪顶部的螺孔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螺套的上下两端分别沿周向设置有顶座、底座,所述顶座与底座之间构成安装槽,所述底座的直径小于顶座的直径,所述顶座通过螺钉与拔爪的顶部锁紧。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槽、卡接槽,所述定位座通过底部的卡接槽与中心轴卡接,且通过顶部的转动槽与螺杆底部转动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拔爪包括弧形片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弧形的滑动凸起、承接凸起,所述滑动凸起与安装槽滑动连接,且通过锁紧装置与螺套锁紧。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顶部对应把手设置有通孔,所述把手与螺杆垂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定位座卡接在中心轴上并转动螺杆使螺套与拔爪在螺杆上升降,从而带动中心轴上的轴承后半环向上运动,最终使轴承后半环脱离中心轴后被拔出。所述拔爪与螺套滑动连接,方便调节使拔爪底部的承接凸起更好的与轴承后半环抵接,还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尺寸的轴承后半环,使用灵活。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的将轴承后半环拔出,结构简洁,容易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拔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拔爪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拔爪的俯视图;
图6为螺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螺套的俯视图。
其中:1.把手,2.螺杆,3.螺套,4.拔爪,5.定位座,6.中心轴,7.轴承后半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如图1-图7所示,轴承后半环7安装在中心轴6上,包括把手1、螺杆2、螺套3、拔爪4、定位座5;所述中心轴6的顶部卡接有定位座5,所述定位座5的顶部与螺杆2转动连接;所述螺杆2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且底端穿过螺套3并与定位座5转动连接,所述螺杆2上螺纹套装有螺套3,所述螺套3沿周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拔爪4,所述拔爪4的顶部与安装槽滑动连接,且通过锁紧装置与螺套3锁紧,所述拔爪4的底部内侧对应轴承后半环7设置有承接凸起。
优选地,如图1、图5、图7所示,所述螺套3的顶部沿从内向外的方向对应拔爪4设置有若干个平行的腰型槽,所述拔爪4的顶部对应设置有若干个螺孔,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螺钉,螺钉的一端穿过腰型槽并与拔爪4顶部的螺孔连接。所述螺钉与腰型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如图2、图6、图7所示,所述螺套3的上下两端分别沿周向设置有顶座、底座,所述顶座与底座之间构成安装槽,所述底座的直径小于顶座的直径,所述顶座通过螺钉与拔爪4的顶部锁紧。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座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槽、卡接槽,所述定位座5通过底部的卡接槽与中心轴6卡接,且通过顶部的转动槽与螺杆2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槽为圆弧形结构,所述螺杆2的底部对应对应契合设置。
优选地,如图1、图3-图5所示,所述拔爪4包括弧形片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弧形的滑动凸起、承接凸起,所述滑动凸起与安装槽滑动连接,且通过锁紧装置与螺套3锁紧。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定位座5卡接在中心轴6上并转动螺杆2使螺套3与拔爪4在螺杆2上升降,从而带动中心轴6上的轴承后半环7向上运动,最终使轴承后半环7脱离中心轴6后被拔出。所述拔爪4与螺套3滑动连接,方便调节使拔爪4底部的承接凸起更好的与轴承后半环7抵接,还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尺寸的轴承后半环7,使用灵活。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的将轴承后半环7拔出,结构简洁,容易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2:
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如图1-图7所示,包括把手1、螺杆2、螺套3、拔爪4、定位座5。所述螺杆2的顶部垂直设置有把手1,且底部与定位座5的顶部转动连接。轴承后半环7安装在中心轴6上,所述定位座5卡接在中心轴6上。所述螺杆2上套设有螺套3,所述螺杆2与螺套3螺纹连接,所述螺套3沿周向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沿周向滑动设置有若干个拔爪4,所述拔爪4的顶部滑动安装在安装槽内,并通过螺钉锁紧。所述拔爪4的底部对应轴承后半环7设置有承接凸起。所述拔爪4整体为弧形片状结构,且两端分别设置有弧形的滑动凸起、承接凸起。所述滑动凸起与安装槽滑动连接,并通过螺钉锁紧。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螺杆2与把手1组装好,然后将螺杆2穿过螺套3并与定位座5转动安装。在螺套3的周侧预安装若干个拔爪4,使用者预固定螺套3,并旋转把手1,调节螺套3高度位置适中,使拔爪4底部的承接凸起预抵接轴承后半环7的底部。然后滑动拔爪4并安装好拔爪4的位置,使拔爪4底部的承接凸起与轴承后半环7承接。然后旋转把手1,通过螺杆2实现将螺套3升高,进而带动拔爪4上升,使轴承后半环7拔出中心轴6。
优选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螺杆2的顶部对应把手1设置有通孔,且底部为圆弧形,所述定位座5的顶部对应设置为圆弧形槽,且底部对应中心轴6顶部设置有限位卡接槽。所述螺杆2沿长度方向对应螺套3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套3的中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
优选地,如图2、图6、图7所示,所述螺套3沿周向分布设置有顶座、底座,所述顶座与底座之间构成安装槽,所述底座的直径小于顶座的直径。所述顶座沿从内向外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腰型槽,所述拔爪4的滑动凸起的顶部对应设置有若干个螺纹孔,螺钉穿过腰型槽并与滑动凸起的螺纹孔连接。
