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5518U - 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5518U
CN215155518U CN202120625337.7U CN202120625337U CN215155518U CN 215155518 U CN215155518 U CN 215155518U CN 202120625337 U CN202120625337 U CN 202120625337U CN 215155518 U CN215155518 U CN 215155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ody
movable
section
hole
tailst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253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燕飞
赵仕杰
陈绍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 750 Test Field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 750 Test Field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 750 Test Field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filed Critical No 750 Test Field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06253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5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5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5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包括尾座、基体、活动卡爪和活动套筒;所述尾座通过其下端的连接轴拧入基体上段的轴向通孔中,所述基体下段的轴向通孔中设置有顶出结构;所述活动卡爪通过螺纹销对称安装于基体的下端,所述活动卡爪的下端安装有限位底座;所述活动套筒套装于基体或活动卡爪的外面,所述活动套筒可在基体和活动卡爪的外面上下移动,所述基体的下段径向上分布着多个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弹性结构。本实用新型只需一般技术人员通过上下滑动活动套筒,便可轻松地使活动卡爪在顶出结构的弹力作用下完成对水下航行体尾端的松脱和夹持,操作简单,提高了装调效率,降低了水下航行体尾端的装调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夹持结构,属于水下航行体尾端的装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外形结构类似于圣诞帽,在水下航行体的尾端的装调过程中需要夹持其尾端以便于抬升、推拉。因此,实现可靠、快速地夹持水下航行体的尾端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水下航行体的尾端的装调过程中主要通过人手直接抓取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并进行抬升和推拉动作,从而完成水下航行体的尾端的装调任务。
水下航行体的尾端紧邻锋利的螺旋桨叶,人手直接抓取尾端操作存在较大的人身安全隐患;且水下航行体的尾端结构不便于人手抓取,容易在抓取时发生滑脱,有较大的设备损毁风险;基于水下航行体的尾端人手抓取的特殊性,需要有经验的专人按操作规范操作,这提高了装调的难度,降低了装调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进一步的设计研究,利用活动套筒配合顶出结构来限位活动卡爪,以实现利用机械夹持结构对水下航行体尾端可靠、快速的夹持。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包括尾座、基体、活动卡爪和活动套筒;
所述尾座的下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带螺纹的连接轴,所述尾座的下端直径与活动套筒的直径相同;
所述基体内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尾座下端的连接轴拧入基体上段的轴向通孔中,所述基体下段的轴向通孔中设置有顶出结构;
所述活动卡爪通过螺纹销对称安装于基体的下端,所述活动卡爪的下端安装有限位底座,所述限位底座的下端直径与活动套筒的直径相同;
所述活动套筒套装于基体或活动卡爪的外面,所述活动套筒可在基体和活动卡爪的外面上下移动,且所述活动卡爪下端的限位底座使活动套筒向下滑动时不会滑出活动卡爪,所述尾座的下端使活动套筒向上滑动时不会滑出基体;
所述基体的下段径向上分布着多个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始终与活动套筒内壁弹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限位螺钉、大铜套和大压簧,所述限位螺钉拧入基体的轴向通孔中,所述大压簧装于大铜套内,所述大铜套倒扣于基体下段的轴向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小铜套和小压簧,所述小压簧装于小铜套内,所述小铜套倒扣于基体下段径向上的盲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筒中段的壁厚,所述活动套筒两端的壁薄,所述活动套筒厚壁段的内壁与薄壁段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渡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筒两端的薄壁段高度与小铜套的直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底座的上段壁薄,所述限位底座的下段壁厚,所述限位底座薄壁段的外壁与厚壁段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过渡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尾座的上段设置有手柄和吊环,所述手柄安装于尾座上段的径向通孔中;
所述吊环上的连接轴的上段为螺纹段,下段为圆柱状,所述吊环通过其连接轴上段的螺纹段安装于尾座上段的轴向通孔中;
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吊环上的连接轴下段的圆柱状与手柄上的限位孔间隙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所述活动套筒向上滑动套装于基体的外面时,所述顶出结构内的大压簧向下的弹力使两活动卡爪沿螺纹销同步反向转动处于松脱状态,且当两活动卡爪转过一定角度后根部会与基体相干涉,从而停止转动。当所述活动套筒向下滑动套装于活动卡爪的外面时,所述活动卡爪被迫沿螺纹销同步收回处于夹持状态,同时,所述顶出机构内的大压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活动卡爪实现对航行体尾端的夹持。
在所述活动套筒的滑动过程中,所述盲孔内的弹性结构内的小铜套在与活动套筒内壁上的过渡斜面接触时,所述活动套筒的滑动阻尼最大,若无人为的外力干预,所述活动套筒处于锁止状态。
对所述限位螺钉的调节可改变大压簧的弹力大小,从而改变顶出结构对活动卡爪的顶出力的大小,最终调节活动卡爪的锁紧力,提高活动卡爪夹持水下航行体尾端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可靠,采用机械式夹持方式代替了人手直接夹持,大大提升了装调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只需一般技术人员便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操作,操作简单,提高了装调效率,并且降低了水下航行体尾端的装调难度,节约了用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利用大压簧的弹性来驱动两个活动卡爪,通过限位螺钉调节活动卡爪的锁紧力,且两活动卡爪可实现反向同步转动,提升了夹持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组沿基体径向阵列布置的小压簧与小铜套来增大活动套筒的滑动阻尼,保证了夹持过程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水下航行体的尾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卡爪处于夹持状态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卡爪处于松脱状态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尾座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基体俯视图。
其中,1—尾座,2—基体,3—活动卡爪,4—活动套筒,5—螺纹销,6—限位底座,7—盲孔,8—限位螺钉,9—大铜套,10—大压簧,11—小铜套,12—小压簧,13—手柄,14—吊环,15—水下航行体尾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2~3所示,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包括尾座1、基体2、活动卡爪3和活动套筒4;所述尾座1的下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带螺纹的连接轴,所述尾座1的下端直径与活动套筒4的直径相同;所述基体2内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尾座1下端的连接轴拧入基体2上段的轴向通孔中,所述基体2下段的轴向通孔中设置有顶出结构;所述活动卡爪3通过螺纹销5对称安装于基体2的下端,所述活动卡爪3的下端安装有限位底座6,所述限位底座6的下端直径与活动套筒4的直径相同;所述活动套筒4套装于基体2或活动卡爪3的外面,所述活动套筒4可在基体2和活动卡爪3的外面上下移动,且所述活动卡爪3下端的限位底座6使活动套筒4向下滑动时不会滑出活动卡爪3,所述尾座1的下端使活动套筒4向上滑动时不会滑出基体2;如图5所示,所述基体2的下段径向上分布着多个盲孔7,所述盲孔7内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始终与活动套筒4的内壁弹性接触。
如图2~3所示,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限位螺钉8、大铜套9和大压簧10,所述限位螺钉8拧入基体2的轴向通孔中,所述大压簧10装于大铜套9内,所述大铜套9倒扣于基体2下段的轴向通孔中。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小铜套11和小压簧12,所述小压簧12装于小铜套11内,所述小铜套11倒扣于基体2下段径向上的盲孔7中。所述活动套筒4中段的壁厚,所述活动套筒4两端的壁薄,所述活动套筒4厚壁段的内壁与薄壁段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渡斜面。所述活动套筒4两端的薄壁段高度与小铜套11的直径一致。所述限位底座6的上段壁薄,所述限位底座6的下段壁厚,所述限位底座6的薄壁段上的外壁与厚壁段上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过渡斜面。
如图2~4所示,所述尾座1的上段设置有手柄13和吊环14,所述手柄13安装于尾座1上段的径向通孔中;所述吊环14上的连接轴的上段为螺纹段,下段为圆柱状,所述吊环14通过其连接轴上段的螺纹段安装于尾座1上段的轴向通孔中;所述手柄13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吊环14上的连接轴下段的圆柱状与手柄13上的限位孔间隙匹配。
实施例
将吊环14拧入尾座1,使吊环14连接轴前端的圆柱段与手柄13上的安装孔间隙匹配。将尾座1的连接轴拧入基体2上段的轴向通孔中,将限位螺钉8拧入基体2的轴向通孔中,将大压簧10装于大铜套9内,将大铜套9倒扣于基体2下段的轴向通孔中,大铜套9与基体2下段的轴向通孔间隙匹配。将两个活动卡爪3沿大铜套9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分别通过螺纹销5安装于基体2的底部,活动卡爪3上的安装孔与螺纹销5间隙配合。在基体2的下段的盲孔7内倒扣小铜套11,并在小铜套11内装小压簧12。将活动套筒4套装于基体2或活动卡爪3的外面,使活动套筒4的厚壁段与基体2或活动卡爪3间隙配合,使小铜套11始终与活动套筒4的内壁弹性接触。最后在活动卡爪3的下端安装限位底座6。
向上滑动活动套筒4,当活动套筒4的上端面与尾座1的下端面接触时,左右两个活动卡爪3受大铜套9的顶出作用,分别沿轴线转动直至根部与基体2干涉后停转,此时,活动卡爪3处于松脱状态,将活动卡爪3套于水下航行体的尾端15,接着向下滑动活动套筒4,当活动套筒4的下端面与限位底座6的下端面平齐时,活动卡爪3受活动套筒4内壁的挤压,使活动卡爪3处于夹持状态,实现对水下航行体尾端15的夹持。
当该夹持机构处于松脱或夹持状态时,小铜套11与活动套筒4的薄壁段接触,若需改变活动套筒4的位置,小铜套11需滑动经过活动套筒4内壁上的过渡斜面,此时的活动套筒4的滑动阻尼最大,若无人为的外力干预,活动套筒4处于锁止状态,实现对水下航行体尾端15的夹持安全可靠。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7)