优选地,如图1、图2、图5、图7所示,所述螺套3的周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拔爪4,所述螺套3的顶座对应每个拔爪4的滑动凸起设置有两个平行的腰型槽,所述顶座上对应设置有两个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定位座5卡接在中心轴6上并转动螺杆2使螺套3与拔爪4在螺杆2上升降,从而带动中心轴6上的轴承后半环7向上运动,最终使轴承后半环7脱离中心轴6后被拔出。所述拔爪4与螺套3滑动连接,方便调节使拔爪4底部的承接凸起更好的与轴承后半环7抵接,还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尺寸的轴承后半环7,使用灵活。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的将轴承后半环7拔出,结构简洁,容易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3:
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如图1-图7所示,包括把手1、螺杆2、螺套3、拔爪4、定位座5。如图2所示,轴承后半环7装在中心轴6上,紧密配合。将定位座5放置在中心轴6上方,在定位座5上部有弧形圆孔,能够与螺杆2的下端配合,螺杆2插入定位座5的上部孔内,螺杆2能够在定位座5中灵活转动。螺杆2和螺套3螺纹配合,螺杆2能够在螺套3中灵活转动。在螺杆2的上部有一个通孔,把手1穿过螺杆2的通孔进行安装。
在螺套3中设置有圆形槽,两片拔爪4能够滑动插入螺套3的圆形槽中。在螺套3中,有两排的长孔(腰型槽),螺钉穿过长孔将螺套3和拔爪4连接在一起。松开螺钉,可以将拔爪4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平行移动。在安装的时候,固定螺套3和拔爪4的螺钉先不拧紧,将两片拔爪4移动到最外部处,然后安装其余零件,之后移动拔爪4,使它能够完全托住轴承后半环7,最后拧紧螺套3和拔爪4之间的螺钉。本实用新型安装后,旋转拧动把手1,螺杆2转动带动螺套3和拔爪4向上运动,这样就对轴承后半环7产生向上的拉力,最终使轴承后半环7从中心轴6上拔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定位座5卡接在中心轴6上并转动螺杆2使螺套3与拔爪4在螺杆2上升降,从而带动中心轴6上的轴承后半环7向上运动,最终使轴承后半环7脱离中心轴6后被拔出。所述拔爪4与螺套3滑动连接,方便调节使拔爪4底部的承接凸起更好的与轴承后半环7抵接,还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尺寸的轴承后半环7,使用灵活。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的将轴承后半环7拔出,结构简洁,容易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轴承后半环(7)安装在中心轴(6)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螺杆(2)、螺套(3)、拔爪(4)、定位座(5);所述中心轴(6)的顶部卡接有定位座(5),所述定位座(5)的顶部与螺杆(2)转动连接;所述螺杆(2)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且底端穿过螺套(3)并与定位座(5)转动连接,所述螺杆(2)上螺纹套装有螺套(3),所述螺套(3)沿周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拔爪(4),所述拔爪(4)的顶部与安装槽滑动连接,且通过锁紧装置与螺套(3)锁紧,所述拔爪(4)的底部内侧对应轴承后半环(7)设置有承接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3)的顶部沿从内向外的方向对应拔爪(4)设置有若干个平行的腰型槽,所述拔爪(4)的顶部对应设置有若干个螺孔,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螺钉,螺钉的一端穿过腰型槽并与拔爪(4)顶部的螺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3)的上下两端分别沿周向设置有顶座、底座,所述顶座与底座之间构成安装槽,所述底座的直径小于顶座的直径,所述顶座通过螺钉与拔爪(4)的顶部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槽、卡接槽,所述定位座(5)通过底部的卡接槽与中心轴(6)卡接,且通过顶部的转动槽与螺杆(2)底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爪(4)包括弧形片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弧形的滑动凸起、承接凸起,所述滑动凸起与安装槽滑动连接,且通过锁紧装置与螺套(3)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的顶部对应把手(1)设置有通孔,所述把手(1)与螺杆(2)垂直连接。
CN202223171908.8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 Active CN218542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1908.8U CN218542970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1908.8U CN218542970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2970U true CN218542970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5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71908.8U Active CN218542970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2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79C (zh) 推进器推力轴承及其拆卸方法
CN110815126A (zh) 一种同步驱动式艉管轴承拆卸装置
CN218542970U (zh) 一种轴承后半环拔出装置
CN211992744U (zh) 一种拉马
CN202097653U (zh) 钻针研磨机之夹头座结构
CN216264468U (zh) 一种用于减速机的快速拆装装置
CN217530674U (zh) 一种新型减速电机拆装拉拔工具
CN110461123A (zh) 一种助推助拔装置及助推助拔方法
CN214305114U (zh) 一种用于升降立柱的传动总成
CN114248232B (zh) 一种零件孔内o型圈装配用工装
CN211589970U (zh) 一种可调式轴承拉马器
CN113070845B (zh) 一种操作可靠且免维护的远程抓取工具
CN215155518U (zh) 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
CN103318705B (zh) 一种摇篮顶尖装置
CN112610668A (zh) 一种用于升降立柱的传动总成
CN210053275U (zh) 便于快速安装的电机
CN210757807U (zh) 一种机械自定心提取器
CN209868459U (zh) 一种电磁阀线圈柱塞组件拆卸工装
CN209239092U (zh) 卡盘
CN219925922U (zh) 一种凡尔座取出器
CN110774213A (zh) 一种磁堵用拆装工具
CN214490418U (zh) 一种石油随钻仪器串拔器
CN210173434U (zh) 一种螺杆吊装工具
CN219299717U (zh) 一种五金零件用翻孔定位销
CN218254956U (zh) 一种拆分轴和轴承的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