1.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尾座(1)、基体(2)、活动卡爪(3)和活动套筒(4);
所述尾座(1)的下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带螺纹的连接轴,所述尾座(1)的下端直径与活动套筒(4)的直径相同;
所述基体(2)内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尾座(1)下端的连接轴拧入基体(2)上段的轴向通孔中,所述基体(2)下段的轴向通孔中设置有顶出结构;
所述活动卡爪(3)通过螺纹销(5)对称安装于基体(2)的下端,所述活动卡爪(3)的下端安装有限位底座(6),所述限位底座(6)的下端直径与活动套筒(4)的直径相同;
所述活动套筒(4)套装于基体(2)或活动卡爪(3)的外面,所述活动套筒(4)可在基体(2)和活动卡爪(3)的外面上下移动,且所述活动卡爪(3)下端的限位底座(6)使活动套筒(4)向下滑动时不会滑出活动卡爪(3),所述尾座(1)的下端使活动套筒(4)向上滑动时不会滑出基体(2);
所述基体(2)的下段径向上分布着多个盲孔(7),所述盲孔(7)内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始终与活动套筒(4)的内壁弹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限位螺钉(8)、大铜套(9)和大压簧(10),所述限位螺钉(8)拧入基体(2)的轴向通孔中,所述大压簧(10)装于大铜套(9)内,所述大铜套(9)倒扣于基体(2)下段的轴向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小铜套(11)和小压簧(12),所述小压簧(12)装于小铜套(11)内,所述小铜套(11)倒扣于基体(2)下段径向上的盲孔(7)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筒(4)中段的壁厚,所述活动套筒(4)两端的壁薄,所述活动套筒(4)厚壁段的内壁与薄壁段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渡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所示的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筒(4)两端的薄壁段高度与小铜套(11)的直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底座(6)的上段壁薄,所述限位底座(6)的下段壁厚,所述限位底座(6)的薄壁段上的外壁与厚壁段上的外壁之间设置有过渡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座(1)的上段设置有手柄(13)和吊环(14),所述手柄(13)安装于尾座(1)上段的径向通孔中;
所述吊环(14)上的连接轴的上段为螺纹段,下段为圆柱状,所述吊环(14)通过其连接轴上段的螺纹段安装于尾座(1)上段的轴向通孔中;
所述手柄(13)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吊环(14)上的连接轴下段的圆柱状与手柄(13)上的限位孔间隙匹配。
CN202120625337.7U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 Active CN215155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5337.7U CN215155518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5337.7U CN215155518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5518U true CN215155518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3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25337.7U Active CN215155518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55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22613A (zh) * 2022-12-27 2023-04-07 江苏金府村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载丝快速安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22613A (zh) * 2022-12-27 2023-04-07 江苏金府村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载丝快速安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6807B (zh) 一种可夹持带电体的夹持装置
CN215155518U (zh) 一种水下航行体的尾端夹持结构
CN203092469U (zh) 一种拉马
CN204140011U (zh) 可退式倒扣捞筒
CN103465220B (zh) 拔取空心销的工具
CN207278631U (zh) 一种可夹持带电体的夹持装置
CN201524996U (zh) 定位盲销专用拔销辅具
CN201524997U (zh) 盲销专用拔销辅具
CN202097653U (zh) 钻针研磨机之夹头座结构
CN107933861B (zh) 一种auv回收用抛绳器
CN204603343U (zh) 可自动弹出卡盘扳手的卡盘
CN204283285U (zh) 防转油管锚
CN201561697U (zh) 一种易于伸缩的新型警棍
CN216305860U (zh) 一种机械式可回收支持臂打捞器
CN108996390A (zh) 一种电动机械式自动脱钩装置
RU167025U1 (ru) Ловитель хвостовиков
CN211062894U (zh) 一种接地夹
CN210757807U (zh) 一种机械自定心提取器
CN205166506U (zh) 一种刀套
CN210476819U (zh) 一种民航发电机转子的轴承拉拔器
CN210422536U (zh) 一种接箍管柱外割捞一体化工具
CN202117605U (zh) 油田打捞锚头
CN201196032Y (zh) 改进的钻具传动轴防脱装置
CN211841787U (zh) 发电机编码器拆解专用工具
CN211648061U (zh) 一种钻具八珠打捞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